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編輯推薦:
本书所设栏目有理论研究案例研究翻译的文化记忆(访谈)翻译批评与鉴赏亚太翻译学术动态书评等。主要特色:
跨学科:强调翻译研究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互通互融,究理探新
跨地域:关注全球在亚太地区翻译研究领域的*成果,聚文论道
跨文化:着眼于将翻译研究植根于亚太地区的多元文化,求真考实
內容簡介: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旨在为译界的学者们提供一个展示亚太地区翻译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亚太地区翻译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学者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推动该地区翻译研究的发展和以翻译为媒介的文化的输出,并最终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本书邀请了国际翻译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组成编委会, 通过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来提升质量。主编罗选民教授是清华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杰出人才、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外籍委员,(中国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人文学部委员,Routledge 出版社英文国际学术期刊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主编,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国际编委,加拿大翻译学会会刊TTR 国际顾问,以及香港和内地多家核心刊物的编委。
目錄 :
编者的话 v
集刊特稿
陈德鸿
阅读全球:作为消费者的读者与村上春树翻译现象 1
理论探讨
付添爵
历史文化记忆翻译:从郢书燕说谈起 27
张思永
西方译论在中国:影响阶段与接受效果分析
基于中西现代译论史的鸟瞰式考察 43
案例分析
张 旭
从通事到通心:细读黎翠珍英译《香港礼宾府》 61
张跃军
诗歌翻译新模式
读《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 83
iv
吴 侃 李德超
基于语料库的英译金庸小说词范化研究及启示 93
张琳瑜 李孟端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孙子兵法》的英译变迁 107
汉学家典籍翻译研究
陶友兰
雅俗共赏,贯通中西
西蒙利斯《论语》英译本特色评鉴 118
王银泉
适应性传教路线与利玛窦儒学化翻译研究 136
许 明 牛荣亮
翻译家加里斯奈德的汉学译介考论 147
学术动态
SUN Yu
Book Review of Hybridity in Translated Chinese: A Corpus Analytical
Framework 165
GENG Qiang
A Historical Survey of the Writing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in the 20th
Century 170
內容試閱 :
本辑是《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的第七 辑。除一贯关注的中国文学外译议题之外,
本辑中还增设了一个新的栏目汉学家典籍翻译研究,用以回应近年来越来
越受国内学界关注的国际汉学研究。已有的研究揭示,中文典籍翻译是海外汉学家
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汉学家在其学术生涯中不约而同的选择。这充
分说明翻译活动对于海外汉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辑所设的汉学家典籍
翻译研究栏目,希望为国际汉学研究提供翻译研究视角,在扩宽其学科视野的同
时也丰富翻译研究中译者研究的成果。
本辑共收录12 篇论文,设五个栏目:集刊特稿、理论探讨、案例分析、汉学家
典籍翻译研究、学术动态。
本辑特稿为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教授陈德鸿的文章《阅读全球:作为消费者的
读者与村上春树翻译现象》。本文探讨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译本如何
获得空前成功、在华人世界里广受欢迎。与此前大多数此类研究不同的是,陈德鸿
的研究聚焦大众读者对于翻译文学的接受,并进一步探讨了大众读者的接受对于一
部翻译文学作品的传播广度与热度的影响。通过读者在互联网写下的短言片语,该
研究讨论了村上小说译本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读者群特点及其为村上春
树中文译本的传播所带来的影响。最后,陈德鸿指出,实际上是很多因素交织在一
起共同造就了村上春树小说译本在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前所未有的热度。
村上春树的小说译本之所以非凡,不仅是基于销量和地缘上的传播范围的判断,也
包括这种影响势头所持续的时间。村上春树翻译现象告诉我们,只要原作不断
被翻译、出版,并在多元的文化语境中获得解读与接受,其影响力就会持久不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翻译接受过程中,个体因素和集体因素一旦形成互补,译作
就很有可能迅速畅销。鉴于翻译研究界以往并未将重点放在读者个体对翻译小说的
接受上,陈德鸿的这一研究也旨在引发学界对于个体因素在翻译接受与传播中的作
用这一议题的更多重视。
