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1970年世界上第一根低损耗光纤问世以来,光纤通信得到了飞速发展。正在运行的光纤通信系统比比皆是,新的设备、新的应用还在不断涌现。光纤通信所能实现的功能早已大大超过基于铜缆传输的系统。光纤通信技术使得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发展至信息社会成为可能。光纤通信与尚存的铜线应用以及正在快速增长的无线系统共同构建了信息基础架构,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光纤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而以此为题材的书籍很多。在众多的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在理论体系及数学论证方面论述得十分详细。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却相当困难。本书试图在降低难度的同时,尽可能为读者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工作原理以及系统容量等内容提供必要的信息。书中列出了重要的理论结果及数学结论,但省略了冗长的推导过程。在适当的情况下,尽可能用物理概念对这些理论结果加以解释,并用大量的图表说明这些结果的用途。为了使提供的知识更接近于实际,书中还给出了典型器件特性参数的数值范围。
本书的第一版于1984年问世时,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已经建成了纵横交错的光纤线路,用于交换局之间的电话信息传输。到1988年本书的第二版出版时,陆地长途光纤电话网的建设已接近完成,而在世界主要的海洋中正铺设海底光缆。与此同时,光纤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也正在发展之中。1992年本书第三版出版时,世界范围内已铺设超过1000万千米的光纤线路。海底光缆建设也加紧进行,光纤局域网则快速增长。到1998年本书第四版问世时,多条跨越大西洋、太平洋及其他海洋的光缆已经投入运行。同时,各种光纤入户的试验也已完成,以便为各种不同的用户提供更加广泛的业务。在本版,也就是第五版出版时,我们注意到了光纤通信的几个新的发展方向。更大的传输带宽需求(尤其是因特网和商业应用),要求设计出信息速率超过太比特每秒(Tbps)的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在光纤业界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光纤入户仍然是一个目标,但并未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经济上的考虑使得这方面的进展步履维艰。对于无止境的更高的带宽需求,本书的基础内容不会有所变动,但第五版突出了新的技术进步来展现这一点。我试图尽可能完整地将这些新的发展纳入第五版。
本书是一本为不具备光纤光学和通信方面基础知识的读者撰写的导论性著作。书中用来解释光纤系统特性的简单概念只涉及代数和三角学。必要的时候,书中适当地引入有关光学、电子学和通信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书的原稿是以我从事研发工作的记录及一系列有关光纤通信短期课程的讲稿为基础写成的。这些课程的听众包括攻读技术学院二年制博士学位的人员,他们担负着从设计师到部门主管的各种职责,同时还包括工业界、政府和科学界的人士。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化学、物理学和多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同时,我还用这些短期课程的讲稿作为教材,为超过1500名电气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一年级硕士研究生讲授课程。这一课程通过电视讲授了20多年,最近几年又作为网络课程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可以从本书获益的专业人士包括从事实际工程设计的工程师,他们往往关注元器件、设备的选择和应用以及系统的设计计算。关于整个系统方面的知识对于器件设计师也很有用。其他从事与光纤通信事业有关工作的读者,例如高级工程决策人员、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市场和销售人员以及教师,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很有价值的信息。
本书是按以下结构来组织的。本书开篇给出了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指出了构成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单元。这可以激发读者学习后续各章的动力。第2章和第3章回顾了有关光学和波动学领域的一些重要成果,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光纤器件及光纤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第4章讲述集成光学,介绍将光器件集成在同一基片上的技术。集成光波导技术为在光纤中光波的传播提供了优异而简单的模型。第5章至第9章讲授用于构建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器件,包括光纤、光源、光检测器、耦合器以及分布式光网络。有关系统方面的考虑在第10章至第12章中讲授,包括调制方式、噪声对信息传输质量的影响以及系统设计等重要内容。
我希望读者在掌握本书的这些知识以后,能够设计和规划光纤系统,以及选择和评估构成该系统的诸如光纤、光源、光检测器和耦合器等元器件。掌握本书中的知识以后,读者也可以胜任对一些商用子系统,例如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的评估工作。
本书包含了自本书第四版出版以来光纤业界已有的重要进展。新的或扩展的论题包括拉曼(Raman)放大器、掺铒波导(erbium-doped waveguide)放大器、阵列波导光栅、电吸收式调制器、光微机电(micro-electro-mechanical,MEM)元件、色散补偿、可调谐光源、可调谐滤波器、光时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及稀疏波分复用等,以提升光谱利用率,更为注重外调制技术。在书中加进了一个新流行的光谱带分割表,对小形状因子连接器和无胶连接进行了描述。另外,还有很多细微之处的论述也有所改进,以便使概念更加清晰。
由于很多院校选用本书作为研究生的光纤光学课程教材,所以从第二版起本书添加了一系列习题。此次又新增了一些习题,同时对部分旧习题进行了修改,使新版本更适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有一些习题相对简单,主要是使学生对书中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熟练,从而更有把握。另一些习题则涉及更深入的考虑,同时还需要回顾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习题的答案附在本书末尾,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授课教师可获得本书的习题解答(申请Email:te_service@phei.com.cn)。
本书的前七章可以作为一个学期的课程。作为入门课,首先引进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主要元器件。学完这门课的学生可掌握进入光纤业界的必要知识。本书的后五章讲述一些更为高深的课题,可以作为第二学期的课程。为了进行数学方面的简化以及扩大本书的读者群,书中列出的许多结论没有加以详细推导。如果授课对象训练有素,例如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则授课教师可以补充讲解一些详细的推导过程,以使学生加深理解。
Joseph C. Palais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http:faculty.engineering.asu.edupalais
Preface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developed very quickly after the first low-loss fibers were produced in 1970. Operational fiber systems are now common, and new installations and applications appear continually. Communication by fibers has taken over many of the functions previously performed by copper-based systems and extended them significantly. Fibers have become an enabling technolog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which we live. They work together with the remaining copper applications and the growing wireless infrastructure to meet our expanding communications needs.
Fiber technology has matured sufficiently so that many books have been written on the subject. Some of these books are quite detailed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and mathematical content, and the beginner could find the level difficult.
This text is intended to be less difficult, while still bringing to the reader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design, operation, and capabilities of fiber system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mathematical results are given without accompanying lengthy proofs. However, results are explained in physical terms when possible and appropriate, and extensive tables and figures are used to make those results readily usable. To provide a realistic view, numerical values are given for the ranges of typical device param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