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5.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5.8
《
收尸人
》
售價:HK$
72.8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89.4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7.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
編輯推薦: |
《从菜鸟到专业:萌新记者成长手册》抛弃教科书式的叙述风格,文笔优美明快,所涉内容丰富多元,几乎涵盖一名萌新踏入传媒圈所面对的重要向度,对初涉媒体圈的职场新人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內容簡介: |
《从菜鸟到专业:萌新记者成长手册》是一本兼具可读性和趣味性的新闻采访手记。本书探讨了大多数记者成长之路上会遇到的问题并分享了个人经验和解决方案,旨在为刚入行的记者新人(萌新记者)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指导。书稿系统阐述了采访前的准备、采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采访结束后的整理、记录工作,内容涉及"采访是什么""如何提问""访谈礼仪""访谈的禁忌""如何整理采访稿"等议题,对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不无启发和参考作用。书后附有作者的六篇采访小记,采访对象包括于丹、杨澜、阎学通等人。
|
關於作者: |
谭峰,时评人。曾在新华社供职;早前任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栏目主编、记者,负责国际、文化、时政等领域的新闻策划、采访、撰稿等工作。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硕士期间,曾远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进行国际传播课题的研究和深造。
|
目錄:
|
一 揭开采访的神秘面纱
采访的基本任务??002
采访怎样才能更接地气??003
何为多重受众??004
采访的开放性和对等性??005
理智看待名人和明星??006
该理性还是感性??008
细节的魔力??008
二 记者的积淀
修炼内功的三大法宝??014
记者的修养=有形积淀 无形积淀??016
获取他人经验,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积淀??023
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用文艺青年的杠杆,撬动记者这一行当??028
跻身媒体圈的捷径??030
激情有余、专业不足的记者,是个假记者??032
好文笔,要有新和奇的大思路??034
四 采访的必备秘籍
针对采访对象,调整采访计划??040
联系目标嘉宾的妙招:以小见大??042
采访主题确立的两个思路:人和事??046
采访中遇突发状况,记者如何从容控场??048
五 提问的艺术
问题好不好,要拿到现场去检验??053
如何避免提出坏问题??061
六 采访过程中的忌讳
采访前的准备,怎么确保万无一失??068
采访中容易忽略的细节??072
采访的后续阶段,切忌上演虎头蛇尾的悲剧??078
七 采访后,记录下自己的收获
受访者的意见、相关领导的建议,一个都不能少??086
记者应秉持怎样的价值取向??088
记者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091
优秀记者,要从哪些细微处入手??093
八 从台前到幕后
如何整理采访稿??097
四大秘籍,让采访的幕后工作更完美??099
如何将一问一答的采访录音,整理成一篇美文??100
九 访谈类采访的门道
学会隐藏观点和立场??107
营造一个好的开场白??109
不同话题衔接的技术与艺术??116
如何让你的访谈不冷场??121
十 朋友遍天下
记者,为什么要交朋友??126
抵制诱惑,学会克制??135
勿在名利圈中迷失自己??136
十一 离开平台,你是谁
大记者的大作为??141
记者圈里的文人相轻现象??149
记者,是一个低门槛的职业吗???150
记者的未来在何方??152
十二 采访现场小记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 155
崛起困境与中国外交新特征
专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 162
巴西,多元文化和种族让我们自豪
专访巴西驻华大使馆代办若昂勒梅(Joo Marcos Paes Leme)??166
既不要沦为市场的奴隶,也不要成为市场的敌人
专访作家郭敬明 171
从加法到减法,勇于做自己
杨澜现场采访手记 176
我有梦想,所以我存在
专访国足前锋于大宝 180
后 记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带上此书上路
谭峰兄嘱我为他的新著《从菜鸟到专业:萌新记者成长手册》作序,深恐资历和能力不逮,给其大著减分,但又盛情难却, 于是不揣浅陋,分享一点心得。
作为从事近二十年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的教师和学者,我一直把自己喻为两栖动物,一只脚踏在学界,另一只脚伸到业界, 时常穿梭其间,深深体验到二者的通与隔,和新闻传播教育行业的艰辛与尴尬。如果把新闻学与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不同学科与对应职业之间的亲疏关系存在差异:哲学、历史学相对纯粹和厌世,社会系统里没有明确的行业与之对应,不存在学科和职业之间的密切关联。经济学和政治 学的专业共同体发育相对成熟,其专业知识生产的自主性和理论自
