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报刊业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诞生、发展起来的。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时空特征,这种时空特征也是其传播效果得以发挥的前提;同时,报刊具有整合时间和空间的能力,这种对时空的重构赋予了它强大的改变社会的功能。本书详尽研究、探索了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历程。
|
內容簡介: |
本书拟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开展我国近代报刊业研究。本书共分为五章。*章主要介绍报刊业出版地的时空迁移情况及其动因。第二章主要介绍近代报刊业在晚清两种不同类型城市的分布情况。第三章主要研究近代报刊业的发行范围。第四章是对报人群体的研究。第五章主要分析了近代报刊对环境的建构功能。
|
關於作者: |
成连虎,男,生于1981年,山西平陆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新闻史研究,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撰写决策参考多篇。
|
目錄: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框架 001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005
一、近代报刊的概念及特征 005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006
三、研究时段的选择 006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007
一、历史文化地理学与近代报刊业历史地理研究 007
二、媒介地理学相关理论的提出 009
三、新闻史中的地理学研究 013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 016
一、研究内容 016
二、主要研究方法 017
三、研究结构 018
第一章从边缘到中心:我国近代报刊业出版地的时空演变
第一节 南洋及澳粤阶段(18151842年) 022
一、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需求、方法和清政府的禁制态度 022
二、马六甲成为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的诞生地 025
三、南洋的报刊出版情况 031
四、广州的报刊出版情况 034
五、澳门的报刊出版情况 038
第二节 香港及通商口岸阶段(18421861年) 041
一、南洋、澳门及广州的报刊出版情况 042
二、香港成为报刊业基地的原因及出版情况 045
三、上海、福州和宁波的近代报刊业出版情况 050
第三节 上海及沿江沿海阶段(18611895年) 053
一、该阶段报刊业的地理分布情况及特征 053
二、上海作为近代报刊业中心地位的确立 055
三、香港、广州、汉口、天津等其他城市的报刊业情况 059
第四节 内地扩张阶段(18951898年) 064
一、维新派推动下报刊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原因 064
二、主要城市的报刊业基本情况 069
第五节 国内外全面扩张阶段(18991911年) 072
一、该阶段报刊业地理分布变动的原因 072
二、该阶段报刊业地理分布变动的特征 076
第六节 小 结 084
第二章近代与传统:晚清城市与近代报刊业
第一节 晚清中国城市发展的两种类型及其对报刊业的影响 087
一、晚清中国城市的分化:通商口岸城市与传统城市 088
二、不同城市类型对报刊业选址的影响 091
第二节 通商口岸城市与近代报刊业以上海为中心的考察 092
一、上海报刊业得以发展的基本因素 093
二、租界、望平街与上海近代报刊业 102
三、租界和望平街对近代报刊业的客观保护作用 109
第三节 传统城市与近代报刊业:以北京为中心的考察 116
一、北京传统报纸的地理分布(18151871年) 117
二、从外城到内城(18721895年) 121
三、宣南中心的确立和内城东区的发展(18951911年) 124
第四节 小 结 129
第三章扩散与下沉: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发行
第一节 我国传统报刊的发行情况 133
一、报刊业发行工作及发行范围 133
二、我国传统报刊的发行及其影响要素 135
第二节 近代报刊业本埠为主的发行阶段 145
一、早期中外近代报刊的本埠发行 145
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及对发行的影响 149
三、民信局与这一时期的外埠发行 151
第三节 近代报刊业本埠、外埠并重的发行阶段 155
一、电报与中国近代报刊业发行范围的扩大 156
二、新式交通与中国近代报刊业发行范围的扩大 159
三、大清邮政与中国近代报刊业发行范围的扩大 162
第四节 阅报处、城市景观与发行下沉 165
一、戏院、茶馆、俱乐部、澡堂、街头说报等临时阅报处 166
二、学堂、衙门、学会、图书馆、报社、阅报栏等专门阅报处 169
第五节 小 结 173
第四章中西互动:近代报人的生成与演进
第一节 清代在华办报的外国人 175
一、外国报人群体及其影响 175
二、外国报人办报的中国化做法 192
第二节 中国报人群体 197
一、地缘特征下的中国报人群体 198
二、地缘特征下的江浙和闽粤报人 200
三、报人籍贯与工作地点的背离 205
四、从同乡同省到志趣相投 208
第三节 小 结 210
第五章世界之中国:报刊的环境建构功能及影响
第一节 晚清外国人的中国印象及世界观念的传播 214
一、清晚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215
二、清晚期中国人眼中的世界 ?223
第二节 近代报刊中的地理知识传播 231
一、外国人主办报刊中的世界图景及其影响 231
二、国人报刊与世界概念及其影响 236
第三节 媒介的环境建构功能 241
一、媒介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242
二、媒介时空建构功能的影响 245
第四节 小 结 247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目录
图1 18151911年各时期海外华文报刊数量表 083
图2 晚清上海租界地图 105
图3 晚清望平街实景图 108
图4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封面书影 195
表目录
表1 18151842年中国近代报刊业地区分布情况 041
表2 18421861年我国近代报刊业城市分布情况表 042
表3 18611895我国近代报刊业城市分布情况表 055
表4 18611895汉口报刊情况表 062
表5 18991911年全国拥有报刊省份及城市情况表 077
表6 早期《申报》中苏州新闻数量表 081
表7 清末上海人口增进概况(单位:人) 097
表8 清代光绪十二年京塘分布表 120
