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毛姆小传
毛姆出身于律师世家,祖父是英国声名显赫的律师,父亲是英国派驻法国大使馆的律师,其长兄也是闻名遐迩的律师,曾担任过英国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另外两个哥哥也都是著名律师。毛姆于一八七四年一月二十五日出生在巴黎,第一语言是法语,自幼便接受了法国文化的熏陶。他八岁母亲死于肺结核,十岁父亲死于癌症,父母的早逝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灵创伤。一八八四年,他被伯父接回英国,送入坎特伯雷一所贵族寄宿制学校就读。由于英语不好,且身材矮小,常常被同学耻笑,加之伯父生性严峻高冷,缺少沟通,致使毛姆落下了终身间隙性口吃的缺陷。幸运的是,童年的种种不幸遭遇竟然变成了一种伟大而珍贵的财富,不仅激发了他的语言和文学天赋,也造就了他善于精妙讥诮、辛辣讽刺的本领,这种本领在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中随处可见。
毛姆十六岁中学毕业。在伯父的支持下,他于一八九〇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修习文学、哲学和德语。在此期间,他编写了一部描写歌剧作曲家生平的传记作品《贾科莫梅耶贝尔传》(A Biography ofGiacomo Meyerbeer,1890),并与一个年长他十岁的英国青年相恋。次年他返回英国,被伯父安排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但一个月后他便辞去了这份工作。伯父希望他继承家族传统当律师,可是他不感兴趣;伯父继而又劝说他在教会担任牧师,他又因为口吃无法胜任;他想在政府任职,但伯父认为这不是一个高尚的绅士应当从事的职业。最后,在朋友劝说下,伯父勉强同意他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同时以实习医生的身份在贫民区兰贝斯为穷苦人接生、治病。五年后,他取得外科医师资格,但并未正式开业行医,因为他从十五岁起就开始练笔写作,渴望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Liza of Lambeth,1897),就是根据他当见习医生在贫民区为产妇接生的经历撰写而成。他在作品中以冷静、客观甚至挑剔的目光审视人生,笔锋凌厉、超逸,富有强烈的嘲讽意味。首次创作大获成功,作品几周之后便告售罄,这促使他立即放弃了医生职业,从此开启了长达六十五年的文学生涯。为积累创作素材,他在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各国游历了数十年,创作了十部长篇小说、大量散文、文学评论、新闻报道和短篇小说。一九〇七年,他的剧作《弗里德里克夫人》(Lady Frederic,1903)首次在伦敦公演,好评如潮。第二年,伦敦西区的四家剧院同时上演他的四部剧本,盛况空前,他成为了英国名噪一时的剧作家,从而也使他创作舞台剧的热情一发不可收。一九〇三至一九三三年间,他编写了近三十部剧本,深受观众的欢迎。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毛姆因已超过服兵役年龄,便自告奋勇地加入了英国红十字会组织的文艺界战地救护车队(LiteraryAmbulance Drivers),在欧洲前线救治伤员。这支救护车队的二十四名成员里有美国作家约翰多斯帕索斯、E. E. 卡明斯、欧内斯特海明威等人。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初,毛姆结识了同在这支救护车队中来自美国旧金山的文学青年弗里德里克哈克斯顿(FredericGerald Haxton,18921944),俩人遂成为好友并发展成同性恋人,这种关系一直存续了三十一年,直至哈克斯顿于五十二岁时在纽约死于肺癌。在这些岁月里,毛姆始终孜孜不倦地坚持创作,并在敦刻尔克附近的军营校对了他的长篇巨作《人生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1915)。这是一部具有自传性的小说,描写了医科大学生菲利普凯里受到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残和宗教思想的束缚,在爱情上屡遭打击的人生经历,从而表现了作者对新思想和新的人生道路的向往与追求,这是毛姆最重要、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小说出版之初曾受到英美两国一些评论家的猛烈抨击,但是美国小说家兼文学评论家西奥多德莱塞却对它赞誉有加,称它为天才之作、堪与贝多芬的交响曲相媲美,将小说高举到了经典之作的地位。
