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技术事件、自然灾害、冲突和恐怖主义引发的化学品泄漏较为常见。据红十字会与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估计,1998年至2007年期间,发生了近3200起技术灾难,约10万人丧生,近200万人受影响。预计未来全世界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将会增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这些国家化学品提取、加工和使用的增加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人们对化学品的日益依赖要求卫生部门扩大其传统角色和责任,以便能够解决与使用化学品及其健康效应有关的公共卫生和医疗问题。
最近,国际上已展开了一些重要的举措,要求各国加强在化学事件和紧急情况中对健康相关事宜的处理能力:
2005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经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IHR(2005)]。该条例于2007年生效,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它通过制定可能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协调管理框架,促进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并加强所有国家检测、评估、告知和响应公共卫生威胁的能力。《国际卫生条例》最初针对某些传染病而开发,修订后的IHR(2005)也涵盖了涉及化学品的公共卫生威胁。
2006年,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通过了《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Strategic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hemicals Management,SAICM)。SAICM提供了一个促进全球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政策框架,包括化学事件预防和准备的许多方面。它包括三个文件:《关于化学品管理的迪拜宣言》对SAICM做出了高层政治承诺;《总体政策战略》列出了SAICM的范围、需求、目标、财务考虑因素、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实施和审查安排;另外还附有一个《全球行动计划》,作为支持SAICM实施的工具和指导文件。
世界卫生组织出版《化学事件公共卫生管理手册》(Manual for the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of Chemical Incidents)的目的是全面概述公共卫生在化学事件和应急管理中的原则和作用。手册内容涉及紧急周期的每个阶段,包括预防、应急预案与准备、侦检与警报、响应及恢复,但仍需认识到,化学事件和紧急情况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和多部门合作,卫生部门则可以在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发挥影响、起到补充或领导的作用。手册的目标受众包括公共卫生和环境专业人员,以及任何参与化学事件管理的其他人员。
世界卫生组织及本手册的参与者希望手册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并希望有助于卫生部门在未来履行其在化学事件和紧急情况管理中的作用和责任,从而有助于预防化学事件和减缓其健康后果。
世界卫生组织秘书处K. Gutschmidt博士担任本手册的制定,包括其科学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召集了一个科学专家组成的编辑小组,为项目提供监督、专业知识和指导,并确保其科学准确性和客观性。编辑成员包括G.Coleman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化学事件公共卫生管理合作中心主任,英国卡迪夫)、S.Palmer教授和D.Russell博士(英国健康保护局)。编辑小组在2007年至2009年间在卡迪夫和日内瓦多次会晤,确定手册的范围、内容和结构,并审查和讨论内容、监督项目的实施。
手册第一稿由D.MacIntosh博士(美国环境健康与工程局,美国马萨诸塞州牛顿市)编写,并于2007年2月在互联网上发布,供同行评审。另外,2007年4月23日至2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了对收到的意见的审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G.Coleman教授(主席)、A.Dewan博士(印度国家职业卫生研究所,艾哈迈达巴德)、金银龙博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李德宏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D.MacIntosh博士(美国环境健康与工程局,马萨诸塞州牛顿市)、I.Makalinao博士(菲律宾大学,马尼拉)、S.Palmer教授(英国健康保护局)、M.Ruijten博士(荷兰国家公共卫生及环境研究院)、D.Russell博士(英国健康保护局)、R.Soulaymani Bencheikh博士(摩洛哥药物警戒中心,拉巴特)、W.Temple博士(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国家毒物中心,达尼丁),丁文军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赵新峰教授(原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北京)、M.Barud Ali先生(哈尔格萨,索马里)、吴震博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J.Abrahams先生(亚洲备灾中心,泰国巴吞他尼)、Jiang Fanxiao博士(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北京)、J.Spickett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北京)、J.Tempowski女士(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和K.Gutschmidt博士(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
第二稿由D.MacIntosh博士和M.Ruijten博士(荷兰危机毒理咨询公司)编写,纳入了北京会议收到的建议,并于2008年2月18日至19日在伦敦编辑组进行了审查。文件初稿由Susan Kaplan女士编辑,版式由L''IV Com Srl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