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生态学(周凤霞)(第二版)

書城自編碼: 353480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周凤霞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164438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頁數/字數: /
釘裝: 平

售價:HK$ 127.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万有引力书系 海洋女王 里斯本的历史
《 万有引力书系 海洋女王 里斯本的历史 》

售價:HK$ 89.7
周易大全
《 周易大全 》

售價:HK$ 147.2
元和十四年 : 大唐中兴与沉沦的十字路口
《 元和十四年 : 大唐中兴与沉沦的十字路口 》

售價:HK$ 79.4
思考的技术:珍藏版
《 思考的技术:珍藏版 》

售價:HK$ 90.9
琥珀之夏(《镜之孤城》作者、推理小说家辻村深月新长篇;能治愈童年创伤的,也许唯有长大成人的自己)
《 琥珀之夏(《镜之孤城》作者、推理小说家辻村深月新长篇;能治愈童年创伤的,也许唯有长大成人的自己) 》

售價:HK$ 59.8
流人系列02:亡狮
《 流人系列02:亡狮 》

售價:HK$ 90.9
希腊小史
《 希腊小史 》

售價:HK$ 112.7
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
《 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 》

售價:HK$ 112.7

 

內容簡介:
本书从生物的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阐述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生物富集,环境污染的生态治理;环境污染的生态监测;生态工程、生态规划、生态文明等内容。还编入了12个生态学实验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书力求做到文字流畅,结构明晰,在章节之间插入了一些相关的知识或阅读材料,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可增加本书的可读性。
本书是教育部高职高专国家规划教材,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环境类专业和生命科学类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师生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錄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环境问题的产生1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1
二、全球环境问题及危害2
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及其重要地位4
一、生态学的概念4
二、生态学发展的阶段5
三、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分支学科6
四、现代生态学的进展6
五、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10
复习思考题11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2
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12
一、什么是环境12
二、生态因子14
第二节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17
一、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17
二、温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22
三、水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28
四、土壤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32
五、大气的生态作用35
本章小结38
复习思考题40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41
第一节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41
一、种群的概念41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42
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模型45
一、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增长46
二、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对数增长48
第三节种群的调节49
一、密度调节49
二、非密度调节51
第四节种内种间关系51
一、种内关系51
二、种间关系53
三、负相互作用54
本章小结57
复习思考题57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59
第一节群落与群落生态学59
一、群落的概念59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59
第二节群落成员分析60
一、种的个体数量指标60
二、种的综合数量指标62
三、群落成员分类63
四、群落物种的多样性64
第三节群落的外貌分析67
一、生活型和生活型谱67
二、叶的性质68
三、周期性68
第四节群落内部结构分析69
一、垂直格局69
二、水平格局70
三、时间格局71
第五节群落间结构分析——群落
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71
第六节群落的形成、发育和演替72
一、群落的形成72
二、群落的发育73
三、群落演替的概念73
四、群落演替的类型74
五、关于群落演替的理论75
六、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76
本章小结77
复习思考题78
第五章生态系统80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80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80
二、生态系统的特征80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82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82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83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85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85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87
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92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调节机制94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94
二、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特征94
三、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95
四、生态系统平衡失调96
本章小结97
复习思考题98
第六章生物圈的主要生态系统100
第一节陆地生态系统101
一、森林生态系统101
二、草地生态系统105
三、荒漠生态系统106
第二节水域生态系统108
一、概述108
二、地表水域生态系统109
三、滨海生态系统111
四、海洋生态系统116
第三节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120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120
二、自然保护区的类型120
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121
本章小结122
复习思考题122
第七章污染生态学123
第一节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123
一、污染物的概念、性质和分类123
二、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124
三、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的途径126
第二节生物富集127
一、生物富集的概念128
二、生物富集的机理128
三、影响生物富集的因素129
四、生物富集的生态效应133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生态治理134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134
二、大气污染物134
三、大气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37
四、大气污染的生态治理141
五、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及酸雨148
第四节水体污染及其生态治理154
一、水体污染的概念154
二、水体污染物155
三、水体自净157
四、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157
五、水体污染的生态治理160
第五节土壤污染及其生态治理166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166
二、土壤污染物166
三、土壤污染的主要途径和类型167
四、土壤污染的生态危害168
五、土壤污染的生态治理169
六、案例——矿区土地污染的生态治理171
本章小结174
复习思考题174
第八章生态监测176
第一节生态监测概述176
一、生态监测的概念176
二、生态监测的特点177
三、生态监测的分类178
第二节大气污染的生态监测179
一、植物污染症状监测法180
二、指示植物监测法184
三、地衣、苔藓监测法188
四、树木年轮监测法189
五、植物污染物含量监测法189
*六、植物急性污染事件的识别与鉴定191
第三节水污染的生态监测194
