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5.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祝允明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其一生虽怀才而不遇。他的一生都在矛盾中挣扎,一方面他想要考取功名,却屡屡不第;一方面他大敢挑战程朱遗训,抨击士风。这种矛盾使得他放荡不羁,寄情于书法。所以他书法造诣深厚,堪称吴家书派的领袖,有妙兼诸家无所不诣博习诸家之称。祝允明的不幸,成就了书法的幸运。他的草书风骨烂漫,天真纵逸,将明代草书推向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不仅介绍了祝允明的生平及书法艺术,还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大量的祝允明真迹图片。以供书法爱好者欣赏与交流。
在明代中期的书坛上,以祝允明为代表的吴门书派力争摆脱台阁体束缚,逐渐步入复兴之路,开创了明代浪漫主义帖学书风。祝允明以自己特有的书法审美和艺术感悟在书法长河里掀起了一股浪潮,推动了明代书法的发展,且影响至深。本书旨在通过祝允明书家评传、交游、书法艺术评价、书法技法分析等方面 来研究厘清祝氏书风和书学思想之成因,力求再现、还原真实的祝允明。
|
內容簡介: |
在明代中期的书坛上,以祝允明为代表的吴门书派力争摆脱台阁体束缚,逐渐步入复兴之路,开创了明代浪漫主义帖学书风。祝允明以自己特有的书法审美和艺术感悟在书法长河里掀起了一股浪潮,推动了明代书法的发展,且影响至深。本书旨在通过祝允明书家评传、交游、书法艺术评价、书法技法分析等方面 来研究厘清祝氏书风和书学思想之成因,力求再现、还原真实的祝允明。
|
關於作者: |
刘瑞鹏,字扶摇,山西孝义人。太原师范学院书法系教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方向)博士,导师徐利明先生。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三晋印社副社长。曾在《中国书法》《书法》杂志发表论文多篇;译注、集评《荣宝斋书谱古代部分柳公权神策军碑》。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展览中获奖、入展。
|
目錄:
|
序 言1
第一章 书家评传1
第二章 交 游15
第三章 书法艺术评价21
第四章 书法技法分析33
第五章 年 谱51
附录一 《明史列传文苑祝允明》65
附录二 陆粲《祝先生墓志铭》67
参考文献69
图版73
|
內容試閱:
|
有明一代,虽是中国书法文化的殿军时期,但明代的书法艺术绝不是强弩之末。明代的小说和戏剧等文学样式自不必说,诗歌、散文等文学题材也是大放光彩、成就斐然的。在书法史上,明代书法改变了元末以来衰微的书法态势,成就了清代前期如火如荼的帖学书法潮流,这种力挽狂澜、光前裕后的历史贡献,是绝不能否定的。
明代中期以后,书法力争摆脱台阁体束缚,逐渐步入复兴之路。书法活动中心由宫廷皇族阁僚云集的北京,转向了文化土壤肥沃、政治相对自由、商业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此即为吴门书派的滥觞。在明代的书法进程中,推动书法文化向前发展的,必定是当时为书法文化辛勤耕耘的文人学者。其中以徐有贞、沈周、李应祯、吴宽、王鏊为代表的吴门书派的先导书法家,为吴门书派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为吴门四家(祝允明、文徵明、陈淳、王宠)的登场亮相起到了铺路作用。明代中期,以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陈淳和王宠为代表的书家群无疑是明代书法界的中流砥柱,其以自己特有的书法审美和艺术感悟在书法长河里激起了一朵朵晶莹的浪花,并描绘出了绚丽多彩的明代书法繁荣景象。
谈到明代书法史,自然绕不开吴门书派,同样,说起吴门书派,也绕不开祝允明。据明史记载,祝允明能诗亦能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允明书写的《六体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作品都是传世墨迹中的精品。祝允明和唐寅等文人墨客意气相投,玩世狂放,不拘礼法。时人将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四人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祝允明为明代中期浪漫主义书家之代表,书法造诣颇深,能集各家之长,领一代风骚,而且诗文书画兼擅,蜚声书坛,当时与文徵明、王宠并称为明中期书法三大家。祝氏早年楷书精谨,师法赵孟、褚遂良,后学欧阳询、虞世南,又直追二王。其书法汲取虞世南、赵孟书法之神,扬晋二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独具特色的狂草。祝允明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名山藏》中记载: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清代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曰: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庶几媲美褚公。
