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HK$
12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0.9
《
真需求
》
售價:HK$
110.9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0.4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
內容簡介: |
《地质样品有机分析》共分为五章,介绍了地质样品有机物分析中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样品前处理技术与方法、检测技术与方法等内容,并结合不同类型目标分析物列举了部分地质样品中有机物分析检测的应用实例。
《地质样品有机分析》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教材,可作为化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教师、科研人员的教学与科研参考书,也可作为地质、石油、化工、环境、冶金、选矿及材料等工作部门分析测试人员的参考书及技术培训教材。
|
關於作者: |
帅琴,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副院长,1985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岩矿分析专业,198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获分析化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武汉大学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1-200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1996年起任副教授,2001年起任教授。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原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及其联用技术。涉及地质、环境、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分析测试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工作。现任《岩矿测试》期刊副主编,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已发表SCI论文 15 篇,EI论文 3 篇,发明专利 2 项。流动注射分析在环境地质工作中的开发和应用 成果获1996年度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地质找矿金属指标元素及无机阴离子测试新技术研究成果获2001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八),改革工业分析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开创性人才成果获1997年度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五)。
帅琴,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副院长,1985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岩矿分析专业,198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获分析化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武汉大学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1-200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1996年起任副教授,2001年起任教授。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原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及其联用技术。涉及地质、环境、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分析测试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工作。现任《岩矿测试》期刊副主编,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已发表SCI论文 15 篇,EI论文 3 篇,发明专利 2 项。流动注射分析在环境地质工作中的开发和应用 成果获1996年度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地质找矿金属指标元素及无机阴离子测试新技术研究成果获2001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八),改革工业分析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开创性人才成果获1997年度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五)。
|
目錄:
|
第1 章 地质样品有机分析概论 11.1 地质样品、地质分析和有机分析 11.2 地质样品有机分析发展现状 11.3 地质样品中有机物的分类 31.3.1 烃 41.3.2 脂肪酸 81.3.3 氨基酸 91.3.4 卟啉化合物 131.3.5 腐殖酸及干酪根 141.4 地质样品有机分析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15第2 章 地质样品有机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 182.1 气态有机分析样品采集方法 182.1.1 直接采样法 182.1.2 浓缩采样法 192.2 水样有机分析样品采集与保存 262.2.1 水样采样点的布设 262.2.2 水样采样器 272.2.3 水样采样量 282.2.4 水样有机分析采样方法 282.2.5 水样的预处理与保存 302.3 油气探井有机分析现场样品采集与制备 322.3.1 烃源岩样 322.3.2 储集岩样 332.3.3 古生物样 332.3.4 油、气、水分析样 342.4 固体有机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 352.4.1 土壤样品 352.4.2 沉积物样品 40第3 章 地质样品有机物分析前处理技术 423.1 概述 423.2 液-液萃取 423.2.1 液-液萃取方式 433.2.2 影响液-液萃取的因素 443.3 索氏提取 453.3.1 经典索氏提取 453.3.2 自动索氏提取 453.4 加速溶剂萃取 463.4.1 加速溶剂萃取的原理和仪器结构 463.4.2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463.4.3 加速溶剂萃取与其他萃取方法的比较 483.5 超临界流体萃取 483.5.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483.5.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影响因素 493.5.3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步骤 503.5.4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 503.6 超声波辅助萃取 513.6.1 超声波辅助萃取的原理 513.6.2 超声波辅助萃取的影响因素和不足 523.6.3 超声波辅助萃取与其他萃取方法的比较 523.7 微波辅助萃取 533.8 固相萃取 543.9 固相微萃取 563.9.1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特点 583.9.2 固相微萃取的模式及原理 583.9.3 冷涂层固相微萃取 603.9.4 固相微萃取与仪器联用 623.10 吹扫捕集 623.10.1 吹扫捕集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633.10.2 吸附剂的选择 633.10.3 影响吹扫捕集效率的因素 633.10.4 吹扫捕集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643.11 液相微萃取 653.12 萃取液浓缩、净化技术 673.12.1 旋转蒸发 673.12.2 氮吹 683.12.3 柱色谱 69第4章 地质样品有机物分析检测技术 714.1 色谱法 714.1.1 气相色谱法 714.1.2 全二维色谱法 724.1.3 高效液相色谱法 734.1.4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754.2 有机质谱法 754.2.1 气相色谱-质谱法 764.2.2 液相色谱-质谱法 78第5 章 地质样品有机分析测试应用举例 805.1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805.1.1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 805.1.2 超声波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的多氯联苯 825.1.3 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835.2 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855.2.1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855.2.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地下水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 885.2.3 气相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的有机氯农药 915.2.4 气相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的多氯联苯 925.3 石油、天然气有机成分分析 945.3.1 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的气相色谱分析 945.3.2 原油中芳香烃的气相色谱分析 955.3.3 轻质烃类的气相色谱分析 985.3.4 天然气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1015.4 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1055.4.1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空气中的痕量酚类化合物 1055.4.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气相和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类 1065.5 有机生物标志物分析 1075.5.1 储层沥青与有机包裹体生物标志物分析方法 1075.5.2 岩石可溶有机物和原油中生物标志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1085.5.3 全球气候变化中正构烷烃、正构脂肪酸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方法 112参考文献 115
|
內容試閱:
|
地质分析是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其产生的数据是地质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及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要基础,是发展地质勘查事业和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现代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对地质分析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强,迫切要求地质分析技术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地球科学研究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为培养地质分析领域创新型、复合型优秀技术人才,自2011年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化学专业依托自身优势,制定了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于当年开始试点工作。2013年,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得教育部批复,自2014年起正式实施。本书即为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教材之一。
地质分析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化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也是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班的重要专业课程。近年来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紧密围绕现代地球科学发展的需求,由传统的岩石矿物分析拓展到水体、土壤及植物分析;由传统的物质成分、物相分析拓展到形态分析、元素价态分析;由传统的无机元素分析拓展到有机物分析等。地质样品有机物分析已成为现代地质分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地球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质样品有机物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内容的拓展及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地质样品有机物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教学及科研团队在一些领域如固相微萃取技术及方法、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书在总结、归纳文献和团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地质样品有机物分析中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样品前处理技术与方法、检测仪器及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列举了部分地质样品中不同目标分析物的检测应用实例。
本书共分为五章,由帅琴、邱海鸥、汤志勇等编。第1章由帅琴、彭月娥等编写,第2章由邱海鸥、汤志勇、常卿等编写,第3章由帅琴、黄理金、徐生瑞等编写,第4章由顾涛、雷晓庆等编写,第5章由黄云杰、许双双等编写。全书由帅琴、汤志勇统稿。本书的出版得益于前辈们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得益于地质分析教学与科研团队全体人员长期从事教学与实践的成果,得益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项经费的资助。同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务处和材料与化学学院领导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本团队研究生们为本书的录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另外,特别感谢本书编写过程中所参考的书籍、文献及相关资料的作者们。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与欠妥之处,恳请读者进行指正和谅解。
编者
2019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