一、水污染的生物群落监测与生物学评价194
二、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生物监测与评价201
本章小结202
复习思考题203
第九章生态工程、生态规划及生态文明205
第一节生态工程205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205
二、生态工程基本原理206
三、生态工程设计步骤207
四、生态工程的类型及应用208
第二节生态规划216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及意义216
二、生态规划的原则和程序217
三、生态规划的主要生态目标220
四、生态规划的可行性研究221
五、生态规划的子项225
六、生态规划案例230
第三节生态文明238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238
二、生态文明的实践内涵238
三、生态文明建设内容239
本章小结242
复习思考题243
第十章生态学实验244
实验一光强度的测定244
一、目的及要求244
二、仪器工具244
三、实验步骤244
四、讨论245
附11照度计的工作原理及
使用操作规程246
实验二温度、湿度的测定246
一、目的及要求246
二、仪器工具246
三、实验步骤246
四、讨论248
附21通风干湿表248
附22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248
附23曲管地温计、直管地温计249
附24自记温湿度计249
实验三植物气孔的比较观测249
一、目的及要求249
二、仪器用具、药品249
三、实验材料249
四、实验步骤250
五、讨论250
附31显微镜测微尺的使用250
附32浸润液配比及浸润性250
附33植物叶片气孔开度251
实验四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蒸腾251
一、目的及要求251
二、仪器用具251
三、实验材料251
四、实验步骤251
五、讨论252
实验五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叶温252
一、目的及要求252
二、仪器设备252
三、实验材料252
四、实验步骤252
五、讨论253
附51热电偶测温仪254
实验六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膜透性254
一、目的及要求254
二、仪器设备及用具、药品254
三、实验材料255
四、实验步骤255
五、讨论255
实验七植物群落数量特征抽样调查255
一、目的及要求256
二、用具256
三、实验步骤256
四、讨论257
附71群落数量特征指标257
实验八群落种的多样性测定258
一、目的及要求258
二、用具258
三、实验步骤258
四、讨论259
附81Simpson和ShannonWiener
指数及其平均控制图259
*实验九种内竞争259
一、目的及要求260
二、设备材料260
三、实验步骤260
四、讨论260
*实验十种间竞争261
一、目的及要求261
二、设备材料262
三、实验步骤262
四、讨论263
*实验十一小水池的生物演替263
一、目的及要求263
二、设备材料263
三、实验步骤263
四、讨论263
实验十二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264
方法一叶绿素a的测定264
方法二黑白瓶测氧法265
附录268
附录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名录——第一批268
附录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78
参考文献290
內容試閱
第二版前言
《生态学》第一版于2005年出版,至今已经有8年了。8年来,作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被广大相关的高职院校采用,深受广大使用者好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问题越来越重视,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生态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极大地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生态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以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因此,适时修改、更新其中的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
编者总结了这几年来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在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阅读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在修订时增加了一些生态学应用方面的内容,使本教材更具实用性。具体修改和更新的内容如下:
1第七章增加了“矿区土地污染的生态治理” 案例。
2对第九章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补充了生态工程和生态规划的内容,增加了一些生态工程和生态规划的案例;增加了“生态文明”一节。
3修改和补充了各章节的复习思考题。
4第十章生态学实验部分增加了“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实验。
5更新了一些比较陈旧的数据。
本教材经修改和更新后,更加明确了教学目标,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本位。可供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师生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共十章,前九章为理论内容,第十章为实践内容。第二版由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周凤霞、张素文、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尹福祥和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苗利军编写,由周凤霞统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或不妥之处,恳请广大同仁、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3年3月
第一版前言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由环境科学和生物科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却日益退化,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引发了无数灾难性后果,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资源危机、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因此,生态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因而也形成了很多分支学科,如森林生态学、海洋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
本书是教育部高职高专国家规划教材,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环境类专业和生命科学类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师生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本书的指导思想是突出高职特色,着力体现实用性和实践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编写过程中,适当地降低了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力求创新,努力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科研成果,尽量与生产应用实践保持同步。本书深入浅出,文字流畅。在章节中安排了一些阅读材料,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增加本书的可读性。本书共分为十章,在每章之前提出学习目标,章后进行小结并给出复习思考题,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打*的可作为选学或选做内容。
本书全面地阐述了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以及生态学的最新发展和趋势;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以及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种群的特征、种群的增长、种内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群落的形成、发育与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圈的主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生物富集、环境污染的生态治理;环境污染的生态监测;生态工程、生态规划、生态学实验技术等内容,在编写中既重视理论知识,又突出技能的培养。
本书共十章,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第一章、第七章、第九章由杨彬然编写,第二章、第三章、第八章由周凤霞编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章由杨保华编写,全书由周凤霞统稿。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化学工业出版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此外,编者还谨向被本书引用为参考资料的有关作者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鉴于编写水平和时间的限制,本书可能存在疏漏和不当之处,真诚希望有关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4年10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