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內容簡介: |
《江苏文库精华编》选取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各类文化形态中具有代表性、对国内外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江苏籍学人文化学术成果 100-200 种,进行整理。《廿二史札记》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书中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对各朝历史的编撰得失作了系统论述,考辨订正了重要史 实。
|
關於作者: |
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三半老人。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1773)辞官家居,主讲扬州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是乾嘉三大家、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之一。著有《瓯北诗话》《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等。
|
目錄:
|
廿二史劄记 目録
前言(一)
廿二史劄记序(一)
序(三)
廿二史劄记小引(四)
卷一史记汉书
司马迁作史年岁(一)
班固作史年岁(二)
各史例目異同(二)
史记编次(六)
褚少孙补史记不止十篇(七)
史记有後人竄入处(九)
史记律书即兵书(一〇)
史记变体(一〇)
汉王父母妻子(一一)
五世相韩(一二)
过秦论三处引用(一二)
史记自相歧互处(一三)
史汉不同处(一四)
史汉互有得失(一八)
卷二史记汉书
汉书移置史记文(二〇)
汉书多载有用之文(二一)
汉书增传(二三)
汉书增事蹟(二三)
汉书书恒山王(二五)
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二五)
汉帝多自立庙(二六)
汉初布衣将相之局(二七)
汉初诸侯王自置官属(二八)
武帝年号係元狩以後追建(二八)
汉儒言災異(二九)
汉重日食(三一)
汉诏多惧词(三二)
汉时以经义断事(三三)
贤良方正茂材直言多举现任官(三四)
汉时诸王国各自纪年(三五)
三老孝悌力田皆乡官名(三五)
汉三公官(三五)
災異策免三公(三七)
上书无忌讳(三八)
上书召见(三八)
汉武用将(三九)
武帝三大将皆由女宠(四〇)
与苏武同出使者(四一)
卷三史记汉书
汉使立功绝域(四二)
武帝时刑罚之滥(四四)
两帝捕盜法不同(四四)
吕武不当並称(四五)
汉初妃后多出微贱(四六)
婚娶不论行辈(四六)
皇子繫母姓(四六)
汉公主不讳私夫(四七)
汉诸王荒乱(四七)
上尊养牛(四八)
两汉多凤凰(四八)
汉多黄金(四九)
先生或只称一字(五〇)
汉外戚辅政(五〇)
两汉外戚之祸(五一)
两汉丧服无定制(五二)
长官丧服(五四)
王莽之败(五五)
王莽时起兵者皆称汉後(五六)
王莽自杀子孙(五七)
王莽引经义以文其奸(五八)
卷四後漢書
後汉书编次订正(六〇)
後汉书间有疏漏处(六二)
汉帝多自作诏(六五)
光武信谶书(六六)
光武多免奴婢(六八)
东汉功臣多近儒(六九)
东汉四亲庙别祭(七〇)
东汉诸帝多不永年(七一)
东汉多母后临朝外藩入继(七二)
外藩入继追尊本生(七二)
夫在称太(七三)
东汉废太子皆保全(七四)
卷五後漢書
累世经学(七五)
四世三公(七六)
东汉尚名节(七七)
曹娥叔先雄(七九)
召用不论资格(七九)
擅去官者无禁(七九)
籍没财产代民租(八〇)
倩代文字(八〇)
党禁之起(八一)
东汉宦官(八三)
宦官之害民(八五)
汉末诸臣劾治宦官(八六)
宦官亦有贤者(八八)
卷六三国志
後汉书三国志书法不同处(九〇)
三国志书法(九二)
三国志多迴护(九三)
三国志书事得实处(九六)
三国志立传繁简不同处(九七)
三国志误处(九八)
荀彧传(一〇〇)
荀彧郭嘉二传附会处(一〇一)
陈寿论诸葛亮(一〇一)
裴松之三国志註(一〇二)
卷七三国志晉书
汉复古九州(一〇四)
关张之勇(一〇四)
借荆州之非(一〇五)
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一〇七)
禅代(一〇九)
魏晉禅代不同(一一三)
九锡文(一一四)
一人二史各传(一一五)
晉书(一一六)
晉书二(一一八)
王导陶侃二传褒贬失当(一一九)
卷八晉书
八王之乱(一二二)
