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81.4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內容簡介: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雾霾治理任重道远,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代表的系列居民日常PM2.5减排行为是城市雾霾治理的有效手段。
《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和价值一信念一规范理论等亲环境行为理论,以京津冀、长三角和成渝三大雾霾严重区域的城市居民为调研对象展开实证研究。基于不同视角建立若干居民PM2.5减排行为模型,剖析心理类因素、行为控制类因素、外部政策因素和社会人口统计因素对我国居民PM2.5减排行为的深层影响机制。期望依此采取精准措施,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应影响因素,促使居民积极参与PM2.5减排行为,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适合环境科学、资源、生态、管理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阅读,也可供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参考。
關於作者:
史海霞,1980年生,河北保定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近年来主要致力于资源环境管理、循环经济、绿色消费行为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社科联项目等十余项,参研项目十余项。已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以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科技进步与对策》等国内外SCI、SSCF、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相关成果获地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先后获得学校龙山学术人才科研支持计划青年学者和学术骨干层次支持。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概述
第一节 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概念界定
第二节 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梳理
第三节 PM2.5污染与居民PM2.5减排行为
第三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亲环境行为理论
第二节 相关影响因素综述
第四章 PM2.5减排政策梳理与分析
第一节 国内外雾霾治理政策概述
第二节 PM2.5减排政策文本选择
第三节 PM2.5减排政策文本分析
第四节 居民PM2.5减排政策扎根理论分析
第五章 三大区域雾霾现状及居民感知的空间差异分析
第一节 三大区域雾霾污染现状
第二节 基于统计数据的三大区域雾霾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
第三节 基于调研数据的三大区域居民雾霾感知差异分析
第六章 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分析
第四节 感知行为控制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第五节 外部政策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居民PM2.5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分析以两种居民交通PM2.5减排行为为例
第一节 居民交通PM2.5减排行为
第二节 居民交通PM2.5减排行为意愿模型及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两种居民交通PM2.5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第五节 两种居民交通PM2.5减排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讨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双重环境教育对大学生PM2.5减排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九章 政策因素对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的动态干预研究
第十章 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干预路径与实现策略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
近年来,雾霾在我国大范围频繁出现,十面霾伏深人人心,雾霾污染已成为21世纪以来我国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之一。呼吸之痛警示世人:雾霾治理迫在眉睫。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打好蓝天保卫战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呼吁下,雾霾治理攻坚战正逐步推进。尽管国内外雾霾治理的研究至今仍是错综复杂,但毋庸置疑的是:解决雾霾污染关键在于PM2.5的源头减排。事实显示,对城市区域来说,居民诸多日常消费活动是PM2.5的重要排放源,对雾霾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充分重视居民层面的PM2.5排放,并致力于引导城市居民的PM2.5减排行为是当前有效的雾霾污染控制措施。按照行为干预策略的观点,基于个体行为的诱因可以事半功倍地影响行为。然而,当前国内外关于居民PM2.5减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考虑到居民PM2.5减排行为属于个人亲环境行为的范畴,本书借鉴亲环境行为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结合对京津冀、长三角和成渝三大雾霾污染区域的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着重对居民PM2,5减排行为各类影响因素及相应影响机制展开规范的实证研究,完善雾霾治理的理论内涵与研究体系。在实践中,期望通过制定精准措施似针对性调整相应的影响因素促使居民积极参与PM2.5减排行为,从而改善城市雾霾污染。研究的主要结论、主要创新和政策建议概述如下。
一 研究的主要结论
(1)关于PM2.5减排政策梳理与文本分析。我国包括雾霾治理在内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体系逐步搭建并稳步推进,雾霾治理政策体系粗具雏形。2013-2014年和2017-2018年的两个时间段政策发布密集,与我国雾霾污染现状以及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思想整体布局相吻合,国家和三大雾霾严重区域发文量都相对均衡;但当前雾霾治理体系构架尚有不足,表现在:忽视居民层面日常消费活动的PM2.5减排,直接以雾霾治理或PM2.5减排为规制对象的雾霾专门政策屈指可数,起提供具体方案。作用的程序政策在雾霾治理攻坚阶段仍捉襟见肘,基层法律法规有待补充;居民层面PM2.5减排政策可初步提炼为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教育引导型三类主范畴。
(2)关于三大区域雾霾现状及居民感知的空间差异分析。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众多原因,京津冀、长三角和成渝三大雾霾严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与居民雾霾感知调查指标存在空间差异。特定区域或特定城市的雾霾污染程度和当地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交通、城镇化程度、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呈现出一致的关系。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城镇化程度都较高,第二产业比重和能源消耗强度也普遍较大,成渝区域的交通、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强度相对较高;京津冀地区居民的PM2.5减排实际行为和意愿都明显高于成渝和长三角地区,且实际行为差距更大。对五大类具体PM2.5减排行为,京津冀地区相对于成渝和长三角地区居民都表现出更好的参与积极性。对心理影响因素,三大区域居民的生态价值观、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等心理因素在三大区域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京津冀地区相对于成渝和长三角地区表现出更高的水平。但环境信念、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等心理因素在三大区域间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