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敏(1970.10--),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破格晋升教授。《系统仿真学报》编委会委员。2009.9--2010.9,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访问学者交流一年,合作导师David E. Goldberg教授。2017.9,访问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国际创新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系统建模与仿真,生产优化与调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企业委托项目5项;参与完成国家九五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目前主持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嘉兴光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EI收录。
适应不断出现的、新的、多变且复杂的状况;
交流思想、价值观等的需要;
解决问题的需要[4]。
鉴于21世纪以来变革步伐的加快,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对成功的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事实上,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未来职场趋势的报告,他们预测,到2020年创造力将成为第三大最重要的工作技能(第一位是复杂问题的解决)[5]。鲍勃迪伦的话抓住了我们当今时代的特征: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There is nothing so stable as change)。但迪伦的话还没有体现出变革的步伐是如此之快。例如,四年制理工科的大学生会发现,在大一学习的知识,到毕业前近50%就已经过时了[6]。在当今21世纪之初,创造性思维已成为了一种生存技能。
2008年,美国最杰出的商学院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庆祝100周年华诞。三位哈佛商学院的教授,达塔(Datar)、加文(Garvin)和卡伦(Cullen)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反思了当前和未来的商科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他们的著作Rethinking the MBA: Business Education at a Crossroads中,列出了一个当前商科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学生需求的清单。在这个清单中就包括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地行动,他们是这样描述的: 发现并构造问题,收集、综合并提炼海量的模糊数据,从事生成性的和横向的思维活动,以及持续改进和学习[7]。或许是受这本书的影响,抑或出于对现代生活中创新经济作用的认可。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AACSB)围绕创新、影响和参与这三个主题更新了认证标准[8]。为此,美国工商管理学院列出的2013年硕士学位课程标准就包含了创造性思维的内容。我们也强烈地建议,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也应是本科生和所有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有超过六十多年的历史,但即使在商业性的培训课程里都很少涉及相关内容,更不用说进入大学课堂了。确实很遗憾,该领域丰富的理论成果和一些很好的做法,至今也未能纳入大学课程体系。本书旨在分享来自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实践,以便商学院及创业学院的同学们都可借此重新点燃并进一步发展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产出更多的创新成果。事实上,我们对创业能力及认知技能模式的理解,与对有创造力的人的经典描述基本一致: 精力充沛、敢于冒险、不怕失败、直觉敏锐; 自我实现的需要、内控者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朱利安罗特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控制点的概念。在罗特看来,人类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别: 那些相信控制点在自己身上的人和那些认为自己受到身外力量如运气、命运或者无法抗拒的他人所控制的人。第一个群体被称为内控者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或internals,相信他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他们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对改善自我命运的能力感到乐观,能抛弃一些糟糕的习惯。他们相信意志力量和积极思考。他们决心控制自己的生活,无论好坏。第二群体的成员被称为外控者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或externals。他们把自己看作环境的受害者和命运的玩物。(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适应变化的能力; 流畅的创意能力; 以及最重要的灵活性、原创性的思维能力[9]。创造力领域的教学研究实践告诉我们,以上这些心态和技能完全是可传授、能学会的。本书的目标就是让读者了解那些旨在提高创造力技能的知识和工具。
致谢
谨代表本书三位作者向布法罗学院国际创造力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tudies in Creativity, Buffalo State, ICSC)的同事们表示最深切的感谢。这个杰出的专业团队致力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科研和推动工作。我们所教授的创造力思维,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宝贵的工作环境,一个以协同合作及朋友情谊为纽带的工作氛围。谢谢你们: 迈克(Mike)、玛丽(Marie)、塞尔柱(Selcuk)、苏珊(Susan)、辛迪(Cyndi)、罗杰(Roger)、黛布(Deb)、李安(Lee Ann)、乔(Jo),还有所有出色的兼职讲师们,正是因为你们让我感到工作是如此的快乐!特别感谢已毕业的研究生助理莫莉霍林格(Molly Holinger),是她为本书撰写了学习活动的内容。
值此布法罗学院国际创造力研究中心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们也要感谢学院的创始成员西迪帕恩斯(Sid Parnes)博士和露丝诺勒(Ruth Noller)博士。我们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的。我们还要对布法罗学院的各位领导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特别是丽塔齐恩泰克(Rita Zientek)副院长、詹姆斯梅罗斯(James Mayrose)院长、梅兰妮佩雷奥(Melanie Perreault)教务长和凯瑟琳康韦特纳(Katherine ConwayTurner)校长。
