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学科育人:深度教学的行动研究(深度教学研究丛书)

書城自編碼: 353903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刘国平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33485450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5.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未来特工局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5.8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4.9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98.6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77.3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7.3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0.6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編輯推薦:
深度教学如何在学科中得以贯彻?学科关键能力如何通过深度教学得以落实?本书将会给您清晰明确的答案。
內容簡介:
本书是通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来阐述如何运用深度教学来实施教学,在江阴临港实验学校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探索历程的基础上,剖析深度教学的教育价值观,课程知识观,学习过程观,对学科关键能力进行理性解读,理清深度教学与学科能力的关系。阐述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能力表现及典型案例,介绍校本化的导向学科能力的语文、数学、英语深度课堂建构的策略与支持制度。
關於作者:
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大陆首席专家、深度教学理论发起人暨实验学校联盟主任。2014、2018年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
刘国平,江阴市临港实验学校校长,无锡市教学能手,江阴市学科带头人。连续二十多年任教高中数学,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主持江苏省十二五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校本研究获无锡市精品课题二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目錄
第一章 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探索历程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过程与经历

一、理论构建阶段
二、实证探究阶段
三、实践检验阶段
四、成果总结阶段

深度教学视野下的学科关键能力

第一节 深度教学的认识视野

一、深度教学的教育价值观
二、深度教学的课程知识观
三、深度教学的学习过程观

第二节 学科关键能力及其价值阐释

一、能力与关键能力
二、学科关键能力的界定
三、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价值

实施深度教学,培育关键能力

一、深度教学的内涵
二、深度教学是能力导向的教学

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及其培养

识字与写字能力

一、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内涵
二、识字与写字能力表现
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培养实践

第二节 阅读理解能力

一、阅读理解能力的内涵
二、阅读理解能力的表现
三、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实践

第三节 语言表达能力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内涵
二、语言表达能力的表现
三、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实践

第四节 思维方式

一、思维方式的内涵
二、思维方式能力的表现
三、思维方式培养实践

价值观判断能力

一、价值观判断能力的内涵
二、价值观判断能力的表现
三、价值观判断能力的培养实践

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及其培养

第一节 数学运算能力

一、数学运算能力的内涵
二、数学运算能力的表现
三、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实践

第二节 数学推理能力

一、数学推理能力的内涵
二、数学推理能力的表现
三、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实践
四、挖掘素材,拓宽推理的训练

第三节 空间想象能力

一、空间想象能力的内涵
二、空间想象能力的表现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实践

数学应用能力

一、数学应用能力的内涵
二、数学应用能力的表现
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

第五章 英语学科关键能力及其培养

第一节 语言理解能力

一、语言理解能力的内涵
二、语言理解能力的表现
三、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实践

第二节 英语阅读能力

一、英语阅读能力的内涵
二、英语阅读能力的表现
三、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践

口语交际能力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表现
三、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践

第四节 文化意识

一、文化意识的内涵
二、文化意识的能力表现
三、文化意识的培养实践
导向学科能力的校本课堂建构~

语文深度课堂

一、我们的语文理解
二、文如其人,知人论世
三、文以载道
吾手写吾心

数学深度课堂

一、我们的数学理解
二、数学思想的建立
三、数学经验的丰富
数学文化的渗透

第三节 英语深度课堂
一、我们的英语理解
二、从语言到语用
三、从文本到情境
四、从知识到文化

第七章 制度支撑

第一节 分层走班制
一、分层走班教学的概念及内涵
二、分层走班教学的理论依据
三、分层走班教学的发展价值
四、分层走班的依据和形式
五、分层走班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节 小组合作制
一、小组合作的发展价值
二、小组合作的理论依据
三、小组合作的成员分工
四、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流程
五、小组合作的保障机制

第三节 总结反思制
一、总结反思制的实施背景
二、总结反思制的理论基础
三、总结反思制的基本内涵
四、总结反思制的课堂实践
五、总结反思制的课外延伸
內容試閱
丛书总序


20世纪70年代末,以知识激增和科技迅猛发展为特征的第三次浪潮,直接导致了人们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探究发现教学在中小学盛行。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哈佛大学悄悄启动了零点工程,开始了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零点工程的研究结果直到十多年后才对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学产生广泛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新三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推动了对教学改革的结构性思考,我国中小学开始流行教学模式的建构,言必称系统,教学的整体改革成为热词。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头十年,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几成趋势,有效教学翻转课堂大有席卷中国大地之势。回首改革开放四十年,我惊奇的发现中国是世界上中小学教学模式最多的国家,甚至可以说创造了教学模式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各种课堂模型纷至沓来,高效课堂幸福课堂兴趣课堂快乐课堂生本课堂和乐课堂和谐课堂能力课堂合作课堂探究课堂翻转课堂阳光课堂创生课堂五疑课堂三思课堂三效课堂,让人目不暇接。哪有那么多课堂?真正的课堂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性课堂,体现学科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精神的发育和成熟,永远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追求。
从1999年开始,我有幸参与了我国面向新世纪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诸多工作,欣慰于新课程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课堂在21世纪头十年所发生的生动变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改革目标,引起了中小学课堂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成为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基本呈现出来了,课堂变得生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但在对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视导中,我发现中小学课堂同时呈现出表面教学、表层教学、表演教学的问题。我强烈感受到,要切实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需要聚焦学生发展,克服表面教学、表层教学、表演教学的局限性,提升课堂的教育涵养,通过深度教学,实现教学的育人功能,真正实施发展性教学。2006年开始,我提出并开展深度教学的理论和改革研究,2009年开始陆续发表关于深度教学的研究成果。
在发展于《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11期的文章《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中,我首次明确阐述深度教学的概念。十多年来的研究所取得的深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2018年有幸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十五年来,我们陆续从教学价值观、课程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过程观、教学评价观等方面,试图建立起深度教学的理念体系和实践策略。

