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9.4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102.4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4.4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9.8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38.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7.7
《
耕读史
》
售價:HK$
112.7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HK$
124.2
|
編輯推薦: |
内容与*医考大纲相适应。由*教学名师领衔编写,内容精练,语句简洁,联系临床,突出实用 适用于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文献、养生康复、骨伤、全科医学等专业或方向的五年制本科学生使用
|
內容簡介: |
针灸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法和治疗等内容。全书分为绪言,包括针灸学发展简史、针灸学术的对外传播、针灸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篇经络腧穴,包括经络总论、腧穴总论、经络腧穴各论,具体介绍经络腧穴的相关知识;中篇,刺灸法,包括刺灸法总论和各论,具体介绍刺灸法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下篇总论,包括针灸治疗总论和各论,具体介绍针灸治疗作用、原则、针灸临床诊治特点、针灸配穴处方和内科、妇儿科、皮外科、五官科、急症和其他疾病的治疗;附篇参考资料,包括针灸现代研究概况、古代人体部位释义、子午流注、灵龟飞腾八法、针灸歌赋选和针灸临床病例书写格式。
|
關於作者: |
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标准化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针灸学会会长等。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2项,以及十五攻关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常小荣,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
|
目錄:
|
绪论1一、 针灸学发展简史 1
一 针灸的起源 1
二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
三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3
二、 针灸学术的对外传播 4
三、 针灸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5
上篇经络腧穴
第一章经络总论9第一节经络学说的形成 9
一、 针灸等刺激的感应传导现象的观察 9
二、 腧穴主治功效的总结 10
三、 气功的行气与经络的发现 10
四、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10
五、 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10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10
一、 十二经脉 11
一 十二经脉的名称 11
二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11
三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11
四 十二经脉循行与交接规律 12
五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 12
六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12
二、 奇经八脉 13
一 奇经八脉的命名与分布概况 13
二 奇经八脉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3
三、 十五络脉 14
一 十五络脉分布概况 14
二 十五络脉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5
四、 十二经别 15
一 十二经别分布概况 15
二 十二经别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5
五、 十二经筋 16
一 十二经筋分布概况 16
二 十二经筋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6
六、 十二皮部 16
一 十二皮部分布概况 16
二 十二皮部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6