最后,我们要感谢那些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反馈意见,使本书得以最终出版发行的人。贾斯敏霍奇斯(Jasmine Hodges),我们的写作教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且有启发性反馈意见。玛吉斯坦利(Maggie Stanley),SAGE出版社的商业与管理编辑,自始至终指导了本书的撰写。马克巴斯特(Mark Bast),我们的文字编辑,他对细节的关注令人印象深刻。以及那些审阅了本书初稿的各位评审们,他们是:
Lizabeth Barclay,Oakland University
Sara Beckma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 David Chen,Saint Josephs University
Gary Coombs,Ohio University
AnnMarie DiSiena,Dominican College of Blauvelt
Lesley Dowding,Coventry University
Susan Fant,University of Alabama
Michael Littman,SUNY Buffalo State
Patrick Lee Lucas,University of Kentucky
Enrique Mu,Carlow University
Patricia K. OConnell,Lourdes University
Jim Olver,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Tudor Rickards,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Rajesh Sharma, University Centre Croydon
April J. Spivack, Coastal Carolina University
Eric M. Stark,James Madison University
Paul D. Witman,California Lutheran University
Amy Zidulka,Royal Roads University
內容試閱:
本书的目的及内容设计
让我们先从一个创造性思维的练习开始本书吧。思考以下问题: 鲍勃迪伦(Bob Dylan)和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有什么共同点?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当然要熟悉这两个人。大多数人都听说过鲍勃迪伦的大名,他是一名美国歌手、词曲作者、艺术家、作家及诺贝尔奖得主。迪伦的音乐生涯跨越了五十多年,在这期间,他的唱片销量达一亿多张。至于戴森,你肯定在公共卫生间里使用过墙上挂着的戴森牌的干手器!詹姆斯戴森是英国的发明家、创新者和企业家。
那么,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和一位企业家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答案是: 创造力。两人都因为他们的创造力而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狂热的创造力倡导者。
迪伦和戴森都认识到了创意的巨大力量,因此鼓励人们专注地应用创造性思维,以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重要问题。鲍勃迪伦最近被任命为奥克兰大学创造性思维研究基金(University of Aucklands Creative Thinking Research Fund)的创始赞助人,他也是该校创造性思维项目的首个创意奖获得者。该项目旨在促进对创造性过程的深入了解,鼓励人们更广泛地参与创造性思维,并提升创造力在个人及社区的成功、福祉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正如奥克兰大学副校长、创造性思维项目主席珍妮迪克森(Jenny Dixon)所说:
创造性思维可以助推你的成功。创造力是认知发展、学术成就及社会经济创新的有力推动者。创造性思维可以强化大脑的神经通路并产生更多的联结。它开启了世界的可能性与变革之门[2]。
詹姆斯戴森将自己作为企业家和创新者取得的成就,归功于他在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卓越才能。实际上,在鼓吹组织创造力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方面,戴森是一位充满激情的代言人。而且他言行一致,创建了一个基金会来支持下一代的创新工程师。戴森将创造力和发明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下摘录自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篇采访,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他是多么坚信创造性思维对组织成功的重要性。
我认为,如果你可以营造一种创造力的氛围,也就是说,鼓励大家想出新点子,看看能不能行得通,而不是简单地排斥拒绝,广泛地招纳具有创造力的科技人才,如果你赢得了思贤若渴、从善如流的好名声,那么我认为你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有创造力的人才,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所以我不认为创造力是什么魔法。只要你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你就可以去创造了[3]。
创造力,更具体地说,创造性思维,一直都非常重要。实际上,你可以说创造力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弗兰肯(Franken)在他的畅销书Human Motivation中认为,人类至少基于以下三个基本理由,需要去创造:
适应不断出现的、新的、多变且复杂的状况;
交流思想、价值观等的需要;
解决问题的需要[4]。
鉴于21世纪以来变革步伐的加快,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对成功的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事实上,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未来职场趋势的报告,他们预测,到2020年创造力将成为第三大最重要的工作技能(第一位是复杂问题的解决)[5]。鲍勃迪伦的话抓住了我们当今时代的特征: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There is nothing so stable as change)。但迪伦的话还没有体现出变革的步伐是如此之快。例如,四年制理工科的大学生会发现,在大一学习的知识,到毕业前近50%就已经过时了[6]。在当今21世纪之初,创造性思维已成为了一种生存技能。
