新書推薦: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編輯推薦: |
一线中青年学者撰写,百家讲坛特邀讲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方志远,作序推荐
丛书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作为宗旨,详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的兴亡过程。全稿宏大叙事与历史细节并重,在正确的史学理论之下,从史料出发,切实做到了言必有据。相信这套丛书能够在众多大众历史读物中脱颖而出,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
內容簡介: |
历史学最大的社会意义在于知兴替、明得失。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曾产生过诸多王朝,其兴衰过程历来为世人所关注,多少年来引发了无数讨论与思考,是历史学爱好者永恒的话题。帝国的归宿系列丛书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组织了一批具有深厚学养的一线中青年学者撰稿,以正确的史观、翔实的资料、生动的文字,对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的兴衰展开分析与阐释,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并引发进一步思考。
本书为丛书的清朝卷,围绕清朝的灭亡过程展开,讲述帝国迟暮之全过程。
|
關於作者: |
丛书主编:
于之伟 男,河北永清人,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地方党史研究所副所长、当代辽宁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短期访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术新人奖获得者,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辽宁社会科学院青年专才计划。在《社会科学辑刊》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
李鹏 男,北京人。北京市历史教育学会理事,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中国史话》大型系列片撰稿人,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历史学科主讲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师范生专业指导教师,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继教网主讲教师(首席),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特约研究员。参与编写历史教育教学书籍多部。
丛书主编:
于之伟 男,河北永清人,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地方党史研究所副所长、当代辽宁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短期访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术新人奖获得者,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辽宁社会科学院青年专才计划。在《社会科学辑刊》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
李鹏 男,北京人。北京市历史教育学会理事,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中国史话》大型系列片撰稿人,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历史学科主讲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师范生专业指导教师,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继教网主讲教师(首席),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特约研究员。参与编写历史教育教学书籍多部。
作者简介:
李正军 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理事,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理事。对中国近现代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著述甚丰。
|
目錄:
|
第一章 大清土地上晃动着的西方身影
第一节 国门坍塌 ... 003
第二节 扣住经济命脉 ... 024
第三节 控制中国的政治 ... 041
第四节 盗窃中国人的心 ... 046
第二章 晚清官场面面观
第一节 博弈:地方与中央 ... 057
第二节 贪污受贿成风 ... 071
第三节 官场裙带 ... 077
第四节 胥吏蠹政 ... 081
第五节 捐班制度败坏吏治 ... 085
第三章 经济凋弊
第一节 闭关锁国政策及其
解体 ... 095
第二节 破败的农村 ... 104
第三节 民族资本兴起 ... 112
第四节 大清洋经济 ... 118
第五节 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 124
第四章 同光中兴希望的破灭
第一节 洋务:千古变局下的自我
救赎 ... 131
第二节 维新:制度变革的初次
尝试 ... 145
第三节 新政:近代化的全面
启动 ... 155
第五章 分崩离析,大厦终倾
第一节 高层内斗 ... 169
第二节 满汉之争 ... 176
第三节 八旗生计艰难 ... 183
第四节 逝去的尚武精神 ... 187
第五节 造反 ... 191
第六节 革命 ... 201
第七节 人口 耕地 粮食 ... 205
第八节 江湖 ... 211
第九节 大清掘墓人 ... 218
结语 ... 236
参考文献 ... 240
|
內容試閱:
|
序
钱穆先生说到中华文化的三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二是不间断,三是记载详密。环顾全球,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如中华民族这样重视历史。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为完备的国家。
学习历史的意义何在?我理解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了解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生活、如何思考的;第二,了解我们的民族是如何发展、繁衍至今的;第三,从中摸索出一些规律,以推动和促进我们当下的生活。很多人在学生时代或多或少对历史都有一点恐惧心理,枯燥的时间地点,乏味的典章制度,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不得不死记硬背。但是,当我们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增长了一些人生阅历之后,却会发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在摇曳,那感觉似是而又非、真切而又恍惚,今天好像是昨天的重现,但却又与昨天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这一切,驱动着你想去探寻,是什么造成了昨与今之间的同与不同,是什么导致了今与昨之进步与反动。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前辈学者阐释学习历史的态度时,特别指出,对于本国历史应该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应该有一种理解之同情。只有满怀温情与敬意、抱着理解之同情,才能同时摒弃妄自菲薄与狂妄自大,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我们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并从中有所收获。
新中国成立以前,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普罗大众的历史知识主要来自两种通俗文艺形式评书和戏剧。义务教育普及的今天,历史仍然是大众读物乃至大众娱乐的重要内容。充斥银幕的热播剧、各大图书排行榜上的畅销书,许多都是以历史为题材。另外,学者皓首穷经的研究成果,则很少有人问津。冷静一想,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我们大陆,即便在今日之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也无不如此。在世界华人社会里,是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还是金庸的《鹿鼎记》发行量大?同是三国,读《三国志》的有几人,《三国演义》却是家喻户晓。小说《三国演义》《鹿鼎记》乃至电视剧《三国演义》《鹿鼎记》等对培养青少年历史兴趣的功能不容忽视。回想我们这一代历史学者,有多少人是因为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而喜欢上历史并走上专业研究道路,又有多少人一开始就是捧读《史记》《资治通鉴》的?显然是前者。
因此,不必鄙视大众读物,不必轻视大众读物乃至影视作品对于唤起人们对历史、对历史学产生兴趣的作用。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大众读物、影视作品粗制滥造,闹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造成了不良影响。
《帝国的归宿》丛书出版在即,中国华侨出版社的年轻朋友嘱我为这套通俗历史读物写一篇序言。丛书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作为选题宗旨,详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的兴亡过程。粗读全稿,与一般历史读物相比似乎并无特别之处。细读之下,却感受到了其中的与众不同。丛书作者都是在科研、教育一线的青年史学工作者,他们秉持史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带着一份学术的尊严,投身大众读物创作,其热情与严谨洋溢于字里行间。全稿宏大叙事与历史细节并重,在正确的史学理论之下,从史料出发,切实做到了言必有据。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不少作者将学界的新成果融会贯通,以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和推广,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普及工作。这一点在丛书的唐朝卷、元朝卷、明朝卷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相信,这套丛书能够在众多大众历史读物中脱颖而出,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是为序。
方志远 丁酉秋九月望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