第三节经络的标本、根结和气街、四海 17
一、 标本 17
二、 根结 17
三、 气街 18
四、 四海 18
第四节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9
一、 经络的作用 19
一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19
二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19
三 抗御病邪,反映证候 19
四 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20
二、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0
一 诊断方面 20
二 治疗方面 21第二章腧穴总论22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22
一、 腧穴的分类 22
一 经穴 22
二 奇穴 23
三 阿是穴 23
二、 腧穴的命名 23
一 天象地理 24
二 人事物象类 24
三 形态功能类 24
第二节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24
一、 腧穴的主治特点 24
一 近治作用 24
二 远治作用 24
三 特殊作用 25
二、 腧穴的主治规律 25
一 分经主治规律 25
二 分部主治规律 26
第三节特定穴 30
一、 五输穴 30
二、 原穴、络穴 32
三、 背俞穴、募穴 33
四、 八会穴 34
五、 郄穴 34
六、 下合穴 34
七、 八脉交会穴 35
[附]八脉交会八穴歌 35
八、 交会穴 35
第四节腧穴定位法 38
一、 体表标志定位法 39
一 固定标志 39
二 活动标志 39
二、 骨度分寸定位法 39
三、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41
一 中指同身寸 41
二 拇指同身寸 41
三 横指同身寸 41
四、 简便取穴法 41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42第一节手太阴经络及其腧穴 42
一、 手太阴经络 42
一 经脉循行 42
二 主要病候 42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43
四 主治概要 43
二、 手太阴腧穴 43
一 常用腧穴 43
中府 43尺泽 44孔最 44列缺 44
太渊 45鱼际 45少商 45
二 腧穴表解 45
第二节手阳明经络及其腧穴 46
一、 手阳明经络 46
一 经脉循行 46
二 主要病候 47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47
四 主治概要 47
二、 手阳明腧穴 47
一 常用腧穴 47
商阳 47三间 47合谷 48阳溪 48
偏历 48手三里 48曲池 49臂臑 49
肩髃 49扶突 49迎香 50
二 腧穴表解 50
第三节足阳明经络及其腧穴 52
一、 足阳明经络 52
一 经脉循行 52
二 主要病候 52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52
四 主治概要 52
二、 足阳明腧穴 53
一 常用腧穴 53
承泣 53四白 53地仓 53颊车 53
下关 54头维 54梁门 54天枢 54
归来 55伏兔 55梁丘 55足三里 55
上巨虚 56下巨虚 56丰隆 56解溪 56
内庭 57厉兑 57
二 腧穴表解 57
第四节足太阴脾经络及其腧穴 61
一、 足太阴经络 61
一 经脉循行 61
二 主要病候 61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61
四 主治概要 61
二、 足太阴腧穴 61
一 常用腧穴 61
隐白 61太白 62公孙 62三阴交 62
地机 62阴陵泉 63血海 63大横 63
大包 63
二 腧穴表解 64
第五节手少阴经络及其腧穴 66
一、 手少阴经络 66
一 经脉循行 66
二 主要病候 67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67
四 主治概要 67
二、 手少阴腧穴 67
一 常用腧穴 67
极泉 67少海 67通里 67阴郄 68
神门 68少冲 68
二 腧穴表解 68
第六节手太阳经络及其腧穴 70
一、 手太阳经络 70
一 经脉循行 70
二 主要病候 71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71
四 主治概要 71
二、 手太阳腧穴 71
一 常用腧穴 71
少泽 71后溪 71腕骨 71支正 72
天宗 72颧髎 72听宫 73
二 腧穴表解 73
第七节足太阳经络及其腧穴 75
一、 足太阳经络 75
一 经脉循行 75
二 主要病候 75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75
四 主治概要 75
二、 足太阳腧穴 75
一 常用腧穴 75
睛明 75攒竹 76天柱 76风门 76
肺俞 77心俞 77膈俞 77肝俞 78
胆俞 78脾俞 78胃俞 78肾俞 79
大肠俞 79膀胱俞 79次髎 79委阳 80
委中 80膏肓 80志室 80秩边 81