觉相对完善一些,它们与实践之间的区隔和互动也是良性的:该区隔的,就楚河汉界分得很清楚;该互动的,即彼此搀扶。特别是经济学,知识的纯度和理论的自觉更明显。
而新闻学,从其本源上看,就具有先天的职业依附性。新闻学的知识生产带有鲜明的职业胎记。新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相对应的职业存在密切关联。新闻学专业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新闻业的需要。后来,新闻学上岸之后,在知识生产和理论自觉上越走越远。如今,对学术生产专业化的强调,使得新闻学界把重心放在了学科和学术上,以至于怠慢了职业教育这一套。要让一套人马同时做好学术和业务两件事,难度甚大。于是乎,在新闻学界就配备了两套人马:一套人马拼学术指标,另一套人马应对业界的需求,但是,二者很难平衡,不少新闻院系宁愿取其一,特别是在当前学术评估权重更大的语境下,多数新闻院系把人力物力集中在学术指标上,这就轻慢了业务教育。至于让新闻学者个人同时兼顾学术和业务,更是难上加难了。
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目标是为机构和媒体培养人才,新闻媒体对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以及这些人应具备何种能力,是有明确预期的。业界有明确的预期,学界就朝着这个预期目标培养。随着互联网的全面崛起,新媒体技术引爆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全面颠覆了传统媒体生态,深度改写了传统新闻传播教育和作业规程,使得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传播业态的鸿沟空前拉大。整个新闻传播业态釜底抽薪大洗牌,系统不确定性骤然升级。业界精英在深水区作业,风险如影随形,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拍在沙滩上。每一位深水区泅渡者,都有朝不保夕的恐惧。新媒体丛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行业竞争如此惨烈,对人才的需求也十分焦灼。新闻教育界遭遇无边的挑战和空前的焦虑,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的黑洞中,无论是新闻学界还是新闻业界,每个人都成了在转盘上焦虑奔跑的仓鼠。
在这个忙乱和焦虑的时代,新闻业界和新闻学界何以自处?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巨大的时代之问。前不久,跟著名媒体人白岩松交流,他的一个观点我深有同感。他说,面对新媒体大潮的冲击,我们新闻教育行业并没有教给学生长久受用的核心力量。我们总是追逐那些浮在时代海面上的前浪,盯着那些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新潮东西,忽视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价值观教育,而这些才是他们能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的硬核能力。不管是在4G、5G还是NG时代,硬核能力仍是新闻人的刚需。在鼠标和拇指时代,我们习惯了在网上看风景,漫游世界,似乎脚下功夫和笔头功夫显得不怎么重要了。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采写是硬核功夫,必须坚持,同样,数据管理能力、核真能力、评论和表达能力也都是硬核功夫。不管媒介技术迭代到什么境地,上述能力是基本盘,百年不变。
阅读谭峰先生的书稿,我发自内心欢喜。首先让我感动的是,作者不是为了写书而写书的,在无感写作和口水写作盛行的当下,倾心、倾情写作者甚少。谭峰居然能断然退掉机票,取消年假行程,专注于写作这种激情写作,需要有强大的内生动力支撑。诚如他所言:写作是一种残忍的抗拒。无情的抗拒让生活变得单调,却也给了他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专心当一名作家,体验创作者的心跳。此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科书,没有庞杂的体系和条条框框,它是鲜活的、有趣的。它可能不那么完美,但能让你触摸到一个有质感的采访。它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小而美。此书,作者扎硬寨,打笨仗,用本色的语言和硬核的经验,直抵新闻内核。谭峰说,采访的本质就是接地气。深以为然。采访不是花拳绣腿,不是交际勾兑,它是对一种不确定性的拆除,是对未知的解密,是对多重受众的洞察,更是对真相的逼近和抵达。而这些训练,都是我们新闻学教育中压箱底的功夫,也是新闻从业者不能丢的护身之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 张涛甫
自序
2017年夏天,我写好年假申请单,买好北京飞往巴黎的机票, 准备在浪漫之都享受一个特别的假期。这一年的7月7日,正好是我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工作整三年的纪念日,我想用射手座特有的方式旅行,给自己一个难忘的回忆。恰好此时,一个刚踏入媒体行业的萌新,向我这个职场老人来电询问从如何找合适的采访对象到如何提出好问题,从采访时的着装到采访可能遇到的点点滴滴,我们无话不谈,持续了五个多小时,直到对方手机关机,对话才草草收场。挂掉电话我就在想:为何不把这几年的采访经验用文字记录下来呢?一来给自己留一个美好的纪念;二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采访看似神秘的面纱。何乐而不为呢?