晉书所记怪異(一二三)
东晉多幼主(一二四)
晉帝多兄终弟及(一二五)
愍元二帝即位(一二五)
僭伪诸君有文学(一二五)
九品中正(一二六)
六朝清谈之习(一二八)
清谈用麈尾(一三一)
驺虞幡(一三二)
建业有三城(一三二)
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一三三)
相墓(一三四)
唐人避讳之法(一三六)
卷九宋齐梁陈书
宋书多徐爰旧本(一三七)
宋书书晉宋革易之际(一三八)
宋书书宋齐革易之际(一三九)
宋书本纪书法(一四一)
宋齐书带叙法(一四二)
宋书纪魏事多误(一四三)
宋书南史俱无沈田子沈林子传(一四四)
齐书旧本(一四五)
齐书缺一卷(一四五)
齐书书法用意处(一四六)
齐书类叙法最善(一四八)
梁书悉据国史立传(一四九)
梁书编传失检处(一五〇)
梁书多载饰终之诏(一五一)
梁书有止足传无方伎传(一五一)
古文自姚察始(一五二)
陈书多避讳(一五二)
萧子显姚思廉皆为父作传入正史
(一五四)
八朝史至宋始行(一五四)
卷十宋齐梁陈书南史
南史彷陈寿三国志体例(一五六)
南北史子孙附传之例(一五六)
南史删宋书最多(一五八)
南史过求简浄之失(一五九)
南史误处(一六一)
南史增齐书处(一六一)
南史与齐书互異处(一六六)
南史增删梁书处(一六七)
南史删梁书处(一六七)
南史增梁书有关係处(一六九)
卷十一宋齐梁陈书南史
南史增梁书琐言碎事(一七三)
梁南二史歧互处(一七七)
南史于陈书无甚增删(一七八)
南史与陈书歧互处(一七九)
宋齐多荒主(一八〇)
宋世闺门无礼(一八六)
宋子孙屠戮之惨(一八七)
卷十二宋齐梁陈书南史
人君即位冠白纱帽(一九〇)
齐梁之君多才学(一九〇)
齐明帝杀高武子孙(一九三)
齐制典籤之权太重(一九五)
南朝以射雉为猎(一九七)
江左世族无功臣(一九七)
梁武存齐室子孙(一九八)
陈武帝多用敌将(一九九)
齐梁台使之害(二〇〇)
六朝多以反语作谶(二〇一)
哀策文(二〇一)
南朝陈地最小(二〇二)
卷十三魏齐周隋书北史
魏书多曲笔(二〇五)
魏书纪传互異处(二〇六)
尔朱荣传(二〇六)
西魏书(二〇七)
附答书谢启昆(二〇八)
答谢蕴山藩伯书(二〇九)
北史魏书多以魏收书为本(二一一)
北史改编各传(二一二)
北史全用隋书(二一三)
南北史两国交兵不详载(二一四)
北史与魏齐周隋书歧互处(二一六)
北史书法与周隋书不同处(二一七)
北史纪传互異处(二一八)
大业十四年(二一八)
太上皇帝(二一八)
卷十四魏齐周隋书北史
皇太孙(二二三)
皇太弟(二二四)
帝王行三年之丧(二二五)
女后之贤(二二六)
南北朝通好以使命为重(二二七)
後魏追谥之滥(二三〇)
保太后(二三一)
異姓封王之滥自後魏始(二三二)
後魏以铸像卜休咎(二三三)
後魏百官无禄(二三四)
後魏刑杀太过(二三五)
魏以奄人为外吏(二三七)
魏孝文迁洛(二三八)
魏孝文帝文学(二三九)
卷十五魏齐周隋书北史
北朝经学(二四一)
南朝经学(二四三)
後魏多家庭之变(二四四)
魏齐诸帝皆早生子(二四五)
魏诸帝多幼年即位(二四五)
元魏时人多以神将为名(二四五)
财婚(二四六)
高门士女(二四六)
魏齐斗秤(二四六)
假官(二四七)
周隋唐皆出自武川(二四八)
北齐以厮役为县令(二四八)
齐文宣帝能预知(二四九)
北齐宫闱之醜(二四九)
北齐百官无妾(二五一)
北齐有贤阉(二五二)
诵经获报(二五二)
後周诏诰用尚书体(二五四)
魏末周初无年号(二五七)
隋书志(二五八)
一帝数后(二五八)
隋文帝杀宇文氏子孙(二五九)
隋独孤后妬及臣子(二六〇)
卷十六新旧唐书
旧唐书源委(二六二)
新唐书(二六三)
唐实录国史凡两次散失(二六四)
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二六七)
新唐书本纪书法(二七〇)
新书本纪书安史之乱(二七一)
新书改编各传(二七二)
卷十七新旧唐书
新书增旧书处(二七六)
新书增旧书有关係处(二七六)
新书增旧书琐言碎事(二八四)
新书立传独详处(二八七)
新书删旧书处(二八八)
卷十八新旧唐书
新书改旧书文义处(二九一)
新书尽删骈体旧文(二九三)
新书好用韩柳文(二九四)
新书详载章疏(二九五)
新旧书互異处(二九六)
新旧书各有纪传互異处(三〇〇)
新旧书误处(三〇一)
新旧书刻本各有脱误处(三〇二)
卷十九新旧唐书
贞观中直谏者不止魏徵(三〇四)
时政记(三〇六)
天子不观起居注(三〇七)
唐诸帝多饵丹药(三〇八)
玄宗五代一堂(三〇九)
唐有两上元年号(三一〇)
德宗好为诗(三一〇)
褒贬前代忠奸(三一一)
谥兼美恶(三一二)
唐追赠太子之滥(三一三)
帝号标后谥(三一四)
皇后哀册尊称(三一五)
祔葬变礼(三一五)
谥后于庙(三一七)
两太后並称(三一七)
