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1.8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3.3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5.8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7.3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6.4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101.2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77.3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9.4
|
編輯推薦: |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是国有企业经历转轨过程的40年,即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经历;是民营企业大发展的40年,尤其是伴随着新经济而来的民企的全面升级扩张的经历。这两种企业的发展经历构成了40年的中国经济主旋律,经济崛起的内在力量主要就是来源于此。企业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值得记录的一页。本书通过全面的数据,实证地反映近40年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探讨企业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
|
內容簡介: |
《新兴市场经济下企业发展40年:困惑、选择和希望》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丛书之一。本书聚焦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企业改革,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企业制度的变迁或企业革命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其直接和间接的原因何在?企业变革的历程是怎样的,这种变革又带来了什么结果?作者按历史发展的线索,探讨了国有、民营、股份和外资这四种企业的发展和演变,着重从经济的发展逻辑,关注这些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政府或市场的相互关系。
|
關於作者: |
刘小玄,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5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二级研究员。现担任南京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多次赴英国牛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和瑞典哥德堡大学等学习与合作研究。曾主持若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参加并主持若干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和创新工程项目。2005年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4年、2000年、2004年、2014年分别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第三届、第五届和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奖。在国内外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六本,主要有《转轨过程中的民营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产权和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The Micro-foundation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Cengage Learning,2009)、《金融市场化的演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
目錄:
|
第1章 企业40年的总体发展:市场化进程和所有制变化特征
1.1 市场化:自由进入和企业数目迅速增长
1.2 市场化进程中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1.3 企业改革40年来产值、效益和效率的变化及原因
1.4 40年来分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化特征
1.5 40年发展过程中企业隶属等级的变化
第2章 国有企业
2.1 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2.2 改革的初始发展阶段(1978-1993年):市场化和企业合同的激励
2.3 双轨制的出现、市场对计划的挤出效应和实现并轨(1985-1994年)
2.4 改革的第二阶段的初期(19941998年):国企面临市场化竞争
2.5 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深化(1998-2008年):国企效益的迅速增长和国企改革
2.6 近10年来的发展阶段(2008-2018年):投资驱动和反腐败
第3章 民营企业
3.1 关于民营企业的政策和制度变迁:从非法到合法
3.2 民企40年的基本发展概况
3.3 20世纪80年代:民企初期发展的过程和特征
3.4 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导致的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
3.5 1999-2008年:民企的高速发展和扩张
3.6 民营企业与融资:来源、方式与民间融资市场的形成
3.7 民企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腾讯和阿里巴巴
3.8 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与海外扩张:华为和吉利
3.9 民营企业面临的外部制度环境
3.10 政府作用、产权保护和民企定位
第4章 股份公司
4.1 股份公司的总体地位、发展趋势和股权结构演变
4.2 1994年以前:以集体所有制或发行债券方式进行的股份制试点
4.3 1994-1999年:股份制企业的正式登场和大量涌现
4.4 1999-2008年:股份化改制、上市公司改革和民营股份公司的困境
4.5 市场不完全下混合股权公司的优势和外部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决定作用
4.6 关于股份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4.7 国有垄断的股份公司的定位问题
4.8 新兴市场经济下的民营混合股权模式
4.9 国有企业的混合股权案例
4.10 如何走向现代股份公司制度
第5章 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
5.1 外资在中国经历的发展阶段
5.2 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和发展特征:广东经济起飞的源泉
5.3 20世纪90年代外资企业的发展:从广东向全国扩散
5.4 21世纪以来外资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的演变
5.5 外资企业的不同来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5.6 外商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5.7 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合资
