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5.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5.8
《
收尸人
》
售價:HK$
72.8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89.4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7.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
內容簡介: |
《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北宋淳化三年(992)刊刻,故名《淳化阁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书家103人,计420帖。其中,卷一收录先秦至唐代19位帝王书法;卷二、卷三、卷四收录历代名臣法帖;卷五收录历代书法名家法帖;卷六、卷七、卷八收录王羲之墨迹;卷九、卷十收录王献之作品。
|
關於作者: |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
目錄:
|
第一册 历代帝王书
第二册 历代名臣书
第三册 历代名臣书
第四册 历代名臣书
第五册 诸家古法贴
第六册 王羲之书
第七册 王羲之书
第八册 王羲之书
第九册 王献之书
第十册 王献之书
|
內容試閱:
|
導言
仲威
北宋淳化三年(九九二),宋太宗趙炅刊刻《淳化閣帖》(下簡稱《閣帖》),《閣帖》遂成為中國最早的一部彙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閣帖》自刊刻後,歷代輾轉傳刻,遂遍天下,僅宋代翻刻者就多達數十種,其中以泉州翻刻尤為著名。《淳化閣帖宋搨泉州本》是南宋時泉州官刻的閣帖,主持人為莊夏(宋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士,官至兵部侍郎、煥章閣待制),故又稱莊夏刻本。該刻本據以翻刻的底本,當爲北宋某閣帖刻版,或即傳說中的馬蹄真跡帖,舊為宋内府石,後為末帝趙昺攜至泉州,渡海離泉時埋於地下。因該本影響久遠,後人稱其為泉州帖。
宋末至明初翻刻《閣帖》多為泉州帖系統,時《閣帖》其他宋本已難覓蹤跡,所見傳本多為泉州帖。至明嘉靖後,顧從義玉泓館本、潘允諒五石山房本的問世,以其刊刻精良,遂取代了泉州帖的主導地位。繼而,明萬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肅王府遵訓閣本的刊刻拓印,又取代了顧、潘刻本之引領地位,此後肅府本壟斷《閣帖》數百年。
如今泉州帖真本極為罕見,其刊刻譜系亦神秘莫測。
歷代法帖之命名,多以刻石年月或刊刻地點為準,因而能稱泉州帖者,唯有南宋莊夏刻本,以其始刻於泉州者。莊本雖是淳化祖石之孫,卻是泉帖之祖。
那麽莊夏刻本的摹刻底本又是何種《閣帖》呢?據明陳懋仁《泉南雜誌》載:《淳化閣帖》十卷,宋季南狩,遺於泉州,已而石刻湮地中,久之時出光怪,櫪馬驚怖,發之即是帖也,故泉人名其帖曰馬蹄真跡。余按沈源《釋文序》云:是帖納郡庠,歲遠剝濁,其後莊少師複摹以傳。則今帖非馬蹄真跡,乃莊氏摹刻也。
史稱馬蹄真跡帖者,歷來不知其具體刻石年月、來源何處,陳氏亦未指明馬蹄真跡帖出自何種宋刻《閣帖》,但明確指出馬蹄真跡帖為泉州帖的摹刻底本,是宋石遺於泉州者,而非刊刻於泉州當地者。
見諸史料記載的宋代泉州最早模刻《閣帖》者,唯有莊夏刻本,此本即據馬蹄真跡帖翻刻而成。另據張伯英跋《宋搨泉州閣本》云:近賢沈子培氏考論頗詳,然亦未見真泉,謂泉於《閣帖》中別為一派,不知真泉最與《淳化》原本相似,但翻刻無一似耳。
張氏真泉最與《淳化》原本相似一語最具啟發作用,泉州帖的底本真泉(即馬蹄真跡帖)是否就是宋刻《淳化閣帖》十卷祖石遺於泉州?不免讓人浮想聯翩。返觀陳懋仁《泉南雜誌》中語,其言外之意可能即在於此,不然怎堪稱馬蹄真跡之顯赫,又何來光怪驚馬之神化?
