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5.8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編輯推薦:
本教材编委会由全国10余所中医药院校的中药、方剂学科的专家组成,主要将中药学和方剂学两门即独立又密切关联的课程结合起来,系统研究了方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运用等知识。本教材选材详略得当,既参照《药典》及现有的全国教材,又展现了本教材编写专家宝贵的临床用药体会,内容编排形式多样,穿插汇总性中药和中成药相关表格,以便读者对比、查找和记忆。此外拓展内容丰富,课后思考题和《方药学》*版下篇康复、营养(药膳)方药及方药护理等内容已移至与本教材配套的网络增值部分。
內容簡介:
《方药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创新课程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系统研究了方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运用等知识,是由中药学和方剂学两门即独立又密切关联的课程所组成。内容由上篇总论、下篇各论、附篇常用中成药三部分组成。总论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方药学的定义、范围以及发展史,并对中药基本理论、方剂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各论按功效将方药分为解表、清热、泻下、祛湿、温里、理气、消食、理血、化痰止咳平喘、平肝息风、安神、开窍、补虚、收涩共十四章,收载中药275味(其中主要药物144味,其他药131味),方剂102首。附篇中成药182种,列有分类、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禁忌等方面,便于查找,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应用,对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亦有所帮助。
本教材适用于康复、护理、营养、卫生管理、运动医学、药学等专业的学生,应安排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之后进行教学。
關於作者:
袁颖,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从事中药学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承担《中药学》《美容中药学》《方药学》等课程的教学。主编《美容中药学》,参编《中药现代研究进展》《中药大辞典》《中药学》等专著、教材。承担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优青基金项目等。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新药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都广礼,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方剂配伍理论和配伍规律(增效减毒)研究及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研究。主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课题六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6篇,编写《古今效方临床应用内科卷》、英文版中医方剂学《Science of Prescriptions of TCM》等著作、教材9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2部,参编4部。
目錄 :
第一章方药学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第一节 产地
第二节 采集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 炮制目的
第二节 炮制方法
第四章方药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
第二节 中药的配伍
第三节 方药与治法
第四节 方剂的组成
第五节 方剂的变化
第五章方药的应用
第一节 方药的应用禁忌
第二节 方药的常用剂型
第三节 方药的用量用法
一、 剂量
二、 用法
各论
第六章解表方药
第一节 解表药
一、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叶
生姜
羌活
防风
白芷
其他常用发散风寒药
二、 发散风热药
薄荷
牛蒡子
桑叶
菊花
柴胡
葛根
其他常用发散风热药
第二节 解表剂
麻黄汤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杏苏散
小青龙汤
川芎茶调散
桑菊饮
银翘散
小柴胡汤
败毒散
第七章清热方药
第一节 清热药
一、 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栀子
夏枯草
其他常用清热泻火药
二、 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
其他常用清热燥湿药
三、 清热凉血药
地黄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其他常用清热凉血药
四、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板蓝根
白头翁
蒲公英
鱼腥草
其他常用清热解毒药
五、 清虚热药
青蒿
地骨皮
其他常用清虚热药
第二节 清热剂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清营汤
黄连解毒汤
凉膈散
普济消毒饮
仙方活命饮
导赤散
龙胆泻肝汤
