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編輯推薦: |
科学准确的环境统计数据,是制定环境管理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反映环境管理成效的落脚点。环境统计数据已成为重要的国情数据,加强环境统计管理工作、改革统计制度、规范统计方法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和减排工作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保护的成效都要通过数据反映。这就要求环境统计的范围不断扩大、深度不断拓展、数据更加准确。另一方面环境统计工作基础能力比较薄弱,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因此,急需构建适应新形势需求的新的统计方法和新的技术体系,进一步推进环境统计管理工作。
本书共9章,首先介绍了条码技术在国内外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情况;其次在分析我国环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条码技术对于减排统计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再后,根据条码技术的特点建立起实施框架和开展方案。内容主要涵盖了污染源条码制统计的可行性研究和编码体系的构建和动态更新、污染源统计方法、系统框架的构建、制度的制定及其应用示范六大板块,为污染源条码制管理在全国范围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针对性,可供从事环境污染统计、管理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环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9章,介绍了条码技术在国内外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情况,在分析我国环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条码技术对于减排统计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且根据条码技术的特点建立起实施框架和开展方案。本书内容主要涵盖了污染源条码制统计的可行性研究、编码体系的构建和动态更新、污染源统计方法、系统框架的构建、制度的制定及其应用示范六大板块,为污染源条码制管理在全国范围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针对性,可供从事环境污染源管理、环境统计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
關於作者: |
赵晓宏: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现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数值模拟研究部副主任。主要从事环境质量模拟和数据库开发应用研究工作。近年5年,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 论文1 篇。2010年-2012连续3年主持国家环评基础数据库,设计及研发工作,并参与一项科技支撑计划,名称为《实验室污染物泄漏的环境危害评估模型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项目编号:2008BAI62B05)。参与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标准号HJ 2.2-2008)》修订工作(第三名)。
|
目錄:
|
第1章条码技术的概论与应用001 1.1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002 1.1.1自动识别技术的种类002 1.1.2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005 1.2条码技术简介006 1.3条码技术发展现状009 1.4引入污染源条码的业务必要性010 1.4.1条形码的技术优点010 1.4.2引入污染源条码相对于传统污染源管理的优势010 第2章我国环境统计制度发展现状011 2.1发展与变革趋势012 2.2环境统计管理体制013 2.3环境统计报表制度014 2.3.1环境统计年报制度014 2.3.2国控重点源直报制度018 2.4环境统计法律保障022 2.5“十二五”环境统计数据主要内容024 2.5.1工业源024 2.5.2城镇生活源025 2.5.3机动车025 2.5.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025 2.5.5农业源025 2.6环境统计报表的上报及审核026 2.7环境统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026 第3章我国污染源管理现状028 3.1污染源的管理数据029 3.1.1总量减排核查数据029 3.1.2污染源普查数据030 3.1.3排污申报数据031 3.1.4排污收费数据032 3.1.5在线监测数据032 3.2现有污染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033 第4章污染源名录库建立及污染源条码体系设计034 4.1污染源名录库及污染源条码制管理的提出035 4.2污染源名录库建立036 4.2.1环保部门自建名录库方式036 4.2.2依托国家统计局建立名录库037 4.3污染源条码体系设计038 4.3.1编码体系基本框架038 4.3.2污染源排污单位唯一标识码038 4.3.3产污设备设施唯一编码043 4.3.4污染物处理贮存设施唯一编码043 4.3.5排污口唯一编码043 4.3.6业务填报表单编码043 4.4污染源名录库的初始化及日常管理044 4.4.1污染源名录库的初始化044 4.4.2污染源名录库的日常管理044 4.5污染源条码的初始化及日常管理045 4.5.1污染源条码的初始化045 4.5.2污染源条码的日常管理046 4.5.3污染源条码体系的日常管理制度047 第5章污染源条码体系管理系统设计049 5.1设计的主要任务050 5.2总体架构设计050 5.3功能架构设计051 5.4技术架构设计052 5.4.1利用J2EE框架进行企业级开发052 5.4.2利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业务与数据交互052 5.4.3采用MVC设计模式,实现系统开发架构分层,易于维护053 5.5网络架构设计053 5.6数据架构设计053 5.7总体性能设计054 5.8系统功能设计055 5.8.1污染源编码系统055 5.8.2污染源信息采集系统056 5.8.3查询与展示系统056 5.8.4条码制统计管理系统056 5.9数据库设计058 第6章污染源条码编码规则和扩充规则060 