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7.3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編輯推薦: |
袁崇焕是著名军事家,击败过努尔哈赤、皇太极。
袁崇焕的争议性很大,很多人拥袁,也有很多人拥他的对立者毛文龙,袁毛公案已有近四百年,还是扯不清。
明清战史引人关注,书中大量文字涉及战事。
内容全面翔实,运用资料丰富
|
內容簡介: |
袁崇焕是岭南豪杰,在国家危难之际,洒血请缨,置身辽东战场。他英勇无畏,敢战敢胜,宁锦城下鏖战,成就不朽功名。他忠肝义胆,忧国忧民,却被崇祯帝视为叛徒而惨遭磔杀。他的一生有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令人遗憾的错误,三百多年来议论纷纭。推崇他的人誉之为影响明亡清兴的英雄人物,仇视他的人诋之为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不论人们怎么说,他短暂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在明清战争史上谱写了一曲爱国者的悲歌。
本书详尽地叙述了袁崇焕的生平,是一部内容翔实、考证精细、雅俗共赏的佳作。
|
關於作者: |
王荣湟,男,1988年生,福建晋江人。获中国史博士学位,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外关系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史、中国佛教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著有《明朝宗教》(参编),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清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袁崇焕全传》一书为其求学期间完成的习作。
|
目錄:
|
序一(李治亭)
序二(何孝荣)
前言
第一章 洒血请缨
第一节 东莞士子
一、寄籍藤县
二、科考中式
第二节 明朝在辽东的败局
一、女真的崛起
二、晚明的衰落与辽东军备的废弛
三、后金进兵辽东
四、广宁溃败
第三节 从知县到边臣
一、邵武知县
二、单骑阅塞与请缨守关
第二章 辅佐孙承宗
第一节 监军山海关
一、王在晋的守关方略
二、力驳王在晋之议
三、孙承宗巡视边塞
四、倡议守关外的贡献
第二节 备兵山石
一、修营房筑坚城
二、建策防守宁远
三、处理其他军务
第三节 备兵宁前
一、巡阅海岛
二、父丧夺情
三、与孙承宗的交谊
四、独卧宁远孤城
第三章 巡抚辽东
第一节 宁远奇捷
一、战前准备
二、指挥宁远之战
三、明军胜利原因分析
四、擢为辽东巡抚
第二节 守辽新策略
一、守为正着,战为奇着
二、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三、抚西虏以拒东夷
第三节 诸案是非
一、将帅失和的风波
二、吊丧之计
三、款为旁着的用心
四、为魏忠贤建祠
第四节 宁锦大捷
一、和谈破裂
二、指挥宁锦之战
三、愤慨乞归
第四章 督师蓟辽
第一节 众望所归的奇男子
一、落职归里
二、复出督辽
三、参与光孝寺盛会
四、赶赴京师
第二节 五年复辽的构想
一、平台召对
二、战略分析
三、心理分析
第三节 复辽的战争准备
一、平定宁远兵变
二、修整关宁军备
三、招抚察哈尔部
四、拉拢朵颜部
第四节 力主和议
一、继续主持明金议和
二、明金议和的动机分析
第五章 斩杀毛文龙
第一节 定斩帅之计
一、骄横跋扈的岛帅
二、诛杀毛文龙之计的确定
第二节 斩帅驭军
一、双岛斩帅
二、对东江镇的善后
第三节 斩帅原因辨析
一、斩帅践约说
二、忌功报复说
三、党争指使说
四、叛谋泄露说
五、艰难抉择
第四节 斩帅之争
一、斩帅的影响
二、时人对斩帅一事的评价
三、毛文龙案反复的原因
第六章 悲惨结局
第一节 疏防蓟镇
一、遣兵备蓟
二、后金军犯蓟入塞及责任归属
第二节指挥己巳之役
一、率军入援与血战京师
二、被逮下狱及原因分析
第三节 牢狱之灾
一、作书招祖大寿
二、定罪谋逆
三、磔杀西市
第四节 被杀原因辨析
一、反间说考辨
二、党争宵小陷害论考辨
三、钦定罪状考辨
第五节 袁崇焕案的影响
一、对崇祯政局的影响
二、对辽东边防的影响
第七章 身后评判
第一节 清前期袁崇焕案的反正
一、明末清初私史的诋毁
二、明末清初同情、推崇的声音
三、反间计的曝光与袁崇焕案的平反
第二节 籍贯、后裔的争论
一、籍贯之争
二、后裔之争
第三节 后人纪念
一、东莞张伯桢父子的极力表彰
二、民间的纪念表彰
第四节 遗著传世
一、遗著的源流
二、清代的流传脉络
三、民国以来的搜集整理
四、留存散失情况及原因
第五节 清末以来的研究概况与学术界的英雄崇拜
一、清末民国的研究与英雄崇拜倾向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
第八章 社会关系与历史地位
第一节 家庭生活
一、家世背景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三、婚姻、子女和家庭关系
四、守辽事业对家庭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交往
一、与上司的关系
二、与同事的关系
三、与僚属、幕友的关系
四、与朋友的关系
五、其他方面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 性格、能力和历史地位
一、鲜明的性格
二、有特长有不足的军事素养
三、功过评价和道德评价
四、民族英雄与爱国将领
附录
附录一明末辽东、蓟镇、天津、登莱、东江历任督抚镇道官表
附录二袁崇焕年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谈及明清鼎革的战史,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味的历史人物。尽管各为其主,也有成败得失可指,但他们都以显赫勋业和英雄事迹活跃在时代舞台上。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有些人被慢慢淡忘,不过有一些重要的人物非但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还得到后人长期的膜拜纪念。袁崇焕就是这样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
