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編輯推薦: |
市场同类书基本可分为家庭教育专业教材和家庭教育通俗读物两类。其中,前者学术性和规范性强,但理念与内容往往较为陈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不够;后者的可读性较好,但大多是基于个别化养育的感悟,对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普适性的指导意义。相比之下,本书较好地融合了有机教育的科学理念(由*作者近年来首次提出)和《全国家庭指导大纲》这一家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由*作者担任首席专家领衔研制,由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颁布),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具备相对市场同类书的独特优势。
|
內容簡介: |
正如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孩子的过程,应该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有机教育过程,而不是拔苗助长、反季节、催熟的过程。有机教育意味着要守天时、顺童心、合人意,其本质是一个守望与发现的过程。有机教育与工匠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需要慢工出细活,而不能急功近利。有机教育倡导维持社会共生,保护儿童多样性,反对千篇一律、整齐划一。有机教育提倡松紧有度,把握好教育节奏,致力于让孩子完整成长为成为心智成熟、人格完整的现代人。本书在帮助家长树立有机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及各阶段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将家庭教育细分为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准备、03 岁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46 岁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712岁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1315 岁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1618 岁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等六个基本主题,致力于引导家长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合理需要与个性,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景,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实现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同时,为了促进特殊需要儿童(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觉障碍、肢体残障、情绪行为障碍、智优儿童)以及特殊家庭儿童(离异和重组家庭、服刑人员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农村留守儿童)获得符合个别化需要的发展,本书还专门阐释了特殊需要儿童和特殊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
關於作者: |
(1)杨雄: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社会学博士。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当代青年研究》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上海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慈善研究中心主任等。目前还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社会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妇儿工委智库咨询专家、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常委、十三届上海市政协社会法治委员会副主任等。 (2)刘程: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学博士
|
目錄:
|
目录 导论有机教育慢养孩子 001
一、 养育孩子是一个陪伴与发现的过程 001
一 守天时、顺童心、合人意
二 养育孩子同样需要工匠精神
三 维持社会共生态,保护儿童多样性
四 把握好教育孩子的节奏
五 无须事事完美,但求完整成长
二、 孩子慢慢长,家长慢慢看 008
一 赢一时输一生的催熟教育
二 顺应儿童成长规律的有机教育
三 放下身段做孩子的朋友
四 亲子朋友有别于普通朋友
上篇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第1章耐心陪伴孩子长大 017
一、 不是生了孩子就有资格做父母 017
一 不合格父母造就问题孩子
二 重视为人父母的亲职教育
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021
一 耳濡目染,不学而传
二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
三、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028
一 不当家庭教养方式会伤害到你的孩子
二 倡导权威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四、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033
一 家庭教育切忌赶时髦
二 教子育儿: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五、 给孩子适当的自由成长空间 038
一 避免过度关爱或过度挫折
二 正确实施关爱教育与挫折教育
六、 道德乃立身之本 043
一 有才无德是次品
二 强化家庭教养的育德功能
七、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047
一 别拿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尺