承山 81飞扬 81昆仑 81申脉 82
束骨 82至阴 82
二 腧穴表解 82
第八节足少阴经络及其腧穴 87
一、 足少阴经络 87
一 经脉循行 87
二 主要病候 88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88
四 主治概要 88
二、 足少阴腧穴 88
一 常用腧穴 88
涌泉 88然谷 88太溪 89大钟 89
照海 89复溜 89俞府 90
二 腧穴表解 90
第九节手厥阴经络及其腧穴 93
一、 手厥阴经络 93
一 经脉循行 93
二 主要病候 93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93
四 主治概要 93
二、 手厥阴腧穴 93
一 常用腧穴 93
天池 93曲泽 94间使 94内关 94
大陵 95劳宫 95中冲 95
二 腧穴表解 96
第十节手少阳经络及其腧穴 97
一、 手少阳经络 97
一 经脉循行 97
二 主要病候 97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97
四 主治概要 97
二、 手少阳腧穴 97
一 常用腧穴 97
关冲 97中渚 98阳池 98外关 98
支沟 98肩髎 99翳风 99耳门 100
丝竹空 100
二 腧穴表解 100
第十一节足少阳经络及其腧穴 102
一、 足少阳经络 102
一 经脉循行 102
二 主要病候 102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102
四 主治概要 103
二、 足少阳腧穴 103
一 常用腧穴 103
瞳子髎 103听会 104阳白 104头临泣 104
风池 104肩井 105日月 105带脉 105
环跳 106风市 106阳陵泉 107光明 107
悬钟 107丘墟 107足临泣 108足窍阴 108
二 腧穴表解 108
第十二节足厥阴经络及其腧穴 112
一、 足厥阴经络 112
一 经脉循行 112
二 主要病候 112
三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112
四 主治概要 112
二、 足厥阴腧穴 112
一 常用腧穴 112
大敦 112行间 113太冲 113曲泉 113
章门 113期门 114
二 腧穴表解 114
第十三节奇经八脉及其腧穴 116
一、 督脉及其腧穴 116
一 循行路线 116
二 主要病候 116
三 主治概要 116
四 常用腧穴 117
长强 117腰阳关 117命门 118至阳 118
大椎 118哑门 118风府 119百会 119
上星 119素髎 119水沟 119印堂 120
五 腧穴表解 120
二、 任脉及其腧穴 122
一 循行路线 122
二 主要病候 123
三 主治概要 123
四 常用腧穴 123
中极 123关元 124气海 124神阙 124
下脘 124中脘 124膻中 125天突 125
廉泉 126承浆 126
五 腧穴表解 126
三、 冲脉 128
一 循行路线 128
二 主要病候 128
三 交会腧穴 128
四、 带脉 128
一 循行路线 128
二 主要病候 128
三 交会腧穴 128
五、 阳蹻脉 129
一 循行路线 129
二 主要病候 129
三 交会腧穴 129
六、 阴蹻脉 129
一 循行路线 129
二 主要病候 130
三 交会腧穴 130
七、 阳维脉 130
一 循行路线 130
二 主要病候 130
三 交会腧穴 130
八、 阴维脉 131
一 循行路线 131
二 主要病候 131
三 交会腧穴 131
第十四节奇穴 132
一 常用奇穴 132
四神聪 132太阳 132球后 132金津、玉液 133
牵正 133翳明 133提托 133子宫 133
三角灸 134定喘 134夹脊 134腰眼 134
十宣 134四缝 135八邪 135外劳宫 136
腰痛点 136臂中 136肩前 136百虫窝 136
鹤顶 137膝眼 137胆囊 137阑尾 137
八风 138
二 奇穴表解 138
中篇刺灸法
第四章刺灸法总论145第一节刺灸的起源与发展 145
一、 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145
二、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146
第二节刺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146
一、 刺法的量学要素 146
一 刺激的强度 146
二 刺激的时间 147
二、 灸法的量学要素 147
第三节刺灸法的宜忌 148
一、 施术部位的宜忌 148
二、 患者体质的宜忌 148
三、 病情性质的宜忌 148
四、 刺灸时间的宜忌 148
五、 特殊情况的宜忌 149第五章刺灸法各论150第一节毫针法 150
一、 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 150
一 毫针的构造 150
二 毫针的规格 150
三 毫针的检查 151
二、 针刺法的练习 151
一 指力练习 151
二 手法练习 151
三 实体练习 151
三、 针刺前的准备 152
一 针具选择 152
二 体位选择 152
(三) 灭菌及消毒 153
四、 进针法 154
一 单手进针法 154
二 双手进针法 154
三 针管进针法 156
