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內容簡介: |
本书采用章回演义的体裁,讲述了近300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演进、与社会所发生的互动,以及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革。作者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干,以社会历史变迁为枝叶,勾勒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画卷。
全书以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为引子,介绍了科学革命之后,自然科学的理论发现、各种新技术的发明以及人类社会由此发生的巨变,既有对重大科技创新事件的客观阐述,也有对众多科学家趣闻轶事和人格魅力的刻画,还有作者精辟深刻的思想评述。在精选科学事件、历史人物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现实打造了一出300年来科技创新的文字盛宴。
本书文笔简洁流畅,形式新颖生动,有助读者了解科技创新的源流发展,把握其整体概貌。既能启发人们思考科技创新的现状及未来,也能对广大青少年普及科技创新的知识。
|
關於作者: |
韦火:男,祖籍广东客家,20世纪60年代生人。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目錄:
|
引回 哥白尼剑指地心说 伽利略大破神学阵
第 1回 牛顿脚踩巨人之肩 经典力学大旗竖起
第 2回 光学奥秘二龙戏珠 惠更斯与老牛斗法
第 3回 哈维认定血液循环 医化学派另有说法
第 4回 波义尔挑战炼金术 施塔尔抛出燃素论
第 5回 拉瓦锡妙手拨云雾 化学界迎来新曙光
第 6回 林奈植物园里谈分类 布丰博物馆中论进化
第 7回 吉尔伯特王宫论磁 富兰克林风筝取电
第 8回 各路豪杰八仙过海 科学盟主花落英国
第 9回 培根与笛卡尔论剑 方法折射时代精神
第10回 产业革命风雨欲来 英伦半岛跃跃欲试
第11回 纺织机成为导火索 产业界技术大突破
第12回 一个好汉三个帮手 瓦特蒸汽机占鳌头
第13回 技术变革浪潮汹涌 席卷欧美群起仿效
第14回 康德挑战经典宇宙 科学迎来又一春天
第15回 赫顿质疑地质灾变 赖尔悟出渐变真谛
第16回 进化论重整旗鼓 达尔文一鸣惊人
第17回 能量领地群英会 守恒原理路同归
第18回 西施和东施联袂亮相 动植物细胞同出一辙
第19回 道尔顿道出原子论 阿伏伽德罗巧验证
第20回 元素周期汇于一表 门捷列夫技高一筹
第21回 法拉第领路电磁学 麦克斯韦尔集大成
第22回 大发现时代琳琅满目 法兰西荣膺科学新主
第23回 辩证法大战形而上 社会化科技显端倪
第24回 科学理论冲上前沿 引领技术揭竿而起
第25回 卡诺挥举热力学令旗 重将合力攻克内燃机
第26回 群英奋勇大战电老虎 直流交流迈进电气化
第27回 电器招数眼花缭乱 爱迪生最威称大王
第28回 焦炭炼铁技高一筹 转炉转进钢铁时代
第29回 巴斯德慧眼识病菌 医林好汉齐齐发威
第30回 维勒李比希联手领衔 搏出化工产业新天地
第31回 科技体制始登台 主角首推德意志
第32回 诺贝尔慷慨设大奖 科学界动力再激发
第33回 物理学上空突显乌云 伦琴和居里夫人现身
第34回 爱因斯坦大智大勇 相对论亮剑旧权威
第35回 量子理论一路杀出 哥本哈根创立门派
第36回 孟德尔种豌豆搞遗传 摩尔根养苍蝇找基因
第37回 望远镜越望越远 显微镜越看越微
第38回 科技展翅带飞经济 美国乘势一举崛起
第39回 奔驰和福特汽车代步 莱特两兄弟飞机上天
第40回 千里眼梦想成真 电视机来到人间
第41回 橡胶工业品登堂入室 塑料和尼龙竞相争宠
第42回 班廷探得胰岛素秘籍 弗莱明获青霉素宝物
第43回 战争妖魔裹挟科技 双刃利剑各砍一侧
第44回 原子弹横空威吓天下 大科技时代应运而生
第45回 战后科技日新月异 电子计算机成新宠
第46回 少壮派揭开基因面纱 生物学进入分子时代
第47回 自动化热潮席卷而来 新技术革命再掀波澜
第48回 火箭腾空穿云破雾 人造卫星直入九霄
第49回 激光器射出新天地 超声波拓展新用场
第50回 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 哈勃望远镜再添风采
第51回 罗马俱乐部敲警钟 脱缰的野马太疯狂
第52回 杂交农业改变生活 克隆动物震惊世界
第53回 贝尔纳断然回头反思 众精英齐齐上阵论道
第54回 互联网引发信息革命 全球化趋势如火如荼
第55回 人工智能引领未来 科技创新前景辉煌
第56回 大创新时代方兴未艾 大中华复兴时不我待
|
內容試閱:
|
将象牙之塔的科技史,说成市井街巷的聊大天
左朝胜 资深媒体人、《科技日报》广东记者总站原站长
和韦火先生阔别几年,重逢把酒,难免海阔天空。因为同好,没有几句就聊到了当前科技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基因编辑。事出2018年11月26日,一则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某开展基因编辑婴儿的报道。
对此,堪称科普行家的韦火先生对我娓娓道来。科学研究也许无禁区,但是科学的应用一定是有限度的。科研与伦理之间是存在博弈的。如果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匹奔驰的骏马,那么伦理就是制约它的缰绳。在科技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失控,第一次是化学的失控,产生了高爆炸药,导致大规模热兵器战争的出现;第二次是物理学的失控,产生了核爆装置,导致人类至今没走出自毁的阴影;第三次可能就是生物学的失控,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此次事件引发的热议也足以说明人们对科技伦理问题的关注。
一张口就是高屋建瓴。我也单刀直入相问:您的观点呢?