泻白散
苇茎汤
芍药汤
青蒿鳖甲汤
第八章泻下方药
第一节 泻下药
大黄
芒硝
火麻仁
其他常用泻下药
第二节 泻下剂
大承气汤
大黄牡丹汤
温脾汤
麻子仁丸
第九章祛湿方药
第一节 祛湿药
一、 祛风湿药
独活
威灵仙
蕲蛇
川乌
秦艽
防己
桑寄生
其他常用祛风湿药
二、 化湿药
广藿香
苍术
砂仁
其他常用化湿药
三、 利水渗湿药
茯苓
薏苡仁
泽泻
车前子
木通
茵陈
金钱草
其他常用利水渗湿药
第二节 祛湿剂
独活寄生汤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八正散
茵陈蒿汤
六一散
三仁汤
五苓散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萆薢分清饮
第十章温里方药
第一节 温里药
附子
干姜
肉桂
细辛
吴茱萸
其他常用温里药
第二节 温里剂
理中丸
吴茱萸汤
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
阳和汤
第十一章理气方药
第一节 理气药
陈皮
枳实
木香
香附
川楝子
薤白
厚朴
其他常用理气药
第二节 理气剂
越鞠丸
半夏厚朴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柴胡疏肝散
苏子降气汤
定喘汤
旋覆代赭汤
第十二章消食方药
第一节 消食药
山楂
麦芽
鸡内金
其他常用消食药
第二节 消食剂
保和丸
健脾丸
第十三章理血方药
第一节 理血药
一、 止血药
小蓟
地榆
三七
茜草
蒲黄
白及
仙鹤草
艾叶
其他常用止血药
二、 活血化瘀药
川芎
延胡索
郁金
丹参
桃仁
红花
益母草
牛膝
莪术
其他常用活血化瘀药
第二节 理血剂
小蓟饮子
黄土汤
槐花散
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
桃核承气汤
生化汤
复元活血汤
第十四章化痰止咳平喘方药
第一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
天南星
芥子
浙贝母
川贝母
瓜蒌
桔梗
苦杏仁
枇杷叶
桑白皮
葶苈子
白果
百部
旋覆花
其他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二节 化痰止咳平喘剂
二陈汤
清气化痰丸
贝母瓜蒌散
三子养亲汤
止嗽散
第十五章平肝息风方药
第一节 平肝息风药
石决明
牡蛎
赭石
羚羊角
钩藤
天麻
全蝎
其他常用平肝息风药
第二节 平肝息风剂
羚角钩藤汤
镇肝息风汤
天麻钩藤饮
半夏白术天麻汤
第十六章安神方药
第一节 安神药
朱砂
磁石
龙骨
酸枣仁
远志
其他常用安神药
第二节 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
磁朱丸
天王补心丹
酸枣仁汤
第十七章开窍方药
第一节 开窍药
麝香
牛黄
冰片
石菖蒲
苏合香
其他常用开窍药
第二节 开窍剂
安宫牛黄丸
苏合香丸
第十八章补虚方药
第一节 补虚药
一、 补气药
人参
党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山药
其他常用补气药
二、 补血药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何首乌
阿胶
其他常用补血药
三、 补阳药
鹿茸
淫羊藿
冬虫夏草
蛤蚧
杜仲
肉苁蓉
补骨脂
菟丝子
其他常用补阳药
四、 补阴药
北沙参
麦冬
石斛
龟甲
鳖甲
其他常用补阴药
第二节 补虚剂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
生脉散
痛泻要方
逍遥散
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
八珍汤
炙甘草汤
六味地黄丸
左归丸
一贯煎
百合固金汤
肾气丸
右归丸
地黄饮子
七宝美髯丹
第十九章收涩方药
第一节 收涩药
五味子
乌梅
肉豆蔻
山茱萸
莲子
海螵蛸
其他常用收涩药
第二节 固涩剂
牡蛎散
九仙散
四神丸
乌梅丸
真人养脏汤
金锁固精丸
桑螵蛸散
附篇常用中成药
附一 内科常用中成药
附二 外科常用中成药
附三 妇科常用中成药
附四 儿科常用中成药
附五 眼科常用中成药
附六 耳鼻喉科常用中成药
附七 骨科常用中成药
附八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索引
索引一 中药名称索引
索引二 方剂名称索引
內容試閱 :
方药学是研究方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运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由中药学和方剂学两门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课程所组成。本教材适用于康复、护理、营养、卫生管理、运动医学、药学等专业的学生,应安排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之后进行教学。
《方药学》第1版在2010年出版后应用已近十载,得到了使用单位和学生的认可与好评。根据使用过程中反馈的情况及最近10年来的学科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科研和临床需要,满足学生日益变化的学习需求,现对《方药学》进行修订。
本教材分上篇总论,下篇各论,附篇常用中成药,索引,共四部分。
一、 总论
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方药学的定义、范围;发展简史按朝代重点介绍了一些代表性的本草学和方剂学专著。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介绍了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道地药材的概念,并简单介绍了植物类药、动物类药、矿物类药的采集;中药的炮制重点介绍了炮制的概念和炮制的目的,简述了传统炮制的常用方法。
方药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中药药性理论,中药的配伍,方药与治法,方剂的组成,方剂的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方药的应用包括方药禁忌、方药的常用剂型、方药的用量用法等。
