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內容簡介: |
本书将专注于控制,即软件逻辑部分,阐述汽车控制技术的历史变迁与今后的课题。从本系列丛书的初衷出发,并没有追求覆盖全部的专业领域,而只限定在以动力总成控制、底盘控制部分,并以个人使用的车型为控制的研究对象。
|
目錄:
|
序
前言
编辑的话
第1章汽车控制技术发展概要1
11代的划分1
a第1代1
b第2代1
c第3代1
12应对环境能源问题的措施2
a发动机系统控制2
b 自动巡航2
c发动机、驱动系统的综合控制3
13行驶控制与安全性提升3
a防抱死制动系统(ABS)3
b牵引力控制系统(TCS)4
c防止侧滑系统(VSC)4
14驾驶舒适性的追求5
a阻尼可控悬架5
b后轮转向(4WS)5
c助力转向(PS)6
d四轮驱动控制(4WD)6
e主动悬架6
f 综合控制系统及课题解决7
15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化9
a预防事故控制9
b智能化汽车的实现9
c汽车的未来10
参考文献10
第2章环境与车及发动机-驱动系
统控制11
21发动机控制11
a低排放12
b低油耗12
c舒适性12
d 可靠性和安全性12
22发动机控制系统12
a进气12
b燃料13
c点火时间13
d EGR13
23发动机模型14
a转矩计算模型14
b进气压力计算模型17
c燃料动态模型18
d发动机转速计算模型22
24发动机控制逻辑23
a低排放控制24
b低油耗及动力性能的提升30
25未来的发动机控制32
26驱动系统控制32
a低油耗33
b舒适性34
27发动机-驱动系统模型34
28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37
29驱动控制逻辑37
a滑移控制38
b换档控制38
210未来的驱动系统控制43
211发动机-驱动控制的未来43
参考文献44
第3章行驶安全与底盘控制46
31事故避免技术46
32ABS的发展历程及现状47
321ABS的开发背景47
322后两轮控制ABS(美国)49
a飞机技术的应用49
b基础技术的发展49
323四轮控制ABS52
a控制算法52
b高速选择和低速选择54
c液压执行机构55
324日本的ABS56
325ABS的现状57
a提高车体速度的推测精度57
b推测路面状态58
c四轮驱动用ABS58
d车体振动和踏板反作用58
e跑偏控制ABS58
33TCS的现状和未来59
331TCS的开发背景59
332TCS的实例61
a系统A(日产E-TS62
b系统B(博世)63
c系统C(三菱TCL)64
d系统D本田TCS)64
333驱动控制的基本形式65
334驱动控制系统的分类66
335驱动控制系统的现状和未来66
34未来技术和车辆行驶控制67
341控制基本形式的理解67
a驾驶交感型控制和现实适
应型控制68
b视觉型控制和触觉型控制68
c个人型控制和社会型控制69
342控制理论的层次和关联69
343工程师的课题和未来技术70
35结束语70
参考文献70
第4章舒适行驶和底盘控制技术72
41行驶舒适性72
411解决矛盾和舒适性72
412提高行驶性能和舒适性72
42控制系统的发展73
421电子控制悬架73
a车身高度调整系统74
b阻尼控制74
c主动悬架77
422后轮转向系统81
a前轮转向角比例方式82
b转向力反馈方式82
c横摆角速度反馈方式84
d模型跟踪方式84
e非线性控制85
f失效保护86
4234WD控制86
424系统的集成化87
425控制信息90
a车辆外部环境的判断91
b驾驶人意图的判断91
43底盘控制系统课题92
431控制系统综合化92
a功能综合化92
b信息综合化93
c硬件通用化93
432控制目标的研究93
433其他课题93
44驾驶舒适性的未来94
441综合控制概念94
442高性能化94
443车辆稳定性控制95
45结束语95
参考文献96
第5章汽车的智能化辅助驾驶系统97
51驾驶人与辅助驾驶系统97
511汽车与驾驶人的关系97
512辅助驾驶的分类97
52汽车的社会课题与智能化
改善99
521安全性的提升99
a防止发现滞后99
b 防止反应滞后99
522交通堵塞的缓解99
a由驾驶人行为引起的堵塞99
b交通容量的增大100
523油耗与排放的改善100
a停车次数的减少100
b行驶速度的稳定化100
c行驶速度的优化100
d跟踪车群行驶、降低空气阻力100
524方便性、舒适性的提升100
53研发实例100
531 控制信息辅助系统101
a前方障碍物报警系统101
b侧方障碍物报警系统102
c近距离障碍物报警系统103
d车道偏离报警系统103
e前方道路危险报警系统104
f疲劳驾驶报警系统104
532控制操作辅助系统106
a速度控制辅助系统106
b转向操作辅助系统108
533紧急情况下的操作自动化
系统109
a碰撞避让自动制动系统109
b防止偏离车道系统110
c碰撞避让自动转向系统110
534正常行驶时的部分自动化
控制系统110
a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110
b车道保持系统112
54智能化的通用技术113
541障碍物识别技术113
a光学雷达113
b电波雷达114
c图像处理识别障碍物115
d障碍物识别技术的课题116
542行车道标识识别技术117
a图像的白线识别117
b新的车道标识识别117
c行车道标识识别的课题119
543前方道路障碍物的识别119
a车辆的识别119
b基础设施的识别119
544车辆位置、行驶轨迹的识别120
a推算定位法120
b GPS卫星位置测定12
|
內容試閱:
|
前言
对于汽车控制技术经过数十年间的蓬勃发展,已经在世界汽车技术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我们需要回顾控制技术以往的贡献,介绍从现在到未来可能需要的新技术或新课题,进而,向科研战线的专家与研究者们阐述未来的先进研究与控制领域的情况。在这里,我们提及的“控制”,是指通过电子信号对执行机构施加动作,而在纯机械机构中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实现“狭义的控制概念” 的功能。在此对伴随技术演变下控制概念的变化,通过获取驾驶人及汽车自身与周围环境的信息,构建理想的人-车-环境为一体的闭环,进行“广义的控制理念”范围内的技术论述。
在以往的著作中,多以硬件结构为中心的各类控制系统的讨论为主,本书将专注于控制,即软件逻辑部分,阐述汽车控制技术的历史变迁与今后的课题。从本系列丛书的初衷出发,并没有追求覆盖全部的专业领域,而只限定在以动力总成控制、底盘控制部分,并以私家车为研究对象。
在第1章中,以市场需求与新技术利用为主线,介绍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导入目前待研究的技术课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内容将从第2章开始详述。
在第2章中,以油耗的改善与动力性的提升为目的,特别对控制理论的应用方式进行介绍,其中包括发动机系统中的排气净化系统及驱动系统。
第3章,旨在提升行驶安全与降低交通事故率,以与驱动力和制动力相关的车辆动力学控制为中心,探寻满足新时期需求的汽车安全性理念。
在第4章中,介绍以追求操控性与舒适性为中心的控制技术,特别是追求满足驾驶人与乘员的主观感受的车型并研究其实现的可能性。
在第5章中,为进一步减轻驾驶人的负担,缓解环境污染及交通堵塞问题,针对汽车的使用,探讨控制技术应当发挥的作用及实现的可能性。同时探究巨大技术变革后的汽车技术与社会公共设施之间的关联问题。
在最后,即第6章中,总结上述各章中所介绍的控制技术以及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或相关设计辅助技术、预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和技术开发方法等。本书在最后将勾勒出未来汽车社会的愿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