理论探讨栏目中收录了付添爵与张思永的两篇文章。付添爵认为历史、文化记
忆与翻译存在一个彼此联成、环环相扣的内在逻辑。他的研究比附中国成语郢书
燕说,认为翻译中望文生义型的阐释或托古改制式的主张都会导致译文与原文意
义有所出入甚或大相径庭。但他认为经由翻译活动而产生的郢书燕说式的效果,
编 者 的 话
翻译研究栏目,希望为国际汉学研究提供翻译研究视角,在扩宽其学科视野的同
vi
有时虽错亦得,常常折射出历史语境影响下的一种别样叙述或塑造方式,即主观性
的思想阐释(解释),而在翻译中这种阐释俯拾皆是。作者在文章中试图理清历史、
文化记忆与翻译三者之间的内在脉络,论述历史如何通过文化记忆进行重构与塑造,
文化记忆本身如何蕴含有翻译属性,二者如何共生互促、建构历史形象,以及历史、
文化记忆与翻译结成了一个怎样的共同体。同时,作者还指出,历史、文化记忆与
翻译三者之间的休戚与共不仅为翻译学科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让译者
多了一份文化担当与历史责任。在《西方译论在中国:影响阶段与接受效果分析
基于中西现代译论史的鸟瞰式考察》一文中,张思永指出中西译论的影响研究是探
究中国译学建设历程的重要维度。他通过考察中西译学史发现,20 世纪50 年代之前,
中西译论基本上是在各自的轨道上平行发展的。之后,中西译论就断断续续产生了
交集,并且更多地体现了西方译论对中国译论的单向影响。该文章首先从中西现代
译论史的视角对这一过程的影响阶段和接受效果做了鸟瞰式的考察和分析,划分出
这一影响的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用图示法描述西方译论对中国译论的影响关系。
然后,作者从共时视角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语境下对西方译论的两种接受模式,并归
纳其相应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文章指出中国译论应在继续引进和吸
收西方译论的同时,立足于中国的译学传统和当前的翻译实践,努力创造属于自己
的译论并为翻译研究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案例分析栏目共收录四篇论文。其中张旭的研究以黎翠珍英译《香港礼宾府》
为个案,讨论了她是如何协调充分性规范和接受性规范,进而在重写过程中做出种
种创格举措,使译文在西方世界有很好的接受效果。张旭指出,以汉语为母语的外
译活动译者出于强烈的民族感情等因素的考量,在翻译时常抱有患得患失的心态,
总是想将中国文化的内容充分传译出去。在此类翻译目的的指导下,译者常在不经
意间忽略目标语读者的接受,所生产的译文与目的语读者产生文化的或意识形态的
隔膜。这使得此类译者虽充当了现代通事的角色,但无法实现交流中通心
的目的。因此,黎翠珍英译《香港礼宾府》的个案,很好地示范了如何在文化外译
活动中兼顾文化传播与读者感受,创作出读者友好型的译文。张跃军的文章《诗歌
翻译新模式读〈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描述、讨论了《栖
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英译过程中的中外合作模式,介绍了该项
目多元互补且具深厚狄金森研究学养的中外译者队伍是如何一方面将狄金森研究的
最新视角与成果熔铸于译文中,而另一方面又充分关照读者需求,在体例及副文本
编排方面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背景资讯,为其理解、欣赏狄金森诗作提供有力支持的。
作者认为,《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的翻译以狄金森研究最新
vii
成果为基础,整合了源语与目的语文化的特色,故而创造出了一种成功的合成文
本,也提供了一种诗歌翻译的新模式。近年来,随着武侠小说这一独特的中国文
学类型在世界范围传播热度的升高以及越来越多武侠小说外语译本的出版发行,关
于武侠小说译介的研究正得到更多的关注。但吴侃与李德超两位学者认为,目前对
武侠小说译介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的文本或文学分析定性方法,主观色彩较强。因
此,他们在自建金庸小说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及定量方法,
从词汇丰富度、标准化词类分布、高频词重合度及武侠名词归化率等几方面对金庸
小说三大英文全译本进行词范化研究。他们发现,闵福德译的《鹿鼎记》词范化程
度最高,海外接受度亦最高。莫锦屏译的《雪山飞狐》词范化程度适中,海外接受
度却最低。晏格文译的《书剑恩仇录》词范化程度最低,海外接受则呈两极化。基
于此发现,作者提出,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策略决定了这三大译本的词范化程度,这
种词范化程度, 连同其他影响因素在内,是影响译本在英文读者市场接受的重要因
素之一。剖析翻译动机与策略、译本词范化、译本接受三者之间的关系能为现阶段
中国武侠文学乃至于整个中国文学的走出去带来启示。《孙子兵法》英译历史
久远,各家译本层出不穷。张琳瑜与李孟端的研究基于多元系统论,通过运用统计
分析和实例论证的方法,描述了四个英文译本(Samuel Gri th 译本,林戊荪译本,
omas Cleary 译本和John Minford 译本)的翻译特色。同时,他们的研究还从历时
性角度分析了各个时期的译本成因,将之与译本的特点相结合,分析、总结了《孙
子兵法》英译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揭示西方读者对中国典籍阅读需求的变化过程。
张琳瑜与李孟端希望此类研究可以指导现阶段典籍外译事业,帮助译者适应不断变
换的海外市场。
本辑新增汉学家典籍翻译研究栏目并且收录了三篇相关文章。其中陶友兰的文
章从选词、构句、逻辑、文化专有项的归化简化处理、考证溯源求创新五个方面,
对汉学家西蒙利斯的《论语》英译本进行了评鉴,全面分析了其译本的特点,同
时也指出了译本中尚存的问题。结合译本特点,陶友兰指出,西蒙利斯的《论语》
英译本深受英语读者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兼顾了学术性和通俗化,用词地
