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瀛海探径——汪品先科学人文随笔

書城自編碼: 323064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汪品先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485111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8-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武当内家散手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炙野(全2册)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女人的胜利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36.0
《公民记忆1949-2009(平)》
+

HK$ 59.2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HK$ 85.6
《此生》
編輯推薦:
中国*权威的深海专家,以科普的口吻来谈深海探索与开发,国土安全与造福民众,没有说教,没有口号,有的是深邃的思考与创新的启发。不管你懂不懂海洋,对深海是否有兴趣,但从中均能获益匪浅。文辞隽永,插图美丽,见地深邃。
內容簡介:
全书以隽永的笔法、深邃的思考写了四大部分:走向深海、创新思维、科海觅趣、报刊掠影。告诉读者:什么是深海研究和新世纪的地球科学;为什么要钻到海底之下,揭开地球的秘密;深海的机遇和中国的选择是什么。也试图回答:怎样才能思想活跃与科学创新
;怎样去寻求科学创新之路试谈我国地球科学中的思想方法与学风问题;以及创新的障碍究竟在哪里?作者见地独到、思考深刻,给读者以启迪。
關於作者:
汪品先是1991年当选的中科院院士,是国际著名的深海探索科学家
目錄
走 向 深

向蓝色世界进军
深海研究和新世纪的地球科学
试谈中西方海洋文化的比较从郑和下西洋说起
从战略高度确定海洋我国的海洋国策迫在眉睫
从海底观察地球―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 
海底之争和科技界的历史责任
深海使命海洋经济与未来上海
人类与海洋
大洋钻探:钻到海底之下,揭开地球的秘密
深海的机遇和中国的选择

创 新 思

思想活跃与科学创新
选拔学术带头人不宜拔苗助长
寻求科学创新之路试谈我国地球科学中的思想方法与学风问题走向海洋之路
科研道德的文化根基
防治创新路上的流行病
当年那一叶小舟
研究,研究生,研究生导师 
创新的障碍究竟在哪里?
直面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
上天,入地,下海 
如何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
汉语被挤出科学, 还是科学融入汉语?
海派文化与科技创新
治理科学界的精神环境污染

科 海 觅

戏说跨世纪
编制地球的万年历
破冰之旅:北冰洋今昔谈
大科学要有大视野
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选载 
人和大海主编的话  
为什么哥伦布会把美洲当作印度
美洲真的是哥伦布发现的吗
泰坦尼克号的遗骸是怎样发现的
为什么要花巨额经费打捞南海一号沉船
瓦萨博物馆为什么出名
为什么加勒比的海盗名气最大
北欧中世纪的维京人都是海盗吗
深海真的有水怪吗
为什么深海动物长得特别大
老 年
华夏山水的由来―引言

