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24.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1.8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HK$
121.0
|
編輯推薦: |
本书重点对智能交通技术进行概要性介绍,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对智能交通系统技术产生全面的认识。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智能交通数据管理技术、智能交通信息交互技术、交通状态预测技术、智能交通信息服务技术、智能化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车辆智能驾驶技术、智能车联网与车路协同技术、典型智能交通应用系统。
本书可作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交通运输类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及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
內容簡介: |
智能交通系统将人、车、路以及环境综合起来考虑,并把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及电子控制技术等有效的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
|
關於作者: |
王云鹏,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智能交通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担任国家863计划十一五专家组副组长、十二五交通安全主题专家、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智能交通子领域规划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交通学部委员、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社会兼职,是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交通运输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和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近年来,致力于车辆运行状态联网感知、行车安全预警和车路协同控制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等多项重点项目,出版专著5部,主编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8篇,其中SCI收录40篇;主持修订国家标准3项,授权发明专利37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和二等奖2项。
|
目錄:
|
第1章 绪论1
1.1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1
1.1.1 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1
1.1.2 智能交通系统的历史沿革2
1.2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3
1.2.1 美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3
1.2.2 日本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0
1.2.3 欧洲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4
1.2.4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7
1.3 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趋势22
思考题23
参考文献23
第2章 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术24
2.1 智能交通信息技术特点及分类24
2.1.1 智能交通信息的特点24
2.1.2 智能交通信息的分类25
2.2 固定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28
2.2.1 地磁线圈信息采集技术28
2.2.2 超声波信息采集技术33
2.2.3 视频图像信息采集技术37
2.2.4 微波雷达信息采集技术43
2.2.5 各种固定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优缺点比较46
2.3 移动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48
2.3.1 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48
2.3.2 无人机信息采集技术52
2.3.3 众包信息采集技术57
2.3.4 各种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比较64
思考题65智能交通技术概论目录参考文献65
第3章 智能交通数据管理技术66
3.1 交通数据清洗技术66
3.1.1 数据清洗的重要性66
3.1.2 数据清洗的主要内容67
3.1.3 数据清洗的主要方法70
3.2 交通数据存储技术74
3.2.1 数据格式74
3.2.2 数据存储的方法81
3.2.3 分布式存储82
3.3 交通数据挖掘技术及可视化85
3.3.1 数据查询85
3.3.2 数据分类88
3.3.3 数据聚类90
3.3.4 数据关联95
3.3.5 时空数据分析97
3.3.6 地理编码99
3.3.7 地址匹配103
思考题105
参考文献105
第4章 智能交通信息交互技术106
4.1 车辆自组织网络概述106
4.1.1 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106
4.1.2 DSRC、LTEV及5G通信技术107
4.2 智能组网与异构网络选择109
4.2.1 组网基础知识109
4.2.2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与分层模型111
4.2.3 网络切换方法112
4.3 高效传输与自适应路由方法119
4.3.1 移动Adhoc网络路由的研究现状119
4.3.2 经典路由算法及其性能研究122
4.3.3 仿生Adhoc网络单播广播路由算法127
4.3.4 构建候选节点集130
4.3.5 随机优化132
4.3.6 数据转发133
4.3.7 活跃度计算134
4.3.8 仿真实验136
4.3.9 仿真和网络模型137
4.3.10 仿真结果138
4.4 交通信息交互基础应用与标准规范142
4.4.1 车用通信系统基础应用142
4.4.2 应用层交互数据集、标准及接口规范148
思考题151
参考文献151
第5章 交通状态分析及预测技术152
5.1 交通状态的概念和内涵152
5.1.1 交通状态的概念152
5.1.2 交通状态的指标体系155
5.2 交通状态的判别和分析158
5.2.1 道路交通状态判别159
5.2.2 交通状态分析方法163
5.3 预测基本理论与方法168
5.3.1 交通状态预测概述168
5.3.2 交通状态预测方法分析172
5.4 拥堵状态预测方法及应用185
5.4.1 拥堵状态的判别185
5.4.2 拥堵状态预测方法与应用的基本框架187
思考题194
参考文献194
第6章 智能交通信息服务技术195
6.1 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的内涵195
6.1.1 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195
6.1.2 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作用197
6.1.3 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分类199
6.2 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关键技术201
6.2.1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01
6.2.2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理论基础204
6.2.3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基础207
6.3 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216
6.3.1 典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217
6.3.2 我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简介226
