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編輯推薦: |
战地归来的年轻记者写给迷茫困惑中的你:战火有多残酷?安稳的生活有多重要?和平如同空气,拥有时不曾留意,失去时才觉得窒息。* 85后战地记者带给你一个另类中东:比《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更催泪,比《血战钢锯岭》《斯巴达300勇士》更残酷。
|
內容簡介: |
《厌倦与天真徘徊在天堂和地狱的边上》是新华社记者陈聪以80后的视角观察战地,以25岁的身躯突围战火,向读者揭秘一个真正的战地,同时展现一名战地记者的成长与蜕变。全书共分八个章节,50个战地故事,内文精选大量独家战地插图,一方面以时间轴为序,讲述作者在开罗巴格达大马士革三个战地的生死历险;另一方面以重大报道和事件为焦点,记录作者在埃及动荡、伊拉克采访、叙利亚化学武器袭击现场的生死瞬间。本书特别收录作者离开战地回国之后的暖伤文字,讲述当一名冲锋在生死一线的战地记者重新变回朝九晚五的普通青年后,他如何再次定义人生与青春、向着成功与梦想重新出发。
|
關於作者: |
陈聪,新华社战地记者,1988年生,天蝎座。21岁大学毕业入职新华社,22岁被派驻埃及任文字记者,23岁获评新华社新锐青年,24岁调至叙利亚任分社负责人,25岁回国后在全国多地巡讲战地经历,29岁获中国新闻奖,现为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 常驻叙利亚期间,深入战区前线、袭击现场完成一线报道,采写各类中外文稿件1000余篇。作品风格另辟蹊径,新华社曾为其举办专题作品 研讨会。所写稿件获评中国新闻奖和多个省部级奖项,作品多次被优秀报道作品集收录。著有中东一线纪实作品集《燃泪天堂》、报告文学《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种子钟扬》,主编《新闻传播热点问题研究(第一辑)》,运营微信公众号战地笔记。其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好书。
|
目錄:
|
目录
001 语 丝005 穆斯林的葬礼
战地大餐的前菜003 死亡年终报表009 巴沙尔,我来了
埃及攻略,已为您定制几盒清凉油已经不管用 019烂尾楼不相信阿拉伯之春 022红灯不停车的国家 026有一种生活叫水烟 030你不知道的金字塔 033动荡背后的见证者:解放广场 037生平第一次踏上战地 041这里就是巴格达 044警犬安然坐上我的背包 048番外篇① 再别开罗 052番外篇② 战乱时期的焦虑症 054
当 85 后撞上战地059 在这里,活着胜过一切065 战地记者不穿防弹衣072 时间是磨人的小妖精074 咬咬牙,事情就过去了078 难民把我举了起来083 番外篇③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新一千零一夜死亡,已经成了最好的结局 087与其当炮灰,不如逃离祖国 093卖身或等死? 097处刑和斩首:战乱时期的游戏 100一张震惊世界的图片:爱琴海畔的小艾兰 103
报道化学武器危机是怎样的体验?109 当美国在谈开火的时候112 要说叙利亚,不得不说这件事117 撤离:左手天堂右手地狱119 坚守:今天又是幸运的一天123 我闻到了死亡129 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
只为更好地懂得生命135 不卖火柴的小男孩138 在被伊斯兰国绑架的日子里140 打仗的时候,我感觉不到害怕145 我们永远失去了哈桑148 番外篇④ 历史终将忘记
即将离开的日子老干妈,真是亲妈 155泪奔!战地也有吮指原味鸡 157为了叙利亚,为了我的初恋 160远方易到,故乡却难回 165在叙利亚过年 169取暖烧火的脏衣服 172垃圾里,也有家的味道 177关于叙利亚的最好的梦 180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184
无论漂泊多远,别忘了回家189 学会接受平凡,梦想才能随处可栖193 每一个人的理想中或许住着一个人199 叙利亚的梦:不敢妄断的未来210 番外篇⑤ 人生何世,谜茫如今?
