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日益常态化、复杂化和高级化,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大对网络空间的部署,尤其是“斯诺登事件”的发生,更使得各国加快了网络安全军事力量建设的步伐。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国家安全的边界已经超越地理空间的限制,拓展到信息网络,网络安全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当前世界主要国家进入网络空间战略集中部署期,国际互联网治理领域出现改革契机,同时网络安全威胁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和演化,网络安全形势与挑战日益严峻复杂。新的技术不断涌现,下一代互联网(IPv6)、物联网、三网融合、虚拟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迅猛发展,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信息技术带给人类巨大进步的同时,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所产生的损失、影响也不断加剧,并逐渐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信息安全也不单是最初的防毒查毒那么简单的问题,信息安全的中心问题是要保障信息的合法持有和使用者能够在任何需要该信息时获得保密的、没有被非法更改过的“原装的”信息。即通常所说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简称CIA。然而最近,全球权威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咨询顾问公司Gartner在其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信息安全的CIA(S)[Safety]模型,打破了传统的三要素,将人员和环境安全加入了其中,即Safety People and Safety Environments。信息安全问题不是单凭技术就可以彻底解决的,它的解决涉及政策法规、管理、标准、技术等方方面面,系统安全问题的解决要站在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考虑全方位的安全。在这项系统工程中,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评测作为检验和评价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水平的重要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网络与信息系统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大,攻击技术和手段不断翻新,网络与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因素越来越多,安全风险防范的难度和复杂性也越来越大。由于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消除网络与信息系统中的每一个脆弱点,也不可能防御所有的攻击行为。在信息安全领域,风险控制意味着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并最终制订相应的安全防御策略,从而有效降低安全风险。以往的信息安全攻防未考虑成本,使得做出的攻防决策并不一定是最优决策。如何在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和投入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充分考虑攻防成本有效性问题,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出最合理的决策,做到“适度安全”,这就给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准确掌握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状况,找出风险最大的环节予以防范,避免大规模安全事件的发生,都需要通过信息安全检查、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测评等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来实现,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关键作用。本书以信息安全风险为切入点,站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来阐述在网络安全新时代中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相关内容,重点提出了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的方法,明确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任何网络与信息系统(虚拟边界或现实边界)的安全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一定是由外部的安全威胁等因素对网络与信息系统自身存在的脆弱性进行有效的作用而产生的,任何安全保障措施都是为了减少自身的脆弱性而更加有效地抵御外部的威胁。本书正是以这个核心思想为指导,从3个部分展开进行阐述的。本书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编写原则,其中第1部分注重理论分析,使读者能够明确信息安全风险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第2部分基于新的网络安全形势、标准、技术以及应用环境,对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提出新的思路、方法,为更好地实施网络安全防护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打下牢固的基础;第3部分注重实践展示,通过现实案例与操作使读者能够较好掌握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的方法以及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流程、方法等。 本书的最大亮点是,提出的理论来自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升华,同时理论又可以指导实际的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以及风险控制工作。本书的创新点是将现行的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的方法即等级保护测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信息安全检查进行有机的融合,可实现一次现场检测、一次数据分析,产生三个层面的检测结果,为下一步进行风险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在第3部分中详细讲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流程。针对新的网络安全形势,按照新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基于新型的应用场景,本书提出的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和风险控制措施也在逐步完善与发展。本书由李智勇、张鹏宇、周悦、李伟旗、王坤提出编写框架、编写思路。其中第1部分(第1章~第5章)由周悦、张鹏宇、邢天柱、蔡忱、张文义、周向明编写;第2部分(第6章~第10章)由张鹏宇、李智勇、李伟旗、邢天柱、蔡忱、王洁编写;第3部分(第11章~第15章)由李智勇、李伟旗、张鹏宇、王洪南、明旭、董庆炳编写。全书由李智勇、张鹏宇、周悦、李伟旗、王坤、邢天柱、蔡忱进行统稿和校对,此外郭欢、郑铁峰、陈磊、邹晔明也参与了本书资料整理等工作。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和北京中科网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