年假批下来了,从北京到巴黎,时间绰绰有余。但就在那个炽热的夏天,我做了一个决定:放下行李箱,退掉机票,利用年假来当一名作家,体验创作者的心跳。当撇开工作上的繁杂事务后,专心坐在家里搞创作,一发不可收,在度过一个不长不短的黄金假期之后,我竟神奇地将一本书的模样完整地呈现了出来。回想写书的过程,新鲜和乏味交织并呈。说新鲜,从框架构思到遣词造句,都让我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说乏味,在写作过程中,我既不能开小差,也不能有丝毫懈怠,并且要保持一种文思泉涌的创作思维,还须耐得住寂寞。
忘掉巴黎的浪漫、忘掉夏天的激情、忘掉碧波荡漾的游泳池写作是一种残忍的抗拒。无情的抗拒让生活变得单调,却也给了我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那个时候,我不记得一天能写多少字,但依稀记得一杯茶从香气沸腾到淡然无味的全过程。这滚烫的开水泡的哪里是茶,分明是无情流淌的时光,是有些小心翼翼的克制。直到一章一节的雏形渐显,我方觉得这样的寂寥是有价值的。这种安然,就像一杯泡好的茶有时品的不是茶本身的味道,而是背后所蕴藏的时间、凝结的辛酸和累积的故事。
这本处女作即将出版。如果它是一杯沏好的茶,当我端到读者面前时,味道好坏须由时间来检验。但我并不紧张,也不焦虑,因为我享受了写作的时光,感受到了创作的热忱。这不是一本无所不包的教科书,而是一本萃取了我采访中如烟往事的故事书,是一本看似包罗万象却又有所专注的专业书。它记录了我作为媒体人一路走来的痴狂、寂寞、冲动、无力和风尘仆仆。我感谢这个夏天。
对于采访,一万个人有一万种理解。采访并不是现代新闻的产物,广义的采访和人类相伴相生。氏族社区第一个捕捉到猎物的原始人,会面临他人的首次采访,人们需要从其口中得知一些抓捕猎物的小贴士;进京赶考的各路书生,在金榜题名返乡后,也会被那些迷弟迷妹团团围住,被他们抛出的各种问题包围。由此,问与答的简单框架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无形地构成了采访的基本逻辑采访就是问与答的艺术。问与答只是采访的形式,采访这一劳动实践则体现出人类消除不确定性的生活习性和存在方式,从而排除一个个知识盲区。新闻传播学层面上的采访,则延续和完善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体系和改造世界的思维体系,展现出人类信息交换、意义阐释、文化传承的需求和野心。
采访的底色是怎样的?采访是严肃认真的,要在一种对等、客观的气氛中,捕捉到受访者的深意,将信息的阐释和延伸做到极致;采访也可以是俏皮、灵动的,不苟言笑的采访不能算作一种完美的艺术。采访既是工作,需要技术层面上的突破;采访也是艺术,要求记者具备综合性的能力既要严谨认真,也要活泼诙谐,如何把握这种度要根据不同的情境,采访的不确定性也就由此而来。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采访已融入人类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无论是新媒体时代的新新人类,还是传统媒体的传媒精英,上至新闻理想,下至采访细节,都有一些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本书中,我以亲身经历和观察体悟,和大家分享这些要共同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有志于新闻事业的萌新来说,这本书是一个窗口、一个阵地、一个百草园、一个欢乐谷。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能折射出一位职场老人的心路历程。
这是一本集分享会、交流会、教科书于一体的宝典。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科书,没有庞杂的体系和条条框框,它是鲜活的、有趣的。它也可能不那么完美,但能让你触摸到一个有质感的采访。它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小而精致。
此时的我,早已告别了没有花都巴黎的寂寞。在没有旅行填充的荒芜时光中,我学会了梳理走过的路程,扬帆远行。放弃一个地理意义上的跋山涉水,让心灵适度远行,两种选择,都是旅行,都有意义。愿这本书能开启一段属于你的奇幻之旅有关采访、有关坚持、有关梦想。
2018年10月11日 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