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編輯推薦: |
本研究以1990-2015年的六次欧洲工作环境报告和2014年《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态度》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研究的逻辑起点隐藏在于欧洲工作环境各项指标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追问中,研究的假设也起步于欧洲的工作环境量表是否适用于中国工作环境的测量的探寻中。同时,本研究的逻辑落脚点将落在中国的工作环境指标如何勾连组织个体行为、态度与组织结构以及制度安排。本书在对比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呈现中国员工工作环境内关于组织个体行为互动的事实,探寻行为与工作环境互动的结构性因素以及影响因素。带领读者对中国企业的工作环境变化、工作领域内发生的个体组织社会心理变迁产生进一步的关注和兴趣。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1990~2015年六次《欧洲工作环境报告》和2014年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态度调查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追问欧洲工作环境各项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探寻欧洲的工作环境量表在中国企业工作环境测量中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基于此,本书试图归纳和总结中国企业工作环境指标如何勾连组织个体行为、态度与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本书在分析、对比数据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呈现中国企业工作环境内部组织个体行为互动的事实,解析行为与工作环境互动的结构性因素以及影响因素,引导读者对中国企业的工作环境变化、工作领域内发生的个体组织社会心理变迁产生进一步的关注。
|
關於作者: |
张彦,西南大学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中国工作环境研究课题组主要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作环境,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组织治理中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组织冲突以及员工参与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组织并参与过与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全国性年度数据调查若干次。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与社会和组织治理相关的学术文章。
|
目錄:
|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对象与工作重点、难点
2 工作环境研究的文献回顾
2.1 工作环境的研究缘起
2.2 工作环境的学科界定与结构分析
2.3 工作环境的相关研究
2.4 工作环境的概念建构
2.5 欧洲工作环境指标体系
2.6 研究述评与讨论
3 企业工作环境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其数据分析
3.1 概念操作化与研究思路:工作环境指数
3.2 工作环境问卷题器与信效度检验
3.3 抽样方法与数据收集
3.4 城市居民工作环境总体分析与讨论
3.5 城市居民工作环境的人口学变量分析与讨论
3.6 城市居民工作环境的影响因素讨论
4 企业客观组织环境与岗位投入的关系:以自尊为中介变量
4.1 引言
4.2 客观组织环境、自尊与岗位投入
4.3 概念操作化
4.4 分析与结论
4.5 讨论
5 将来研究的一些设想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编者序
工作环境(working conditions)主要指的是从业者在其工作单位中,从主观上所感受到的一种工作氛围(working climate)与工作状态(working state)。工作组织与单位作为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制度载体,主要是通过其所形成和营造的独特的社会环境或者组织文化影响和规范员工的组织行为。在欧洲,工作环境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交叉学科领域。在中国,对工作环境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目前主要从工作时间、工作报偿、工作场所以及工作中的员工参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工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使人们从农业文明互不关联的个体劳动中脱离出来,走向互相关联的集体劳动。人们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不断互动,社会交往日益频繁。这种不断互动与频繁交往使人们产生对公共品的要求,同时也发展出公共道德规范。随着公共(集体)空间和公共品在质量与数量上不断提高与增加,集体劳动的效率会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集体劳动的环境以及公共空间的环境也会不断改善,这既是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文明发展的条件和前提。在现代社会,工作组织是各类组织的最主要形式,也是多数社会成员的主要栖身场所。人们生活在社会里和工作中,工作是人们一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会给人们带来完全的满足与充分的意义。一方面,人们的工作以及工作的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这样的组织及其环境实际上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价值观与行为取向重塑的社会场所;另一方面,人们的行为也深深地嵌入了他们工作的那个单位或者说他们的职业或工作之中。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完成他们的社会化过程。恰恰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在工作单位中感受到的组织氛围与工作状态,对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事实上,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取决于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者的质量,取决于这种经济活动组织者所营造的工作环境的质量。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造就有质量的工作,它既是一个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条件。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首先需要创新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同时需要提高劳动者工作的质量,这是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基础。
不少研究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在微观个体层面,能够为人们获得幸福与满足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前提,为人们的情感满足提供必要的社会归属,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在组织中实现自我,激发潜能,为人们的自我成长和满足提供必要的公共场所;在中观组织层面,能够促进良好的组织文化构建,提高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提高组织效率,进而快速推动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在宏观社会层面,有助于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实现新常态下的健康、平稳,同时也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合理的预期。
按照社会学的理论,在一个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行为结构总是嵌入组织的结构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工作环境作为组织员工行为的结构性因素,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好的工作环境、工作质量,作为衡量人类福祉的重要指标,不应该也不能够被忽略在社会发展的关注范畴之外。