道,译文简洁优美、通顺流畅,在注释中旁征博引,贯通中西,从现代视角表达他
对自己参悟的儒家思想本质的诠释。反观中国引进西方文化和典籍的历程,作者认
为,西学东渐走过的一条接受之路就是先接受意译作品,再追求直译作品。而如今,
中国文化典籍外译活动应该也会经历一个类似的阶段。据此,作者进一步指出,要
在西方普及中国典籍,利斯的作家型翻译虽倾向于意译,却仍不失为值得推荐
的好方法。王银泉的研究首先梳理了以利玛窦1582 年抵达澳门为肇端,直至被称为
viii
最后的耶稣会士的钱德明1793 年在北京去世这200 余年中耶稣会士在华的翻译
活动。他指出,由于认识到双向交流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成功的关键,以利玛窦为首
的身兼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儒家文化研究者双重身份的汉学家们,同时致力于中
学西传与西学东渐。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中国文化更顺利地接受天主教义,
利玛窦等人在译介活动中着意使天主教义附着于儒学,即通过西方科学与人文主义
思想与儒家思想的会通,翻译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取得中国士大夫的认同与好
感,以此推进福音传播。这种适应性策略使得他们的在华传教事业有了很大发
展,同时也促进了西方文化科技著作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在1718 世纪,中西
文化交流到达高峰。本栏目的最后一篇文章对斯奈德的汉学译介活动进行了系统的
探讨。作者许明与牛荣亮认为,目前国内学界对斯奈德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生态思
想及生态诗人身份上,对其译介活动和成就的关注明显不足。然而,斯奈德先后将
24 首寒山诗和17 首唐诗推向英语世界,其所译寒山诗更是入选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选集》),完成了经典化过程。因此,对于斯奈德的研究应
该是汉学家翻译活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主题。许明与牛荣亮的研究首先对斯奈德的
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禅宗修行和生态佛教思想进行了梳理,接着结合相关的文本
分析,对其近50 年的汉学译介做了全面回顾和考察,对他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成就做
出了客观的描述和评价。对斯奈德译介活动的整体考察,有助于我们对其汉学研究
与翻译活动之间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文化外译活动的
本质规律的思考。
最后, 在本期学术动态栏目中, 孙雨对戴光荣所著Hybridity in Translated
Chinese: A Corpus Analytical Framework(《汉语译文糅杂特征研究:语料库分析框架
及运用》)一书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此外,孙雨还指出,自从Mona Baker 提出基于
语料库的翻译研究(CTS)以来,语料库翻译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作为翻译研
究的一个子领域,CTS 不仅仅是对翻译的定量描述,而且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假设(如
翻译共性)、新的研究方法(如译者风格),并开发了新的工具(如计算机辅助翻
译培训),成为新意层出的翻译研究领域。而戴光荣的新书,则是第一本采用基于
语料库的方法来探索翻译汉语译文糅杂特征的书,推动了语料库翻译研究的进一步
发展。耿强的述评文章A Historical Survey of the Writing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in the 20th Century 则对2017 年出版的《20 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邹振环著)进
行了深入的评析。在介绍了《20 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之后,耿
强指出,该书明确提出建构翻译史学史的学科框架,对中国翻译史研究在理论、方
法和材料方面都有不小的贡献。同时,作者也在文中指出了该书存在的一些缺憾,
ix
即作者更多站在史学学科立场,未能与翻译学学科形成对话,在梳理民族语翻译史
研究中未能收录一些重要史料,以及于翻译史学史框架方面仍留有很大补充空间。
尽管存在这些不足,作为第一个全面、系统梳理20 世纪中国翻译研究学术发展史的
成果,邹振环的著作仍对翻译史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从本集刊特稿以及其他栏目收录的多篇文章可以看出,接受正成为翻译研
究的一个热词,这个研究热点不仅是由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国策所引发,更是因
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翻译活动与社会其他系统间存在活跃、持续的交流,从而
使翻译研究的视野逐渐与其他学科视野融合、交叉而形成的。在此,我们要感谢各
位作者对本集刊学术宗旨的认同与信任,将他们的最新思考与成果托于本集刊发表。
我们也欢迎更多的同道中人为我们的集刊赐稿,共同建设这个跨学科学术平台。为
此,本辑的邀稿通知提供了详细的投稿信息。最后本集刊编辑部还要感谢为本
辑出版付出极大心力和时间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刘细珍副编审以及本集刊的主编
助理李文婕博士。
主编:罗选民
2018 年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