5.8 外资与民营企业:案例分析
5.9 关于外资的经验研究综述
5.10 近10年外资企业的撤离和外资最新政策的出台
5.11 总结
第6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
6.1 国有企业的40年:市场洗礼下的企业革命
6.2 民营企业的40年:艰难的发展之路和新经济时代希望
6.3 股份企业的40年: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趋同化选择
6.4 外资企业的40年:正效应递减,潜力有待挖掘
6.5 从40年的历史经验看实现成功转轨的关键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当我提笔写这本书时,思绪不禁又回到了40年前, 那是1978年,也是我踏入大学的第一年,这是我生命历程的转折点。不过,我当时还未曾明确地意识到,这一年实际上是中国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之后,我们和祖国一起,共同开始了全新的生命历程,也开始亲历了改革大潮带来的风风雨雨。
研究生毕业后,我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就参加了经济所刚成立的国有企业改革课题组,课题前后持续了5年多的时间。后来,又参加了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比较的课题组等等一系列研究课题,大都与企业改革有关。因此,可以说我们是一直见证和经历着改革的每一步进程,总是处在企业改革的第一线进行观察和思考。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所第一批确定的重点研究项目。实际上中国的经济改革就是从国有企业改革入手的,选择这个课题完全是由于当时改革的需要,是要为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研究课题完全按照实证研究的规范进行,讨论调查的主题,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培训调查人员,发放问卷并回收,将问卷数据录入计算机,然后清理数据,计算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到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的经验数据的结果,最后形成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这项研究可以说是中国最早进行的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不像当年盛行的教条主义式的研究,而是完全以实践为基础,首先到实践中去进行试调查,发现问题,形成基本逻辑思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把问卷发放下去,看看反馈,经过几个来回,最后再把确定后的最终问卷通过国家统计局系统发放到企业。我们不仅从这一整个研究过程中受益良多,学到了很多研究路径和方法,掌握了如何用现代经济学做研究的核心思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通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和以往难以得到的第一手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去实地考察,去进行研究,去处理和分析数据,并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快乐。
不过,当年的研究团队的成员,下海的,出国的,改行的,调离的,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30年弹指一挥间,当我再去寻找当年的一些调查材料时,泛黄的纸张,印刷低劣的小册子和书籍,都似乎在显示着某些历史的沧桑。翻开这些80年代企业课题调查的原始材料,一页一页的当年实践经历,似乎都变得那么鲜活。当年在企业进行调查访谈的那些细节,大家一起热烈讨论的场面,在计算机房练习操作和编写程序的日日夜夜,也都还历历在目。
这是一个激情似火的年代,人人都抱着一个美好的信念,都抱着对中国未来改革成功的希望和憧憬,大家都在发奋和努力,都在想着怎么为中国的改革出谋划策,或者深沉思考,或者热情洋溢,或者奔走呼喊,或者献言献计,思想的火花在不时的碰撞,思考的轨迹在不时地展现出未来的蓝图。然而,热情不能代替理性,改革更多的需要脚踏实地的研究和思考,需要沉下心来,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那种风靡一时、哗众取宠式的所谓理论家,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被人们淡忘。
回顾20世纪80年代,那时经济学家们冒着一定的政治风险小心谨慎的引进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然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来自实践,来自时间和历史的考验。40年来,我们证明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再有一个40年,或许我们能证明更多。
随着中国改革转轨向纵深发展,形势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利益的盘根交织,各种问题的牵一发动全身,各种多元化系统性的均衡点的权衡,都不像改革初期那么简单,而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更深入研究。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最值得记录的一页就是企业改革。没有这场企业制度的变革,中国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当我们开始进入人均2000美元的小康时代,我们可曾想到过,这些财富来自何处?成千上万的能够创造价值的经济的原子企业的大量涌现,无数充满活力的企业的重生,都是借助谁的力量?仿佛存在着某种无形之手,创造出以前从未有过的巨大生产力,使得改革开放的40年的经济发展,堪称奇迹,似乎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鼎盛朝代。我们作为这一时代的亲历者和直接见证人,有责任和义务来记录和重现这一段历史。
本书将尽可能真实的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所经历的这场革命。它没有刀光剑影,而是被市场经济开放的大潮所不断推动,渐渐地在发生演变和进化。我们主要关心的是,企业制度的变迁究竟是如何发生,其直接和间接的原因何在?企业变革的历程是怎样的,这种变革又带来了什么结果?我们试图全方位的对这场企业变革的原因、背景、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详尽描述,忠实地反映中国历史上值得特别记载的这一页。
我们将在充分翔实可靠的实证数据基础上,借助科学的统计描述和计量分析工具,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基础上,试图提供一个对于这段转轨历史的全面的和有深度的理解,也为后代留下中国曾经经历的重大转折时代的历史轨迹。
本书将按历史发展的线索,结合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来描述和展开这个过程。历史的发展不仅是单纯的编年史或大事记,而是充满着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的必然性。因此,我们将把上述理论框架融合到历史演变的过程来进行研究,使得40年的改革历史不再是简单的一系列事件的堆砌,而是按照深刻的社会历史的内在发展逻辑来推进的。所以,我们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以实证方式来记录历史,同时把历史发展的经验数据和事实的描述与经济科学的理论逻辑融为一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