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售價:HK$
57.3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編輯推薦: |
影响国人140年的家庭教育经典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重要传世之作,由他的弟子李鸿章、李瀚章编校出版;是蒋介石教育蒋经国的生动教材;是国学大师钱穆向学生推荐的国学入门书
2018全新升级参考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将曾国藩家人的对应回信补入《曾文正公家书》中,和原来本人书信对照阅读,立体呈现交流的始末,帮助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曾国藩的背面与侧面单独阅读曾国藩,那是士大夫和读书人的精神图腾,庄严的理学名臣;对照阅读曾国藩及家人的来往信件,你还可以看到父亲的孝子,弟弟的严兄,儿子的慈父
精心编排按照来信、回信的对照关系,以及家书所论及相关内容的相关性,在对应的曾国藩家书的位置,增补家人的相应来信,和原来的家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参考家人来信的内容,对原来的底本进行相应的修订,使此版《曾文正公家书》更完善
|
內容簡介: |
《曾文正公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影响深远的作品,为世人修身、教子的经典读本。编者以李鸿章、李瀚章兄弟编校的光绪己卯年(1979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采用简体横排,新式标点,完整收录,绝无删节。更加在原书内容基础上,补充曾国藩家人对应的来信,形成了这本《曾文正公家书》(增补版)。随书附赠《曾文正公家训》(增补版)。
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发,可谓事无巨细,一皆覆载。
增补的家人来信,综合参考了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版《湘乡曾氏文献》、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版《湘乡曾氏文献补》、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岳麓书社2002年版《曾氏三代家书》、岳麓书社2006年版《曾国荃全集》等资料。编排上,将家人的来信补入到对应曾国藩家书篇目的位置,和原书对照阅读,更立体地呈现了曾国藩与家人的交流始末,帮助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以及曾国藩家族长盛不衰的秘密。
|
關於作者: |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最高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第一完人,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境内),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最高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最高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曾麟书,曾国藩之父,字竹亭。
曾国潢,曾国藩之弟,字澄侯,族谱排行第四。
曾国荃,曾国藩之弟,字沅甫,族谱排行第九。
曾国葆,曾国藩之弟,字季洪,后改名贞干,曾国藩最小的弟弟。
曾纪泽,曾国藩长子,字劼刚,号梦瞻,著名外交家。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最高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第一完人,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境内),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最高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最高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曾麟书,曾国藩之父,字竹亭。
曾国潢,曾国藩之弟,字澄侯,族谱排行第四。
曾国荃,曾国藩之弟,字沅甫,族谱排行第九。
曾国葆,曾国藩之弟,字季洪,后改名贞干,曾国藩最小的弟弟。
曾纪泽,曾国藩长子,字劼刚,号梦瞻,著名外交家。
曾纪鸿,曾国藩次子,字栗諴,著名数学家。
|
目錄:
|
上册
卷一 道光二十年二月至道光二十三年六月 1
卷二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至道光二十六年十月 47
卷三 道光二十七年正月至道光三十年三月 95
卷四 咸丰元年三月至咸丰四年十一月 185
卷五 咸丰五年正月至咸丰八年三月 285
下册
卷六 咸丰八年四月至咸丰十年五月 339
卷七 咸丰十年六月至同治元年三月 397
卷八 同治元年四月至同治元年十二月 457
卷九 同治元年十二月至同治三年六月 543
卷十 同治三年七月至同治十年十一月 623
(赠)曾文正公家训
卷上1
卷下59
|
內容試閱:
|
增补版出版说明
2011 年 9 月,我们推出了以光绪己卯年 (1879 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的简体横排本《曾文正公家书》,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充分说明,公版书,底本的选择非常关键。此后,许多原来可能称之为曾国藩家书的图书,便开始借鉴曾文正公家书这一书名,或者也称传忠书局版等等,热闹非凡。
首次出版已经接近 7 年了,我们一直没有对自己原来的版本进行过大的修订,这一方面是对于鱼龙混杂的各类增补不敢苟同,一方面确实也没有想到如何进一步增加原书的附加价值,不敢轻易动手,以免囿于旧有框架,贻误读者。
7年之后,我们终于决定对原来的版本进行增补。我们认为,仅仅从数量上增加篇目,并不能真正加深我们对《家书》的理解,而对于家书所涉及内容的立体解读,则能够让我们对其内容理解更深刻。书信这一特殊的文体,不是单一的单向表达,而是有来有往的互动。如果我们能够将家人写给曾国藩的信和曾国藩的家书比照阅读,那岂不是一个更完整的呈现?
