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造物概念以及不同时代其内涵与外延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索,以理论与应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呈现当代造物的多元可能性。全书共3章。第1章介绍造物及造物观念的演变,以及当代造物所面临的新的交叉学科语境;第2章阐述当代造物的多元化发展当代手工造物、机械造物、生化造物、智能造物;第3章从材料上,呈现传统造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新型材料在当代造物中的可能性。本书意在打破艺术、设计与手工艺之间的传统学科界限,以造物的视角重新审视材料、技术、艺术设计观念之间的批判性联系,为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手工艺术设计学科提供一个跨专业的视角。
本书可作为手工艺、产品设计从业者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工艺美术专业的教程。
|
關於作者: |
时翀,YDMD工作室联合创始人,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北京办公室特邀面试官、学术顾问。2012年本科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金工与首饰专业,获一等荣誉学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金器、银器、金工与首饰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于2014年毕业。曾任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北京办公室中国艺术合作项目讲师、英国谢菲尔德艺术设计研究中心驻留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国际预科项目学术质量负责人、文化与旅游部人才中心授课专家。2019年,与钟敏、杨梦、赵茗联合成立YDMD工作室。曾获得两届英国金匠工艺与设计协会奖(银奖、表彰奖),并在国内外多所院校进行讲座和工作坊教学,包括: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英国邓迪大学乔丹美术学院、文化与旅游部人才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其作品受邀参加多个国际性展览,包括:伦敦设计周、伦敦首饰周、伦敦手工艺周、德国格拉西博览会(Grassimesse)、北京设计周、北京CIGE博览会、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当代物体系列展览等。
|
目錄:
|
第一章 造物之旅 001
1.1 造物的起源 002
1.2 艺术史中的造物 003
1.3 嬗变之路从手工艺到造物 003
1.4 造物的新语境 004
第二章 当代造物的多元化发展 005
2.1 当代手工造物 006
2.1.1 从传统手工造物汲取人文价值 006
2.1.2 当代设计中的手作实践 012
2.1.3 手工造物中的材料、实用功能与艺术观念 014
2.2 机械造物 031
2.2.1 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创新 031
2.2.2 机械技术为造物提供的可能性 032
2.2.3 机械生产、消费主义与造物样式 034
2.3 生物造物 035
2.3.1 生物制造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035
2.3.2 仿生学与造物实践 036
2.3.3 生物材料与造物实践 038
2.4 智能造物 042
2.4.1 数字技术的背景 042
2.4.2 数字技术与造物观念的改变 044
2.4.3 传统手工艺与数字技术的结合 047
第三章 材料与当代造物 051
3.1 当代造物中的传统材料 052
3.1.1 金属与金工工艺 052
3.1.2 玻璃与玻璃工艺 060
3.1.3 陶瓷与陶瓷工艺 067
3.1.4 木作与木作工艺 077
3.1.5 天然纤维与纤维工艺 084
3.2 人工合成材料、新型材料与当代造物 092
3.2.1 材料作为一种设计语言 092
3.2.2 塑料与树脂类 096
3.2.3 碳纤维材料 104
3.2.4 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当代造物 111
3.2.5 新型材料为造物带来的可能性 117
参考文献 120
|
內容試閱:
|
在中国传统工艺语境下,设计一词最早被称为造物,而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巨大的不同使造物这一概念逐渐演化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学科。
在西方,造物人一词来自20世纪90年代,当手工艺被推向智力生活的边缘地带,很多手工艺人倾向于称自己为造物人(maker,object maker)或者工作室艺术家(studio artist),从而脱离传统手工艺人的标签,强调造物本身所带有的智性思考。而所谓造物中的物体(object)这一模棱两可的概念,也产生于对手工艺一词充满折中意味的替换,比如1994年美国成立的SOFA博览会,全称为雕塑、物体,与功能性艺术(Sculpture Object & Functional Art),10年后,英国手工艺委员会成立的COLLECT(收藏)艺博会,全称为收藏当代物体国际艺术博览会(Collect International Art Fair for Contemporary Objects)。这两个博览会的共同特征均是呈现大量当代手工艺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与设计领域被广泛讨论。
因此,在全球化的当下,不论是中方还是西方,造物这一概念虽然都源于手工艺,但同时都发展出与艺术、设计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造物一词便是这三个领域的一种概括。在此背景下,我们撰写了本书。全书共3章,第1章将从历史入手,讨论造物以及造物观念的演变,同时介绍当代造物所面临的新的交叉学科语境,为全书背景的介绍。第2章从生产机制的角度,分别介绍和探讨手工造物、机械造物、生化造物以及智能造物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案例分析。其特点是,从工艺入手,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能够综合、清晰地展现各种造物方式与产出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这种造物方式的背景与影响。同时,对当代手工造物与纯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也是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第3章主要讨论当代造物所出现的材料传统造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新型材料及其相关创作可能性。这部分将介绍每种材料的加工工艺以及相关应用案例分析。其特点是,讨论范围从手工艺材料到机械化工材料,全面展现造物材料的丰富性,同时,本书不仅讨论每种材料自身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在造物中的应用,也介绍其符号意义作为艺术语言的表达,同时强调材料形而下和形而上的意义。
本书由时翀、彭怡、钟敏撰写。在出版之际,要特别感谢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张所家、王永乐、赵茗、杨梦、张淼、李蕤、徐思瑾、Hans Stofer、Chris Knight、Maria Hanson等专家及产业实践者的启发、帮助与指导。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著者
2020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