五、 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156
一 针刺的方向 156
二 针刺的角度 156
三 针刺的深度 156
六、 行针与得气 157
一 基本手法 157
二 辅助手法 158
三 得气 159
七、 针刺补泻 159
一 单式补泻手法 160
二 复式补泻手法 160
三 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 161
八、 留针与出针 161
一 留针法 161
二 出针法 161
九、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161
一 晕针 162
二 滞针 162
三 弯针 162
四 断针 162
五 血肿 163
六 气胸 163
七 刺伤内脏 163
八 刺伤脑或脊髓 164
十、 针刺注意事项 164
第二节灸法 165
一、 灸法的材料 165
一 艾 165
二 其他灸材 165
二、 灸法的作用 165
一 防病保健 165
二 温经散寒 166
三 扶阳固脱 166
四 消瘀散结 166
五 引热外行 166
三、 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 166
一 艾炷灸 167
二 艾条灸 168
三 温针灸 169
四 温灸器灸 170
五 其他灸法 170
四、 灸感及灸法补泻 171
一 灸感 171
二 灸法补泻 171
五、 施灸的注意事项 171
一 施灸的先后顺序 171
二 施灸的禁忌 171
三 灸后的处理 172
第三节拔罐法 172
一、 罐的种类 172
一 玻璃罐 172
二 竹罐 172
三 陶罐 173
四 抽气罐 173
二、 吸罐的方法 173
一 火罐法 173
二 水罐法 173
三 抽气法 174
三、 拔罐法的应用 174
一 留罐法 174
二 闪罐法 174
三 推罐法 174
四 刺血刺络拔罐法 174
五 留针拔罐法 174
六 药罐法 175
四、 起罐法 175
五、 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175
一 拔罐的作用 175
二 拔罐的适应范围 175
六、 注意事项 175
第四节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 176
一、 三棱针法 176
一 操作方法 176
二 适应范围 177
三 注意事项 178
二、 皮肤针法 178
一 操作方法 178
二 适应范围 179
三 注意事项 179
三、 皮内针法 179
一 操作方法 179
二 适应范围 180
三 注意事项 180
第五节火针法 180
(一) 操作方法 180
(二) 适应范围 181
(三) 注意事项 181
第六节电针法 182
一 操作方法 182
二 电针刺激参数的作用 182
三 适应范围 183
四 注意事项 183
【附】经皮穴位电刺激 183
一 操作方法 183
二 适应范围 184
三 注意事项 184
第七节穴位注射法、穴位埋线法、穴位贴敷法 184
一、 穴位注射法 184
(一) 操作方法 184
(二) 常用药物 185
(三) 适应范围 185
(四) 注意事项 185
二、 穴位埋线法 186
(一) 操作方法 186
(二) 适应范围 188
(三) 注意事项 188
三、 穴位贴敷法 188
(一) 操作方法 189
(二) 适用范围 189
(三) 注意事项 190
第八节头针 190
一、 标准头针线的定位和主治 190
一 额区 190
二 顶区 191
三 颞区 192
四 枕区 192
二、 适应范围 192
三、 操作方法 193
一 穴位选择 193
二 进针方法 193
三 行针手法 193
四 起针 193
四、 注意事项 193
第九节耳针 194
一、 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194
二、 耳郭表面解剖 194
三、 耳穴的分布特点 195
四、 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196
一 耳轮穴位 196
二 耳舟穴位 196
三 对耳轮穴位 197
四 三角窝穴位 198
五 耳屏穴位 198
六 对耳屏穴位 199
七 耳甲穴位 199
八 耳垂穴位 201
九 耳背穴位 201
十 耳根穴位 202
五、 临床应用 202
一 适应范围 202
二 选穴原则 202
三 耳穴探查方法 203
四 耳穴的刺激方法 203
五 注意事项 204
下篇治疗
第六章针灸治疗总论207第一节针灸治疗作用 207
一、 疏通经络 207
二、 调和阴阳 208
三、 扶正祛邪 208
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 208
一、 补虚泻实 208
二、 清热温寒 209
三、 治病求本 209
四、 三因制宜 210
第三节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211
一、 辨证与辨经结合 211
二、 辨证与辨病结合 211
三、 调神与调气并重 212
第四节针灸配穴处方 212
一、 选穴原则 212
二、 配穴方法 213
一 按部位配穴 213
二 按经脉配穴 213
第五节刺灸方法的选择 214
[附]临床针灸处方常用符号 214第七章针灸治疗各论215第一节内科病证 215