教学问题绝不是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模式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处理问题。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夫勒(Scheffler,I.)认为,教育中的知识问题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是知识的认识论问题,即什么是知识。教育和教学必须要寻求清晰地、逻辑地表述知识的标准。第二个问题是知识的价值论问题,即什么知识是值得信赖的或最重要的,这个问题涉及知识的分类和知识的价值标准。第三个问题是知识的发生学问题,即知识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给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机制,以及知识对促进心智发展提供多种模式。第四个问题是知识的方法论问题,即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提供适用于探究、整合知识的有关方法的理念。第五个问题是知识的教育学问题,即如何最佳的教知识,这一问题要回答怎样进行理想的教学来促进知识的转化。
其实这五个问题,也是教学改革要思考的根本问题,即教学的认识论、价值论、发生学、方法论和教育学等五个层次的问题。
理性的教学改革,必然要确定性地回答教学的价值观、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及其教学方式与组织形式、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环境与资源等基本问题。四十年来,我们对教师中心持有一致的反对观点,转而走向了学生中心学习中心。从教学改革思维方式上看,这种转变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依然是点状思维和中心思维,依然没有处理好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其实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对偶关系、手性关系,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是动态生成的对偶关系、手性关系。对偶关系,即成对耦合的关系,相互耦合,成为一体。手性关系,即相映异构的关系,相对又相辅,相离又相连。
手性物质、手性关系,是21世纪以来化学领域的新概念,是指一种物质内部存在对映异构的特性。许多事物都存在手性关系,恰如人的左手与右手之间的关系一样,是一种相似、相映、相对、异构、相离、相连、成对、耦合的状态。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各种从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先后程序转换的教学模式,极易出现割裂教与学之间动态耦合、相映异构关系的各种问题。严谨的教学改革,必须澄清教学价值观、课程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过程观、教学环境观,实现教学价值重建、教学结构重组、教学程序重设、教学文化重构。
2010年以来,深度学习的概念在国际上兴起。其实,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30年多来计算机科学、人工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的研究。200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系辛顿教授(Hinton,G.)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利用神经网络刻画数据维度》(Reducing the Dimensionality of Data with Neural Networks)一文,探讨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刻画数据的学习模型,首先提出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概念和计算机深度学习模型,掀起了深度学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高潮。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其实是一种算法思维,其核心是对人脑思维深层次学习的模拟,通过模拟人脑的深层次抽象认知过程,实现计算机对数据的复杂运算和优化。人工智能学者们认为计算机和智能网络的这一深层的自动编码与解码过程,是一个从数据刻画、抽象认知到优选方案的深度学习的过程。由于人脑具有深度结构,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脑活动过程,因而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网络模拟从符号接受、符号解码、意义建立再到优化方案的学习过程也是有结构的;同时,认知过程是逐层进行、逐步抽象的,人工智能不是纯粹依赖于数学模型的产物,而是对人脑、人脑神经网络及抽象认知和思维过程进行模拟的产物。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深度学习是计算机和智能网络最接近人脑的智能方法。
来自脑科学、人工智能和学习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必然引起教育领域研究者的深刻反省。计算机、人工智能尚且能够模拟人脑的深层结构和抽象认知,通过神经网络的建立开展深度学习,那人对知识的学习过程究竟应该是一个怎样的脑活动的过程和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有表层与深层等层次之分吗?从作为符号的公共知识到作为个人意义的个人知识究竟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知识学习过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抽象认知过程?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深层次的学习如何实现?十多年来,这些问题引起了许多教育研究者特别是教育技术学研究者浓厚的兴趣,深度学习、深度教学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正是在辛顿深度学习概念明确提出后,教育学领域特别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深度学习研究日益活跃起来。2010年来,在中小学深度学习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当属加拿大西盟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伊根(Egan, K.)教授领衔的深度学习Learning in Depth,简称LID项目组所进行的研究,其成果集中体现在《深度学习:转变学校教育的一个革新案例》(Learning in Depth: A Simple Innovation That Can Transform Schooling)等著述之中。该研究探讨了深度学习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分析了深度学习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革新的价值与路径,并在加拿大部分中小学进行实验研究,其核心成果聚焦课堂学习和教学问题,即使是关于教师教育中深度学习的研究,也聚焦于教师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Kieran Egan.Learning in Depthin Teaching Education.Albert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Vol.59,No.4,2013,705-708.艾根所开展的深度学习研究项目超越了单一教育技术学视野的研究,不仅仅是关于教学设计、学习技术和学习环境开发的研究,而是基于建立新的学习观和知识观,对教学活动与学习过程给出了新的阐释。