从学科特点来说,组织 工作环境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从组织社会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具有明显的学科特长和优势。就研究路径而言,将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观点运用于对工作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不仅使我们从学术视角对组织环境变迁的结构特征及影响机制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而且由于工作环境贴近现实生活实践,勾连社会成员与各类工作组织,因而也使其成为宏观与微观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个社会的景气离不开这个社会中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景气,或者组织中良好的工作环境。当一些社会成员在自己所隶属的组织中不愉快、不满意,感受不到组织的激励,体会不到其他组织成员的帮助和支持,那么,他们这种不满的感受和情绪就会或多或少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宣泄到社会当中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社会的景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一个组织的景气以及组织的工作环境能够使我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一个社会的景气,这恰恰也是我们研究组织景气与工作环境的学术意义。
另外,对工作环境研究的深入,能够为组织的评估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与方法的基础。事实上,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一个组织的景气状况进行评估,这对于提高组织的效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加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与归属,都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正是从工作环境研究的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出发,我们从2013年开始,对中国的工作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套丛书,就是试图根据我们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数据,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的工作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观察与分析,同时也对我们前一段时期的研究工作进行一个小结。
我们衷心地期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工作环境的研究和深入。
是为序。
前言
本书是由两个学术产品奠基而成的。1990~2015年,五年一度的《欧洲工作环境报告》是研究假设的文献基础;《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42016)》所提供的企业数据是测量框架的设计基础。总体而言,本书的逻辑起点隐藏于对五次欧洲工作环境各项主客观指标的增减变化、测量重心的迁移与重组以及各项指标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追问里;本书的研究假设也起步于对欧洲工作环境量表是否适用于中国企业工作环境的探寻与测量里。因此,本书的逻辑的研究结点很可能会在中国企业工作环境指标如何建构、如何实施测量以及如何校验的设计与演进里自然生成。它将为相关读者开启理解企业组织的一扇门。在这扇门里,每一个个体都委身于结构与制度交互作用的各个工作岗位中,他们在岗位上所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甚至流露出的价值观与企业组织的制度、结构勾连在一起,呈现出浑然一体的和谐融合,或对抗博弈的巨大张力。探究与测量其间的相互影响,分析这些影响的效应将在何种意义上对组织的运行、个体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建构发生作用,这是本书的题中之意,也是在中国研究各类组织工作环境中的人事、制度与场所如何嵌套、组织与运作的起步之举。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工作环境,自然侧重于关注企业员工对工作环境的主观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工作环境状况的反馈与评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个企业工作环境的状况能够通过组织中的个体行为与主观感受被稳定地表现出来。基于此,本书的总体研究框架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试图探讨员工对工作环境的主观感受及其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研究重点);另一方面,我们试图厘清员工态度与其对工作环境感受之间的联系,进而从理论与方法的结合上探讨企业工作环境的界定,研究对企业工作环境的概念操作化与指标测量设计(研究难点)。
基于这个总体框架的考虑,我们试图把企业工作环境区分为客观工作环境、客观组织环境与主观心理环境。事实上,员工对工作最直接的感受,源于客观组织环境,包括自然工作场所、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工作自主性、工作歧视和组织支持。与此同时,真正影响员工工作感受的内在影响因素源于其对工作的主观体验,即主观心理环境,它是员工一切工作行为和工作体验的内在驱动力,包括职业期望、工作压力、工作自尊、工作安全感和工作效能感。与企业工作环境休戚相关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法规与法案,虽然立于企业组织边界之外,却作为制度环境的独立指标,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企业的工作环境,左右着企业的发展与变迁。
同样基于这个总体研究框架,本研究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总体交代了目前在中国展开企业工作环境研究的背景。我们对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的历时变迁进行了梳理,试图厘清企业工作环境相关概念的使用边界,从而试图设计出一套简单、灵敏并且便于操作的指标体系。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交代了企业工作环境研究的逻辑起点,企业工作环境的结构内涵,以及欧洲工作环境研究进程中概念框架的变化,检讨国外工作环境研究的缺陷与存在的问题,寻找对中国企业工作环境研究的意义与启示。第三部分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总体描述中国企业工作环境的现状与影响因素,重点交代工作环境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劳动者对工作环境的主观感受在工作属性、组织类型等因素上的差异。第四部分则在企业工作环境各个指标存在相互影响的判断上,着重探讨企业工作环境中的客观组织环境对员工态度的影响,将影响员工岗位表现的各个因素带回到企业各组织环境的维度中去讨论、分析与总结。
经过上述四部分的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工作环境可从客观工作环境、客观组织环境和主观心理环境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且三个维度之间具有显著关联;(2)以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所得数据表明企业工作环境的总体满意度适中,其中,在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户口等人口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深入探讨发现,在宏观经济、中观组织、个体心理三个方面都存在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环境态度的因素;(4)具体考察企业员工所处的客观组织环境与其行为的影响后我们发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程度和自尊社会性水平对于员工岗位投入有显著的影响。
中国企业工作环境的研究从2014年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六个学术年度了。工作环境量表从最初的变量百余个发展到今天的变量千余个,研究的视野从最初的企业组织发展到各类组织和各类群体。无论变量如何由简入繁,今后又如何去繁归简,我们始终在努力探寻一套有效的量表来刻画企业组织与其员工行为交互作用的规律,同时预测组织因其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变化而在未来呈现的样态。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组织内个体的主观感受自始至终都被我们视作研究的集结点与发散点。我们希望透过对工作环境这一黑箱的开启、洞察与分析,帮助读者找到理解组织中个体工作态度与行为变化的依据和未来变化的趋势。当然,我们更希望透过对组织内员工在其各自岗位上的角色扮演和组织社会化的过程,去理解个体是怎样与组织互动,与社会同构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