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中国通俗小说的先驱,宋明话本精华中的精华。 2.说话,后来叫说书,在广播事业发达以前,始终是民间普遍的娱乐形式,曾经,宋代说话就像元代杂剧一样为人熟悉。
3.鲁迅: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4.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畅销台湾四十年,一家人共读的经典。
|
內容簡介: |
说话就是说书,在宋代是*普遍*受欢迎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说话人讲故事用的底本就叫话本,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小说也叫拟话本,举凡人生百态,遭逢万端,都可以成为话本的材料来源。本书所收各篇,皆一时名作,分别代表神怪、侠义、恋情、公案等不同主题,保持了话本小说的本来特色,字里行间充满说书人的韵味。
|
關於作者: |
胡万川:台湾政治大学文学硕士。曾任教于静宜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真实与想像:神话传说探微》《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际》《真假虚实:小说的艺术与现实》《话本与才子佳人小说之研究》《钟馗神话与小说之研究》《平妖传研究》等。
|
目錄:
|
导读】从说话到说书
说书先生的秘笈
西山一窟鬼
碾玉观音
错斩崔宁
宋四公与赵正、侯兴
快嘴李翠莲
吴保安弃家赎友
赵大郎千里送京娘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卖油郎独占花魁
附录 原典精选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
前言【导读】从说话到说书
胡万川
说书在我国历史上,尤其在宋朝,曾经是最普遍、最受欢迎的一种大众娱乐。但曾几何时,它已经在广播事业、电影、电视的冲击下,销声匿迹了。
说书和戏剧一样,同样是一种有着长久历史渊源的民间娱乐活动。可是,它却不像戏剧那么幸运,那么有韧性,经过长期的社会变迁,虽然屡次改变形态,仍然能够继续流传下去。
或许现代的读者,有些连说书是什么都已经不大明白了,因为它毕竟已经是一种历史陈迹。用现代的话来说,说书就是说故事,特别是指那种为赚取自己生活费、职业性的说故事而言。【导读】从说话到说书
胡万川
说书在我国历史上,尤其在宋朝,曾经是最普遍、最受欢迎的一种大众娱乐。但曾几何时,它已经在广播事业、电影、电视的冲击下,销声匿迹了。
说书和戏剧一样,同样是一种有着长久历史渊源的民间娱乐活动。可是,它却不像戏剧那么幸运,那么有韧性,经过长期的社会变迁,虽然屡次改变形态,仍然能够继续流传下去。
或许现代的读者,有些连说书是什么都已经不大明白了,因为它毕竟已经是一种历史陈迹。用现代的话来说,说书就是说故事,特别是指那种为赚取自己生活费、职业性的说故事而言。
其实,说书这个名词,尚且不是说故事这个行业的本来名称。它是说故事这个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阶段以后的说法。在宋、元以前,他们称这种行业为说话。当时的人在这种场合所用的说话两字,指的就是说故事。话就是故事的意思。这种用法,和我们平常所指的说话两字是有所不同的。当时的人,称从事说话这种行业的人为说话人或说话的。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三个字也就是说故事的人的意思。
单纯地说故事给人家听这件事,或许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几乎人类有了语言,有了家庭组织,就有了说故事的行为。但是那种长辈讲给晚辈听,公公讲给孙儿听的说故事,甚或到了后来朋友们交际应酬,以及宫廷中俳优们的说故事,都不是我们这里所要讲的说故事说话。我们这里所说的说话,是专指职业性的、艺人们用来娱乐大众,借以赚钱谋生的那种说话。