皇太后不祔葬(三一七)
建成元吉之子被诛(三一八)
没入掖廷(三一八)
唐女祸(三一九)
武后之忍(三二〇)
武后纳谏知人(三二二)
改恶人姓名(三二四)
朝贺近臣先行礼(三二五)
大臣搜檢(三二五)
度牒(三二六)
卷二十新旧唐书
唐代宦官之祸(三二七)
中官出使及监军之弊(三三〇)
唐宦官多闽广人(三三一)
唐节度使之祸(三三二)
方镇兵出境即仰度支供餽(三三三)
方镇骄兵(三三三)
盜杀宰相有二事(三三四)
六等定罪三日除服之论(三三六)
间架除陌宫市五坊小使之病民(三三七)
豪宴(三三八)
名父之子多败德(三三九)
李勣子孙(三三九)
安禄山执送京师之事(三四〇)
睢阳殉节尚有姚誾(三四〇)
唐初三礼汉书文选之学(三四一)
唐古文不始于韩柳(三四三)
唐前後米价贵贱之数(三四四)
长安地气(三四四)
黄巢李自成(三四六)
卷二十一五代史
薛居正五代史(三四八)
薛史全采各朝实录(三四八)
薛史书法迴护处(三五〇)
薛史失检处(三五三)
薛史亦有直笔(三五四)
薛欧二史体例不同(三五四)
欧史不专据薛史旧本(三五五)
欧史书法谨严(三五六)
欧史传赞不苟作(三五八)
欧史失检处(三五八)
一产三男入史(三五九)
五代诸帝多由军士拥立(三六〇)
卷二十二五代史
五代枢密使之权最重(三六三)
五代姑息藩镇(三六四)
五代藩郡皆用武人(三六五)
五代藩帅劫财之习(三六六)
五代幕僚之祸(三六七)
五代盐麴之禁(三六八)
五代滥刑(三六九)
五代诸侯贡奉多用鞍马器械(三七〇)
魏博牙兵凡两次诛戮(三七二)
一军中有五帝(三七三)
五代诸帝皆无後(三七四)
周祖四娶皆再醮妇(三七五)
宠待功臣改赐乡里名号(三七六)
张全义冯道(三七六)
五代人多以彦为名(三七八)
卷二十三宋辽金史
宋辽金三史(三八一)
宋辽金三史重修〔一〕(三八二)
宋史事最详(三八三)
宋史多国史原本(三八五)
宋史各传迴护处(三八七)
宋史各传附会处(三九二)
卷二十四宋史
宋史数人共事传各专功(三九五)
宋史各传错谬处(三九六)
宋史列传又有遗漏者(三九七)
宋史排次失当处(三九八)
史家一人两传(三九九)
监板宋史脱误处(四〇〇)
赵良嗣不应入奸臣传(四〇一)
王伦(四〇二)
宋初降王子弟布满中外(四〇三)
宋诸帝御集皆建阁藏贮(四〇四)
录名臣後(四〇五)
宋皇后所生太子皆不吉(四〇五)
宋初考古之学(四〇六)
宋初严惩贓吏(四〇七)
卷二十五宋史
宋封王之制(四一〇)
宋待周後之厚(四一一)
宋郊祀之费(四一二)
宋制禄之厚(四一三)
宋祠禄之制(四一四)
宋恩荫之滥(四一五)
宋恩赏之厚(四一六)
宋冗官冗费(四一七)
南宋取民无艺(四一八)
宋军律之弛(四二〇)
宋科场处分之轻(四二一)
定罪归刑部(四二二)
宋辽金夏交际仪(四二三)
卷二十六宋史
岁币(四二六)
和议(四二七)
西夏番盐(四二九)
宋宰相屡改官名(四三〇)
宋节度使(四三一)
继世为相(四三一)
三入相(四三二)
四次入相(四三二)
两次入相(四三三)
王安石之得君(四三四)
青苗钱不始于王安石(四三五)
车蓋亭诗(四三七)
同文馆之狱(四三八)
秦桧文字之祸(四三九)
秦桧史弥远之揽权(四四一)
宋南渡诸将皆北人(四四二)
端平入洛之师(四四二)
宋史缺传(四四四)
张世傑李庭芝姜才(四四五)
夏贵(四四六)
宋四六多用本朝事(四四八)
卷二十七辽史金史
辽史(四五一)
辽史二(四五二)
辽史立表最善(四五四)
辽史疎漏处(四五五)
辽帝皆有简便徽号(四五六)
辽后族皆姓萧氏(四五七)
辽正后所生太子多不吉(四五七)
辽官世选之例(四五八)
辽族多好文学(四五九)
辽燕京(四五九)
金广燕京(四六一)
元筑燕京(四六一)
明南北京营建(四六二)
金史(四六四)
金史失当处(四六六)
辽金二史各有疎漏处(四六八)
金史避讳处(四六九)
金史误处(四七〇)
金史纪传不相符处(四七一)
金史氏名不画一(四七一)
宋史金人名多与金史不符(四七一)
宋金二史不符处(四七三)
宗弼渡江宋金二史互異(四七五)
宋金二史传闻之误(四七六)
宋金用兵须参观二史(四七六)
卷二十八金史
辽金之祖皆能先知(四八〇)
金制追谥帝后之滥(四八一)
金初父子兄弟同志(四八二)
金代文物远胜辽元(四八三)
金一人二名(四八四)
金记注官最得职(四八五)
大定中乱民独多(四八六)
金考察官吏(四八六)
金推排物力之制(四八七)
明安穆昆散处中原(四八九)
金元俱有汉人南人之名(四八九)
宋金齐交割地界守土官随地
为属(四九〇)
衍庆宫图画功臣(四九一)
金用兵先後强弱不同(四九二)
金初汉人宰相(四九三)
金俗重马(四九四)
金以坏和议而亡(四九四)
九公十郡王(四九五)
金末赐姓之例(四九六)
通惠河不始于郭守敬(四九七)
海陵荒淫(四九七)
海陵兼齐文宣隋炀帝之恶(四九九)
金中叶以後宰相不与兵事(五〇一)
悯忠寺故事(五〇一)
日行千里(五〇二)