思考题243
参考文献243
第7章 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244
7.1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概述244
7.1.1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概念及发展现状244
7.1.2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框架及功能245
7.2 典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应用247
7.2.1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247
7.2.2 电子警察系统250
7.2.3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254
7.2.4 停车诱导系统258
7.2.5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261
7.2.6 典型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应用264
7.3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概述270
7.3.1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简介270
7.3.2 典型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274
7.4 我国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用及发展动态290
7.4.1 我国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应用290
7.4.2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动态及趋势293
思考题302
参考文献303
第8章 车辆智能驾驶技术304
8.1 智能汽车304
8.1.1 智能汽车简介304
8.1.2 智能汽车的等级划分305
8.1.3 智能汽车的组成306
8.1.4 国内外发展情况310
8.2 感知313
8.2.1 环境感知313
8.2.2 环境感知系统组成314
8.2.3 环境感知总体功能315
8.2.4 激光雷达316
8.2.5 毫米波雷达321
8.2.6 视觉感知系统328
8.3 决策规划控制334
8.3.1 决策规划控制系统334
8.3.2 决策334
8.3.3 运动规划335
8.3.4 车辆控制340
8.4 智能汽车新技术应用343
8.4.1 深度学习343
8.4.2 增强学习348
8.4.3 SLAM350
思考题351
参考文献351
第9章 智能车联网与车路协同技术352
9.1 概述352
9.1.1 从辅助驾驶到智能网联汽车352
9.1.2 从车联网到车路协同技术354
9.2 基于车联网的交叉路口信号控制技术354
9.2.1 基于车联网数据的交通流参数预测355
9.2.2 基于车联网数据的信号配时辨识357
9.2.3 基于车联网数据的信号配时优化365
9.3 车联网环境下的出行路径规划技术373
9.3.1 基于车联网数据的路网运行状态短时预测373
9.3.2 车联网环境下动态路网的最优路径问题和算法373
9.3.3 车联网环境下车辆服务路径问题及算法378
9.4 车路协同环境下的智能控制技术383
9.4.1 基于车车通信的跟驰队列协同控制384
9.4.2 车路协同环境下的换道控制389
9.4.3 车路协同环境下交叉路口的通行控制方法395
思考题404
参考文献405
第10章 典型智能交通应用系统406
10.1 城市交通状态监测与指数评价系统406
10.1.1 系统简介406
10.1.2 系统组成408
10.1.3 实例: 上海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应用414
10.2 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415
10.2.1 系统简介415
10.2.2 系统组成与服务功能418
10.2.3 实例: 驾驶行为监控预警系统422
10.3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评价系统425
10.3.1 背景及发展历程425
10.3.2 试验验证技术及测试方法429
10.3.3 实例: 上海国际汽车城封闭测试区(FZone)432
10.4 大型活动交通组织与管理系统438
10.4.1 系统简介438
10.4.2 系统组成440
10.4.3 实例: 深圳大运会交通组织与管理444
思考题449
参考文献449
|
內容試閱:
|
物联网在中国系列丛书第二届编委会
主任: 张琪
副主任: 刘九如卢先和熊群力赵波
委员:
马振洲王杰王彬王智王博王毅
王立建王劲松韦莎毛健荣尹丽波卢山
叶强冯立华冯景锋朱雪田刘禹刘玉明
刘业政刘学林刘建明刘爱民刘棠丽孙健
孙文龙严新平苏喜生李芏巍李贻良李道亮
李微微杨巨成杨旭东杨建军杨福平吴巍
岑晏青何华康邹力邹平座张晖张旭光
张学记张学庆张春晖陈维林宁罗洪元
周广周毅郑润祥宗平赵晓光信宏业
饶志宏骆连合袁勤勇贾雪琴夏万利晏庆华
徐勇军高燕婕陶小峰陶雄强曹剑东董亚峰
温宗国谢建平靳东滨蓝羽石楼培德霍珊珊
魏凤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近年来,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交通运输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智能交通系统是现代高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同时伴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虽然与智能交通相关的专著和教材已有很多,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书以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为主线,从感(交通信息的感知与管理,第2章和第3章)、传(交通信息的交互,第4章)、知(交通状态的预测,第5章)、用(智能交通应用与系统,第6~10章)四个层面展开叙述,重点向读者呈现智能交通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共性、基础的知识,为读者构建智能交通技术的知识体系。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参考用书。
本书隶属于物联网在中国系列丛书,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云鹏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的严新平教授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章节策划和统筹工作;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鲁光泉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的吴超仲教授担任副主编,负责编写组织与统稿工作;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从事智能交通研究的青年教师与研究生。本书第1章由武汉理工大学的贺宜负责编写;第2章由武汉理工大学的陈志军负责编写;第3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晓磊负责编写;第4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田大新和段续庭负责编写;第5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晓磊负责编写;第6章由武汉理工大学的张晖负责编写;第7章由武汉理工大学的张存保负责编写;第8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余贵珍负责编写;第9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陈鹏、丁川和鲁光泉负责编写;第10章由武汉理工大学的褚端峰负责编写。此外,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栾森、张继宇、李屹、杨洁、魏磊、戴荣健、张俊杰、蔡品隆、刘倩、周建山、韩旭、王章宇、高哈尔等研究生及武汉理工大学的熊盛光、黄子豪、张琦、陈峰、韦媛媛、曹永兴等研究生。鲁光泉教授负责本书第3、4、5、8、9章的统稿与修订工作;吴超仲教授负责本书第1、2、6、7、10章的统稿与修订工作。由于智能交通系统涉及的内容广、技术多,本书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请广大同行及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2020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