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HK$
102.4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HK$
56.4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HK$
79.4
《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个的饮食方案 0-15周岁儿童调理脾胃食谱书籍宝宝辅食书 让孩子爱吃饭 6-9-12岁儿童营养健康食谱书大全 助力孩子身体棒胃口好长得高
》
售價:HK$
48.3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HK$
101.2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HK$
126.4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725.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127.0
|
內容簡介: |
2015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既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电影110周年和世界电影120周年。在中国电影110年的风雨历程中,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吸引公众的关注,而其周边学科的发展也成为电影发展的托举之力,让中国电影向前、向上发展。早在2005年,以中国电影百年为契机,中国电影史研究及写作一度成为显学,成为中国电影研究的一个独特的景观。专家学者们针对中国电影史著作薄弱、电影史研究方法单一等现象,以及已有电影史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电影史料的准确性、电影史述的合理性以及电影史观的正确性都提出了质疑,探讨了写作新的电影史的可能性,并达成了共识,即应该像重写文学史那样,重新撰写中国电影的历史。在呼吁要重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众声中,重写电影史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口号,至今依然令人津津乐道。在此旗帜下,各种重修的或新编写的中国电影史一度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出版的电影史著作总数已经达到了几十部。其中也不乏有些成果令人惊喜,给人以不少新的启迪。2015年,中国电影110周年,电影史的研究和写作已然进入一个更为理性和深入的阶段,然而,面对日益蓬勃的电影产业、更加久远和错综复杂电影历史,我们该如何面对?之前提出的重写或再写是否依然是我们面对电影史研究和写作的思路?2015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既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电影110周年和世界电影120周年。在中国电影110年的风雨历程中,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吸引公众的关注,而其周边学科的发展也成为电影发展的托举之力,让中国电影向前、向上发展。早在2005年,以中国电影百年为契机,中国电影史研究及写作一度成为显学,成为中国电影研究的一个独特的景观。专家学者们针对中国电影史著作薄弱、电影史研究方法单一等现象,以及已有电影史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电影史料的准确性、电影史述的合理性以及电影史观的正确性都提出了质疑,探讨了写作新的电影史的可能性,并达成了共识,即应该像重写文学史那样,重新撰写中国电影的历史。在呼吁要重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众声中,重写电影史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口号,至今依然令人津津乐道。在此旗帜下,各种重修的或新编写的中国电影史一度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出版的电影史著作总数已经达到了几十部。其中也不乏有些成果令人惊喜,给人以不少新的启迪。2015年,中国电影110周年,电影史的研究和写作已然进入一个更为理性和深入的阶段,然而,面对日益蓬勃的电影产业、更加久远和错综复杂电影历史,我们该如何面对?之前提出的重写或再写是否依然是我们面对电影史研究和写作的思路?
在笔者看来,重写电影史所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出版于1963年的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第1、2卷)。有电影史学家普遍认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沉淀,《中国电影发展史》越来越显现出它对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电影历史材料的丰富性、史学研究框架的完整性,以及基本历史观念的规范性,依然为今天的中国电影史研究提供着丰富的养料和重要的借鉴。但是,同样有学者认为,贯注其中的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阶级斗争色彩使它失去了继续发挥史学价值的依据。如《中国电影发展史》对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的评价,几乎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电影发展史》出版三十多年和重版十多年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编著者之一李少白先生发表了重论《小城之春》的长文,对费穆及其《小城之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
關於作者: |
陈一愚,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讲师,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级电影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2013级传播学博士后。媒介文化、电影史研究者,影视项目评估人,编剧,剧本医生。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金凤凰奖、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影视典礼策划、总撰稿、撰稿。编剧作品《醉 拍档》《一路眩晕》等。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其中《论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媒介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
目錄:
|
绪论
一、一个概念的历史
从古代观众到现代电影观众
最早的电影观众:从活动西洋镜到活动影像
奇观电影及观众诉求
二、现代电影观众的初显与形成
叙事的出现与加强,学习中的电影观众
放映场所的转变,进入现代公共空间的电影观众
定义电影观众:被不断想象与重构的观众群体
三、缺席的中国电影观众研究
受众研究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多视角观察电影观众,研究早期中国电影观众的源起
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史研究意义
四、一次有关中国早期电影观众成长历史的回溯
第一章 萌芽:从戏园观众到纪录片观众(1896-1908)
一、没有影院的时代:诞生自传统娱乐场所的电影观众
从各地电影放映概况看晚清民众最初的观影生活
中国影戏观众的诞生,多样的观影身份
最初的观影心理:惊奇、梦幻与看把戏
二、观众群体的初显
最早的电影观众,作为戏曲观众的附属角色
电影从业者,意识到电影商业价值的观众
看不懂影戏的普通观众
三、最早的电影观念:电影作为记录工具
京剧纪录片,国人的初次制片尝试
新闻、风光纪录短片的摄制与观影
发展的观影态度:从看奇观到看电影
第二章 发展:影院观众与戏人电影观众(1909-1922)
一、步入影院逐渐脱离喧嚣娱乐场所的影戏
各地第一批电影院建立概况与放映标准的确立
鲜有普通百姓问津的一二十年代影戏院
从茶园/戏园到影剧院,变化的空间与观影体验
全新的感触结构
二、渐入官方视野的中国电影
看不到国片的中国观众
介于官方与民间意识形态间的电影检查机构出现
观众群体的分流,专业影评者的出现
三、好莱坞冲击下中国影人与中国观众
电影观念的转变:电影作为叙事工具
好莱坞对电影人的影响:以三部长故事片为例
好莱坞冲击下普通观众的审美与接受
第三章 繁华:影院观众与明星消费(1923-1936)
一、进入寻常百姓生活的电影院
如火如荼的影院建设与普通电影观众的涌现
轮次分级制下的观众阶级分层
不同的观影喜好与不同的观影目的
第四章 割裂:多场域与多导向(1937-1949)
第五章 轮回的观影现象
参考资料
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