避孔圣讳(五〇二)
金末种人被害之惨〔二〕(五〇二)
卷二十九元史
元史(五〇四)
金元二史不符处(五〇七)
宋元二史不符处(五〇八)
金史当参观元史(五〇八)
元史自相歧互处(五〇九)
元史列传详记月日(五一一)
元史迴护处(五一三)
元史附传有得失(五一五)
元史补见夏金宋殉节诸臣(五一六)
元人译诏旨雅俗不同(五一九)
元史人名不画一(五一九)
蒙古官名(五二〇)
金义宗(五二二)
元建国号始用文义(五二二)
元诸帝多由大臣拥立(五二三)
元宫中称皇后者不一(五二四)
元帝子称太子者不一(五二六)
元帝后皆不讳名(五二七)
元封子弟驸马于各部(五二八)
元代叛王(五二九)
各朝国书(五三〇)
卷三十元史
元初用兵多有天助(五三二)
元世祖嗜利黩武(五三二)
元诸帝多不习汉文(五三四)
元初郊庙不亲祀(五三五)
元制百官皆蒙古人为之长(五三六)
元初州县官多世袭(五三八)
元州县官多在外铨选(五三九)
元代专用交钞(五三九)
金元二朝待宋後厚薄不同(五四二)
元时选秀女之制(五四四)
元代以江南田赐臣下(五四五)
色目人随便居住(五四七)
元汉人多作蒙古名(五四八)
元初诸将多掠人为私户(五四九)
元杖罪以七为断(五五〇)
元季风雅相尚(五五一)
元末殉难者多进士(五五二)
一母生数帝(五五二)
金元二代立皇太子皆不吉(五五三)
弟为皇太子叔母为太皇太后(五五四)
庚申帝(五五四)
守节绝域(五五六)
郝经昔班帖木儿(五五六)
元初用两国状元(五五七)
纵囚(五五七)
元封乳母及其夫(五五八)
安南王居汉阳(五五八)
老爷同寅臬司(五五九)
牛腹疗重伤(五五九)
忍痛(五六〇)
牛皮船(五六〇)
弥勒佛谣言(五六〇)
贾鲁治河无久计(五六一)
卷三十一明史
明史(五六三)
明史立传多存大体(五六五)
大礼之议(五六七)
李福达之狱(五六九)
袁崇焕之死(五七〇)
周延儒之入奸臣传(五七〇)
刘基廖永忠等传(五七二)
乔允升刘之凤二传(五七四)
卷三十二明史
明祖行事多彷汉高(五七五)
明祖文义(五七六)
明初文字之祸(五七七)
明初文人多不仕(五七八)
胡蓝之狱(五七九)
涂节汪广洋之死(五八一)
明祖晚年去严刑(五八二)
明祖多养異姓为子(五八二)
明初徙民之令(五八三)
明分封宗藩之制(五八三)
明官俸最薄(五八六)
明宫殿凡数次被災(五八七)
明正后所生太子(五八八)
明宫人殉葬之制(五八九)
明代选秀女之制(五八九)
卷三十三明史
明初吏治(五九一)
因部民乞留而留任且加擢者(五九二)
特简廷臣出守(五九四)
遣大臣考察官吏(五九四)
重惩贪吏(五九五)
明大臣久任者(五九六)
大臣荐举(五九七)
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五九八)
明翰林中书舍人不由吏部(六〇〇)
明吏部权重(六〇〇)
扬州同时四知府(六〇二)
永乐中海外诸番来朝(六〇二)
卷三十四明史
明中叶南北用兵强弱不同(六〇三)
明边省攻勦兵数最多(六〇四)
用兵有御史核奏(六〇五)
将帅家丁(六〇五)
景泰帝欲仍立沂王(六〇七)
成化嘉靖中方技授官之滥(六〇七)
成化嘉靖中百官伏阙争礼凡
两次(六〇九)
正德中谏南巡受杖百官(六一〇)
明代文人不必皆翰林(六一〇)
明中叶才士傲诞之习(六一一)
明仕宦僭越之甚(六一二)
擅挞品官(六一二)
明乡官虐民之害(六一三)
吏役至大官(六一四)
海外诸番多内地人为通事(六一五)
嘉靖中倭寇之乱(六一六)
外番借地互市(六一七)
天主教(六一八)
卷三十五明史
万曆中矿税之害(六二〇)
万曆中缺官不补(六二一)
三案(六二二)
三案俱有故事(六二五)
张居正久病百官斋祷之多(六二六)
明言路习气先後不同(六二六)
明末书生误国(六二九)
明代宦官(六三〇)
魏阉生祠(六三三)
阉党(六三五)
卷三十六明史
汪文言之狱(六三六)
明末辽饷勦饷练饷(六三七)
明末督抚之多(六三七)
明末巡抚多由边道擢用(六三八)
明季辽左阵亡诸将之多(六三八)
明末督抚诛戮之多(六三九)
四正六隅(六四〇)
明末僭号者多疎属(六四一)
流贼伪官号(六四一)
明从贼官六等定罪(六四三)
明代先後流贼(六四五)
唐赛儿(六四五)
刘千斤(六四五)
李鬍子(六四六)
叶宗留等(六四六)
邓茂七(六四六)
李添保(六四七)
黄萧养(六四七)
刘六刘七齐彦名赵疯子
(六四七)
江西盜(六四九)
四川盜(六五〇)
曾一本(六五〇)
徐鸿儒(六五一)
刘香(六五一)
明祖本纪〔三〕(六五二)
皇陵碑(六五二)
明祖以不嗜杀得天下(六五三)
明祖用法最严(六五四)
明祖重儒(六五四)
郭子兴之被执(六五五)
刘继祖汪文(六五六)
张士德之擒(六五六)
刘福通被杀(六五六)
明祖之取江州(六五七)
徐达纵元君之误(六五七)
新月诗(六五八)
通州粮运京二传所载不同(六五八)
于谦王文之死(六五九)