二 成才要以成人为基础
八、 众人种树树成林 051
一 教养孩子帮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 家校合作,共助孩子健康成长
第2章有机教育:与孩子共同成长 056
一、 治家之道,以正身为本 056
一 有此父斯有此子
二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二、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060
一 家庭教育中的期望偏差
二 确立合适期望
三、 遇物则诲,择机而教 064
一 融教育于生活情境
二 随机教育不等于随意教育
四、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067
一 罗森塔尔效应
二 表扬孩子是一门技术活
五、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071
一 学会倾听是走近孩子的第一步
二 有效倾听需要望闻问切
六、 不发火,孩子才会听 074
一 热处理与冷处理效果大不同
二 冷处理不等于不处理
七、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078
一 爸爸去哪儿
二 父亲应主动介入家庭教育
八、 祖辈帮忙不包办,越俎不代庖 082
一 越俎代庖的祖辈教育
二 恰当实施祖辈教养,构筑育儿共同体
中篇
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第3章新生命的孕育与诞生是一个伟大而神奇的过程 091
一、 新婚期及孕期是家庭教育的准备期 091
一 心理准备是优生优育的前提
二 生理准备是优生优育的关键
二、 重视婚检、孕前检查和优孕指导 097
一 婚检是优生优育的第一道保护墙
二 孕前检查是优生优育的第二道防护墙
三 优孕指导是孕育健康宝宝的重要保证
三、 关注孕期保健,孕育健康胎儿 101
一 重视孕期检查和孕前病症防治
二 远离各种孕期致畸因素
三 合理地安排孕期饮食
四 科学胎教孕育聪明宝宝
四、 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109
一 新手父母必备的母婴用品
二 掌握分娩知识才能临阵不慌
五、 提倡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 110
一 瓜熟蒂落:最佳的分娩方式
二 自然分娩必需满足的五大条件
三 自然分娩的三个秘诀
第4章让儿童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 116
一、 0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117
一 身体发育:迅速与倍增
二 动作发育:呈现先后次序
三 语言发展:23岁是幼儿语言发育飞快阶段
四 感觉器官发展:基本发育完全
二、 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 121
一 母乳是最自然、安全、完整的天然食物
二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人工喂养
三 循序渐进地为宝宝添加辅食
三、 掌握儿童养育和照料的科学方法 127
一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防治与护理要点
二 预防接种是减少幼儿疾病的最佳手段
四、 设定生活规则,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34
一 培养儿童的日常生活规则意识
二 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加强感知训练,提高儿童感官能力 138
一 早期运动让幼儿平衡发展
二 抓住儿童感官发展的关键期
三 防止儿童意外伤害
六、 激发、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148
一 精细动作发展让儿童心灵手巧
二 好奇心和想象力:儿童成长的动力源泉
七、 提供言语示范,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 152
一 从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言语能力
二 在互动和游戏中培养儿童的言语能力
八、 加强亲子沟通,养成儿童良好情绪 156
一 安全感是父母给予孩子一生最好的陪伴
二 陪孩子顺利度过第一反抗期
九、 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160
一 让入园儿童胸有成竹
二 让入园儿童如鱼得水
第5章慢养孩子:守天时、顺童心、合人意 164
一、 4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164
一 身体日趋强健
二 运动与动作能力显著增强
三 语言与认知能力发展迅速
四 情绪情感:稳定性增强交往扩大
二、 儿童生命在于营养健康在于锻炼 169
一 平衡膳食、均衡营养
二 让体育运动融入孩子日常生活
三、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174
一 良好生活习惯始于家庭
二 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四、 安全教育是提高儿童自护能力的第一课 179
一 营造儿童友好型的家庭安全环境
二 提高儿童生命意识与自护能力
五、 良好人际交往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 185
一 为孩子创设社会交往的锻炼机会
二 人际交往技巧需学习学得
六、 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儿童抗挫折能力 190
一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二 学会小鬼当家
七、 丰富儿童感性知识,激发早期智能 194
一 抓住智能发展关键期
二 适时、适当开发多元智能
第6章712岁:儿童期重要发展期 201
一、 712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201
一 身体发育:平稳到快速增长
二 感知觉与语言发展:不精确到精确
三 认知发展:具形过渡到抽象
四 情绪与社会性发展:趋于稳定,仍显单纯
二、 做好儿童健康监测,预防常见疾病发生 206
一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二 做好卫生健康保健
三、 将生命教育纳入生活实践之中 210
一 引导儿童建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 提高儿童避险能力和自我保护技能
