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的上一本书《创造价值的质量管理》出版后的故事
2014年元旦,我的处女作《创造价值的质量管理》出版了。该书总结了我从2008年的质量课长兼六西格玛资深黑带,到质量经理的阅历、经验和思考;围绕质量管理的传统领域进行了探讨,如质量分析、质量改进、质量流程及基本的质量工具应用等。其中有一部分内容跳出了传统的质量管理,如如何管理质量部门、如何搭建组织架构、如何培养质量管理人员。书中有关质量成本部分的内容,也跳出了传统概念,直接论述如何降低质量成本(包括不良质量成本);关于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的内容也跳出了传统的框架,以KISS实用为主。这个KISS并非大家熟知的“Kiss”,而是“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缩写。
上一本书主要是围绕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的内容来写的,虽然有两章是塑造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QM)领导力要关注的内容(一是质量人员本身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意识等;二是如何在公司层面架构质量部门,以及各种架构的优缺点),但是在质量管理领导力方面讲得还不够完全和透彻。
有些读者问我接下去打算写什么,我说再写书就准备换换话题了。因为质量管理的本质是企业管理。要解决各种质量问题,更需要解决的是管理者、普通员工的能力问题、态度问题、意识问题等;或者,组织架构设置层级太多、分得太细,以及功能分离与合并不合理的问题等;或者,企业文化问题、老板家长式作风的人治问题等。在这样的情形下,我认为再围绕传统的质量管理话题写书,难有更大的突破。
2013年,我得到北京西门子西伯乐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信任,在从事质量管理的同时也负责协助他策划和推进卓越运营方面的工作,有了很多实战的机会跳出质量话题来观察和思考质量管理。并且,我还实际参与到企业整体管理运营,如企业文化、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绩效考评和改进、合作与沟通、工作质量、经营管理突围项目、组织效率等。当时,在这样的背景和经历下很想写本书,叫《知识分子的精益管理》。因为我发现几乎所有关于精益管理的书籍都是围绕蓝领来写的。我也认为蓝领的精益管理非常重要,也比较容易通过精益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衡量和改进,但知识分子的精益管理却显得更重要。根据工作实际,想确保精益管理,那么知识分子的思路、方法和工作质量等就非常重要。所以,我很想针对知识分子,围绕管理效率、组织效率、工作方法、沟通合作、主观能动性、“work smart”等,论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要搞好精益管理,知识分子有一个比较容易实用的技巧是“Go to Gemba”———现场管理。不仅是调查问题、了解实情需要“三现主义”(现场、现实、现物),沟通也得注意“Gemba”方式,特别是不要只坐到计算机前敲文字沟通。“Go to Gemba”虽然是关于精益方式的,但也影响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所以又回到质量话题来了。为了更深刻地把这个管理方式推荐给大家,我给大家郑重推荐作家梁衡的文章《假如毛泽东去骑马》。文章开头引用资料,提出是毛主席几次提到想“骑马走江河”———“搞一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马,不准坐卡车,更不准坐火车,一天走60里,骑马30里,走路30里,骑骑走走”。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如果按毛主席的计划真的“Go to Gemba”实现了骑马走长江、黄河的愿望,那么四年左右的时间足以了解当时中国的实际。
当时,我还有另一个想法,打算写本书,叫《走出混沌忙碌的工作》,主要想为知识分子包括员工,特别是公司中高层,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议,从迷茫和混乱的工作中找出打蛇打七寸的关键点,提供主要思路、系统方法、常用思考和分析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在处女作出版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一些读者给予我较多的鼓励和肯定,与写信交流和咨询,包括大学老师、质量部长、企业总经理及行业协会等。在他们的鼓舞下,我决定再写两三本质量管理方面的书籍,在质量界多留一些印记。在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和写作的过程中,我透过质量问题来发现和分析企业管理的系统性问题。质量问题多种多样,有外观的问题、功能的问题、安装调试的问题、可靠性问题、说明书问题、包装运输问题等;背后的原因也错综复杂,有的是因为一线工人,有的是因为设备工艺,有的是因为设计缺陷,有的是因为原材料缺陷,有的是因为客户使用不当,等等。但这一切问题的背后都与企业管理有关,与领导力有关。
●从QA转型到QM领导力
我在很多场合讲过,质量问题其实是公司管理问题的放大镜!不管是以研发技术和科学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领域,如笔记本式计算机、手机、无人机、控制器等;还是以工艺精密加工的零部件领域,如手机、无人机、计算机等配套的塑料和金属加工件等。产品领域难在如何把技术想明白、想透彻;精密加工的零部件领域难在如何准确、精密地把零部件做出来,而且还要美观。这两种不同的挑战,反映的是不同的技术难点和问题,但技术也是人做出来的。而公司招聘和引进什么样的人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