报 刊 掠

科学界检讨院士制度
锲而不舍的中国海洋科学家
中国版老人与海
深海守望着
海洋强国,从绿色迈向深蓝
我们可以用汉语开国际会议
中国成为科技强国还缺什么?
听同济大学院士公选课 寻找科学表达的幽默
內容試閱
前 言
都说是开卷有益,但是全国一年出书几十万种,你说打开哪一卷好?
现在你打开的这卷,是一名科学工作者20多年来发表在各类报刊上有关科学与人文的随笔。
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一大区别,在于所面对群体的规模大不相同。现代科学的专业性很强,隔行如隔山,写出来的论文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可读性,这就与艺术作品的读者规模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科学家也不能总躲在象牙塔里自娱自乐,还是需要让社会了解。澳洲前些年有一家新研究所盖大楼,四周都用上玻璃墙,所长说这是让纳税人能够随时看见我们在干什么。
其实,科学家是十分需要跟社会对话的,至少在三种情况下,希望社会上能听到
他的声音。 一是科学研究的大目标。科学家研究的具体问题行外人不容易懂,但是研究的大目标往往是社会上认识不足的重大问题,需要大声疾呼以唤起广泛的注意。
二是科学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道德和教育之类都是全社会的问题,然而在知识界最为敏感,因此科学界无论是治学为人还是思维方式,都足以引起社会热议。三是科学研究的情趣。只有科学家的眼光才能看见的自然美,只有在科学征途上才会遇上的奇迹或者幽默,都值得科学家走科普途径,与社会分享。
以上这三方面,正好就是这本《瀛海探径》的三个组成部分。在作者将近60年的业务生涯里,海洋科学占了近40年。
因此,本书第一部分走向深海的10篇文章,都是在呼吁对海洋(尤其是深海远洋)的重视,在陈述华夏文明由于海洋成分不足而带来的历史教训。这批文章从20世纪90年代起按年份排序,既有面向大众或者干部学习班上的报告,也有向上级的反映,包括两会的书面发言,内容都是介绍深海的知识,鼓吹向深海进军。同时,从这批文字的主题变化里,也可以看出近20年来我国海洋事业从冷落到火爆的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创新思维共15篇,一开头就是当年中国科学院学部的一篇命题作文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那篇20多年前的短文思想活跃与科学创新,至今读来也不觉得过时,所阐述的问题仍然是我国学术界的软肋。接下去的好几篇还是讨论创新思维,都是试图在我国科学大发展的背景下,追溯妨碍科学创新在思维方法上的根源,分析导致学术道德败坏的原因。作者认为这是有关中国科学发展前景的根本大事,曾经反复试图发动学术界展开讨论的。对于这批文章的发表,作者在这里对报社和及其编辑的努力表示诚挚的谢意,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在报刊上看到这类负面的文字,也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赞成作者的观点,譬如关于汉语在科学中地位的问题就有争议。作者衷心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促进社会继续对这类问题的关注。
与以上两大部分风格不同的是第三部分科海觅趣。开篇就是篇诙谐短文戏说跨世纪。那又是一篇命题作文:同济校报要每一位院士在2001年新年交一篇文章,论述新世纪学校发展的方向。我因为新千年在2000年已经迎接过一回,这次只交了篇耍贫嘴的文字,胡乱交账。校报很客气,对这篇捣乱的文稿并未退稿,只是登在报纸的下角,并且注明版面位置不表示排名先后。不过,总的来说三句不离本行,第三部分收集的科普文章大多与海洋有关,包括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里带有人文性质的几篇。
例外的是老年一文,
那是想为晚报读者的骨干退休一族说几句话。其实,这篇小文放在任何部分都不合适,放在科海觅趣里也有点勉强。
本书的末尾,转载了几篇记者的报道,无非两类:一类报道我个人,另一类报道我的观点。前者介绍我几十年来从事海洋科学的经历,其实在第二部分里也有两篇,回顾作者所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科发展的过程;后者是从记者的角度,转达我对当今科学发展的认识和主张,其中包括2005年对于院士头衔过分炒作的批评,和近年对于中国科学应当转型的主张。
社会报刊属于人文范畴,科学家在报刊上谈论社会问题,只能算是票友唱戏,所以这本书至多只相当业余歌手的一张专辑碟片。科学家真的是一类很特殊的人群。他们往往偏执于自己的专业,总埋怨别人不重视自己的领域;他们有较强的国际观念,尤其在中国,曾经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走出国门的人群;
他们热衷于争论,习惯于坦率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因为自然科学争论的社会后果不像人文科学那么严重。正因为如此,科学家的人文随笔就有可能别开生面,成为另有一番风味的非典作品。
这本书如果浓缩到底,那就只剩下四个字:深海和创新。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几篇,重点想唤醒社会的海洋意识,建议确定国家的海洋战略;而近年来的随笔,重点在于激活科学中的人文因素,分析阻碍创新思维的文化根源,抨击流行于科学界的陋规恶习。
这类批评文字行文时很容易越界,招来狗拿耗子之讥。但是,作者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明知一介书生的纸上议论很难产生什么实际效果,但是如果社会上连这类声音都没有了,那才是真的悲剧。
总之,我衷心希望《瀛海探径》的读者能够开卷有益,希望从中能获取海洋(尤其是关于深海)的知识,能听到如何在文化的深层次里排除创新思维的障碍,真的向创新型社会前进的呼声。

汪品先
2018年3月16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