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內容簡介: |
为加强清史研究,引导清史研究健康发展,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清史研究范式和学术话语,2018年7月,根据中宣部有关文件指示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清史研究分析研判小组。小组成立后,在清史相关议题设置、学科建设、学术会议组织、学术成果发表等方面做了一些具体的联络和组织工作。为展示工作成果,我们遴选了一年来小组成员和相关研究单位、宣传单位的部分学术成果,予以结集出版。收入文集的文章大致涉及清史研究相关理论和学术话语、清史研究具体实证性和研究性文章,以及相关研究单位、宣传单位召开的代表性学术会议的新闻报道。考虑到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学术话题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大、领域比较多,在筛选文章时,我们并未严格以清代为限,而是将对清史研究有启迪意义的部分成果也收录了进来,供学界参考。
|
關於作者: |
周群,1978年生,安徽潜山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常务副主编、副编审,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思想通史》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史,在《人民日报》《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代表作有《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话语权》《百年中国思想史的当代省思》《秦代置郡考述》《西汉二千石秩级的演变》等。
|
目錄:
|
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代序) 高翔/1
关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的几个问题 瞿林东/3
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话语权 周群/30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清史研究 赫治清 等/34
明清易代后的国家治理指导思想/34
清前中期的大国治理能力刍议/37
大国优势与清前中期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思考/40
世界历史视域下的清前中期大国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思考/44
改革开放中的清史研究40年 李治亭/47
以旧充新、罔顾事实新清史若干观点辨析 杨益茂/67
理藩院体制是清朝藩部管理的重心吗
谈新清史满洲殖民主义论的史实错误 刘文鹏/72
跳出汉化与胡化之争 陈宝良/76
中国学者研究中的内亚概念及其问题反思 祁美琴 陈骏/80
后伯希和时代中西方内亚史学严谨性的丧失:《重释内亚史》补笔 钟焓/96
帝国概念在西方和中国:历史渊源和当代争鸣 刘文明/109
近四十年来美国中国学理论、范式与方法对国内史学研究的影响 杨华/133
如何书写全球史学史 董欣洁/152
互动视角下东亚文明史的空间结构兼论中国的历史空间 魏孝稷/173
国家转型:明代还是清代?
有关明清国家性质的新理论与新研究 鱼宏亮/201
陈廷敬与清初社会秩序重建 朱昌荣/207
礼仪与政治:清朝礼部与理藩院对非汉族群的文化治理 张永江/216
试论藏传佛教的王朝化与国家认同
以清朝敕建藏传佛寺为中心的考察 祁美琴 安子昂/236
湖广苗疆地区改土归流进程考论 安介生 周妮/260
青浦教案及鸦片战争后条约体系的突破 王海岑/271
中国古代专制说的前奏
1899年前君主国定位的形成与演变 邓华莹/284
清末民初国家构建问题再阐释 刘文鹏/299
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当代价值 马大正/304
中国边疆学构筑是中国学人的历史担当 马大正/311
新世纪中国边疆学的构建路径与展望
兼论中国边疆理论的三个来源 吕文利/323
理解结构:清代形成的嵌入式互动格局 吕文利/339
1808年西沙测绘的中国元素暨对比尔海顿的回应 丁雁南/344
明清时期陆上西部丝绸之路再审视 吴四伍/358
明清丝绸之路与世界贸易网络
重视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鱼宏亮/367
附录 学术会议报道
清代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377
我校召开2018年清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座谈会/379
清代西北边疆治理学术研讨会暨新疆流人史与流人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会举行/381
学者聚焦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第七届全球史学术论坛在京举行/383
后记/385
|
內容試閱:
|
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代序)
高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原文刊于《人民日报》2019年1月15日,第5版。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向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发来贺信,对如何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历史研究服务现实提出了殷切期望,赋予了神圣的时代使命。
述往事,思来者,明道求真、以史经世是中国史学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也是历史研究发现新的学术增长点、推动学术创新的必由之路。真正的历史研究从来不是冰冷的学术过程,而是充满情怀、抱负、灵感的科学探索。新时代中国史学必须弘扬优良传统,自觉地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去中流击水,去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努力展现当代中国历史学独特的科学价值和人文精神。
近些年来,史学研究领域存在着碎片化、表面化、片面化现象,这不应该成为历史研究的主流。高层次的史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长时段问题、全局性问题、本质性问题展开,重视规律总结、理论概括和提升,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必须立足中国的土地,说中国话,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研究范式,推出体现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风格的鸿篇巨制。真正的史学研究必须有思想、有灵魂、有立场,照抄照搬、拾人牙慧是没有出息的做法。只有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用中国的话语阐释人类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国际主流学术展开对话和交流。
在学术活动中,尊严来自实力,地位取决于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才辈出,成果丰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史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切理解时代需求,正视自身在水平、能力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