四、 培养儿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217
一 给孩子一双能走路的脚
二 培养孩子独立上学能力
三 授之以渔,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习惯
五、 培养劳动观念与理财意识 224
一 孩子不是家务劳动的旁观者
二 适度消费,平衡生活
三 理财教育胜过留给孩子金山银山
六、 学会感恩、诚实为人、诚信做事 234
一 感恩父母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二 诚实为人、诚信做事是做人基本原则
七、 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好习惯 241
一 学习能力是核心能力
二 学习兴趣是学业进步源动力
第7章让孩子平稳、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250
一、 1315岁孩子身心发展特点 250
一 身体发育:接近成人标准与发育仍不协调
二 认知发展:具备一定的独立评价能力
三 情绪情感发展:丰富、深刻与波动
二、 开展适时、适当、适度的性别教育 253
一 培养正确的性角色
二 指导孩子与异性交往
三、 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262
一 以良好家风熏陶孩子
二 以无痕教育塑模儿童
四、 引导儿童正确使用新媒介 266
一 指导孩子安全使用电子媒介
二 防止孩子出现媒介使用上瘾
五、 在尊重、信任中改善亲子沟通 272
一 让孩子在尊重和信任中成长
二 建立民主、包容的亲子沟通关系
六、 让孩子快乐学习 279
一 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开始
二 高分不捧、低分不斥
七、 尊重、协力孩子的自主选择 285
一 让孩子自己学会人生选择
二 职业规划尽早开始
第8章高中时期:青少年逐渐走向成熟与独立 292
一、 1618岁孩子身心发展特点 292
一 身体发育:趋于成熟与定型
二 认知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 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二、 树立积极心态,适应新生活 296
一 以良好心态迎接高中生活
二 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
三、 相互吸引,正确交往 302
一 鼓励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
二 设立好异性交往中的三道防火墙
四、 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308
一 与人合作是社会化的必备能力
二 学会分享是一种社会美德
五、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314
一 知法:遵守人生路上的红绿灯
二 守法:远离人生偏差行为
三 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六、 树立人生信念、合理规划未来 319
一 信念是成人的基石
二 帮孩子架设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七、 以平常心迎接人生大考 324
一 减少正面压力与负面压力
二 合理规划好自己人生第一次选择
三 高考失利不等于人生无望
下篇
但求完整,不求完美
第9章个别化教养与潜力开发:特殊需要儿童的
家庭教育 341一、 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 341
一 智力障碍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二、 听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 346
一 听力障碍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三、 视觉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 351
一 视觉障碍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四、 肢体残障儿童的家庭教育 357
一 肢体残障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五、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 361
一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六、 智优儿童的家庭教育 365
一 智优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第10章家庭功能调适与儿童完整成长:
特殊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 371一、 离异和重组家庭的家庭教育 371
一 离异和重组家庭儿童的教育挑战
二 家庭教育策略
二、 服刑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指导 376
一 家庭教育挑战
二 家庭教育策略
三、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382
一 家庭教育挑战
二 家庭教育策略
四、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388
一 家庭教育挑战
二 家庭教育策略
附表各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 396
后记 401
|
內容試閱:
|
