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3月,以美国学者莫尔思(W.R.Morse)为首的12位西方学者在成都华西协合大学成立了华西边疆研究学会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以下简称学会。学会以研究华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甘肃等政治、人文、风俗、环境以及对当地民众影响为目标,计划通过调查、出借设备、举行讲座、发表论文、出版刊物等方法来促进研究。后来有英、美、加、法、德、中、澳等国学者加入,会员一度达540多人。中国学者自1930年加入,至1950年时,先后有120人参加。40年代中国学者逐渐成为华西研究的主力。 学会是中国近代第*个以华西边疆为宗旨的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中国边疆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是由个人为主研究方式向着专门化学术机构研究行为转化的重要标志。 本项目首次对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本身做全面系统的基础研究,将弥补学界有关学会本身研究无学术专著的空白。不仅纠正了1950年以后视学会为反动的西方学术机关的提法,以学会档案及出版文献为依据对学会进行重新评估,更将学会置于全球政学、政教语境中讨论其创办及发展,综合评价学会历史作用、价值、贡献及影响,乃至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中国近代边疆史、国际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华西基督教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
序
陈廷湘
本书为四川大学博物馆周蜀蓉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研究的最终成果。周蜀蓉研究员是一位视野开阔、眼光高远、思维敏锐,且耐得寂寞、潜心学术的真诚学者。本书虽然是她2010年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形成的最终成果,但实际是她十多年着力研究华西边疆研究学会及其所办《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的一部力作,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专著。周蜀蓉研究员嘱我为之作序,我颇感为难。因我未曾对华西边疆研究学会史事进行过梳理,仅在研究抗战时期基督教在西南边疆地区的传播时对之稍有了解,本不宜为这部十年磨一剑的大作作序,但阅读本书内容后,深为周蜀蓉研究员书中的许多精深见解所吸引,也为周蜀蓉研究员上下求索、锲而不舍的为学精神所感动,由是冒昧为序,意在将这部倾注了周蜀蓉研究员十多年心血的著述推介给广大读者。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始创于1922年3月,发起者为私立华西协合大学的几位外国学者。创办伊始,他们不可能意识到这是一项永垂史册的创举,今人回望历史才明确认识到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华西边疆研究为宗旨的专业性国际学术机构,且为民国时期华西边疆研究领域中影响最大、历时最久的国际学术机构之一。华西边疆研究兴盛之时有英、美、加、法、德、中、日、澳等国学者加入,会员一度达五百四十余人。学会立足于成都,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直接推动了近代西南民族、人类、地理、动植物、博物等学科的发展,更直接促成了中国民族学华西学派的形成。
1950年,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会务终止,并被错误定性为反动的西方学术机关,研究就此成为国内学界不能涉猎的禁区,尘封半个世纪无人问津。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了解还极为有限,关于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活动、研究等史事都未得到系统梳理,也没有看到一本关于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研究专著问世。研究成果与学界的关注度都与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重要地位不相符合。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之所以长期未得全面研究,一方面因受当初政治定性的影响,一方面也因研究的不易而使不少学人望而却步。学会早年成员大都是有基督教背景的外国学者,来源较为分散,档案和其他文献资料均不易获取,学术研究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研究这个题目,面临的首要难点是资料的缺佚。周蜀蓉研究员之所以能写成本书,除她具有坚定的学术志向之外,也得益于近水楼台之便。她所在的四川大学博物馆与华西边疆研究学会附属的图书、博物两馆一脉相承,现馆中收庋了较为完整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档案和学会会刊《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得天独厚的条件给予她接触、并长期系统研究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档案和学会杂志的良机。她前期即对《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作过相当精深的研究,还耗时耗力整理出版了完整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目录索引。正因如此,作者可以透过珍贵的档案研究,为学界提供较为真实、可靠的历史记叙,今人可一定程度重回历史现场,了解整个学会创立、发展、衰落的来龙去脉。
对于未知对象的研究,重建史实是必须迈出的首要一步,但历史研究又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在这本专著中,作者不仅较为系统、全面、清晰地勾勒了学会创办、研究活动、演变过程、发展阶段以及社会影响,而且有意识地将学会放在全球文化殖民与20世纪民族主义兴起的大历史背景以及近现代中国学术生长、发展的宏大文化演进时空来考察学会的价值和意义。换言之,作者的研究事实上带着一系列很重要的思考。譬如以外国学者为核心甚至带有文化殖民色彩的华西边疆研究为何兴起,对帝国边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学会与近现代中国边疆学术研究的关系如何?作者通过对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从外国学者为主体到以中国学者为主体的转变研究,围绕近代政学关系、帝国想象与国族意识的论述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虽为一家之言,却无疑地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足以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镜。
尤其能显示作者功力的,是该部专著通过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研究,对西南边疆研究的现代转型进行了学术史的清理。因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与四川大学的历史渊源,从今日四川大学诸多学科的研究(或者放大了些说,整个西南边疆研究)现状中都可或多或少地看到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痕迹。除了民族学耳熟能详的中国学派由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直接促成,其他诸如考古、博物馆、动植物学等学科的兴起、转型也都多受其影响,甚至学术风格、学术理念也有一脉相承之处。在中国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中,作为西南边地的四川与京华中心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心地区在西潮激荡之下,科学理念与方法迅为学人普遍效法,新成就大规模应运而成;作为西南边地的四川,学术文化转型与社会转型一样,皆徐徐而来。史学渐行由经入史,民族学等学科亦经历了由传统模型向科学方法的缓慢转变过程。厘清这一差异对全面认知中国学术现代转型进程具有极其重大意义。周蜀蓉研究员本书的问世,从一个重要方面展示了四川学术文化现代转型的面貌,呈明了这一转型的特殊机运及行进特点与轨迹。可说是研究非中心地区学术文化转型的颇具代表性的重要成就。
任何学术著述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学术研究。周蜀蓉研究员本书自然也不例外。譬如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涉及的研究范围极广,但本书仅就引人注目的民族学、考古学等相关研究作了介绍,对于一些相对较偏冷的研究则涉及较少,对华西边疆研究学会创生与存在的意义和影响也还可进一步阐论与揭示。当然,一本书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学术本来也不可穷尽,如果一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形成几部著作就达到完美,历史研究就失去了永恒的魅力。周蜀蓉研究员写成这部专著是在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研究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她的研究不会终止,其他学人也会加入研究行列,完全可以期待将来有更多相关研究成果的持续涌现。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