附录215 燃泪天堂(组诗) 219 孩子问我,和平是什么
后记229 篝火还在燃烧
|
內容試閱:
|
从叙利亚回国后,我感觉自己像是从某个古老的星球穿越 回地球一般。藏在云里的硝烟,贯穿耳膜的炮火,比好莱坞大片更刺激 的爆炸袭击,这许多的奇遇,回国之后再也没有发生。正当我觉得一切都已经过去的时候,一部电影《狂怒》让 我的脑海中再次闪回那段特殊的日子,胸腔里像是生出一口大钟,剧情伴着音效一声一声地撞击着我的心脏,怎么也停不下来。我很少看好莱坞战争片,这次也是在单位内部放映时赶巧看到的。说起它的核心剧情,无非是一辆被炸坏的坦克,窝在敌人射程控制的十字路口,坦克中士兵和敌人的决死战斗。一辆坦克,一个路口,一个夜晚,五名男主,剧终。然而,导演和编剧在如此促狭的时空中构造了一个生与死 的结局:子弹与炮火的狂怒、绝望与希望的纠缠、鲜血与泪水 的重叠,让这部电影的力量以几何倍数增长,甚至不啻惊心动魄的战争史诗。史诗背后呢?看完电影的同事们站起来走了,我听着片尾曲忍不住伤感:史诗的背后,是人性的扼杀与复生。饰演年龄最小男主诺曼的是一位1992年出生的小男生。 在电影里,从诺曼被调入坦克排开始,到十字路口战斗结束时,他的所见所闻一点一点扼杀着他在乱世中的人性,从坚定到妥协、从善良到残暴、从怜悯到无情、从理智到疯狂,最终,随着他机器绰号的诞生,他的人性似乎被这场战争与战争中的人们完全埋葬,只留下将灭未灭的火苗留在德国女孩那里死 守。影片的最后,只剩诺曼一人。求生欲望让他躲在坦克底部舱门下,等待德国士兵撤离后逃生,突然一个德国兵发现了他,千钧一发之际,他却没有听从一手栽培他成为机器的皮特老大的劝告,而是举手投降。 随着德国兵的手电筒照到坦克底下诺曼的脸,人对人性的信任 最终坍塌,遁入坟茔。就如同诺曼钟情的德国姑娘之死一般,无法避免、无从逃避。这是整部片子的绝望之处所在。在杀伐乱世之中,绝望与死亡无孔不入,生命几乎失去了除此以外的全部意义。即使是以世界霸主自居的美国,尚且如此摊着两手,鲜血淋漓地诉说着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以及对人性丧失的无奈。好在这场葬礼中,仍有对诺曼网开一面的德国士兵来继承仅存的一些人性,作为这场葬礼中最后的光亮。以此证明:在某个角落,仍有枯萎的人性等待着新生。而这部电影给予我的共鸣,是在叙利亚的现实战争中经历 过的日日夜夜。它从回忆里跳出来,告诉我自己所经历的,不 是电影的虚构,而是切切实实真实存在、并且还在燃烧的战火。血凉了,面孔辨认不出;废墟尽头,等着我的是残肢与枯骨。在死亡面前,没有意识,没有时间,没有情感,有的只是大脑的空白和冰冷的结局,如同战场废墟中怪叫着的狂风,狂 风下鲜血淋漓的尸体,和尸体旁边锈迹斑斑的机枪。旁观的你,一遍又一遍地声嘶力竭地大喊:停下!别再继续了!没有人在听。而最终,这战争的疯狂蔓延终于让你麻木地闭嘴。正如同你眼睁睁地看着这场电影中的人们一步一步走向毁灭,仿佛是对生命的凌迟。我在叙利亚前线时,见过满身弹片的士兵,在即将告别的时刻,他们的表情往往并不是非常狰狞的,在痛苦的挣扎中,仿佛流露着一种对告别这场肮脏战争、告别这个虚伪世界的解脱。这令我想起了一句台词:虽然被地狱的业火焚烧,但我依然向往天堂。面对战火的裹挟,人们无从选择,正如一个内心纯净的诺曼无从选择这个绝望的世界一样。在叙利亚战争中,千千万万的诺曼被这场举国焦土的战火灼烧得体无完肤,跳入这个无法超脱的炼狱。与诺曼相比,他们大多是不幸的。并非每一个人,都能邂逅一个情投意合的德国女孩,和一个选择放水的敌军士兵。这就像是一场游戏里致命BUG一般的存在。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残酷的。在乱世中,所有格格不入的事物,即使属于美好的人性,也终究无法长存。直到现在,这部影片仍在我心中定格,算作对美好的纪念, 给人性的葬礼。此时此刻,叙利亚战争已经进行七周年了。像是一个无人收留的破玩具,又像是一个放逐绝境的流浪汉。人们从它身边 走过,停留,又离开。走得远了,似乎也就忘了: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样一件 破玩具。谈起它,就像谈起艾德蒙斯星上的一方异域。当战地在我生命里的刻印变得越来越浅,我仍然想把内心 中的诺曼留得更久一点于是有了这一本书。这里的每一个故事,或许三分钟可以读完一篇,留给你的感动,我却希望能久久停留在你的身边。无论是现实版的生化危机,还是车水马龙中的汽车爆 炸,无论是打一百次打不通的电话,或者是守一晚上没等到的 新闻,每一个真实的故事,都是一份在战火中炽烈燃烧的青春。 这炙热帮助我筑起一道墙,温暖了迷失在地狱边缘的一颗心。无论是在炮火声中的迷失,还是在无数生离死别后的困惑,无论是总也清空不了的日程表,还是对于人生无常的无能为力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剖肝泣血的诉说。这些经历让我明白,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不朽的名字,因为有过失败,有过 挫折,有过万念俱灰,青春才称之为青春。这就是战火中的一段人生,趁着血脉还在贲流,趁着青春尚余时日,现在,我为这一段逆旅画下句号。名为句号,实为三年驻外时光中的片鳞只甲。第一章引全书之纲,然后以亲身经历为点,以时间顺序为轴,从埃及,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串联起五十篇战地故事,其中又选取了化学武器危机等一些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事件予以详述,最后以无论漂泊多远,别忘了回家作结。盼诸君不以俗笔为亵,不吝指正,鄙作之至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