喜宁之擒(六五九)
曹吉祥江彬(六六〇)
明代宦官先後权势(六六一)
权奸黷贿(六六二)
明代科场之弊(六六二)
明人说部(六六三)
长随(六六四)
明朝米价贵贱(六六四)
廿二史劄记补遗〔四〕(六六六)
|
內容試閱:
|
前言
曹光甫
赵翼(一七二七一八一四),字耘松(此据清史稿。作者自署及他人指称多異,或作云崧、云菘、云松、耘崧、耘菘),号瓯北。瓯北之号,其初
当作鸥北。赵翼七十四岁时有旧簏中偶检得在京时所画鸥北耘菘小照戏题卷後七绝:灌园闲与白鸥亲,四十年前旧写真。只有老妻还认得,儿
孙俱不识何人。〔瓯北集(以下简称集)卷四十一〕赵翼五十三岁时在杭州与袁枚等友人相聚嬉谑,赵翼自称何处飞来此野鸥(集卷二十五陈
望之观察招同袁子才王梦楼顾涑园张谔庭讌集即席赋呈),袁枚则说我倘渡江双桨便,定来瓯北捉闲鸥(集卷二十五见酬之作),均与鸥北
之号有关联。晚年因目半明半昧,耳半聪半聋,喉音半响半哑,又风趣地自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人。清阳湖县,在今常州市东,係雍正二年析
武进县地所建,爲常州府之附郭。
赵翼是清中叶鼎盛时期著名诗人、史学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並称乾隆三大家。史学与钱大昕、王鸣盛方驾,爲乾隆朝三大史学家。生平
著作等身,其晚年皓首诗云:皓首犹勤手一编,丛残旧稿卷盈千。(集卷五十三)可见其撰作卷帙之富,可惜大多未经整理刊刻,或已删汰及佚
失。同时学者姚鼐瓯北先生家传谓先生瓯北集外其他著述凡十馀种,而陔馀丛考、廿二史劄记尤爲人所称道云,当时所见的十馀种著述,而今见
诸瓯北全集者仅七种一百七十六卷。其原刊本顺序依次爲:廿二史劄记三十六卷、补遗一卷,陔馀丛考四十三卷,簷曝杂记六卷、附一卷,皇朝武功
纪盛四卷,瓯北诗钞二十卷,瓯北诗话十卷、续二卷,瓯北集五十三卷。赵翼出身书香门第,天资颖異,终身耽学好吟。他早年孤苦贫困,中期仕宦
参军,壮岁归隐孝养。从纵面看,他对社会底层、中层、高层生活都有亲身阅历和深切感受;从横面看,他足跡遍天下,名山大川、塞外穷边,都曾
饱览纵遊,最终以福禄寿三者俱全而完美收場。在封建社会广阔的人生舞台上,他多层次、多角度相当完整而全面地走完了丰富多彩的生命旅程,这
是他成爲著名诗人与傑出史家的重要前提。
赵翼的史学著作有廿二史劄记、陔馀丛考、簷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四种,尤以廿二史劄记流传最广。
廿二史劄记(以下简称劄记。)三十六卷,补遗一卷,刊於嘉庆五年(一八)。廿二史係沿旧称,实际上劄记所论已包括旧唐书及旧五代史,是
清史以前的全部正史,即二十四史。劄记与钱大昕廿二史考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齐名,爲乾嘉间三大历史考证名著。张舜徽先生云:三家之书,
内容不尽相同。钱氏详於校勘文字異同,训释名物制度,及纠正原书事实之讹谬;王氏重在典章制度之考证,亦间校释文句;赵氏偏於历史事实的综
合比较。各有所长,相互爲用。(张舜徽中国文献学第九编清代考证家整理文献的业绩)比较而言,钱、王二书主要侧重考证诠释;赵书则重在议
论,即在考证事实的基础上展开史学批评与历史评论,形成了寓议论於考证的鲜明特色,既有丰富的史料,又有精彩的史评,再加上生动的文笔,知
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可读性很强。三书各有千秋,均爲读史之津梁。而就其对後世及域外影响而言,赵翼的劄记无疑尤胜一筹,独领风骚。近代史学
大家吕思勉先生云:前人撰著的历史著作,我以爲最好的有两部:(一)顾亭林的日知录卷八至十三;(二)赵瓯北翼之廿二史劄记。是现在治
史学的好模范。(吕思勉吕思勉论学丛稿怎样读中国历史)日本近代史学大师内藤湖南说劄记对於了解中国历史的大体是很方便的著作,以至近
年张之洞曾说过无法通读正史的人,应该大略读一读廿二史劄记这样意思的话〔(日)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第十二章清朝的史学之九考订旧史的史
学〕。劄记好比是一部浓缩了的二十四史。在东瀛日本,史学界将赵翼列爲中国史家十傑之一。这十傑是:孔子、司马迁、左丘明、刘知几、杜
佑、司马光、顾炎武、顾祖禹、赵翼、崔述。一九八三年,东京大学开设劄记专业课,可见此书浸润之深,嘉惠之广。百年史学推瓯北(陈垣语
),良非虚誉。
劄记分卷考证情况爲:卷一至卷三,史记、汉书;卷四卷五,後汉书;卷六至卷八,三国志、晉书;卷九至卷十二,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