表9 明代邸报京师与部分地方发行时限表 138
表10 19011911年大清邮政网点统计 164
表11 主要在华外国报人基本情况 175
表12 清代主要报人籍贯分布情况 199
表13 清代主要报人工作地点情况 200
表14 清末江苏籍报人的籍贯情况 205
表15 清代所有江苏籍报人的城市分布情况 207
附表1 清代主要报人情况表 250
|
內容試閱:
|
前言
从1815年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诞生到1911年清政府覆亡,将近百年时间里,中国境内出版的中外文报刊和海外地区出版的中文报刊共计2557种。目前,学界对清晚期近代报刊业传播效果、报刊阅读方式等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但对近代报刊业的时空发展演变规律研究尚有不足。
报刊业同样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诞生、发展起来的。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时空特征,这种时空特征也是其传播效果得以发挥的前提。同时,报刊具有整合时间和空间的能力,这种对时空的重构赋予了它强大的改变社会的功能。因此,本书拟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开展我国近代报刊业研究。
本书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报刊业出版地的时空迁移情况及其动因。报刊业出版地格局的变动,既受到社会局势变动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变革起重要作用。
18151911年,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出版地格局发生多次演变,先后经历了南洋及澳粤、香港及通商口岸、上海及沿江沿海、国内全面扩张和国内到国外等五个阶段,实现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我国近代报刊的起源、发展与外国传教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即由英国传教士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随后,澳门、广州两地开始出版报刊。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办报主体仍然是外国人,但却获得了清政府的默许,出版地迁移到香港及各个通商口岸城市。到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上海成为近代报刊业的中心,近代报刊业开始沿海、沿江迅速扩张。1885年公车上书以后,国人办报热潮兴起,官办、民办报刊在全国范围时空演进与环境构建:我国近代报刊业研究 (18151911)内不断出现,但主要集中在省会以上城市;进入20世纪,特别是随着第二次国人办报热潮的兴起,近代报刊业获得全面发展并不断下沉;同时,维新派、革命派人士在海外各国创办了大量的中文报刊,不仅在当地发行,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并产生影响。近代报刊业出版地的变动情况,与近代社会变革趋于一致。
第二章主要介绍近代报刊业在晚清两种不同类型城市的分布情况。城市是近代报刊业发展的最佳地理环境。晚清时期,城市发展模式出现了分化,一方面是开埠通商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传统城市不同程度的衰落。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在清政府对报刊业严格管制的大背景下,在两种不同的城市类型中,报刊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章分别以上海和北京为例,分析两种不同城市类型下报刊业的地理分布情况。以上海为代表的通商口岸模式,由于列强攫取了租界的管理权,客观上为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因而从时间上看,报刊业起步早发展快;从空间上来看,报馆选址向租界集中并形成诸如上海望平街这样的报刊业集聚地。以北京为代表的传统城市,由于依然受到清政府的直接管理和各项管制,报刊业起步比较晚,而且报馆选址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传统经济文化格局以及政策变动的影响。
第三章主要研究近代报刊业的发行范围。信息如果不能传播,就没有价值。报刊作为信息载体,高度重视其在地理空间上的散布传播。在分析影响报刊业发行的诸多地理因素以后,将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发行范围分为本埠发行和本外埠发行并重两个阶段。报刊发行主要受交通条件、通信技术、印刷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当这些因素被改善以后,报刊就会实现从本埠发行到外埠发行的扩张,发行范围不断扩大,形成遍布全国的报刊发行网络。另外,阅报处这种城市景观的出现,对发行的下沉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章是对报人群体的研究。报人身份、籍贯及其社会网络体系等,对我国近代报刊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国近代报刊业起源于外国人在华办报,繁盛于两次国人办报热潮。以英、美为主的传教士群体开启了近代报刊业序幕,并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对中国报人的启蒙,外国商人则创办了中国具有影响力的多份重要报刊。国人办报群体主要来自江浙和闽粤地区,同乡、同门等中国传统社会关系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创办或参与报刊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城市;中国报人经历了从同乡同门到志趣相投的转变,在近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下,报人的省界意识逐渐淡化,同人意识不断增强。
第五章主要分析了近代报刊对环境的建构功能。媒介产业具有现代性动力机制的作用,可以实现对时间和空间的重构,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晚清中国面临着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被迫卷入世界体系之中,传统天朝上国的观念被打破,世界之中国逐渐被引入和认同。在这一进程中,近代报刊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窗口作用,以西学东渐为开端,近现代文明在晚清不断扩散传播,并带动了本土的社会改良和革命,为旧中国建构了新世界,促进了各种思潮的出现和不断竞合,并最终在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