以目前所发现的可靠资料来说,我们中国职业性说话的产生,或许可以上溯到晚唐。但是,说话艺术真正的蓬勃发展,成为民间最大众化的娱乐活动,却是北宋以后的事。整个北宋、南宋时期,说话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最高峰。到了元代,由于戏剧的勃兴,说话艺术才开始式微。但是一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播事业发达以前,说话后来又叫说书,却始终是民间娱乐的一种主要活动,并没有中断过。
由于说话是两宋时期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娱乐,所以,一提到说话,很容易就使人联想起宋代,就好像提起杂剧就使人想起元代一样。
宋朝的说话大部分集中在都市,北宋时期的汴京(开封)、南宋时期的临安(杭州),更是两处说话人的胜地。说话的场所多半就在瓦子(市集)等人口集中的地方。两宋时期,虽然各种民间游艺活动,如杂耍、傀儡戏等也都相当发达,但是,听说话却是当时人们最主要的一种娱乐活动。
为了因应市场的广泛需要,提高说话的技巧,宋代的说话已经有了很专业的分科,其中尤以讲史和讲小说的人数最多,也最受欢迎。讲史讲的就是历代兴废变革的历史故事。这种历史故事一个主题通常一讲就是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讲小说,则是讲历来的传说以及当时发生的种种感人的故事,包括英雄豪侠、恋爱、神怪、公案等。通常是一次或两次就能讲完。他们所说的小说,以现代的话来说,就等于短篇故事。
当时的说话人在讲故事的时候,虽然并不像后代的某些说书人一样,专门根据某本书来开讲发挥,但是也有他们自己的故事底本。这种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便叫作话本。话本通常是他们的故事提纲,用来备忘的。他们 如果要讲得好,就得靠着口才临场发挥,不能够单是凭着话本 照本宣科,否则就没人听他的了。
说话艺术的初期,话本大概都是说话人自己编的。后来,由于说话的市场需要愈来愈大,故事的需求量也就越 来越多,便出现了专门为这些说话人编故事的书会先生。书会是当时那些编故事的人的同业组织,就像说话人 也有自己的同业组织一样。说话人的同业组织有的就叫作雄辩社。由编故事的人说故事的人都有了同业组织这一点来看,就可以明白当时的说话是多么的发达。
不论是说话人自己编的话本,还是书会先生们编的话本,本来都是不外传的。后来,故事的流传一广,不知道是这些说话人自己,或者书会先生,或者是有心的听众,便将这些原来专供说话人用的话本刊印了出来。从此,话本就在市面流通,变成了一种供人阅读娱乐的故事了。
话本原来是民间艺人的作品,开始的时候,很少受到读书人的重视。流通既久,渐渐便引起有心的文人的注意,他们或 者将话本成套编印,或者模仿话本的体裁来创作他们的小说。于是,原本专供说话人用的故事底本就变成了一种专供阅 读欣赏之用的文学作品,和现代人写小说的意义完全一样了。这是民间文艺影响文学的一个最好例子。
这种文人模仿话本体裁创作的小说,后来有的人就将它称为拟话本,表示它们和原来专供说话人用的底本有所不同。但是,对我们后代的读者来说,话本除了文字比较粗糙俚俗以外,和拟话本实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因为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话本拟话本,都是印在纸上的小说。我们既然不能再看到当时说话人的实际演说,对我们来说,什么是话本,什么是拟话本,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后来的说书者同样也可以用拟话本作为底本,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在宋代,话本一词的意义曾经包罗很广,不只是指讲史、讲小说所用的底本,同时也指演出傀儡戏、皮影戏等的故事底本。后来才用来专指说话的底本。
但是,到了元代又有一些改变。元代的人似乎比较偏爱讲史的故事。他们特别称讲史为平话,讲史的话本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称为平话。平就是评,因为讲史通常有讲又有评,所以才叫作评话,简称平话。在当时,这个分别是颇为清楚的,就是把讲史的故事底本称为平话,讲短篇故事的底本称为话本。虽然后代的人有时又将平话和话本混淆在一起,我们认为仍然是分开用比较好。
