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5.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5.8
《
收尸人
》
售價:HK$
72.8
|
編輯推薦: |
本书基于互联网和移动自媒体等新兴载体,依托各种特色校园文化,结合校院两级特色社团活动,形成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党团活动、学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等的网络大联盟;建立起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一切连接,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落细、落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中生根发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创新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
內容簡介: |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构和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根据对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通过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与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也为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参照和实践借鉴
|
關於作者: |
林晓丹,哈尔滨金融学院思政部教研室主任。2007年6月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近五年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2012年6月获得黑龙江省“高教社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大奖赛优秀奖,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及校园文化的研究。参与并主持省级及院级课题多项。合著学术著作2部,独著1 部。在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吕聪玲,哈尔滨金融学院思政部教师。2007年6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近五年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曾获哈尔滨金融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先后公开发表论文9篇,主持、参与、指导课题研究10项,合著学术著作1部。
|
目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创业价值观的界定 8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13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8第二章中外价值观教育与创业教育研究 23一、中外学校价值观教育对比研究 23二、中外创新创业教育对比研究 35第三章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调研 49一、中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 49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相关建议 53三、当代的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生成机制及途径 63第四章价值观多样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唯一性 67一、价值观及价值观多样性 67二、社会思潮多元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念困惑与冲突 68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内在机制 71四、价值观多样性与大学生创业价值观 72第五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实践育人 76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76二、实践育人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性分析 76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实践育人的价值 78三、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存在问题 80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82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维度建设 84第六章 “互联网+”时代创业价值观教育研究 87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87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95第七章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 101一、大学生创业案例研究 101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案例研究 112
|
內容試閱:
|
当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表现为文明程度的冲突,文明程度的冲突又集中表现为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冲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必须认真抓好。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前提,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最集中体现,它是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所谓的平等、公正的最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是最充分地实现“人的自由全而发展”和人的本质力量。目前,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已然硕果累累,但科学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仍然艰巨,有鉴于此,本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讨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层面探索有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层面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乃是研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必将有助于深化与丰富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核心价值观是任何国家和地区、任何社会得以生存和前进的灵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尤其不能例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培育。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思想。邓小平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一定要组织起来、团结起来,首先靠理想,其次靠纪律。江泽民也提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是不具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会丧失灵魂,就会丢掉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多次指出“民族精神”、“精神支柱”以及“共同理想信念”是极其重要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任务,要认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个过程、使之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方位”,从而“形成全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持续推进,成为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空间。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吹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号角,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做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意见》的出台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其中明确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糙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实施意见》的出台加快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步伐,推动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向国家统筹部署,高校、政府和市场力量共同推进的全面发展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较早地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并已建立了成熟的、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社会支撑系统。在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构和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随着21世纪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出现“爆炸式”增长,但社会上的岗位并没有因此增长。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就等于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显现。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高校的创业教育成为当下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平台,在当下的大学生教育实践中,要积极寻找能够使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突破点,将思政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切身的实际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时代主题,它关乎素质教育的成败。从现实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引起了高校广泛重视,因此,必须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创新创业教育变为当下高校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平台,从而为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找到有效的突破途径。只有这样,创新创业才有突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有依托。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创业,使大学生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理论及实践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施高校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人格。当今,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引领校园创新和大学生创业,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精神的核心,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就是以主流社会价值观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开发创业基本素质、提升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的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我们始终要把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为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中心任务,努力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从而接受和适应知识时代的各种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从指导思想、社会理想、精神动力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真抓实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要避免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经验,要有坚定明确的政治方向;要力戒浮躁肤浅,体现教育内容的深刻性。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搭建丰富多彩的网络平台、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课堂创新模式,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新兴载体,依托各种特色校园文化,结合校院两级特色社团活动,形成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党团活动、学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等的网络大联盟;建立起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一切连接,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落细、落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中生根发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创新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目前,国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界定和发展现状并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我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全面引导并支持高校构建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生态环境;而中国政府与学术界在高校人才发展、人才培育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为了厘清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更好地支持高校构建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生态环境,助推“双创”的发展,我们课题组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深入调研,编写了本书。