史;卷十三至卷十五,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卷十六至卷二十,新唐书、旧唐书;卷二十一卷二十二,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卷二十三
至卷二十八,宋史、辽史、金史;卷二十九卷三十,元史;卷三十一至卷三十六,明史。补遗一卷爲辽史、金史、元史中人名、官名、地名的新旧译
名对照表。清朝考史诸作,遍考二十四史者,仅赵翼劄记一部而已。
赵翼撑肠五千卷,纵目廿二史(集卷四十一放歌),知识渊博,功底札实。其考史特点爲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其有抵忤处,
自见辄摘出,即限定以正史校正史,基本上不取野史参校,因爲间有稗乘脞说与正史歧互者,又不敢遽诧爲得间之奇。盖一代修史时,此等记载
无不搜入史局,其所棄而不取者,必有难以徵信之处。今或反据以驳正史之讹,不免贻讥有识(劄记小引)。众多野史内容庞杂,由於撰写者立場
、角度、水平不一,难免见仁见智,甚或大相径庭,乍看诚有一团迷雾、治丝益棼之感。赵翼快刀斩乱麻,索性摒弃野史,专以正史治正史,自有其
审慎严谨、相对合理之处。钱大昕就很欣赏赵翼独闢蹊径,誉之爲论古特识(钱大昕廿二史劄记序)。但这一考证方法亦有明显局限。众所周知
,正史大抵爲官修,或经官方认可的私修,主要表达当朝或前朝统治阶级立场与意图,很难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大量纪传内容取材於传主的实
录、家乘、碑誌、行状之类,难免遮醜讳恶、虚誉溢美,正如赵翼诗所谓:刊碑政绩胥徒演,卧辙人情里老粧。(集卷二十壬辰冬仲以广州谳
狱事吏议左迁特蒙温旨送部引见圣恩高厚盖犹不忍废棄而衰亲年已七十有五书来望子甚殷谕令早归一慰倚闾望因呈乞开府图公给假旋里拟即爲终养计
途中无事感恩述怀得诗十首之四)将封建政绩之虚伪,揭露得极爲透彻。对於胥徒演、里老粧的矫情作伪,又岂可尽信?赵翼也曾偏激地说
: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集卷十後园居诗之五)真是振聋发聩,大有哲理。与正史不同,经过去伪存真、釐剔澄清後的野史,反而可能是
更真实的信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当然,野史精粗杂陈,真伪交织,必须细加甄别,不可随意摘取盲从盲信,或者竟居爲奇货,以高其售,如此则
不免贻笑大方。许多野史,因问世有时间差,修史者未必都能及时搜罗与寓目,即使寓目,其中有些真实记录,修史者怕触时忌、犯逆鳞,爲保身家
性命,也未必乐於或敢於录用。因此,一概捨野史而考史,虽然省事,却算不上上乘。诚如吕思勉先生史通评杂述第三十四所云:惟稗乘脞说,尽
有爲修史时所未见者;又有虽见而未尝参考,或考之未精者,其足正正史之处甚多。要当随时考核,以定信否,不容据其体例,遽执一概之论也。
显然是针对赵翼劄记而发。陈寅恪先生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一文也说:通论吾国史料,大抵私家纂述易流於诬妄,而官修之书,其病又在多所讳饰
。考史事之本末者,苟能於官书及私著等量齐观,详辨而慎取之,则庶几得其真相,而无诬讳之失矣。确爲治史之金针。事实上,赵翼也並未严格
遵循己见,在劄记中也不乏以野史质疑正史的内容。他在关索插枪巖歌中说:呜呼!书生论古勿泥古,未必传闻皆伪史策真!(集卷十九)这种
间亦采信野史传闻的观点,显然比单信正史要来得圆通。
陈垣先生於一九三年在赵翼劄记小引後批云:赵瓯北劄记廿二史,每史先考史法,次论史事。(见陈智超陈垣史源学杂文前言)精要指出劄记考
论的基本格局。关於史法,赵翼通过对诸史撰著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修养与学识水平,写作时间的长短,以及体裁体例创制因革等方面的考察,
总体上把握住了二十四史史法上的脉络,从而能比较诸史优劣得失。如评点史籍,劄记卷三十一明史开头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
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爲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如考论体例,劄记卷九宋齐书带叙法云:盖人各
一传则不胜传,而不爲立传则其人又有事可传。有此带叙法,则既省多立传,又不没其人。此诚作史良法。其他如对史书纪传内容应当详略互见,
应当据事直书等撰史原则加以论述,体现了赵翼将二十四史史法作通盘考量比较的宏观史识,其难度之大,迥非单就一史一事考校者所能等量齐观。