祝允明以独特的书法实践使吴门书派在明中期崛起并达到了全盛,形成了明代的浪漫主义书风,其自身亦成为明代中期书坛的主将,对明代书法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价道:天下书法归吾吴,而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宠次之。
祝允明的书法艺术思想以神采为最终归宿,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性功并重。性指人的精神境界,功指书法创作的能力和功夫。其认为只有功力而无精神,就没有神采;而有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如果没有表达的能力和功夫,那么神采就不能客观地流露;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兼备。祝允明就是这样辩证地揭示了书法这一艺术创作的规律。
对于功,祝允明认为只有在向前人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因此,其对时人不愿扎根传统而把学习古人称为奴书的说法很是愤慨,特地写下了《奴书订》予以反驳。就此而言,祝允明晚年在《书述》中还批评其岳父李应祯。特别强调必须沿晋游唐,这是源于其对书法史的深刻认识。祝允明认为书理极于钟繇、张芝、索靖、王羲之四人而已,后人只是在遵循此四人的法则,而在根本上已不能改变。唐人能循前人之理,按照时人法则来写。宋初书者还不算很差,宋中期仍有可取之处,而后便大变传统,古法遭到败坏,大多流为恶怪。到元代方有赵孟扭转时风,复归晋唐,但终因个性不强未免有奴书的遗憾。所以,祝允明强调欲知书法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向晋唐学习。在深入学习了传统之后,技法必然有独到之处,这是其对功的进一步要求。祝允明在《评书》中说自己不屑于步钟繇、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后尘,而要学习项羽和史弘肇的勇猛以创新。因此,祝允明既反感时人对传统的忽视,又反对只在传统中游弋的奴书。祝允明对于性没有做过多的论述,提倡起雅去俗,显然是指以学识和修养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从而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其认为具备以上两点,就可以在入神的状态下创作出具有神采的优秀作品。而其对于入神之境的解释是一时超然格度之外,在超越各种约束的情况下,才能闲窗散笔,自然地表达自己。祝允明在书法理论上的要求,既符合艺术创作自身的规律,又合乎文人书画的审美要求,从而使其书法创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书法艺术上,祝允明以兼擅各体、气势浩荡而名震书坛。其传世作品甚多,但主要成就在草书和小楷。草书取法张旭、怀素,更接近黄庭坚,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近,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小楷却一反草书之欹侧险峻体态,别致严谨,有晋唐人之古雅气息。这种审美风格差异较大的综合素养实与唐代张旭的书法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祝允明一生还留下了很多诗文杂稿。《明史文苑传》称所著有诗文集六十卷,其他杂著百余卷,而以《祝氏集略》三十卷、《怀星堂集》三十卷最为有名。这是祝允明除书法作品外留给世人的又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总览祝氏之一生,因其特殊的身世、生活阅历及时代背景,缔造了其非同凡响的生命历程。祝允明是在诸多因素合力之下出现的为吴门书派摇旗呐喊,引领其前行的大师级人物,其在书法上之斐然成就是积蓄了家族前辈文化力量及同时代朋辈先进思想的必然结果。历代对祝允明遍加肯定的同时,颇有微词者也不乏其人。祝氏作为浪漫主义书家之代表,虽也重视对古法的把握和对传统的汲取,但略显得鱼忘筌,对技巧法度唯求合理而不拘泥于法,旨在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自我气质,使古典主义书家难以接受,其在晚年生活中任性无束、嗜酒狎妓可能也是这种审美理想的延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