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3.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4.2
《
清洁
》
售價:HK$
66.7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9.4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5.2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9.9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91.8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HK$
69.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9章,内容包括素描基础知识与分类,从基础素描走向设计素描,观察方法与体验,素描表现方法训练,造型的手段与基本训练,设计素描的写实、抽象与质感表现,设计素描的实际应用,设计素描的思维方法、创意表现与数字技术运用,设计素描训练步骤范例。
|
目錄:
|
目录
前言
第1章素描基础知识与分类,
1.1素描的发展历史
1.2素描的概念与用具
1.3素描的种类本章作业作业要求
第2章从基础素描走向设计素描
2.1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区别
2.2结构设计素描
2.3结构设计素描的创意要素
2.4设计素描的创意要素
2.5新具象素描——观念造型
2.6表现性素描
2.7创意性素描的视觉想象对设计的影响本章作业作业要求
第3章观察方法与体验
3.1素描的观察方法
3.2画面弊病剖析
3.3观察的体验
3.4多维度观察与体验
3.5环境观察本章作业作业要求
第4章素描表现方法训练
4.1设计素描的结构分析
4.2结构素描
4.3光影素描
4.4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训练
4.5设计素描的表现要素本章作业作业要求
第5章造型的手段与基本训练
5.1设计素描的造型语言
5.2结构表现
5.3光影表现
5.4精绘表现
5.5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训练
5.6结构与形体的关系
5.7素描几何形体训练
5.8素描石膏像训练
5.9石膏像写生练习
5.10静物素描训练
5.11人物素描训练本章作业作业要求
第6章设计素描的写实、抽象与质感表现
6.1写实性素描题材训练——石膏几何体写生
6.2超写实设计素描的表现方式
6.3光线对物体的照射与反射
6.4真实模拟与抽象质感
6.5材料的特质
6.6图案与纹理本章作业作业要求
第7章设计素描的实际应用
7.1常见的透视形体
7.2图形的组合
7.3平面、剖面与曲面
7.4设计具有实用性的结构
7.5设计素描在设计实际中的应用本章作业作业要求
第8章设计素描的思维方法、创意表现与数字技术运用
8.1设计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视角
8.2设计素描的造型因素——剖析物体
8.3简化的图形
8.4重构的物体
8.5创意与现实元素的整合
8.6创意的分析与创新
8.7思维导图
8.8设计素描中的图片素材
8.9设计素描在数字绘图技术下的素材运用本章作业作业要求
第9章设计素描训练步骤范例
9.1透视与构图的临摹写生训练
9.2石膏几何体写生训练
9.3低级阶段静物写生训练
9.4石膏手、脚、五官写生训练
9.5石膏头骨、头部肌肉解剖与人像剖面写生训练
9.6石膏头像、胸像写生训练
9.7石膏身体骨骼、肌肉解剖与半身像、全身像写生训练
9.8真人头像写生训练
9.9真人(含裸体)半身、全身的坐、躺、立像写生训练
9.10风景、建筑写生训练
9.11意向联想与创意素描训练
9.12多材质高级阶段专业产品静物写生训练
9.13 工业设计、视觉传达、建筑与环艺、服装、漫画等设计专业草图速写训练本章作业作业要求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设计造型能力的训练通常是通过素描课程来承担的,它与色彩、速写等训练内容共同构成造型基础训练课程平台。工业设计素描训练与绘画及艺术设计素描训练目的不同,因此,工业设计素描训练的针对性很强,训练方法十分重要。编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训练方法,将艺术设计中的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创意素描和应用素描等素描形式进行了系统化整理,弥补了一般设计素描教材中内容形式相对单一、主观的不足和空缺。
本书共9章,内容包括素描基础知识与分类,从基础素描走向设计素描,观察方法与体验,素描表现方法训练,造型的手段与基本训练,设计素描的写实、抽象与质感表现,设计素描的实际应用,设计素描的思维方法、创意表现与数字技术运用,设计素描训练步骤范例。本书在编写上贴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即具备设计素描的再现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在内容方面,强调在应用型教学基础上,用创造性教学的观念统领全书,并注意各章节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淡化传统美术院校讲究的“艺术功底和技法”即单纯技术和美学观念,建立起一个艺术类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共享平台,使本书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推广。
本书未标明作者的大部分作品均为编者本人或本人指导的学生作品,如有与其他作者作品造型雷同之处,应为临摹作品。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