本书根据文献分析和个别访谈结果,总结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目前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争议和新形势,提炼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基于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者和高校学生的调查,本书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高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需求与问题等,对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和特色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书梳理了国外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国际上创新创业教育的经典案例,为读者提供参考。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既有理论研究也有深入的借鉴分析,尤其是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以客观的数据分析为基础,描摹出新时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并试图描绘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分析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书作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GJC1215080)的项目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聚焦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培育的关键问题,系统阐释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建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根据对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对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与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就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预测,并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职人员、管理人员、研究人员以及从事创业相关工作的投资人、创业导师等,同时也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参照和实践借鉴。当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表现为文明程度的冲突,文明程度的冲突又集中表现为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冲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必须认真抓好。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前提,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最集中体现,它是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所谓的平等、公正的最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是最充分地实现“人的自由全而发展”和人的本质力量。目前,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已然硕果累累,但科学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仍然艰巨,有鉴于此,本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讨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层面探索有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层面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乃是研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必将有助于深化与丰富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核心价值观是任何国家和地区、任何社会得以生存和前进的灵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尤其不能例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培育。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思想。邓小平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一定要组织起来、团结起来,首先靠理想,其次靠纪律。江泽民也提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是不具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会丧失灵魂,就会丢掉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多次指出“民族精神”、“精神支柱”以及“共同理想信念”是极其重要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任务,要认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个过程、使之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方位”,从而“形成全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持续推进,成为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空间。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吹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号角,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做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意见》的出台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其中明确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糙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实施意见》的出台加快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步伐,推动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向国家统筹部署,高校、政府和市场力量共同推进的全面发展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较早地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并已建立了成熟的、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社会支撑系统。在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构和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随着21世纪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出现“爆炸式”增长,但社会上的岗位并没有因此增长。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就等于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显现。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高校的创业教育成为当下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平台,在当下的大学生教育实践中,要积极寻找能够使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突破点,将思政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切身的实际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时代主题,它关乎素质教育的成败。从现实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引起了高校广泛重视,因此,必须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创新创业教育变为当下高校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平台,从而为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找到有效的突破途径。只有这样,创新创业才有突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有依托。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创业,使大学生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理论及实践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施高校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人格。当今,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引领校园创新和大学生创业,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精神的核心,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就是以主流社会价值观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开发创业基本素质、提升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的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我们始终要把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为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中心任务,努力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从而接受和适应知识时代的各种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从指导思想、社会理想、精神动力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真抓实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要避免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经验,要有坚定明确的政治方向;要力戒浮躁肤浅,体现教育内容的深刻性。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搭建丰富多彩的网络平台、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课堂创新模式,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新兴载体,依托各种特色校园文化,结合校院两级特色社团活动,形成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党团活动、学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等的网络大联盟;建立起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一切连接,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落细、落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中生根发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创新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目前,国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界定和发展现状并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我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全面引导并支持高校构建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生态环境;而中国政府与学术界在高校人才发展、人才培育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为了厘清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更好地支持高校构建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生态环境,助推“双创”的发展,我们课题组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深入调研,编写了本书。本书根据文献分析和个别访谈结果,总结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目前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争议和新形势,提炼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基于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者和高校学生的调查,本书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高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需求与问题等,对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和特色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书梳理了国外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国际上创新创业教育的经典案例,为读者提供参考。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既有理论研究也有深入的借鉴分析,尤其是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以客观的数据分析为基础,描摹出新时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并试图描绘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分析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书作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GJC1215080)的项目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聚焦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培育的关键问题,系统阐释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建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根据对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对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与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就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预测,并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职人员、管理人员、研究人员以及从事创业相关工作的投资人、创业导师等,同时也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参照和实践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