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77.3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7.3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0.6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本书关注的,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而是他到底为何授业,授得什么业,以及到底如何授业。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内篇、外篇与孔子授业研究独白三部分,计十九章。主要以《论语》传递的有关孔子授业行为信息为依据,对前人的相关论断进行审慎的辨析,以孔子授业行为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把握孔子授业的要义,有别于一般孔子教育思想研究,而是从孔子为何授业、授的什么业、如何授业等教育基本要素展开,从而对中国教育文化源头作了一次初步清理。具有浓浓的教育学味。这对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教育文化要义很有参考价值,不仅对教育史专业研究者有启发,对教育学专业相关人员乃至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皆有启迪作用。
|
關於作者: |
陈桂生,1955年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方向的研究。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列宁论教育》《斯大林论教育》等,著有《人的全面发展与现时代》《教育原理》《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研究》《现代中国的教育魂毛泽东与现代中国教育》《普通教育学纲要》《教育学的建构》《学校教育原理》等经典著作多部。
|
目錄:
|
目录
序 孔子授业研究旨趣1
内篇
第一章 君子之教[上] 3
一、何谓君子[4]二、君子与小人之别[5]三、君子真伪之辨[7]四、君子学说的性质[9]五、今古势易话伦理之教[10]
第二章 君子之教[下] 14
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4]二、四教的伦理价值[25]三、君子之规[28]四、致君子三理[29]五、今古势易话伦理之教[32]
第三章 以礼乐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君子儒之教 34
一、六艺传说[35]二、《论语》中的诗、书、礼、乐信息[38]三、传说中的孔门礼教数例[57]
第四章 学之价值判断学程型授业的立论依据 66
一、学为修身之本[66]二、学无常师[73]
第五章 师弟子问对[上]孔门所授之业 82
一、弟子为求学而发问[82]二、夫子施教中提问[98]三、学程型授业的本色[100]
第六章 师弟子问对[下]学程型授业对话过程先例 101
一、发问主体[102]二、孔子审题、辨惑与专对[103]三、弟子认同、重问、追问与反问[107]四、夫子评答[113]五、孔子告白与提问[115]
第七章 因材施教学程型授业的先例 119
一、例证[119]二、人材观念[120]三、因由施教[122]四、因赐施教[128]五、因求施教[132]六、诸例同理[133]七、不必要的误解[135]八、今古势易话因材施教[138]
第八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程型授业的先例 141
一、愤悱辨析[142]二、因愤而启、因悱而发示例[143]三、启发即善喻[146]四、因学而教,教无常法[149]五、今古势易话启发[150]
第九章 为学与出仕 153
一、对政事的关注[153]二、荐才[159]三、关于出仕的实证与反证[160]四、以君子之教为根本[162]五、今古势易话出仕与焉用稼[163]
第十章 师表 167
一、以授业为天职[167]二、身教[171]三、今古势易话人师[179]四、博学的孔子无以成名别解[180]
外篇
第十一章 孔门弟子传说 189
一、孔门何其杂也[189]二、孔门弟子知多少[192]三、有
若之言何以似夫子[200]四、孔门弟子知仁见识传说[204]
第十二章 先秦儒家先教说 210
一、教而后刑、教而后兵的先教说[210]二、先教说立论[211]
三、因时因势而行[212]
第十三章 孟子教育说 215
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215]二、五教说[219]
第十四章 孔孟授业比较 225
一、授业价值取向比较[225]二、师弟子问对比较[233]
第十五章 荀子教育说 248
一、教化说[248]二、学之终始说[254]三、师说[263]
第十六章 荀子主外说与孟子主内说 277
一、性善论与性恶论比较[277]二、孟、荀授业价值观念比较[281]
孔子授业研究独白
第十七章 孔子授业研究的心路历程 287
一[287]二[289]
第十八章 孔子授业研究的价值取向 291
一[291]二[292]三[295]
第十九章 孔子授业要义 298
一、师门的形成[298]二、君子之教[302]三、诗书礼乐之教[303]四、为用而学,因学而教[306]五、结论[309]
后 记 311
|
內容試閱:
|
序 孔子授业研究旨趣
孔子授业研究的理由实在不少。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了古为今用,为了建构所谓儒家社会主义,为了跟孔子学当教育家,为了讲孔子,为了成为孔子研究的专家,为了写博士论文,以及为了拿孔子说事说这说那。诸如此类理由,能否成立,主要取决于所做的研究,至少是打算要做的研究,其对象是一个同真实情况较为接近的孔子。问题在于谁都知道,时隔两千多年,要想恢复孔子授业的原貌,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然而,以《论语》之类较为原始的资料为依据,参照理论研究的规范,尊重授业的常识,或多或少剔除后人加于孔子授业越来越厚的涂抹,拆掉某些在孔子授业上的包装,不能说是做不到的事情。诚然,即使剔除了涂抹,拆去了包装后显露出来的,仍然未必是事情本来的面目。因为这种事情本身早已褪色,又为厚重的历史烟尘所埋没。那么,为什么又去做这种似乎无效的研究呢?