深度学习的根本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教学的价值观、知识观、学习观、过程观等教学的发展性问题。从深度学习走向深度教学,一方面是教与学的一致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局限性决定的。教与学的关系既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具有相融性的一体化关系,离开了教无所谓学,离开了学也无所谓教,教与学一致性是教与学的相融属性。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需要建立在教师深度教导、引导的基础之上。从本质上看,教育学视野下的深度学习不同于人工智能视野下的深度学习,不是学生像机器一样对人脑进行孤独的模拟活动,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进行的层进式学习沉浸式学习和高阶思维的激发、投入与维持。层进是指对知识内在结构的逐层深化的学习,沉浸是指对学习过程的深度参与和学习投入。离开了教师的教学和引导,学生何以沉浸?包括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内的高阶思维的激发、投入与维持,把教学引入深层认知、文化实践、和意义建构的境界。因此,深度学习只有走向深度教学才更具有发展性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所开展的深度教学研究,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三表教学的问题提出的。在教学价值观上,深度教学主张发展性教学价值观,强调教学必须提升课堂的教育涵养,实现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特别是学科思想和思维、学科关键能力表现的发展。在课程知识观上,深度教学主张确立知识的教育学立场,认为知识是有待发育的精神种子,强调教学必须表达知识的科学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及其育人价值,提出了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系统的三维知识结构观,要求教师根据知识的依存方式和内在条件处理知识。在学习观上,提出了学习是学生精神发育过程的主张,建立了三境界五层次学习结构观,倡导学习的充分广度、学习的充分深度、学习的充分关联度。在教学过程观上,认为教学过程使一种从文化认同、文化体验,到文化反思、文化自觉的文化实践过程;意义生成、深度理解、能力转化、拓展迁移、反思感悟是教学过程的关键节点。在教学方式上,提出了U型学习课堂的画面感 任务导向、问题导向、成果导向文化回应、经验回应等教学策略。在教学评价观上,建立了学习的意义感、学习的自我感、学习的效能感等评价理念,并结合学生学习过程,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过程监测,诊断和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断点、盲点。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的理解进入深层,让学科想象可见、让高阶思维发生、让文化得以浸润、让价值观成为灵魂,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在知识结构化、思想体系化、能力表现化、经验连续化得到真切的促进。
十多年来,我和我的团队成员通过进课程、进科组、进课堂(3K)研究方式,扎根惠州大亚湾区、江苏江阴临港实验学校、无锡东林小学教育集团、东林中学教育集团、广州南海中学、广州八一实验学校、广州新英豪中英文学校、武汉南湖一小、武昌实验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等实验区校,深耕课堂,以期形成关于教学改革扎根中国大地的思维、扎根教育实践的思维、扎根教育历史的思维、扎根教育逻辑的思维。教学改革涉及技术和程序等问题,但教学改革绝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是一个意义问题、价值问题、文化问题,乃至人的生成方式问题。深度教学的实践研究,我一直主张理论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有效介入与有限介入相结合、中立性介入与引导性介入相结合,通过诠释和解释来参与教学实践,通过批判与反思来实现知识动员,通过预测与预见来发挥专业引领,多一些观察、理解与倾听,少一些破坏性介入和颠覆性介入。
伽达默尔说:对历史文本的诠释和解释,就是对历史的参与。教育理论研究者如何参与教育实践,这对我的研究很有启发。我一直把深度教学的扎根研究,理解为对教学实践的参与,力求达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生动循环。客观地讲,十几年来的研究与改革实践表明,深度教学对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教学的发展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对促进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切实实现课程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价值,且都取得了优良的效果。为了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校长、教研工作者和教学理论工作者真实地展示我们的研究心得,我们不揣冒昧,推出这套深度教学研究丛书和研究辑刊。
深度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十五年来,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马敏书记、杨宗凯校长、彭南生副校长等校领导的关心,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得到了我国著名课程教材专家成尚荣先生、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学术委员会理事长张廷凯研究员等同行的鼓励。华中师范大学学校发展处、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无锡市江阴市教育局、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惠州市大亚湾经济开发区宣教局等单位为深度教学提供了实践研究基地学校,以及实验研究基地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的辛勤工作。本成果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项目导向学生学科素养的深度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BHA180154)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得到了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福建教育出版社成知辛编审为本丛书的出版,劳心劳力,一并致谢!
理论总是有缺憾的,但实践是生动的。深度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永远在路上!


郭元祥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年国庆节 于武昌桂子山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