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編輯推薦: |
金开诚先生专于文艺心理学及楚辞方面的研究,曾著有《文艺心理学论稿》《艺文丛谈》等,于文艺鉴赏及领会颇多心得,在学术研究之余,这些心得总能反向助益于研究,这本书中所集文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作者的个中体会。
|
內容簡介: |
金开诚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心理学、书法及戏剧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华传统文化、文艺心理学、古文献学和书法艺术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本书以传统文化和古为今用古代诗歌书法艺术文艺心理学成才与成功阅历与读书为标题,呈现了作者在不同领域的成就及治学的心得体会。
|
關於作者: |
金开诚(19322008),原名金申熊,江苏无锡人,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著名学者,历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央执行局委员、宣传部部长,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副主席。专于文艺心理学及楚辞研究。著有《文艺心理学论稿》、《艺文丛谈》,编注有《楚辞选注》等。
|
目錄:
|
文化的定义及其载体
传统文化的解释和古为今用
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
天时地利人和
谈谈孟子的性善说
亦庄亦谐说四八
诗与文化随想
《屈原辞研究》前言
谈谈《屈原集校注》的编撰
杜诗想象释例
古诗用典谈录
学诗闲谈
略谈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
再谈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
学书未成
书法能不能速成
杂谈书法艺术
谈谈感知觉记忆
感知觉与艺术欣赏
谈谈艺术默契
通感与艺术欣赏答问
从让梨说起
答读书破多卷,下笔为何难
艰苦磨炼与成才成功
成功者的学习与创造
学历与学问
爱国情深忆先君
教学生涯述略
讲课艺术与服务到心
戏说半夜读书
小书可起大作用
编后记怀念我亲爱的外公金开诚先生
|
內容試閱:
|
序金开诚先生19322008是我1978年到1984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的老师。通常,应当是老师给学生写序,表达前辈对后生论著的评价,可是,现在却由学生来给老师的书写序,这实在是很无奈的事情,因为金先生已经于2008年去世,他的女公子舒年找到我,我当然义不容辞,只是想到要给过世的老师写序,心里不免有些怅然。大家小书收入金开诚先生的论著,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依我的理解,所谓大家小书就是原本学问精深的大专家,放下身段用通俗浅近的文字,向读者传达他们的学问和关怀。对习惯了做专门学问的人来说,把文章写得深入浅出并不容易,通常是深入易而浅出难,虽然都是大家,但能写好小书,未必人人都行,倒是金开诚先生的文章,却一以贯之的清晰明白,我想,这也许和他的文章理念有关。我上大学的时候,金开诚先生有几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其中有一句话是关于如何读书做学问的,他反复告诉我们,基础在看,关键在想,落实在写。这话当然有针对性,当年我读的是古典文献专业,这个专业需要积累,不免有人强调,五十岁前尽读天下书,不要写文章,据说这还是老前辈黄侃的箴言,不知是否可靠。但金先生却告诉我们说,首先当然要看,得广泛而仔细地读书,学无根底,天马行空说大话,不是文献专业的风格;但你看了之后又必须要想,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纵然读了一肚皮书,不思不想就成了两脚书橱。进而你还要动手写,不光是动手摘录、撰写提要、勤作札记,还要时时把自己的评论和分析写出来,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所思所想中有不那么清楚的关节所在。这就像读外文书,乍一眼看去,仿佛大意都明白了,可真的一动笔翻译,就发现处处是疙瘩。所以,写作也是厘清思路,更不消说,在写作之中常常可以再思再想,没准儿还能想到更深的问题。而金开诚先生更重要的一句话,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这句话至今还总在提醒我,他的意思是写文章要考虑读者理解,不能夹缠不清、自言自语。现在,有的学者写文章绕来绕去,说事情颠三倒四,总喜欢把生涩的概念和夹生的理论,用纠结的文句写出来,以为自己明白其实自己也未必明白,别人就应该明白别人就更不明白,所以,我最近在一个访谈中说,连白话都写不好,真是愧对五四。五四提倡的白话文,不仅是现代的文学文体,也是现代的学术文体。在学术表达中,通俗不是庸俗,浅近不是浅薄,明白不等于没深度,简练也并不意味着没内涵,并不是故弄玄虚就是高妙,也不是写得生涩就真的深刻。记得近四十年前,金开诚先生曾经自告奋勇,为1977级的古典文献专业学生开写作课,让我们练习规范的写作,让我们撰写精练的提要,让我们互相批改作文,正是这种训练让我们逐渐形成以明白为第一要务的写作方式。而金先生自己呢,大凡北京大学当年的学生都会有印象,他无论讲课还是作文,都可以说是清晰明白的楷模。现在,再看他这些清晰明白的文章,我不由得想起当年在北京大学课堂里上写作课时的情景。现在金开诚先生这本书要出版了,我就用当年学生的这些体会,权当这本小书的序文,希望读者能够了解这些大家,当年还关心文章写法,而他的这本小书,也是一种好文风的示范。葛兆光2017年3月15日于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