其实,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的那些事情,如孔子授业本身,毕竟较为朴素、单纯、简便,也谈不上有序。正如程颐所说,孔子教人常俯就(程颐: 《入关语录》)。这不见得有什么可看之处;然而,正由于它较为朴素、单纯、简便,不成系统,它或许更加接近授业原本的性质,即教弟子学,为行而学,因学而教,旨在
使人为善,说其教学做合一也不为过。何况尔后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的教育体系、授业制度,正是从这种单纯的授业格局中转化而来。它作为中国授业文化的源头,便可资同中国后来的教育比较,亦可从授业文化源头上同西方授业文化源头比较。所以,如今试图了解孔子授业的真相,其实也还是拿它说事,
说教育历史的辩证法,说史德,说研究历史的态度与方法。
本人原非以教育历史研究为专业,只是一向以历史的逻辑的分析为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这才有兴趣参与孔子授业研究。
那么,有什么依据相信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孔子授业的可能性呢?
《论语》作为授业当事人与见证人的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载,虽不可尽信,但总比真假难辨的第二手材料较为可信。其中既有不少授业细节的记载,还有一些概括性的表述。如子以四教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孟子与荀子虽比孔子晚很多年,《孟子》《荀子》中同授业相关的记载,虽有别于孔子授业,但相对于学(名词,即授业实体)出现以后的情况,又与孔子授业处于同一背景之下,可增进对先秦非制度化教育的理解。 虽不可能了解《论语》记载以外孔子授业的细节,却可以从中国古今授业文化、中外授业文化的比较中,确定孔子授业的方位与大格局。例如,它是有别于以学生集体为对象的个别授业,有别于以学籍制度、课程制度、学年学期制度为背景的授业,有别于以教科书为本位的授业,有别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对话方式,也有别于一般学有常师的授业。 话虽如此,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研究成果,还取决于把有关这种研究的观点转化为研究的方法。这就生发出孔子授业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
本人的价值选择为:
以孔子授业行为为主题,而不是以所谓孔子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以避免从孔子的一般价值观念中推导或演绎孔子的授业,避免把孔子的一言一行不加分析地当作其授业活动本身或授业的原理原则。 关于《论语》素材的运用: (1) 尊重夫子自道和其弟子、再传弟子有关孔子授业的概括性的表述。
(2) 尽可能把相关材料全面展开,互相参证,互相补充。
(3) 凡是可以得出数据的材料,以数据说明问题。
(4) 除了充分运用其中的相关材料以外,还关注其中未给后人某种论断提供佐证的情况(批判性反证)。
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更在于把澄清事实本身,作为古为今用最为可靠的价值选择。既不畏圣人之言,更不存侮圣人之言的动机。重在求索,而不以得出完善的研究成果,或为孔子建构什么体系为价值追求,以免弄巧成拙。 关于孔子授业,本人陆续发表了二十余篇文章,作为这种研究取向的验证和进一步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的一种准备。
陈桂生
2011年10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