平话后来就演变成长篇的历史演义小说,话本则一直用来指称所有短篇的话本体小说。我们在本书里所指的话本,就是这个用法。
话本由于本来就是供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所以它是口语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白话的。而且说话者为了吸引听众,更常常运用生动的市井俚语。后来文人创作改编的话本小说, 仍然保持了这种特色。
另外,说话人当初为了演出的临场效果,更常常有乐器伴奏的演唱场面。也就是说,讲故事的人讲了一段故事以后,在精彩处或描绘特殊的场景时,常常来一段诗词,这一段诗词便是演唱的。这种一说一唱的说故事,在当场敷演时,当然有着特殊的效果,但是,后来把这些话本编成给人阅读用的小说时,诗词 等插曲的重要性就逐渐减低了。虽然如此,现存的话本仍然保留了许多诗词,这是话本和现代小说不同的地方,也是话本 小说的特色。
话本小说除了有这些特色以外,它在形式上还有一些和后代短篇小说不一样的地方。第一,它的篇首通常以一首诗(或词),或一诗一词为开头。结尾大体上也如此,就是以诗词作结。结尾的诗词,一般就是全篇故事的大纲或评论。篇首的诗词则不一定。
第二,在篇首的诗词之后,正文的故事之前,通常有入话 和头回。入话就是接在篇首的诗词之后,加以解释,或作一番议论的段落。头回则是在正文故事未开始之前,先说一篇小故事,这篇小故事的主题或者和正文故事相似,或者相反。这篇头 回的故事,和正文故事因此就有着衬托或对比的意义。正文故事的主题,可以借此而更加清楚明白。
话本小说之所以会有入话头回,是由于说话人职业上的实际需要。说话人是靠着听众给钱维生的,可是古代的人并不像现代人,人人有钟有表,说什么时候开讲,听众到时一定到齐。在当时,听众总是陆陆续续来的,说话人为了不使早到的人觉得冷场,便需先说一些议论,或唱一些诗词,或讲一个小故事,来稳住那些早到的听众。然后,等所预定的听众人数大约到齐了之后,才言归正传,讲本题故事。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听众都满意,说话人也才能赚钱维生。
由上面简单的介绍,我们知道,话本的结构形式,按先后排列应当是:①开场诗;②入话;③头回;④正文;⑤散场诗。但是现在留传下来的话本小说,却并不每篇都保留着这么完整的形式。有的缺入话,有的缺头回,或者甚至有入话和头回都缺的。这或许是后代辗转刊印时脱落的,或许是本来有些话本就缺少这几部分。
宋代虽然是说话的黄金时代,但是,宋人刊印的话本 小说,我们却再也看不到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话本集,最早 的是明朝嘉靖年间洪楩所刊印的《六十家小说》。所谓的《六十家小说》,就是六十篇话本小说。这六十篇话本小说现在也已大部分失传,连残缺不全的计算在内,一共只剩下二十九篇而已。因为洪楩刊书的堂名叫做清平山堂,在《六十家小说》的刊本上,也有清平山堂的字样,所以后来有的人便又将《六十 家小说》称为《清平山堂话本》。这二十九篇话本,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包括了宋代、元代和明代的作品。
接着便是万历年间熊龙峰所刊印的话本小说了。熊龙峰所刊的话本小说,传到现在的只有四篇。据近代人的考证,其中两篇大约是宋人的作品,两篇是明人的作品。
再接着,就是天启年间冯梦龙所刊印的《古今小说》(又称《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三部大书了。这三部书合称三言,共收了话本小说一百二十篇,每一部四十篇。这一百二十篇里,同样的是收了宋、元、明各代的话本小说,同时包括了冯梦龙自己写的在内。三言以后,话本小说的创作风气已经形成,《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石点头》《西湖二集》等以下,便都是作家个人创作的话本小说集,而不是收集各代作品的话本集了。