中风 215
眩晕 218
头痛 220
面瘫 222
面痛 224感冒 225咳嗽 226哮喘 227
心悸 229不寐 230胸痹 231郁证 231
癫狂 232痴呆 234痫病 235震颤麻痹 236
消渴 238胁痛 239胃痛 240呃逆 241
腹痛 242呕吐 243泄泻 244便秘 245
癃闭 246阳痿 249
第二节妇儿科病证 251
月经不调 251痛经 253经闭 255崩漏 256
带下病 257不孕症 258胎位不正 260滞产 260
乳少 262遗尿 262小儿惊风 263小儿食积 265
小儿脑性瘫痪 266小儿多动症 267
第三节皮外科病证 268
风疹 268疔疮 269痄腮 270乳痈 271
乳癖 272肠痈 272痔疮 273扭伤 274
肘劳 275肩痹 276颈痹 277腰痛 279
痹证 281痿证 282腱鞘囊肿 285丹毒 286
蛇丹 287扁平疣 288神经性皮炎 289痤疮 290
斑秃 291
第四节五官科病证 292
目赤肿痛 292麦粒肿 292近视 293耳鸣、耳聋 295
牙痛 296鼻渊 296咽喉肿痛 297口疮 298
第五节急症 299
晕厥 299虚脱 300高热 300抽搐 301
内脏绞痛 302
第六节其他 304
慢性疲劳综合征 304戒断综合征 305
肥胖症 306衰老 306术后切口疼痛 307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307放疗、化疗反应 308
附篇
参考资料311第一节针灸现代研究概况 311
一、 针灸文献研究 311
一 人体经脉漆雕的发现 311
二 古典文献研究 311
三 现代文献研究 312
二、 针灸临床研究 312
一 针灸临床适应证范围 312
二 针灸临床穴位主治、配伍研究 312
三 针灸临床研究 312
三、 针灸开发研究 313
四、 针灸标准化研究 313
五、 针灸实验研究 314
一 实验研究的重心和成果 314
二 研究技术的发展与更新 315
第二节古代人体部位释义 315
第三节子午流注、灵龟飞腾八法 319
一、 纳支法 319
一 纳支法应用基础 319
二 纳支法应用方法 319
二、 纳甲法 320
一 纳甲法应用基础 320
二 纳甲法应用方法 321
三、 灵龟八法 322
一 灵龟八法应用基础 322
二 灵龟八法应用方法 323
四、 飞腾八法 323
一 飞腾八法应用基础 323
二 飞腾八法应用方法 324
第四节针灸歌赋选 324
一、 四总穴歌 324
二、 十五络脉歌 324
三、 井荥输原经合歌 324
四、 十二背俞穴歌 324
五、 郄穴歌 325
六、 十四经穴歌 325
七、 百症赋 326
八、 徐凤《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327
第五节针灸临床病历书写格式 328
一、 门诊病历书写格式 328
二、 住院病历书写格式 328
|
內容試閱:
|
针灸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法和治疗等。
本教材的编写思想是: 贯彻学生实用、教师易教的原则,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制本科《针灸学教学大纲》和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以《针灸学》第二版教材为蓝本,在充分吸收所有版本教材优点的同时,重点突出经典、精炼、新颖、实用的特点。
本教材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做了部分修订: 经络腧穴各论增加了腧穴的灸法操作;刺灸法增添了火针法、穴位贴敷法,删除了针刀法;治疗学部分增加了呃逆一证;附篇部分根据针灸经络研究最新进展进行了适当补充。
本教材适用于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文献、养生康复、骨伤、全科医学等专业或方向的五年制本科学生使用。
本教材的绪言由梁繁荣编写,上篇经络总论由常小荣编写,腧穴总论由冀来喜编写,手太阴肺经至足太阴脾经由胡玲、蔡荣林编写,手少阴心经至足少阴肾经由王瑞辉编写,手厥阴心包经至足厥阴肝经由崔瑾编写,奇经八脉、经外奇穴由张永臣编写。中篇刺灸法总论由唐纯志编写,毫针刺法由王斌编写,灸法由成泽东编写,拔罐法由李晓泓编写,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法由陈勤编写,火针法由刘密编写,电针法由朱英编写,穴位注射法、穴位埋线法、穴位贴敷法由杜艳军编写,头针法由张立编写,耳针法由贾春生编写。下篇治疗总论由杨旭光编写,内科病证由郭太品、赵永海、陈波、郑美凤编写,妇儿科病证由李学智、黄泳编写,皮外科病证由黄冬梅、黄银兰编写,五官科病证由陈姣编写,急症由彭进编写,其他病证由邓瑜编写。附篇由刘迈兰、洪肖娟、李芳编写。全书由梁繁荣、常小荣、刘密统稿。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保持和发扬中医学特色,并使之更切合教学和临床工作的需要,但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提出意见,以便修改提高。
《针灸学》编委会
2018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