袁崇焕之所以长留在人们的历史记忆中,不仅在于他是建有突出功勋的抗金(指后金,正文中也有此种表述)名将,而且在于他感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此外,和他惨遭磔死、不得善终的悲剧命运也有重要关联。他作为一位对国家赤胆忠心且战功赫赫的疆场统帅,却被诬为谋叛欺君的叛徒,被处以残酷的极刑,这种悲惨遭遇与南宋名将岳飞颇为相似,无疑给予后人强烈的情感触动,并使同情他的人将愤怒的洪水向类似于赵构、秦桧之流的昏君奸臣宣泄。由于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因而有人誉其为东莞岳飞。然而与岳飞相比,袁崇焕无疑是一个更悲情的英雄。他的悲剧除了体现在生命结束的方式,还表现在他死时并未得到当时多数人的理解、同情,被夹杂亡国余恨的易代史家极力贬低。直到清修《明史》,公布后金的反间计,人们才给予他公正的历史评价。
袁崇焕身上除了悲剧英雄的光环,还有许多围绕他争论不休的话题:当时明朝在辽东战场上屡战屡败,他为何能够在宁远、宁锦之战中接连挫败后金军?宁远战后,他一意孤行,遣使吊丧,并力排众议,与后金媾和,是非何在?他生性孤傲耿直,高官厚禄视若等闲,却为何上疏称颂阉党,并为魏忠贤建生祠?天启、崇祯之交辽东战局对明朝已经极为不利,他却对明思宗许下五年复辽的承诺,到底是胸有成竹,还是孟浪大言?他以雷霆之势擅杀东江总兵毛文龙,毛文龙功罪何如,斩帅之举应作何等评价?崇祯二年(1629)冬后金军入塞,他统领援军,部署战守,却让后金军直犯阙下,他应承担多少责任?他千里驰援,血战京师,却在关键时刻被逮下狱,数月之后更命殒西市,到底是什么原因酿成了这位爱国者的悲剧?明末清初,同情他的人视其为精忠爱国的名将,鄙夷他的人却毁其为秦桧之类的乱臣贼子,真实的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将领?清初以降,关于他的死有明朝自毁长城的说法,清末民国时更有人将其被杀作为明朝灭亡的关键因素,他的死到底对明朝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对他的历史地位又该如何评判呢?
袁崇焕之所以会存在许多争议,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类。主观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袁崇焕本人特立独行、不避忌讳、敢作敢为的一贯作风本来就容易引起时人和后世的议论;二是袁崇焕一生有功也有过,他的一些行为举措存在明显问题,有令人置喙之处。客观原因则包括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一是明末急剧变动的战争形势和朝廷政局。如毛文龙案,在斩帅之初舆论一致对袁崇焕加以肯定,可是在己巳之变发生之后,毛文龙案却出现了反复。又如在明末党争的影响下,袁崇焕被人为地罗织罪名,以致历史真相被扭曲。二是政治因素的干扰。明末清初,在钦定罪状的诱导下,袁崇焕被视为通敌谋叛的逆臣,种种莫须有的罪名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历史真实,结果导致袁崇焕的历史功绩被全盘抹杀。三是史料的不完整性与主体性。由于明末战乱、清廷禁书,保存下来、能为史家利用的史料往往零散、雷同、单一,关于袁崇焕的一些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史料不多所致。例如由于清人档案中的反间计被采入正史,袁崇焕的钦定罪状才被彻底推翻,由此可见,新史料的发现对历史人物评价所起的作用之大。此外,明季私史常常带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强烈的个人情感,许多记载或是道听途说,或是臆断捏造而成,结果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局限性。因而那么多诋毁袁崇焕的明季野史不可轻易取信。四是史家研究局限。历史研究是史家主体为探求历史事实客体而与史料中介客体进行互动的间接认识活动,史家对史料的占有、选择、加工直接影响历史事实的构建。清末以来许多关于袁崇焕的研究未能建立在广泛的史料基础上,又注意不到史料客体的历史局限性,这样一来其研究实践必然带有简单化、绝对化、主观化的倾向。
近代以来,袁崇焕一直被有些人视为以一身存亡关系明清两朝兴亡的关键性历史人物,所以从20世纪初明清史研究起步开始,袁崇焕研究便是明清战争史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学术界出现了袁崇焕研究热,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个时期的袁崇焕研究是在当时的史料条件下进行的,虽然深度、广度都超过清末民国时,但是囿于有限的史料,研究水平尚待提高。与认识水平相关联,当时出版的袁崇焕传虽然数量众多,但难以令人满意的是这些传记原始材料较少、内容简略、研究深度不够、观点因袭老套,且存在不少错误与待商榷之处。