《六十家小说》、熊龙峰所刊小说和三言里所收的话本, 虽然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大体上能够指出其中哪些原来是宋代的作品,哪些是元代、明代的作品,但是因为它们刊刻的时代离 宋已远,那些所谓的宋代话本,到底保存了多少当时话本的本来 面目已不可知。而且,像冯梦龙编辑三言的时候,很明显曾 对原作加以修改润色,所以,即使三言里的某篇和某篇本来果真是宋人小说,但是经他这么一编一改,我们却再也不能硬说这篇是完整的宋代话本了。
由以上简单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宋代虽是说话的鼎盛时代,明代却是文人编辑和创作话本小说的丰收时期。本书里所收的几篇,就是包括了这两个时期的一些代表作品。
而为了使读者能较为广泛地接触到话本小说的各种内容,本书所收的各篇又分别代表了神怪、侠义、恋情、公案等不同的主题。
本书对于原来作品的改写态度,以保持话本小说的本来特色为主。除了原来作品情节有前后不能衔接的地方,或者过于艰深生僻的字眼以外,编者尽量地力求保持原作的精神,不加更动。至于本书所收各篇的出处以及其他有关的细节,读者们等看完了故事,再看篇后所附的介绍,就能了然。
|
內容試閱:
|
【导读】从说话到说书
胡万川
说书在我国历史上,尤其在宋朝,曾经是最普遍、最受欢迎的一种大众娱乐。但曾几何时,它已经在广播事业、电影、电视的冲击下,销声匿迹了。
说书和戏剧一样,同样是一种有着长久历史渊源的民间娱乐活动。可是,它却不像戏剧那么幸运,那么有韧性,经过长期的社会变迁,虽然屡次改变形态,仍然能够继续流传下去。
或许现代的读者,有些连说书是什么都已经不大明白了,因为它毕竟已经是一种历史陈迹。用现代的话来说,说书就是说故事,特别是指那种为赚取自己生活费、职业性的说故事而言。
其实,说书这个名词,尚且不是说故事这个行业的本来名称。它是说故事这个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阶段以后的说法。在宋、元以前,他们称这种行业为说话。当时的人在这种场合所用的说话两字,指的就是说故事。话就是故事的意思。这种用法,和我们平常所指的说话两字是有所不同的。当时的人,称从事说话这种行业的人为说话人或说话的。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三个字也就是说故事的人的意思。
单纯地说故事给人家听这件事,或许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几乎人类有了语言,有了家庭组织,就有了说故事的行为。但是那种长辈讲给晚辈听,公公讲给孙儿听的说故事,甚或到了后来朋友们交际应酬,以及宫廷中俳优们的说故事,都不是我们这里所要讲的说故事说话。我们这里所说的说话,是专指职业性的、艺人们用来娱乐大众,借以赚钱谋生的那种说话。
以目前所发现的可靠资料来说,我们中国职业性说话的产生,或许可以上溯到晚唐。但是,说话艺术真正的蓬勃发展,成为民间最大众化的娱乐活动,却是北宋以后的事。整个北宋、南宋时期,说话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最高峰。到了元代,由于戏剧的勃兴,说话艺术才开始式微。但是一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播事业发达以前,说话后来又叫说书,却始终是民间娱乐的一种主要活动,并没有中断过。
由于说话是两宋时期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娱乐,所以,一提到说话,很容易就使人联想起宋代,就好像提起杂剧就使人想起元代一样。
宋朝的说话大部分集中在都市,北宋时期的汴京(开封)、南宋时期的临安(杭州),更是两处说话人的胜地。说话的场所多半就在瓦子(市集)等人口集中的地方。两宋时期,虽然各种民间游艺活动,如杂耍、傀儡戏等也都相当发达,但是,听说话却是当时人们最主要的一种娱乐活动。
为了因应市场的广泛需要,提高说话的技巧,宋代的说话已经有了很专业的分科,其中尤以讲史和讲小说的人数最多,也最受欢迎。讲史讲的就是历代兴废变革的历史故事。这种历史故事一个主题通常一讲就是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讲小说,则是讲历来的传说以及当时发生的种种感人的故事,包括英雄豪侠、恋爱、神怪、公案等。通常是一次或两次就能讲完。他们所说的小说,以现代的话来说,就等于短篇故事。