2008年,美国最杰出的商学院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庆祝100周年华诞。三位哈佛商学院的教授,达塔(Datar)、加文(Garvin)和卡伦(Cullen)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反思了当前和未来的商科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他们的著作Rethinking the MBA: Business Education at a Crossroads中,列出了一个当前商科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学生需求的清单。在这个清单中就包括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地行动,他们是这样描述的: 发现并构造问题,收集、综合并提炼海量的模糊数据,从事生成性的和横向的思维活动,以及持续改进和学习[7]。或许是受这本书的影响,抑或出于对现代生活中创新经济作用的认可。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AACSB)围绕创新、影响和参与这三个主题更新了认证标准[8]。为此,美国工商管理学院列出的2013年硕士学位课程标准就包含了创造性思维的内容。我们也强烈地建议,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也应是本科生和所有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有超过六十多年的历史,但即使在商业性的培训课程里都很少涉及相关内容,更不用说进入大学课堂了。确实很遗憾,该领域丰富的理论成果和一些很好的做法,至今也未能纳入大学课程体系。本书旨在分享来自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实践,以便商学院及创业学院的同学们都可借此重新点燃并进一步发展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产出更多的创新成果。事实上,我们对创业能力及认知技能模式的理解,与对有创造力的人的经典描述基本一致: 精力充沛、敢于冒险、不怕失败、直觉敏锐; 自我实现的需要、内控者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朱利安罗特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控制点的概念。在罗特看来,人类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别: 那些相信控制点在自己身上的人和那些认为自己受到身外力量如运气、命运或者无法抗拒的他人所控制的人。第一个群体被称为内控者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或internals,相信他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他们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对改善自我命运的能力感到乐观,能抛弃一些糟糕的习惯。他们相信意志力量和积极思考。他们决心控制自己的生活,无论好坏。第二群体的成员被称为外控者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或externals。他们把自己看作环境的受害者和命运的玩物。(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适应变化的能力; 流畅的创意能力; 以及最重要的灵活性、原创性的思维能力[9]。创造力领域的教学研究实践告诉我们,以上这些心态和技能完全是可传授、能学会的。本书的目标就是让读者了解那些旨在提高创造力技能的知识和工具。
致谢
谨代表本书三位作者向布法罗学院国际创造力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tudies in Creativity, Buffalo State, ICSC)的同事们表示最深切的感谢。这个杰出的专业团队致力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科研和推动工作。我们所教授的创造力思维,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宝贵的工作环境,一个以协同合作及朋友情谊为纽带的工作氛围。谢谢你们: 迈克(Mike)、玛丽(Marie)、塞尔柱(Selcuk)、苏珊(Susan)、辛迪(Cyndi)、罗杰(Roger)、黛布(Deb)、李安(Lee Ann)、乔(Jo),还有所有出色的兼职讲师们,正是因为你们让我感到工作是如此的快乐!特别感谢已毕业的研究生助理莫莉霍林格(Molly Holinger),是她为本书撰写了学习活动的内容。
值此布法罗学院国际创造力研究中心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们也要感谢学院的创始成员西迪帕恩斯(Sid Parnes)博士和露丝诺勒(Ruth Noller)博士。我们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的。我们还要对布法罗学院的各位领导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特别是丽塔齐恩泰克(Rita Zientek)副院长、詹姆斯梅罗斯(James Mayrose)院长、梅兰妮佩雷奥(Melanie Perreault)教务长和凯瑟琳康韦特纳(Katherine ConwayTurner)校长。
最后,我们要感谢那些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反馈意见,使本书得以最终出版发行的人。贾斯敏霍奇斯(Jasmine Hodges),我们的写作教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且有启发性反馈意见。玛吉斯坦利(Maggie Stanley),SAGE出版社的商业与管理编辑,自始至终指导了本书的撰写。马克巴斯特(Mark Bast),我们的文字编辑,他对细节的关注令人印象深刻。以及那些审阅了本书初稿的各位评审们,他们是:
Lizabeth Barclay,Oakland University
Sara Beckma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 David Chen,Saint Josephs University
Gary Coombs,Ohio University
AnnMarie DiSiena,Dominican College of Blauvelt
Lesley Dowding,Coventry University
Susan Fant,University of Alabama
Michael Littman,SUNY Buffalo State
Patrick Lee Lucas,University of Kentucky
Enrique Mu,Carlow University
Patricia K. OConnell,Lourdes University
Jim Olver,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Tudor Rickards,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Rajesh Sharma, University Centre Croydon
April J. Spivack, Coastal Carolina University
Eric M. Stark,James Madison University
Paul D. Witman,California Lutheran University
Amy Zidulka,Royal Roads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