考论史事,是劄记重点,也是全书精华所在。二十四史内容浩如烟海,如事无巨细,东鳞西爪地漫说一通,那就会零碎杂散,不得要领。赵翼则将考
论内容限定在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於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著之(劄记小引)。即关注可鑑的历史重大事件,举凡帝王将
相的个人品质与历史功过,昏君的骄奢淫逸,暴君的肆意滥杀,宦官的蠹国殃民,藩镇的飞扬跋扈,以及典章制度、社会风气、习俗民情、地理沿革
与掌故轶闻等,均在劄记考论之列。对林林总总史料的钩玄提要,提纲挈领地构建起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框架,使读者在饱饫知识的同时,
既兴趣盎然,又深受启迪。晚清学者李慈铭在咸丰年间多次批阅劄记後题道:此书贯串全史,参互考订,不特阙文误义多所辨明,而各朝之史,皆
综其要义,诠其異闻,使首尾井然,一览可悉。即不读全史,寝馈於此,凡历代之制度大略,时政得失,风会盛衰,及作史者之体要各殊,褒贬所在
,皆可晓然。诚俭岁之粱稷也。(见王树民廿二史劄记校证附录李慈铭题记与跋语)评价颇爲允当。
赵翼论史,无论归纳或演绎,都以史实爲基础,抽茧剥筍,层层深入,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其史论特色,大要可归结爲三:(一)创新意识。
议论不落窠臼,推陈出新,而且要言之成理,方能爲人首肯。以历来备受诟病的南宋与金屈辱媾和而导致亡国一案而言,究竟亡於媾和抑亡於抵抗?
赵翼认爲根据当时金强宋弱的形势,只有通过媾和方能图存。道学家不愿反颜事仇,坚决抵抗的义理说,表面上看来振振有词,但调门虽高,与
形势不符,盖义理必参之以时势,乃爲真义理也(劄记卷二十六和议)。指出其义理不真,脱离现实,终至误国。其结论爲:是宋之爲国,始
终以和议而存,不和议而亡。(劄记卷二十六和议)其论与向来诋和议者意见相左,饶有新意,並非无稽之谈,堪备一说。赵翼漳州木棉菴怀古诗
云:昔人曾恥言和议,谓是偷安无志气。到此翻思秦会之,乞和未必非长计。(集卷三十一)诗意与史论全然相通。(二)比较论证。有比较才
能有鉴别,显优劣,判異同。如三国时魏、蜀、吴主都重视吸纳人才,这是相同点。但通过三者比较,发现其同中有異: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
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劄记卷七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概括得相当準确。(三)辨证观念。论世论人论事要辨证全面,切忌片面
极端,这是劄记知人论世的又一特色。如对遭後世醜诋的武则天,劄记既如实指出武后有极其残忍的一面(劄记卷十九武后之忍),又肯定武后
有极其容忍的一面(劄记卷十九武后纳谏知人)。爲了夺取与巩固政权,武后的残忍与容忍乃相辅相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这就一分
爲二地还原了武后的历史真实面貌,比简单片面地将武后妖魔化显然更加辨证与客观。又如对新唐书的评价,乾嘉史家大抵持批评否定态度,赵翼则
独树一帜,不惮其烦地详细举证分析,既不掩其失,又乐道其长,並在总体上肯定宜其称良史也(劄记卷十六新唐书),相当有说服力。劄记所
论内容非常丰富广泛,以上仅举其荦荦大者。学者瞿林东先生在中国史学史纲评论劄记以议论爲主的特点时说:此书精华,即在於此。在这一
点上,它很接近於读通鑑论,似也可以看作是一部读廿二史论或读正史论。无疑是很中肯的。
劄记对於历代帝王荒淫无恥行径有大量史料暴露,如汉诸王荒乱(卷三)、宋齐多荒主(卷十一)、宋世闺门无礼(卷十一)、北齐宫闱之醜(卷十
五)、海陵荒淫(卷二十八)等,盈篇累幅,虽不乏揭露与借镜意味,但嫌过於滥冗,给人以堆砌之感。劄记卷二十八海陵荒淫批评金史取材不当时
说:海陵之恶固不足道,然著其大者可矣。此等中冓之醜亦琐琐书之,毋乃秽史乎?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劄记琐琐书之的内容更甚,此乃
猎奇猎豔之过,实属赘笔秽笔。此外,如引证材料不严,出典时有失误,以及封建迷信、因果报应、污蔑农民起义等,或由於仅凭记忆而疏於检核,
或由於历史性局限,这些都是劄记的不足。
赵翼有文才。在京时奉派撰文有作云:相如典册谈何易,敢诩平生笔如椽。(集卷九)隐约自比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很是自豪。乾隆帝也称赵