他回答的毫不迟疑:不能一边倒简单抨击,洗澡水和孩子要分开。赞成为治疗人类疾病而开展基因编辑的探索,反对现阶段利用基因编辑改变人类的违反人伦的研究。
樽俎之间,韦火先生就为我展开了基因编辑的科普。
关于基因编辑能否用于人类胚胎生殖问题,早在几年前华盛顿召开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上就有过讨论,当时中国中山大学科学家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一经宣布,立即导致争议升级。之后,关于基因编辑技术能否用于人类胚胎研究或以怀孕为目的,争论非常激烈。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来治病,这点科学界似乎可以接受,但用于胚胎生殖,科学家们反对呼声很高。大多数科学家都提出,要抑制订制婴儿和完美宝宝的出生,这背后体现出的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事实上,科技创新已经走到了重新设计人类自身的大门口,但大家在方方面面都没有做好迎接的准备。
紧接着,韦火先生又抛出了一个让人类堪忧的半人半机器的杂合人问题。他说,与基因编辑类似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生物智能的结合。目前AI研究方兴未艾,人机杂合体迟早会在将来变成技术现实,重新设计人类的问题也必将在另一方面出现。对此,好莱坞的艺术家们,早就为我们画出了一幅幅或震撼或可怕的图景
对于科技发展未雨绸缪的思考,离不开反思人类走过的科技创新道路。他拿出了自己的一部新书稿《科技创新300年》。几年了,他离开了朋友的视野,潜心写下了100 多万字的科技作品,这是即将出版的其中一本。
人类的科技创新史,经历了无数类似今天基因编辑这一类的沟沟坎坎,甚至以鲜血与生命的代价,终于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那么,今天是离真理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韦火先生就对千年科技史做了个300年的截图,推出了一本《封神榜》《三国演义》般的章回体科技史读物。随手拈来几章:哥白尼剑指地心说,伽利略大破神学阵牛顿脚踩巨人之肩,经典力学大旗树起各路豪杰八仙过海,科学盟主花落英国一个好汉三个帮手,瓦特蒸汽机占鳌头元素周期汇于一表,门捷列夫技高一筹法拉第领路电磁学,麦克斯韦尔集大成诺贝尔慷慨设大奖,科学界动力再激发爱因斯坦大智大勇,相对论亮剑旧权威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哈勃望远镜再添风采
他让我想起来儿时最为倾慕长袍折扇惊堂木的说书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差一点口水就流下来了。大雅大俗,将象牙之塔的科技史,说成市井街巷的聊大天,想不服您都不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道理其实人人都懂。科技创新大潮滚滚,谁不想了解点科技史?但在如今信息爆炸的快节奏时代,时间的碎片化正颠覆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想认真读一些大部头的书越来越不容易了。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历史知识并非一定要看厚厚的通史,读一本极简史已足够受用。然而就科技史而言,若是没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即使读极简史也是很烧脑的事,雅俗共赏的读本尚属寥寥。究其原因,除了科技史资料浩繁、庞杂,难以简洁叙事之外,还有对作者的素质要求颇高,既要有宽泛的科技理论功底,还要有较深的文史知识素养,一般的学者写起来很难二者兼顾。我在科技传媒界工作几十年,对此是深有体会的。
令人十分欣慰的是,韦火先生知难而上,另辟蹊径,以独具一格的形式,终于写成了这样的一本极简史,在传播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作者的笔墨大开大合,用五十多个章回串成一体,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史卷。虽说是极简史,内容却不简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有对重大科技创新史实的客观阐述,也有对众多科学家生动形象的刻画,还有作者精辟深刻的思想评述,在精选科学事件、历史人物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现实打造了一出300年来科技创新的文字盛宴。这种有益的尝试,值得大大称道。
其实,比这还要让我震撼的是作者这些年的写作过程和写作环境,如果没有多年积累的学术功底,如果没有万念归一的锲而不舍,如果没有热爱科学的深入骨髓,如果没有和血带泪的自我挑战要梳理出300年科技创新的简要历程,要找到惊心动魄的历史节奏感,想让昨天解释今天?想让今天描绘明天?想让明天昭示更远的未来?门儿都没有!
不信,拿他一本书,瞧着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