二、 各论
遵循以药带方,方药结合的原则,按功效将方药分为解表、清热、泻下、祛湿、温里、理气、消食、理血、化痰止咳平喘、平肝息风、安神、开窍、补虚、收涩共十四章,共收载中药275味(其中主要药物144味,其他药131味),方剂102首,附篇中成药182种。
每章分概说、中药、方剂三部分。
1. 概说 包括定义、分类、功效、适应证、配伍、使用注意等内容,其中定义将中药和方剂两部分合二为一。
2. 中药 首先简介该类药物的定义、共性、功效、适应证;具体药物分主要药物和其他药物两类。主要药物包括药名、来源、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药名以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典》为正名,标明出处,注明拼音和拉丁名;来源介绍药物科属、主要品种、药用部位及产地;药性介绍五味、四气、毒性、归经;功效参照《药典》及现有的全国教材,并按药物功用的主次顺序排列;应用包括主治病证及代表性症状、药物的治疗原理、主要配伍及方名;用法包括剂型、入汤剂的特殊入药法;剂量包括常用剂量、特殊剂量,单位以克的英文字母g表示;使用注意包括病证、配伍、饮食和特殊生理状况的禁忌。其他药物以表格形式表示,包括药名、药性、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备注特殊使用注意、称谓等。
3. 方剂 首先简介该类方剂的定义、主要功效、适应证以及分类。每个方剂包括方名、组成、功用、主治、方解、现代应用、注意事项等。方名注以出处;组成包括药名、原剂量括号内为现代应用参考剂量;功效以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陈德兴,文小平主编,2013,清华大学出版社)为准;主治包括证候类型以及代表性症状;方解包括主治特点、主要病因病机、配伍作用或特点、名家评价或称谓;现代应用包括西医学病名以及中医证型;注意事项根据具体方剂着重于用量、用法、宜忌等有特点的内容。
三、 附篇(常用中成药)
选择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常用中成药,介绍中成药的组成、功效、主治、禁忌等。主要参考《全科医生中成药手册》(陈德兴主编,2015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相关内容。
四、 索引
1. 中药名称索引 按药名拼音顺序编排。
2. 方剂名称索引 按方剂名拼音顺序编排。
本教材由全国10余所中医药院校的中药、方剂学科的专家组成编委会,共同承担编写工作。分工如下: 上海中医药大学袁颖、都广礼编写上篇总论;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素安编写解表药、泻下药;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海颖、王又闻编写清热药;江西中医药大学赵海平编写祛湿药;湖北中医药大学汪琼编写温里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河南中医药大学崔璨编写理气药、消食药、平肝息风药;南京中医药大学杭爱武编写理血药;浙江中医药大学管家齐编写安神药、开窍药、收涩药;上海中医药大学袁颖、王又闻编写补虚药;福建中医药大学陈学习编写解表方剂、安神方剂;长春中医药大学张文风编写泻下方剂、理血方剂、开窍方剂;辽宁中医药大学李然编写化痰止咳平喘方剂、收涩方剂;上海中医药大学郭晶磊编写温里方剂、理气方剂;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少丽编写祛湿方剂;陕西中医药大学韦永红编写清热方剂、平肝息风方剂;浙江中医药大学季旭明编写补益方剂。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子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霍莉莉、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铭、广州医科大学范萍编写常用中成药部分。
本教材主审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柏灿教授和文小平教授。
《方药学》第1版下篇康复、营养(药膳)方药及方药护理部分现转移至与本教材配套的网络增值部分。其中康复方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柏灿、文小平、齐瑞编写,营养(药膳)方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柏灿、文小平、王海颖、孙丽红编写,方药护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柏灿、文小平、王茵编写。此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原院长严隽陶教授、上海市营养质控中心主任陈霞飞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护理部主任张雅丽教授分别对康复方药、营养(药膳)方药、方药护理的编写提出了宝贵和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本教材针对康复、护理、营养、卫生管理、运动医学、药学等专业的特点,将药和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旨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中药与方剂。对第2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欢迎大家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以利于今后进一步完善。
《方药学》编委会
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