当时的说话人在讲故事的时候,虽然并不像后代的某些说书人一样,专门根据某本书来开讲发挥,但是也有他们自己的故事底本。这种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便叫作话本。话本通常是他们的故事提纲,用来备忘的。他们 如果要讲得好,就得靠着口才临场发挥,不能够单是凭着话本 照本宣科,否则就没人听他的了。
说话艺术的初期,话本大概都是说话人自己编的。后来,由于说话的市场需要愈来愈大,故事的需求量也就越 来越多,便出现了专门为这些说话人编故事的书会先生。书会是当时那些编故事的人的同业组织,就像说话人 也有自己的同业组织一样。说话人的同业组织有的就叫作雄辩社。由编故事的人说故事的人都有了同业组织这一点来看,就可以明白当时的说话是多么的发达。
不论是说话人自己编的话本,还是书会先生们编的话本,本来都是不外传的。后来,故事的流传一广,不知道是这些说话人自己,或者书会先生,或者是有心的听众,便将这些原来专供说话人用的话本刊印了出来。从此,话本就在市面流通,变成了一种供人阅读娱乐的故事了。
话本原来是民间艺人的作品,开始的时候,很少受到读书人的重视。流通既久,渐渐便引起有心的文人的注意,他们或 者将话本成套编印,或者模仿话本的体裁来创作他们的小说。于是,原本专供说话人用的故事底本就变成了一种专供阅 读欣赏之用的文学作品,和现代人写小说的意义完全一样了。这是民间文艺影响文学的一个最好例子。
这种文人模仿话本体裁创作的小说,后来有的人就将它称为拟话本,表示它们和原来专供说话人用的底本有所不同。但是,对我们后代的读者来说,话本除了文字比较粗糙俚俗以外,和拟话本实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因为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话本拟话本,都是印在纸上的小说。我们既然不能再看到当时说话人的实际演说,对我们来说,什么是话本,什么是拟话本,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后来的说书者同样也可以用拟话本作为底本,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在宋代,话本一词的意义曾经包罗很广,不只是指讲史、讲小说所用的底本,同时也指演出傀儡戏、皮影戏等的故事底本。后来才用来专指说话的底本。
但是,到了元代又有一些改变。元代的人似乎比较偏爱讲史的故事。他们特别称讲史为平话,讲史的话本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称为平话。平就是评,因为讲史通常有讲又有评,所以才叫作评话,简称平话。在当时,这个分别是颇为清楚的,就是把讲史的故事底本称为平话,讲短篇故事的底本称为话本。虽然后代的人有时又将平话和话本混淆在一起,我们认为仍然是分开用比较好。
平话后来就演变成长篇的历史演义小说,话本则一直用来指称所有短篇的话本体小说。我们在本书里所指的话本,就是这个用法。
话本由于本来就是供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所以它是口语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白话的。而且说话者为了吸引听众,更常常运用生动的市井俚语。后来文人创作改编的话本小说, 仍然保持了这种特色。
另外,说话人当初为了演出的临场效果,更常常有乐器伴奏的演唱场面。也就是说,讲故事的人讲了一段故事以后,在精彩处或描绘特殊的场景时,常常来一段诗词,这一段诗词便是演唱的。这种一说一唱的说故事,在当场敷演时,当然有着特殊的效果,但是,后来把这些话本编成给人阅读用的小说时,诗词 等插曲的重要性就逐渐减低了。虽然如此,现存的话本仍然保留了许多诗词,这是话本和现代小说不同的地方,也是话本 小说的特色。