导论 有机教育慢养孩子一、 养育孩子是一个陪伴与发现的过程现在很多人都很青睐有机食品、有机蔬菜,因为它们是天然的、自然生长、无污染、不反季节、符合四季成长规律的。同样的,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应该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有机教育过程,而不是拔苗助长、反季节、催熟的过程。有机教育意味着要守天时、顺童心、合人意,其本质是一个守望与发现的过程。需要慢工出细活、而不能急功近利。有机教育倡导维持社会共生,保护儿童多样性,反对千篇一律、整齐划一。有机教育提倡松紧有度,把握好教育节奏,致力于让孩子完整成长为心智成熟、人格完整的现代人。一 守天时、顺童心、合人意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它的最大启发是:种田须守天时,教育则要顺童心、合人意。养育孩子实际上是一个守望与发现的过程。守望靠耐心,发现靠用心。作为年轻父母,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地发现他在某一领域的兴趣、特性与天赋,才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切忌盲从。家庭教育只能借鉴,不能完全拷贝、复制。比如,在看到别的家长带孩子学英语、绘画、奥数之后,便不顾自己孩子是否喜欢,苦逼孩子跟着学。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拔苗助长、超前开发是悖违儿童天性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它要求人的行为必须顺天时、合人意,换言之要尊重客观规律。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曾说过,人存在个体差异,教育当然不能强求一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则强调,教育是帮助个人成为他自己,而非千篇一律;教育诉诸自然,不是人类学上的自然事实,教育是从自然中不断获得的东西成为其内容。为此,有机教育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慢养孩子。尽管这种生命成长是有差异、个别化的。大自然分布就是这样,有长得快、有长得慢;有长成栋梁之材,有长为无名小草。正因为自然界充满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才构成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人类社会也不例外,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政治家、企业家,绝大多数将成为普通人,但我们社会就是需要由不同的岗位构成。教育若培养出像工厂生产出来的统一产品,反而会过剩,最后导致被弃用。哈佛大学一项近期研究显示:儿童脑结构发育与其功能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最简单的例子是,孩子在0到15个月期间,属于语言、听力神经元突触密度最高期,但词汇量也只能达到5到15个词。但5岁以后,当这一区域的神经元突触的密度不断稀疏时,儿童每周学到的词汇量反而超过了一年的词汇量。这意味着儿童结构和能力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很多人都曾经看过神经元突触的发育图片,刚出生的婴儿神经元突触的密度量是非常稀疏的,但到了两岁时,神经元突触达到了一生的高峰。很多早教机构都拿那张图片作为宣传:大多数孩子说话、视力、听力区域的神经元突触密度,在1岁前就达到了最高峰,掌管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高级思维区域的神经元突触密度在2到3岁时达到最高,故常对家长说三岁是敏感期不开发,你孩子一辈子就完了。而他们却从来不向家长展示过010岁的儿童神经元突触密度量的连续完整图片。其实儿童3岁以后神经元突触的密度量就开始逐渐减少,到10岁时则呈现为一个非常稀疏的状态。其实,儿童脑结构发育与其功能发展完全是两回事。孩子23岁抽象思维的神经元突触达到高峰,但此时的儿童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好。这就是为何7、8岁儿童认知脑结构线稀疏了,其抽象思维反而明显增强。人类成长是分阶段性的,某些大脑功用只是配备给某个具体阶段,一旦顺利度过了,大脑就会自动弃除这些功用,保存有用的链接。这是为了让人能够更集中精力、更加具体细致地运作生活。它的启示是:幼儿期的家庭教育,主要应培养孩子兴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而不宜对其进行以记忆、正确率为主的大脑认知强度训练。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与孩子多交流,耐心等待。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是花期不同,不要看到别人家孩子萌芽、提前怒放了,自己家的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只要是种子,只要耐心守望,就一定会看到它发芽与成长。二 养育孩子同样需要工匠精神有机教育认为:孩子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重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好奇心、专注力、持久性。而慢、专、精则是工匠精神的关键所在,因此,有机教育与工匠精神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工匠精神核心是坚持慢工细活,推崇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第一个特征慢而细致。比如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至1880年才宣告完工,耗时600年,打造了一座完美的哥特式教堂,令人叹为观止。工匠精神第二特征专注。德国拥有370万家企业,95%都是家族企业。像螺丝大王伍尔特,1954年创业时才几个员工,至今已扩展至5万多员工。它的成功在于,自始至终坚持专一,其产品螺丝却闻名全球。工匠精神第三个特征匠心,即精益求精,不浮不躁,将百年老店品牌维护得非常好。在瑞士日内瓦,无论是制表人,还是手工巧克力店主,他们的想法不是扩大市场占有率,将公司上市,去海外开连锁店,而是想怎么样可以使本店保持百年长盛不衰,这决不是件简单的活。教育同样如此,切忌太急功近利,需慢工出细活。每一个孩子特质决定了其自身成长逻辑,需慢慢打磨培养。常识告诉我们:站在一棵幼苗面前,可以看出它旺盛的长势,却感觉不到它的成长,只有隔一段时间才会发现它的变化。另外,农业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农田里的秧苗需通过选种、培土、浇水、施肥、除草等一系列田间管理以及耐心等待,幼苗才能茁壮成长直至结出成熟的果实。这些都说明,秧苗虽小,但有它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季节,次序不能被随意打乱。如果光为了追求速度,不但会破坏它的生长周期,影响灌浆、拔穗、成熟,甚至影响收成。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过多地期待、过早地开发,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他的成长。反观时下的教育,快餐式、太重事功,故较难培养出工匠精神。有人会说现在是快销品时代,工匠精神已不符合当代人即刻消费、即刻扔掉的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为何时下人们又越来越珍视文物、手工艺品?为何瑞士一块手表可以卖几万、几十万?