6.1已有相关编码现状分析061 6.1.1与污染源相关的国家标准和环境行业标准061 6.1.2污染源各类信息中的其他主要代码067 6.1.3我国其他行业部门广泛应用的主要编码071 6.2污染源条码框架设计074 6.2.1信息分类与编码方法074 6.2.2条码编码077 6.2.3建立污染源条码的优势079 6.2.4污染源条码编制原则080 6.2.5污染源条码框架设计081 6.3污染源编码及扩充规则方案083 6.3.1排污单位固定污染源编码083 6.3.2产污设备设施编码084 6.3.3污染物处理贮存设施编码085 6.3.4排污口编码087 6.4排污单位条码应用操作建议088 6.4.1支撑建立污染源名录及基本信息库088 6.4.2污染源条码管理操作建议093 第7章污染源条码体系在环境统计工作中的应用096 7.1污染源条码在环境统计工作应用的必要性分析097 7.1.1不同主体对环境统计需求分析097 7.1.2环境统计对污染源条码的需求100 7.1.3条码在现行环统领域的总体应用分析101 7.2应用关键环节分析102 7.2.1条码与年报系统衔接分析102 7.2.2条码与国控源季报直报系统衔接分析105 7.2.3条码在环境统计中的应用总结106 7.3污染源条码与现行环境统计的衔接分析106 7.3.1不同编码情境的适应性分析106 7.3.2实施条码制对现行制度环境的需求109 7.3.3实施条码制所需的制度保障109 第8章面向“十三五”的环境统计制度与污染源条码制衔接111 8.1未来环境统计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112 8.2未来环境统计发展目标定位114 8.2.1目标之一:保持环境统计活动的独立性114 8.2.2目标之二:实现环境统计手段的现代化114 8.2.3目标之三:促进环境统计业务专业化116 8.2.4目标之四:确保环境统计管理的高效率117 8.2.5目标之五:提供环境统计服务的及时性118 8.3环境统计制度框架设计119 8.4面向“十三五”的环境统计制度与污染源条码制衔接建议123 8.4.1制度衔接分析123 8.4.2条码制实施的政策建议124 第9章基于条码应用的减排统计重点调查单位管理系统框架构建126 9.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27 9.1.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127 9.1.2应用架构设计128 9.2标准规范体系设计130 9.2.1数据编码标准130 9.2.2数据采集与传输标准规范130 9.2.3数据接口规范131 9.3总体技术路线131 9.3.1二维码技术131 9.3.2信息数据融合技术132 9.3.3基于条码的流程驱动技术132 9.3.4J2EE技术应用132 9.3.5WebService技术132 9.3.6SOA设计思路133 9.3.7多层开发技术133 9.3.8基于XML和GML的数据交换协议133 9.3.9OR对象关系映射133 9.3.10GIS技术133 9.3.11移动互联网技术134 9.4原型系统设计134 9.4.1污染源条码编码系统134 9.4.2污染源条码解码系统135 9.4.3污染源名录管理系统135 9.4.4污染源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系统136 9.5关键技术研究141 9.5.1条形码写入数据压缩技术141 9.5.2条形码生成与编码加密技术147 9.5.3条形码识别解析技术155 参考文献166
|
內容試閱:
|
科学准确的环境统计数据是制定环境管理政策的出发点 ,也是反映环境管理成效的落脚点。环境统计数据已成为重要的国情数据 ,加强环境统计管理工作、改革统计制度、规范统计方法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和减排工作的现实需要。一方面 ,自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以来 ,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境保护的成效最终都要通过数据反映 ,这就要求环境统计的范围不断扩大、深度不断拓展、数据更加准确 ;另一方面 ,环境统计工作基础能力比较薄弱 ,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因此 ,急需构建适应新形势需求的新的统计方法和新的技术体系 ,进一步推进环境统计管理工作。 2014年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污染源条码制统计方法及其示范研究项目 ” 201309065充分利用条码技术准确、快捷、可追溯等特点 ,进行污染源条码制统计方法及其示范研究。探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缓解跨业务部门信息流转难、统计工作量巨大、统计周期长等问题的技术和管理可行性 ,为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有力的量化数据支撑及必要的技术准备。 本书基于 2014年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污染源条码制统计方法及其示范研究项目 ” 201309065研究成果编著而成 ,首次提出了运用条码制的方法进行污染源统计管理。书中首先介绍了条码技术在国内外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情况 ,然后在分析我国环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条码技术对于减排统计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然后 ,根据条码技术的特点建立起实施框架和开展方案。本书主要涵盖了污染源条码制统计的可行性研究、编码体系的构建和动态更新、污染源统计方法、系统框架的构建、制度的制定及其应用示范六大板块 ,为污染源条码制管理在全国范围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书是团队努力的结果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浙江大学、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共同参与撰写。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由干红华、刘二腾编著;第2章由赵晓宏、陈陆霞编著;第3章由赵越、刘敏编著;第4章由易爱华、邢可佳编著;第5章由潘鹏、朱美编著;第6章由宋佳、易爱华、诸云强编著;第7章由左文浩、朱美编著;第8章由曹东、赵学涛、杨威杉编著;第9章由刘二腾、葛亚力编著。全书最后由赵晓宏、易爱华、陈陆霞统稿并定稿。 限于编著者编著时间和水平 ,书中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读者提出修改建议。 编著者 2018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