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59.8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58.9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2.7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是广东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版面设计课程配套教材。本书主要适用对象应为艺术传播类和与之相关的学生及设计爱好者。本书共分为四章,分别是认识版面设计、版面设计的构成要素、版面设计的方法、版面分类实战。本着理论实用、实践为主的原则,强调设计方法普适性,关注设计方法和技巧的整理和归纳,知识点梳理成几大类,做到以少胜多,既便于学习,也使得教材整体结构清晰,易于使用。
本书强调了中文版面特征,示例图片大多选用中文设计作品,从知识点到设计方法到作品欣赏,均紧紧围绕中文版面展开。案例原创或者获得设计者授权及*手采访资料,能真实无误地展示设计师的设计过程和创作思路,做到深度剖析。图解图片许多来自课堂上学生的作业,确保做到知识点对应清晰,图解到位。
本书参考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教学与自身经验,对作品制作与实现形成一批规则性的内容,这些规范能对学生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因缺乏实践经验而产生的设计困扰。
本书第四章对真实商业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完成知识点的反复巩固。这些经过大量分析归纳之后提炼出来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能够囊括版面设计所有知识点并进行商业化的解读。
|
目錄:
|
第一章 认识版面设计
第二章 版面设计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版面中的文字要素
一、认识文字字形
二、字体与意象
三、段落文字排版
四、文字图形化
第二节 版面中的图片要素
一、图片的形式
二、图片的数量
三、图片的组合
四、图片的位置
五、图片的内容
六、图片的层级
第三节 版面中的色彩要素
一、色彩基本知识
二、色彩的联想
三、色彩的应用
第三章 版面设计的方法
第四章 版面分类实战
第一节 名片
一、名片案例分析
二、名片的分类
三、名片信息呈现
四、名片设计创意
五、名片设计流程
六、名片欣赏
第二节 折页
一、折页案例分析
二、折页设计创意
三、折页结构
四、折页信息设计
五、折页设计流程
六、折页设计欣赏
第三节 书籍
一、书籍案例分析
二、书籍设计原则
三、书籍结构
四、书籍必备信息
五、书籍诞生流程
六、书籍设计欣赏
第四节 包装
一、包装案例分析
二、包装设计创意
三、包装版面形式
四、包装版面信息设计
五、包装版面设计流程
六、包装设计欣赏
附录 书刊常见装订形式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版面设计对于传播领域内的各种信息内容来说,一直是重要的表现手段。只要涉及视觉传播,版面设计就必不可少。21世纪以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蓬勃发展,版面设计也进入了日新月异的时代。笔者讲授版面设计课程十多年,经历了从传统版面为主到数字化版面异军突起的发展过程。
从传统来说,版面设计包含的设计载体特别多,最常见的有书刊版面设计、包装版面设计、宣传单版面设计、名片版面设计、海报版面设计、报纸版面设计、网页版面设计等。但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设计经验,以及进行版面设计教学的经验来看,这样划分载体分类并不科学。对学习并掌握版面设计的方法没有好处。
设计是有方法的,我们学习设计,一定不能纯粹靠感觉和悟性,而是应该通过掌握普适性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使设计成为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为设计者提供设计思路、方法步骤、制作技巧,使设计者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设计项目时,通过技能的指引,一步步完成设计。
基于技能主导、举一反三这种指导思想,最终确定了本书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架构,将原本非常依赖于感觉的感性技能部分理性化分析、逻辑化处理,再通过实例强化理解,最后通过市场案例进行技能巩固。
考虑到本书主要针对汉字用户,而拉丁文字系统和方块文字系统在设计时视觉差别较大,且市面及网络上所见优秀设计多为拉丁文字系统作品,因此实例和案例均尽量选择方块文字系统的设计。所有配图都有详细图片说明,大量选用了两位作者自己的作品和学生作品,保证作品原创性和设计思路解读的准确性。尤其实际案例部分四个作品均为作者第一手采访搜集整理的完整设计资料,并获得了设计者授权,是非常珍贵的设计案例,对读者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提升能产生极大的帮助。
本书未刻意去强调数字版面,原因有二:
①数字版面,除了载体、显示方式、使用方式、页面尺寸等规范,根本上与传统版面在设计上并无区别。而这些规范,多不属于设计范畴,且能轻易掌握。
②数字化发展在飞速进行,现今已经不属于新生事物,并且其未来发展态势如何,谁都说不清楚。与其强调数字版面的独特性,不如保持本书的初心,从具有普适性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入手,无论载体如何变化,都能以不变应万变。
写书的过程,其实也是作者对自己思路的一个梳理过程。本书历时十载,所搜集的实例、案例不计其数,最后选用到书中的不到百分之一。大纲都推翻重来近十次,思路反复调整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
本书中出现的图片,能找到设计者的均已署名,部分历史性图片由于年代久远或者网络传播次数过多,原始作者已不可考,其余图片均为两位作者原创。在此向所有对本书提供了帮助的朋友们表达真诚的感谢。
如有任何错漏,欢迎读者与我们或者出版社联系,再版时会进行更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