为何国人常以拥有一块瑞士名表而沾沾自喜?这就是慢工出细活工匠精神、百年老店稀缺价值、独特魅力之所在。很长一段时期来,我们的教育理念和社会流行的教育观念出现一些认识偏差,最典型的就是所谓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口号。这实际上是在提前催熟孩子,过早开发孩子智力,事实上却是帮倒忙,甚至是摧残孩子,使得大多数孩子过早失去了童真、幸福与自由。三 维持社会共生态,保护儿童多样性在漫长的地球生命演化进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精细、复杂,往往出现需要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这种现象统称为共生。如大海里小鱼为鲨鱼口腔清除寄生虫的共生关系,鲨鱼不吞吃小鱼,小鱼清除寄生虫,而不咬吃鲨鱼的口腔组织,它们相互之间以依存、帮助作为共生共存之前提。植物界也存在类似共生关系,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帮助。如我国长白山地区,由乔木、灌木、草木构成,形成了和谐共生的生态圈、植物链。再如美国加州,时常发生的山火却是有利于森林植被始终保持疏密有致、合理分布的生态平衡。当人类对耐阴植物人为破坏太多,反而会导致原始森林由于气候过于干旱,容易引发连绵山火,酿致不可收拾的结果。同理,为了适于生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大脑也保存下了无数的规则与分类,以快速有效地指导当下的行为。有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能说明问题:现在汽车普及了,但为何人坐汽车会晕车?这是因为现代人对运动的大脑感知,依然停留于早期人类对身体运动速度的适应水平,这就是高铁、观光电梯会加装减速玻璃之缘故。传统社会是一个变化缓慢的社会,许多人一辈子不用换工作。而工业社会则是一个竞争社会,影响到人的行动和组织方式。在现今开始步入后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之后,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已成为后工业化、信息社会的两个面向。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种种不确定、风险以及更细分工给人带来压力,使得人与人合作意愿重新增强。可以说,当代社会一个人离开了合作,几乎是寸步难行。有机教育提倡社会共生论,旨在建立一种新的教育哲学。社会类似大自然生物圈,需要不同成员相互间合作、共生共存。在当下个体化的城市社会里,已很难说哪个岗位重要,哪个岗位不重要?今天热门职业,明日说不定就遭淘汰。尤其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职业细分将导致人的等级、身份趋于淡化。未来我们还将进入斜杠时代跨界合作、多身份、共享经济时代,人与人之共生关系的互补性将超过竞争性。为此,有机教育反对千篇一律、整齐划一,提倡保持社会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大自然中,一棵大树绿叶不可能长得一模一样。在社会中,一个团队需要各种性格的人组成。正由于成长允许多样性,这个世界才色彩斑斓、丰富多样。四 把握好教育孩子的节奏孔子曰,过犹不及。种庄稼就是如此不除草,任其疯长,庄稼长不好;过度施肥,超过了度,庄稼吸收不了,反而不利。教育孩子同样需要张弛有度,教育的艺术就似拧自来水龙头开关,太松太紧都不合适,关键是把好松与紧这个度。教育哲学家怀特海认为:自然是活的,生命在本质上是周期性的;四季交替、劳逸结合,都是这种周期性的反映。教育必须根据这种周期性、阶段性,把握好教育的节奏与规律。浪漫阶段是开始领悟的阶段,覆盖儿童生活最初的12年。这一时期,尚处于直接认识事实的阶段,人的知识也不具有条理性。精确阶段包含了青少年在中等学校受教育的整个时期。综合运用阶段,则是进入大学后、踏入社会的人生展开时期。儿童不同发展阶段,教育节奏、内容都应有所区别,不能搞反了。比如在童年阶段,由于孩子抽象思维尚未充分发展,应更多运用基于事实的教育。在这方面,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还是很明显。比如,在德国幼儿园的室外活动中,基本都是自由活动的形式,孩子们自由玩耍,老师只在一旁观察鼓励和启发孩子,确保孩子的安全以及维持游戏秩序。维持秩序的意思是指在孩子们发生矛盾如争抢玩具等时,如果孩子无法和平解决而欲诉诸武力时,老师会出面制止和调和纷争;如果有孩子不遵守规则排队,老师也会出面明确地告诉他她不可以插队。有人纳闷,德国幼儿园那么自由散漫,没有老师的严厉管教,出来的孩子能懂得遵守规则和自律吗?可是,德国人恰恰是世界上比较遵守规则的。而中国的教育,则强调整齐划一和纪律训练。在早晨幼儿园操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喊着一二一口令,带领排成队伍的小朋友整齐踏步走到操场。孩子们到了室外开始情不自禁地叽叽喳喳、说话嬉闹。老师忙活了半天就只干了一件事,整顿纪律,让孩子们按照要求站好队。那么守纪律教育好?还是守规则教育好?有人说规则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让每个人都生活在公平安全的社会里。在一个规则健全、人人遵守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规则的受益者。而纪律的制定通常是为了让一方绝对服从另一方,不能质疑,更不能挑战。纪律与规则的区别,纪律的本质是规训与害怕,规则的本质是认同与内化。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仅仅是遵守纪律而已,那么一旦他她脱离那个令他她害怕的权威环境,比如回到家,孩子害怕的因子消除了,也就感到没有必要继续遵守纪律了。这种教育模式下,容易培养不健全人格。相反地,如果孩子学到的是规则,在互相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认同人人都应遵守的规则,那么无论他她走到哪里,无论有没有人监督他她,他她都会自觉地去遵守规则,主动去维护公平和正义。纪律与规则,也不完全是割裂、对立的,两者对童年期孩子训练都是必须的,但上述儿童习得需要循序渐进,慢慢训练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区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责任与义务、个人自由与社群秩序的关系,并通过情境教育让孩子慢慢体验与逐渐内化。比如,德国幼儿园通过餐桌规则、收纳整理规则、先来后到和轮流玩规则、喝水规则、午睡规则等自然后果法的实施,让孩子们懂得遵守或者违反规则会受到什么奖惩,分得清、记得牢,这对我们依据青少年思维特点、分层递进开展行为习惯训练是有启发的。五 无须事事完美,但求完整成长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