话本小说除了有这些特色以外,它在形式上还有一些和后代短篇小说不一样的地方。第一,它的篇首通常以一首诗(或词),或一诗一词为开头。结尾大体上也如此,就是以诗词作结。结尾的诗词,一般就是全篇故事的大纲或评论。篇首的诗词则不一定。
第二,在篇首的诗词之后,正文的故事之前,通常有入话 和头回。入话就是接在篇首的诗词之后,加以解释,或作一番议论的段落。头回则是在正文故事未开始之前,先说一篇小故事,这篇小故事的主题或者和正文故事相似,或者相反。这篇头 回的故事,和正文故事因此就有着衬托或对比的意义。正文故事的主题,可以借此而更加清楚明白。
话本小说之所以会有入话头回,是由于说话人职业上的实际需要。说话人是靠着听众给钱维生的,可是古代的人并不像现代人,人人有钟有表,说什么时候开讲,听众到时一定到齐。在当时,听众总是陆陆续续来的,说话人为了不使早到的人觉得冷场,便需先说一些议论,或唱一些诗词,或讲一个小故事,来稳住那些早到的听众。然后,等所预定的听众人数大约到齐了之后,才言归正传,讲本题故事。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听众都满意,说话人也才能赚钱维生。
由上面简单的介绍,我们知道,话本的结构形式,按先后排列应当是:①开场诗;②入话;③头回;④正文;⑤散场诗。但是现在留传下来的话本小说,却并不每篇都保留着这么完整的形式。有的缺入话,有的缺头回,或者甚至有入话和头回都缺的。这或许是后代辗转刊印时脱落的,或许是本来有些话本就缺少这几部分。
宋代虽然是说话的黄金时代,但是,宋人刊印的话本 小说,我们却再也看不到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话本集,最早 的是明朝嘉靖年间洪楩所刊印的《六十家小说》。所谓的《六十家小说》,就是六十篇话本小说。这六十篇话本小说现在也已大部分失传,连残缺不全的计算在内,一共只剩下二十九篇而已。因为洪楩刊书的堂名叫做清平山堂,在《六十家小说》的刊本上,也有清平山堂的字样,所以后来有的人便又将《六十 家小说》称为《清平山堂话本》。这二十九篇话本,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包括了宋代、元代和明代的作品。
接着便是万历年间熊龙峰所刊印的话本小说了。熊龙峰所刊的话本小说,传到现在的只有四篇。据近代人的考证,其中两篇大约是宋人的作品,两篇是明人的作品。
再接着,就是天启年间冯梦龙所刊印的《古今小说》(又称《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三部大书了。这三部书合称三言,共收了话本小说一百二十篇,每一部四十篇。这一百二十篇里,同样的是收了宋、元、明各代的话本小说,同时包括了冯梦龙自己写的在内。三言以后,话本小说的创作风气已经形成,《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石点头》《西湖二集》等以下,便都是作家个人创作的话本小说集,而不是收集各代作品的话本集了。
《六十家小说》、熊龙峰所刊小说和三言里所收的话本, 虽然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大体上能够指出其中哪些原来是宋代的作品,哪些是元代、明代的作品,但是因为它们刊刻的时代离 宋已远,那些所谓的宋代话本,到底保存了多少当时话本的本来 面目已不可知。而且,像冯梦龙编辑三言的时候,很明显曾 对原作加以修改润色,所以,即使三言里的某篇和某篇本来果真是宋人小说,但是经他这么一编一改,我们却再也不能硬说这篇是完整的宋代话本了。
由以上简单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宋代虽是说话的鼎盛时代,明代却是文人编辑和创作话本小说的丰收时期。本书里所收的几篇,就是包括了这两个时期的一些代表作品。
而为了使读者能较为广泛地接触到话本小说的各种内容,本书所收的各篇又分别代表了神怪、侠义、恋情、公案等不同的主题。
本书对于原来作品的改写态度,以保持话本小说的本来特色为主。除了原来作品情节有前后不能衔接的地方,或者过于艰深生僻的字眼以外,编者尽量地力求保持原作的精神,不加更动。至于本书所收各篇的出处以及其他有关的细节,读者们等看完了故事,再看篇后所附的介绍,就能了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