一九一五年九月,毛姆加入英国情报机构,负责在瑞士搜集情报,监视和记录参战各国派驻日内瓦的使节们的外交活动。一九一六年,他辞去间谍工作,与哈克斯顿同行,首次前往南太平洋诸岛,为他的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1919)收集素材。这部小说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经历为原型,描写一位画家来到南太平洋中的塔希提岛,在与当地纯朴的土著人共同过着原始的生活中,创作了不少著名画作。小说表现了这位天才画家对社会的逃避和执著追求,这是毛姆又一部广为流传的重要作品。一九一七年六月,他再次受聘为英国秘密情报局(后简称MI6)的军官,被秘密派往俄国,肩负劝阻俄国退出战争的特殊使命,并与临时政府的首脑克伦斯基有过接触。两个半月后他回国述职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毛姆自认为继承了父亲的律师天赋,具有沉着冷静、多谋善断、慧眼识人的本领,不会被表象所迷惑,是适合做间谍的人才。以后,他以这段当间谍和密使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英国特工》(Ashenden: Or the British Agent,1928)。他在该系列故事中,塑造了一位风度翩翩、精明强干、特立独行的特工阿申登。这部小说对英国小说家伊恩弗莱明(Ian Lancaster Fleming,19081964)的影响颇深,在他后来创作的长篇系列小说《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中的那位风靡全球的主人公邦德,可谓与阿申登一脉相承。
在一九一五至一九五六年间,毛姆与英国著名药业巨擘亨利卫尔康姆(Henry Wellcome,18531936)风姿绰约的妻子赛瑞(Syrie Wellcome,18791955)有过一段婚外情,并与她生下女儿丽莎。他们于一九一七年五月正式结婚,遂将女儿改名为玛丽毛姆(Mary Elizabeth Maugham,19151998)。然而这段婚姻并不幸福,俩人终于在一九二七年宣告离婚。毛姆一九二八年迁居法国,在海滨度假胜地里维埃拉的卡普费拉镇买下了占地面积九英亩的莫雷斯克别墅。此后他的大部分岁月都在这里度过。这座豪华别墅也是当时英法文人和上流社会名流常相聚的文艺沙龙之地。
一次大战后,毛姆多次前往远东和南太平洋地区旅行,足迹遍布东南亚各国、南太平洋诸岛、中国和印度等地。毛姆历来喜欢将沿途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和自己的真实感受详细记录。正因如此,他的许多游记、随笔、散文、戏剧和长短篇小说都写得栩栩如生,具有鲜活的时代和生活气息的。一九二〇年,他来到中国的大陆和香港,写下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On A Chinese Screen,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面纱》(The Painted Veil,1925)和若干短篇小说。此后他又游历了拉丁美洲。毛姆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兴趣,都与他作品中富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和他丰富的阅历息息相关。
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毛姆依然保持着旺盛、高产的创作势头,各类作品层出不穷。长篇小说《寻欢作乐》(Cakes and Ale,1930)是毛姆最得意和喜欢的作品。这部小说以漫画式的笔调描绘一战后英国文艺圈内各种可笑和可鄙的人与事,锋芒毕露地鞭笞和嘲讽欧洲种种光怪陆离、尔虞我诈的丑陋现象。迷人的酒吧侍女罗西,是毛姆笔下最为丰满的女性形象,而故事里的另外两位作家则是毛姆在影射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和休华尔浦尔。短篇故事《相约萨马拉》(An Appointment in Samarra,1933)以巴比伦的古老神话为题材,表现叙事者和主人公的最终归属都是死亡的主题。美国小说家约翰奥哈拉(John OHara,19051970)曾宣称,他的长篇小说《相约萨马拉》(Appointment in Samarra,1934)的创作灵感,则得益于毛姆。《总结》(The Summing Up,1938)则是一部文字优美、可读性极强的作家自传,毛姆以直白、坦诚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和心路历程。
二次大战爆发后,法国沦陷,毛姆在一九四〇年逃离了里维埃拉,旅居美国。在此期间,他应英国政府的要求发表过数次爱国演讲,号召美国政府支持英国联合抗击纳粹法西斯。在洛杉矶时,他改编了不少电影脚本,曾是当年稿酬最高的作家之一。以后他相继在南卡罗来纳、纽约、罗德岛等地居住,并潜心于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刀锋》(The Razor s Edge,1944)即是他旅美期间的作品。《刀锋》是毛姆的重要代表作,描写一名年轻的美国复员军人如何丢掉幻想、探索人生终极意义和存在价值的艰苦历程,富有哲学和美学意蕴。故事的场景大都在欧洲和印度,但主人公拉里达雷尔以美国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作品中表现的东方神秘主义和厌战情绪,激起了正身处二战硝烟烽火中读者的心灵共鸣,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也深得历代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