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編輯推薦: |
适读人群 :11-14岁
童立方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系列-春秋战国故事 三国故事 前后汉故事(全三辑12册)
一套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
=
严谨可信的历史读物
精彩易读的故事集
扎实耐品的语文读本
以林汉达手稿为基础,升级修订
林汉达长孙亲自审定,版本权威
白描图搭配经典故事,相得益彰
十六开四本组套上市,适宜阅读
所涉古今差异问题重新编校考证,更严谨
自上世纪70年代中华书局首版《前后汉故事新编》至今,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书中所涉及到的部分地名及行政区划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此次印刻书院新版《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以各大权威版本和可查信史为参照,对书中所有人名、地名及行政区划等均一一核实,将以往各版本中的不当和谬误之处一一修正。慎之又慎,只为再现大师传世名著的风采。
林汉达长孙林力平先生亲自审稿,更权威适读人群 :11-14岁
童立方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系列-春秋战国故事 三国故事 前后汉故事(全三辑12册)
一套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
=
严谨可信的历史读物
精彩易读的故事集
扎实耐品的语文读本
以林汉达手稿为基础,升级修
|
內容簡介: |
童立方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系列-春秋战国故事 三国故事 前后汉故事(全三辑12册)
《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春秋战国故事》,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写起,一直写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林汉达老先生以《左传》《史记》《三国志》等正史材料为基础,重新梳理组合历史事件,写作时格外注重语言锤炼,确保语言的趣味和可读性,最终以生动有趣、别具一格的方式,将这一千多年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客观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注重引导儿童辩证思维,对青少年而言,《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是一套优质的历史启蒙读物。
《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前后汉故事》,从张良计划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写起,到张角创建太平道为止。林汉达老先生以《史记》《汉书》等正史材料为基础,重新梳理组合历史事件,写作时格外注重语言锤炼,确保语言的趣味和可读性,最终以生动有趣、别具一格的方式,将这一千多年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客观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注重引导儿童辩证思维,对青少年而言,《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是一套优质的历史启蒙读物。童立方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系列-春秋战国故事 三国故事 前后汉故事(全三辑12册)
《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春秋战国故事》,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写起,一直写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林汉达老先生以《左传》《史记》《三国志》等正史材料为基础,重新梳理组合历史事件,写作时格外注重语言锤炼,确保语言的趣味和可读性,最终以生动有趣、别具一格的方式,将这一千多年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客观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注重引导儿童辩证思维,对青少年而言,《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是一套优质的历史启蒙读物。
《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前后汉故事》,从张良计划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写起,到张角创建太平道为止。林汉达老先生以《史记》《汉书》等正史材料为基础,重新梳理组合历史事件,写作时格外注重语言锤炼,确保语言的趣味和可读性,最终以生动有趣、别具一格的方式,将这一千多年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客观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注重引导儿童辩证思维,对青少年而言,《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是一套优质的历史启蒙读物。
《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三国故事》,从张角黄巾起义,一直写到三国统一晋朝建立。林汉达老先生以《史记》《三国志》等正史材料为基础,重新梳理组合历史事件,写作时格外注重语言锤炼,确保语言的趣味和可读性,最终以生动有趣、别具一格的方式,将这一千多年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客观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注重引导儿童辩证思维,对青少年而言,《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是一套优质的历史启蒙读物。
|
關於作者: |
林汉达,中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曾任教育部副部长。林汉达先生年轻时曾留学海外,回国后任华东大学英语系教授,后致力于推广普通话,文字改革,撰写过多部作品。但著名的,还是他撰写的通俗历史读物《中国历史故事》《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上下五千年》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