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內容簡介: |
本文根据社会化运营条件的成熟性和实践要求的迫切性,选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对象(重点是文化部系统的三馆一中心,即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以提升服务效能为目的,对当前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国际文化设施运营的经验,立足公益视角提出了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E-GSC-S系统模型,分析了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城市公民在社会化运营中的各自利益、定位、职能以及相互关系和支撑体系,并进一步就三者在推动社会化运营中应采取的策略与措施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各主体的协同合作,构建起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多元共治、互惠共赢的生态圈,开创政府放心、企业安心、民众开心的良性发展格局,切实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
|
關於作者: |
熊海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先后在知名咨询策划公司担任项目经理、总监,文旅智库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策划、项目管理、文旅融合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拥有近15年的关于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区、城市新区、科技园、企业战略、大型活动等领域的策划、规划和咨询经验,先后参与和主持过部级、省级、市级等纵向与横向课题近80个,参与策划各类论坛与活动10余场,先后在核心期刊、省级期刊、报纸等载体上发表20余篇专业论文。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能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对象
第五节 研究综述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七节 基础理论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现状、问题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现状
第二节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问题II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化运营研究
第三节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四节 公共文化设施运营国际经验借鉴
第三章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系统模型建构
第一节 系统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系统模型设计:E-GSC-S模型
第四章 政府部门推进社会化运营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政府推进社会化运营的主要策略
第二节 政府推进社会化运营的注意要点
第五章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化运营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文化类企业参与运营中的主要策略
第二节 文化类企业在社会化运营中的注意要点
第三节 文化类社会组织参与运营中的主要策略
第四节 文化类社会组织在社会化运营中的注意要点
第六章 城市公民参与社会化运营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民众参与社会化运营主要策略
第二节 民众参与社会化运营的注意要点
第七章 社会化运营的基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第一节 法规政策支持体系
第二节 组织机制支持体系
第三节 现代科技支持体系
第四节 媒体舆论支持体系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序言
公共文化设施是指由政府或者社会力量兴办,向公众开放用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场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职工)书屋、公共阅报栏(屏)、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设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点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我国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平台和首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阵地,其建设和运营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水平和文化建设成果的共享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财政实力的增强以及人们文化需求的高涨,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基本上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全覆盖。但关注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当前一些城市政府重建设、轻运营的现象,存在着文化场馆闲置、服务方式单一、运行活力不足、整体效能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政府仍受计划思维和意识形态的桎梏,从本位出发,大包大揽,社会主体难以有效进入,一直没有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
推动公共设施社会化运营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探索。社会化并不是政府甩包袱,将一切公共文化职能交给市场和社会,而是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中,通过委托管理、服务采购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吸引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设施运营中来,实现运营主体、方式和资金的多元化,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从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可看出,推动社会化运营已经成为政府坚定的施政方向。国际经验也表明,社会主体亦是公共服务的重要供给力量。
但在我国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过程中,迟迟乏力。究其原因,本书认为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无论理论界或实践界,都主要从政府视角出发,缺少从全局、系统、协同的高度来研究和推进社会化运营,缺少对政府部门、社会主体、城市公民各自在运营中的利益追求、角色定位、功能职责的研究,缺少对三者互动关系以及基础支撑体系的细致梳理,因而也就难以形成协同互动、合作共赢的运营格局。鉴于此,本书根据社会化运营条件的成熟性和实践要求的迫切性,选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对象(重点是文化部系统的三馆一中心,即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以提升服务效能为目的,对当前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国际文化设施运营的经验,立足公益视角提出了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E-GSC-S系统模型,分析了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城市公民在社会化运营中的各自利益、定位、职能以及相互关系和支撑体系,并进一步就三者在推动社会化运营中应采取的策略与措施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各主体的协同合作,构建起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多元共治、互惠共赢的生态圈,开创政府放心、企业安心、民众开心的良性发展格局,切实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