曾国藩家人的书信自从1965年台湾学生书局影印《湘乡曾氏文献》以后开始为人熟知,钟叔河先生曾据此整理出版过《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王澧华先生也曾出版过《曾氏三代家书》。更多曾国藩家人的书信还在持续不断地发现之中。以往曾氏家人书信的出版,大多和文正公的书信分割开来,单独按时间罗列,作为参考资料出现。这可能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但对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却很难满足。
基于此,我们决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曾国藩家人的来信和曾国藩的家书融合呈现:
一、曾国藩的家书依然选择以光绪己卯年(1879 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这一底本基本上已经通过家书的形式全面呈现了文正公的人生轨迹。
二、家人的来信,参考了1965年台湾学生书局《湘乡曾氏文献》、1975年台湾学生书局《湘乡曾氏文献补》、1997年海南出版社《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2002年岳麓书社《曾氏三代家书》、2006年岳麓书社《曾国荃全集》等资料。
三、按照来信、回信的对照关系,以及家书所论及内容的相关性,我们在对应的曾国藩家书的位置,增补曾国藩家人的相应来信,和原来的家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和原底本内容无关的家人来信,也相应不收。
四、参考家人来信的内容,对原来的底本内容进行相应的修订,使此版《曾文正公家书》更完善。
五、原附录两卷本 《曾文正公家训》,同时也进行了家人来信的增补。
此次增补共补充家人来信 213 封。基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做不到每一封家书都附上家人的来信,但在目前能找到的资料中,我们尽可能收集全。随着新资料的发现,我们在将来的再版过程中也会继续补充。
此次增补之后,《家书》有了以下特点:
一、家书所述事件更全面。比如咸丰元年、二年间曾国藩欲为曾纪泽与已革云贵总督贺长龄庶出之女悔婚,原有家书曾数语提及,但来龙去脉不详,而增补之后,结合其父曾麟书、其弟曾国潢、曾国荃、曾国葆的来信,悔婚原因、家人态度、曾国藩思想转变等就清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再如同治五年五月十一日曾国藩给曾纪泽的家训提及 唐文除韩、柳、李、孙外,几无一不四六者,而同治五年五月二十四日曾纪泽回信就有疑问 唐文李、孙二家系指何集? 伏求训示,然后同治五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藩的家训中就有了唐文李、孙二家,系指李翱、孙樵。八家始于唐荆川之文编,至茅鹿门而其名大定,至储欣同人而添孙、李二家。御选《唐宋文醇》亦从储而增为十家。以全唐皆尚骈俪之文,故韩、柳、李、孙四人之不骈者为可贵耳。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信息闭环。
二、人物更立体。单独看曾国藩的家书,事必详悉,略嫌琐碎。而如果结合家人的来信,则事情有了回应,细节就产生了。家书中曾国藩对他的弟弟、儿子多有批评,而他的弟弟、儿子对批评有接受,也有反驳,同时弟弟对哥哥同样有批评,有建议,加上弟弟们对自身心迹的剖白,不仅让曾国藩的形象更立体,他家人的形象也更立体。我们看到的不再仅是单向的谆谆教诲,而是趣味横生的家人互动。
三、修正家书中出现的一些舛误。家书和家人来信中出现的人、事、地点、时间等互相观照,多方比较,可以帮助修正家书中出现的一些舛误。
在编辑体例上,家人来信采用仿宋字体呈现,标题前加 附:字样,以区别于原来的家书。家人来信中用以说明的小字,置于文中括号内以示区别。家人来信中无法识别的字用 □ 表示。根据行文需要编者补充的字,置于文中括号内。
由于增补的信件既有针对曾国藩家书的回信(置于曾国藩对应家书之后),也有曾国藩家书所回应的来信(置于曾国藩对应家书之前),仅仅从排列次序上,读者很难准确区分哪些信件是一组有关联的信件组 (如果没有增补家人来信,一封曾国藩家书视同一个信件组),因此我们在目录和正文中都做了对应的处理。目录中,只有信件组的第一封信(可能是曾国藩的家书,也有可能是家人的来信)才会标页码,信件组的其他信件不标页码。在正文中,不同的信件组之间,用 ******区隔开。
考虑到面向普通读者,为保证阅读的流畅性,家人来信中文字中出现的讹误,通过多种版本比较,并结合其他参考资料的考证,一并选用一种最符合情理的更正,不再一一列举考证过程。按照学术标准,可能存在不严谨之处,敬请谅解。
本书异体字改用通行字(专名不改),通假字不改。所有表示尊称的抬头、空格取消,表示谦称卑称的小号字改用和正文相同的字体。夹注、旁注用不同字号、不同的字体排入相应的位置,以示和正文区分。
原书中有疑问之处,如有其他史料和资料能确证为错漏的,本次简体版校对予以更正;其他疑问之处无法确切考证的,均照原书录入。
二〇一八年六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