翼文自佳,这是颇具文才的乾隆帝的鉴定,想来不至於是虚伪的盲许或谬讚。赵翼赋闲後,常州府郡人将他奉爲在世的文昌府君,视爲魁星,对
之膜拜有加(集卷四十四戏题魁星像),可见他文名传播遐迩。赵翼有史才。他曾参与修撰国朝宫史、通鑑辑览、平定准噶尔方略等官修史书。赵翼
撰作劄记,从内证上看,他的史识与诗才相通,不少史实史论见诸於瓯北集,两者仅形式有别,表情达意完全一致。从外证上看,当时有目击证人並
协同参与者。李保泰廿二史劄记序云:阳湖赵瓯北先生中岁即乞养归,优遊林下者将三十年,无日不以著书爲事,辑廿二史劄记三十六卷。方先
生属稿时,每得与闻绪论,及今始溃於成,窃获从编校之役,反覆卒读之。记敘如此真切,决不像是凭空编造。从文才、史才、内证、外证诸点而
言,劄记爲赵翼所撰当毋庸置疑。然而劄记问世七十年後,其著作权却受到了挑战。同治九年(一八七)七月初五,清儒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记云:
阅赵翼廿二史劄记。常州老生皆言此书及陔馀丛考,赵以千金买之一宿儒之子,非赵自作。以瓯北诗集、诗话及簷曝杂记诸书观之,赵识见浅陋,
全不知著书之体。此两书较爲贯串,自非赵所能爲。竟以莫须有的所谓常州老生和宿儒,加上对赵翼诗才、文才、史才的全面否定,轻率
地作出非赵所能爲的判断。李慈铭非等闲之辈,作此惊世骇俗之论而又未能出示确凿无疑的证据,令人惊诧莫名。其诋毁攻击前辈文史大师的真
正动机何在,也确实匪夷所思。或故弄玄虚,以沽名钓誉耶?或大言欺人,文人相轻之恶习耶?清史稿文苑三李慈铭传称:性狷介,又口多雌黄。
服其学者好之,憎其口者恶之。或亦係其惯用之信口雌黄耶?如是,则不值一哂矣。总之,李慈铭说在无确凿佐证前,决不可信以爲真。
劄记的母体是陔馀丛考(以下简称丛考),两书在考史内容上有传承关係,虽详略有所不同,却可互爲补充。劄记中屡见已见陔馀丛考云云,有
的爲参见,以省篇幅;有的是增补,如劄记卷三十一母生数帝:前代有一母生数帝者,陔馀丛考所载尚未备,今更详录於此。有的则修正原先观
点,如劄记卷十三魏书多曲笔:惟后妃传内孝静帝后高氏,本神武之女,文宣妹也,而书帝崩後下嫁杨遵彦,亦似略无忌讳,故丛考前编谓非收原
本(丛考卷七魏收书有後人所补者)。今细按之,正见收之谄附遵彦,欲以见其联姻帝室之荣。则此传实係收书,非抄北史之文也。劄记爲考史专
著,丛考爲考经史子集及其他等杂著,两者各有侧重。丛考涉猎广泛,其学术成就令人瞩目,堪称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清顾炎武日知录之流亚。
本書校點以嘉慶十七年壬申(一八一二)湛貽堂原刊本甌北全集爲底本,以光緒三年丁丑(一八七七)滇南唐氏重刊甌北全集壽考堂藏板本爲校本,
兩書爲同一系統之翻刻,因而異文不多。此外,還用本校或他校作參校。由於趙翼在劄記小引中自訴家少藏書,不能繁徵博採,以資參訂,加之
當時又缺乏公共圖書館之類可供稽核,趙翼有時恐怕僅憑記憶而未嚴密檢索,因而劄記在史料年代、書名人名、引用文字等處有不少疏誤。如劄記卷
七晉書,陳垣先生指出:末引新唐志晉史凡十種,幾無一種無問題。(陳垣史源學雜文廿二史劄記七晉書條末引唐藝文志訂誤。)爲劄記作校訂
,最著名的有陳垣先生陳垣史源學雜文與王樹民先生廿二史劄記校證,尤以後一種爲巨擘,爲劄記之功臣。本書校點時,在審核與斟酌後,取兩書之
最重要者轉引,署陳垣云與校證,以示不敢掠美。間有查考史籍而有一得者,亦於校記或正文中予以體現。如劄記卷三十三永樂中海外諸番
來朝中十七年,滿剌加王母幹撒于的兒沙來朝,查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外國六滿剌加條,原文爲:十二年,王子母幹撒于的兒沙來朝,告其
父訃。則可知爲十二年,王子名母幹撒于的兒沙者來朝,以之訂正劄記之誤。又如劄記卷三十六劉香中之康成祖,後又作承祖
,名字歧異,則據明史卷二百六十熊文燦傳統一訂正爲承祖。全書正文凡原誤字、衍字均加(),並用小一號字,凡補字、改字則用〔〕,以
示區别。人名、地名或容易産生歧義時,酌情保留異體字。正文中亦多有吸取校證成果者,難以一一指明,謹此致謝。此外,原書對於少數民族的侮
稱,一律徑改今稱。避諱字情况較複雜,有時徑改,有時仍用補改誤字法處理。如劄記卷三十六明從賊官六等定罪中有何孕光、白孕謙、吴嵩孕、衛
允文四人,名字用孕甚可疑,查明史卷二百七十五解學龍傳,乃何胤光、白胤謙、吴嵩胤、衛胤文四人,即據以訂正。對於全書各篇均據文意分
段,以清眉目,方便閲讀。
由於本書引述史料數量浩繁,雖儘量予以檢核,但畢竟未能全覆蓋,故疏陋之處在所難免,敬望讀者諸君不吝賜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