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編輯推薦: |
一面是老街古村的古风犹存
一面是车水马龙的工业传奇
秀甲岭南的文川武乡
改革先行的全国明星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探访东莞
解读千年莞邑的自然与人文
|
內容簡介: |
东莞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久远得多。1600多年前,这里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180年前,这里是中华民族近代史的开端;40年前,这里是中国制造的重镇,是改革先行的明星。今天东莞站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新经纬线上。爱国爱乡的精神在这里传承,多元包容的移民文化在这里成长,这是一个雄心勃勃之城。
|
關於作者: |
王晶晶(主编)
资深媒体人,多年担任北京主流媒体主编,国家级新闻大奖获得者。
|
目錄:
|
序言 疾风知莞草,惯看咸淡潮
地
千年莞邑之沧海桑田
咸淡三洋水,古今多少事
再造东莞:180年一遇的机遇降临
道
国家危亡际,书生拔剑南天起
岭南人才最盛处,翰墨芬芳胜莞香
这是莞人的故事,也是你我的凡常
风
古村落,延续广府传统,牵扯代代乡愁
岭南水乡,一幅实用主义的写意画
纵横水绕,村村箫鼓竞龙舟
麒麟舞盛世,莞邑满祥祯
物
中国沉香,东莞制造
莞草:一座城市的草本流年
千角灯:旧时王谢堂前燕
新昌鼓:古老意象下的小众行当
麻涌香蕉的消失与存在
荔枝,世界全是你清甜的模样
东莞的浮生六食
|
內容試閱:
|
疾风知莞草,惯看咸淡潮
撰文王晶晶
我们正处在城市合纵连横的时代。
从地图上看, 东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不仅是一个陆海相荡的地理单元、一个繁荣富饶的经济区域,更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城市群落。
勾连古今,东莞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东莞是岭南的东莞,东莞是珠江三角洲的东莞。了解东莞,首先要把它放进珠三角城市群当中去观察。
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密度最高的地区。东莞及其周边的小伙伴们皆是实力雄厚、星光熠熠的城市明星:千年商都广州、经济特区深圳、武术之乡佛山、浪漫之城珠海、伟人故里中山改革开放的春风率先从这里抢滩,短短几十年,经济飞速发展,市场高度发达,城镇连绵叠加,成为国人羡慕的首富之区。
这些城市系出同门,何其相似。它们背倚五岭,面朝南海,山隔水阻,远离中原,早期封建王朝视之为蛮夷之地;它们共饮珠江水,同扼珠江口,与西方文明接触最深,在中国近代史上言西学最早,各种思潮与变革由这里开始;它们有同样的气候和植被,暖湿多雨、满目绿色、四季繁花;它们有相同的建筑民居、骑楼侨乡和戏曲音乐,流行着一盅两件叹早茶的粤语文化。
这些城市共生共荣,唇齿相依。秦朝,它们同属南海郡管辖,治所在广州城;东晋时期再设东官郡,辖域也一度涵括今天的东莞、珠海、中山、惠州、香港、澳门、潮汕一带,治所在东莞境内。随着历史的推移、岭南的不断开发,这些城市的行政区划逐渐析出,形成了珠三角城市群的分布格局。今天的珠三角,托举起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培育了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东岸城市: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在高新技术产业大放异彩;西岸城市:佛山、中山、江门、肇庆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大有作为。
在城际融合与竞争的宏观格局中,地处广深港经济走廊要冲的东莞,与深圳、惠州,已实现同城化;与邻近的香港,共饮东江水,受香港的辐射带动;广州和深圳是珠三角城市群的双核心,东莞与佛山则在第二梯队中争奇斗妍。
今时今日,突出陆域概念的珠三角或许落伍,更前沿、更具国际视野的提法是突出海域的大湾区。珠三角九市,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已提升为国家战略,指向未来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广州、东莞、深圳、香港,这四座城市串起了大湾区的黄金中轴线,意味着东莞未来无限生长的可能性。
东莞是观察中国经济全球化最好的标本,在世界经济版图上,东莞寻找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单纯以世界工厂的角色来定位东莞,是一种错觉。在科技创新领域,东莞频频出击,松山湖国家级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选址东莞,几乎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东莞建设高科技新城的决心。
城市格局脱胎换骨,基础设施日益美好,是东莞的现在进行时,深入了解这座城市,还须回看历史。
东莞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久远得多。
东莞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立县,初名宝安,有1600 多年的建县史。唐代至德二年(757年), 更名东莞。
东莞得名,源自莞草,有1262 年的历史。莞草,又名咸水草,曾广植于东南沿海,以东莞所产质地最佳。明代东莞籍官员卢祥的《莞草》诗这样写道:苑彼莞草,芃芃其色;不蔓不枝,宜之为席;宜之为席,资民衣食;邑之攸名,实维伊昔。大意是说,莞草碧绿高挑,茎干笔直生长,适合编织草席,坚韧耐用的莞席,可供养百姓衣食,小城因此得名,历史极为悠久。
东莞人自称莞人,并把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亲切地唤为莞邑。这青青河畔草,勾连着东莞漫长的城镇变迁与市井民情,内化为这座城市坚韧顽强、充满活力、不断向上生长的草根精神。
在历史的坐标上,这座城市贡献了莞草、莞盐、莞香三大名产,更贡献了一大批抵御外侮、建立奇功的爱国名将。宋元之际,布衣将军熊飞起兵抗元,岭南大儒屈大均有评:东官自是英雄地,熊氏将军首建威。此后,国家危难之际,总有莞籍名将拔剑南天起。罗亨信、袁崇焕、张家玉、蒋光鼐、王作尧这些爱国爱乡的英雄人物,东莞人说起来如数家珍。袁崇焕更是以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的情怀永垂史册。
1839年,中国历史的车轮开进东莞。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是东莞咏叹不尽的题材。英国军舰与虎门炮台的隆隆炮火,在此处翻开了中华民族近代史的新篇章。
远离工业的喧嚣,古风存于东莞的市井。走进市中心,日新月异的新城区与时光凝固的老城区联袂而存。点缀在老城区老街老铺间的西城楼、却金亭碑、金鳌洲塔,以及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也有一肚子的故事可讲。
远离都市的繁华,古风犹在东莞的乡间。始建于或宋元、或明清的古村落,得到了政府妥善保存和呵护,它们的门楼、祠堂、巷道、书院、古塘、水井,饱经风霜却大多完好,人们住着红砂岩墙基的古宅,传承着耕读传家商儒相济的古训。
东莞如同双面镜子A面是我们知道的新兴城市的这一面: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受益者,胸怀世界一流城市的远大抱负;B面是我们忽略的历史古城的那一面:岭南海防重镇,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举足轻重,有厚重历史底蕴和人文资源。单拿出一个方面来说,都不是真正的东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