当今,在古籍大量影印出版和数字化的研究条件下,此前所难见或未见的史料现在基本都可以找到。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国内大型图书馆收藏的重要、珍稀的明清史籍以影印的方式出版了,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及各省市图书馆、档案馆也相继出版了地方特藏的官书、私史、文集、笔记、小说、方志、档案、家谱、碑刻等文献,为我们利用古籍提供了很大便利。韩国历史文献的影印出版和数字化整理则大大便利了中国学者对域外史料的利用,如《承政院日记》《备边司誊录》《燕行录》《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20世纪的学者基本上很难利用到,而如今这些史籍已有全文检索版。新史料的涌现意味着目前袁崇焕研究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所以,为了澄清袁崇焕功过,并推进袁崇焕研究和明清战争史研究,写作一部翔实可信、与时俱进的袁崇焕传实是当下袁崇焕研究的紧迫之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袁崇焕研究逐渐退潮,但到2005年,阎崇年的《袁崇焕传》这本重要的著作问世了,而且随着大众传媒的影响,袁崇焕的功过问题在民间依然讨论热烈。民间历史爱好者的持论虽然未必具有学术价值,但是由于著书立说而影响广泛,已经造成对学术界的冲击。在我看来,历史研究不应局限于象牙塔,而应将研究成果向学术圈外传播,借以提升民众的历史认知,这是历史研究的应有之义和目的之一。在当下各种诽谤袁崇焕的荒谬古怪的言论充斥民间之时,将个人研究心得与普通大众分享,以正民间视听,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每个袁崇焕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最初关注袁崇焕是在本科时观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的《明亡清兴六十年》。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我开始广泛接触袁崇焕研究的相关论著,并通过各种出版物和古籍数字化检索系统收集相关史料,在此基础上,对于袁崇焕研究的相关问题逐渐有了点心得,因而着手写作这部《袁崇焕全传》。我希望本书能够在占有广泛史料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发展百年袁崇焕研究的成果,全面深入地研究袁崇焕的各个问题,力争还原一个接近真实的袁崇焕。这对于我将来进一步研究明清战争史和明末军事制度变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支点。
袁崇焕一生的活跃期主要是生命的最后十年。所以,本书以大篇幅论述这十年间袁崇焕的守辽功过是非。为更好地了解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背景,本书追述了明朝的衰落、后金的崛起以及明金战争的进程。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袁崇焕守卫辽东的政治环境,本书适度地论述了万历、天启、崇祯年间明朝政局的变动及其对辽东战局的影响。由于袁崇焕的历史评价从明末以来经历了巨大变化,本书又论述了袁崇焕身后评判的演变,有关袁崇焕籍贯、后裔的争论,并探讨了明末以来官方、民间对袁崇焕的纪念活动。此外,本书在最后一章讨论了袁崇焕的家庭生活、社会交际,并对袁崇焕的性格、能力、历史地位、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以期对袁崇焕的一生功过有全面的把握。出于避免重复和影响连贯性的考虑,本书不采用专题讨论的行文结构,而是以时间为序,铺叙袁崇焕的生命历程,在适当的地方论述袁崇焕的籍贯、家庭、后裔、人际关系、遗著遗物、官方民间纪念活动等问题。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力争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学术性与可读性。首先,本书不仅叙述了袁崇焕曲折跌宕的传奇一生,揭示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毫不避讳地指出袁崇焕的军事失误、个性缺陷及军事素养的薄弱环节,以期使袁崇焕的形象更加饱满真实。其次,本书围绕着袁崇焕的守辽事业,又以适当篇幅叙述了同时代激荡起伏的政治风云以及摄人心魄的战争场面,对熊廷弼、孙承宗等人的守辽事业也有所涉及。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毛文龙案的复杂性和对评判袁崇焕功过的重要意义,本书也用了一定篇幅来论述毛文龙抗金斗争的功过,对袁崇焕斩帅的原因及是非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探讨了明末以降毛文龙案出现反复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故本书或许可以说是一部以袁崇焕为中心,包括熊廷弼、孙承宗、毛文龙、朱由检、努尔哈赤、皇太极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明清战争史。再次,从研究方法看,本书主要采用传统史学的实证研究法。书中所有历史事实的叙述以及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判断都建立在比较分析、审查考订多方面史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不凭空捏造、主观臆断、偏听偏信,以使观点符合客观实际,且具有足够的说服力。除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之外,本书还适当运用了军事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来辅助研究,一方面借以剖析历次相关战役的成败得失和战争策略的科学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用以评析袁崇焕言行举动的心理活动过程。最后,鉴于许多学术专著晦涩难读的问题,本书采取叙议结合的写作方式、流畅直白的写作语言,力求在保证学术性的同时,追求行文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以期雅俗共赏。由于自己初涉史学,水平有限,还请读者评判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