然衆所周知《淳化閣帖》祖本刻於棗木板,而非刻於石,似乎這一假設又不能成立。但又見張伯英《跋泉州殘帖》云:原刻木板,南宋時已不可拓,故莊少師易以石。石復散存諸家,不易得全,故宋時少傳本。此泉帖原刻木板似乎進一步增加了泉州帖的底本(馬蹄真跡帖)就是宋刻《淳化閣帖》原石遺於泉州的可信度。但猜測終究是猜測,馬蹄真跡帖的身世仍不得而知。
若硬將現存的《閣帖》宋拓本與馬蹄真跡帖對上號,那麽唯有《宋拓王右軍書》最有可能。此本集《閣帖》卷六、卷七、卷八之殘帖另種合併一册,今藏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以其刊刻一流,精彩異常,不得不讓後人作出如此猜想。
其次,能與莊夏刻本對上號的宋拓《閣帖》傳世有二,一在上海圖書館,一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明陳懋仁《泉南雜誌》載:今帖非馬蹄真跡,乃莊氏摹刻也。其石先屬張氏,後以半質錢於族,秘匿不返,至於構訟,於是各翻木刻足之,分為兩部。今所傳者既非宋遺,而莊模亦皆割裂,遞更遞失矣。唯蔡沙塘憲副家所藏七塊,完好不剝,蔡甚寶之,甚為難得。欲得莊刻之全與蔡之所藏,必求數家而合之,然不易也。
上海圖書館所藏泉州帖,亦經兩種拓法而成,拓色濃淡各異,淡墨拓簾紋清晰,拓色古樸;深墨拓簾紋不明顯,拓色黝黑,且又不像殘帖配補。然因舊傳有泉州本經張氏而析分為二部,各有半部真泉一事,以及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本亦分二色(其第三、第六、第九卷的麻紙簾紋較寬,墨色較淡,筆畫略肥),故筆者推斷上海圖書館藏本與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本皆非馬蹄真跡帖,而是莊夏刻本,以其始刻於泉州者,故名之為《泉州帖》當之無愧。
另見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明拓《泉州本閣帖》(唐翰題題跋本)係明代翻刻本,從莊夏刻本系統再次翻刻而出,據此可見,《泉州帖》莊夏刻本在明代的地位與影響。
雖然《泉州帖》的身世仍是千古之謎,但它作為《淳化閣帖》祖本的早期翻刻本,具有不同凡響的版本研究價值。現將其有別於《閣帖》其他通行本之特徵列舉如下:
卷二標題歷代名臣法帖下無第二字樣。(插圖1)
卷三標題歷代名臣法帖第三底端衍一二字。(插圖2)
卷五第二十九頁(《智果書評書五則》第四十六行索靜書如飄風忽舉之靜字起)至五十六頁(卷尾)係以肅府本配補(泉州本大多如此)。
卷六《月半帖》第三行王羲之再拜之拜字刀溢出筆外。(插圖3,見本圖第四行最末一字)
卷八標題為法帖(行書,位於上)晉王羲之(草書,位於下)。而通行本則為法帖第八(行書,位於上)王羲之書三(亦行書,位於下)。(插圖4)
上海古籍出版社此次影印的上海圖書館藏《淳化閣帖宋搨泉州本》,共計十册,三一六開;册高三二六厘米,寬一七八厘米;帖芯高二四九厘米、寬一三六厘米。經袁樞、袁賦誠、朱汝修、許焞、張鏡菡、張瑋等人遞藏。各卷簽題為淳化閣帖宋搨泉州本,傳為米漢雯所書。卷尾有張伯英、張瑋題跋。册後還黏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特藝公司宣武經營管理處標籤,標價二千四百元,當年館藏海内孤本《許真人井銘》售價亦不過八百元,可見此本之珍貴。
附:上海圖書館藏《淳化閣帖宋搨泉州本》裝裱失誤之處:
(一)卷二缺第十三、十四兩頁(缺《張芝秋涼平善帖》去春送舉喪到美陽之美字後兩行及《崔子玉書賢女帖》四行)
(二)卷三《王渙之書二埂帖》第三行至第六行誤裱入《王坦之書謝郎帖》後。
(三)卷四《虞世南書大運帖》與《左腳帖》及《虞世南臨樂毅論》前後裝裱顛倒(即第十四開與第十五開前後顛倒)。
(四)卷七《小園帖》與《毒熱帖》、《足下家帖》前後裝裱顛倒(即第四十一、四十二與第四十三、四十四頁前後顛倒)。
(五)卷七《知遠帖》第一行頃遲見後缺失《荀侯佳帖》、《知君帖》、《旦反帖》、《自慰帖》(共十八行)。
(六)卷九《鄱陽帖》第四、第五兩行前後裝裱顛倒。
(七)卷九《發吳興帖》自首行吾十一日以下四行與第五行風疾故爾反側以下四行前後裝裱顛倒(即第四十一頁與第四十二頁前後裝裱顛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