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編輯推薦: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泰斗洪子诚先生的一本精华集。
|
內容簡介: |
本书精选洪子诚先生*为成熟、*能代表他的学术风格和研究个性的成果;这些成果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上也有进一步推进和拓展的可能性。全书分三辑。*辑包含10篇文章,总题为文学史:问题与方法,力图呈现洪先生从不同侧面对当代文学加以界定、描述、探讨的*代表性的观点和研究思路。第二辑包括14篇文章,总题为阅读和阅读史,力图呈现出与*辑看似风格迥异的思路和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呈现历史建构过程的细致肌理和文学研究者的阐释接受。第三辑题为材料与注释,受本书篇幅所限,本辑仅为存目,以保留篇名的方式收入了三篇文章,本辑意在呈现洪先生拓展的另一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故以这种方式引领读者的进一步阅读。
|
關於作者: |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目錄:
|
目录
编者序 贺桂梅
第一辑 文学史:问题与方法
关于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
当代文学的概念
文学史的断裂与承续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左翼文学与现代派
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革命样板戏:内部的困境
相关性问题:当代文学与俄苏文学
组织部里的当代文学问题
文学史中的柳青和赵树理(19491970)
第二辑 阅读和阅读史
怀疑的智慧和文体我的阅读史之契诃夫
幸存者的证言我的阅读史之《鼠疫》
一部小说的延伸阅读我的阅读史之《日瓦戈医生》
批评的尊严 我的阅读史之丸山?N
《爸爸爸》:丙崽生长记
《绿化树》:前辈,强悍然而孱弱
《见证》:真伪之间和之外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诗集〉序》:当代诗中的茨维塔耶娃
及其他
《司汤达的教训》:在19世纪做一个被1935年的人阅读的
作家
与音乐相遇
亲近音乐的方式:《CD流浪记》
与《臭虫》有关马雅可夫斯基,以及田汉、孟京辉
可爱的燕子,或蝙蝠
50年前西方左翼关于现实主义边界的争论
纪念他们的步履致敬北京大学中文系五位先生
第三辑 材料与注释
1962年大连会议(存目,原文见《材料与注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1957年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存目,原文出处同上)
张光年谈周扬(存目,原文出处同上)
|
內容試閱:
|
编 者 序
贺桂梅
本书是从洪子诚先生的十余部学术著作及其他发表的文章中精选出的27篇组成最后三篇仅有存目,力求以简约浓缩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呈现洪先生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精华部分。洪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及中国新诗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学术研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文学史的学术著作、作家精神史研究、当代诗歌史研究及各种选本、文学经典与阅读史研究、文学史料研究等。本书仅以三个专辑的形式,突出他最有代表性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凸显他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的重要议题、思路、方法和范畴,也尝试呈现他在不同研究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对相关议题作出的思考推进。
一
洪先生的学术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这个学科的建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方向的确立,始于70年代后期,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和对象,则可说与中国当代文学始终是同步推进的。洪先生既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的最早筹建者和主持人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化和学术研究传统确立的核心人物。他在当代中国不同时期完成的研究著作,都代表了那一时期当代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大致可以将其研究实践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5070年代。50年代中期还在北大求学的时候,洪先生就参与了第一本中国新诗史《新诗发展概况》的集体写作,这也是他在1993年初版、2010年修订完成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与刘登翰合著)的雏形。关于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及其后续影响,2007年,由洪先生策划、组织,联合当年的写作者一起回顾反思,促成了《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的前前后后》 洪子诚、谢冕、孙绍振、刘登翰、孙玉石、殷晋培:《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的前前后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一书的出版。这是独特的年代造就的特殊的学术起点。写作者们尽管都承认当年写作的幼稚和粗暴,但也认为正是这次集体写作构成了他们后来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开端。在这个时期,洪先生还曾是北大学生诗歌写作中的活跃分子,1961年留校任教之后,主要参与北大中文系文学写作的教学工作,也曾发表文学批评文章,并参与过学术批判运动。这个时段接受的文学教育、形成的文学趣味与历史当事人的经验及其自我反思,对洪先生后来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学术研究和思考最深入并持续推进的主要研究对象,正是5070年代这个时段的当代文学。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研究者与其历史经验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二个时段是80年代。从1977年参与当代文学教研室的筹建和教学工作开始,到1991年《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 洪子诚:《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初版;1998年修订再版,更名为《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的出版。在这个时期,他的最初学术成果是《当代文学概观》 张钟、洪子诚、佘树森、赵祖谟、汪景寿:《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初版;1986年修订重版,更名为《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的写作。这部教材由当代文学教研室的五位老师集体写作,洪先生负责其中的短篇小说与诗歌部分。这部曾在8090年代当代文学学科化和教学研究中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当代文学史教材,虽然大致延续了5060年代之交形成的文学史体例,但叙述内容则极大地突显了新时期以后的文学创作,并在评价尺度上明显地偏向文学性的思考和筛选原则。这多少也代表了洪先生在那一时期的基本文学态度。他对新时期文学保持着与许多同行一样的关注热情,但也没有放弃对5070年代文学的历史研究,而希望用同样的文学性尺度来评价两个看似断裂的历史时期。洪先生第一本独立完成的学术著作,是1986年出版的《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艺术问题的凸显,表明他并不简单地将前30年的文学视为政治的产物,也没有将新时期的文学标准绝对化,而力求在反思文学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深入当代中国的历史情境中展开学术研究,既对前30年的文学史做出重新评价,也对正在展开的新时期文学做出历史化的反思。在这个意义上,他在新时期刚刚结束的1991年出版的《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这本书,代表的是他对80年代文学所作的历史化研究工作。这本书对作家独立精神传统的强调,无疑带有较为浓郁的新时期印记,但无论对思想内涵还是文学叙事形式的探讨,都是在一种历史化的分析视野中展开的,从而对新时期文学的感伤气息、文化英雄姿态、寻根思潮和创新意识等做了深入剖析。这也是学术界最早对新时期文学有深度的反思之作。可以说,《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与《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这两本书,构成了洪先生在那一时期针对当代文学两个历史时段一视同仁的评价态度,并由此确立起他作为一个文学史研究者的主体位置。
第三个时段是19902002年。这是洪先生学术研究的成熟期,也是他成果倍出的创作高峰期。《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7年修订再版。的完成和出版,是他这个时期的集大成之作。虽然名为当代文学史,但这并不仅仅是一部为教学而编写的教材,而是综合了教材与学术著作两者的性质。它首先完全打破了19501980年代现当代文学史教材的叙述体例,形成了一种将文学体制、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与评价体制等统一在一起的新体例。基本思路采取的是概念清理的方法,即继续采纳了5060年代形成的一些叙述概念(比如当代文学题材真实等),但不是把这些概念作为叙述的出发点,而是把概念、范畴的形成过程同样作为文学史叙述的构成部分。将文学体制的形成、文学规范的塑造和作家评价、经典化过程都纳入文学史叙述,因而呈现出一种动态展开的文学史图景,并形成了当代文学一体化构建及其崩解这样一条连贯的历史叙述线索。这就将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的描述史,转变为当代文学规范的生成、建构、冲突及其自我瓦解的反思性探讨,文学史写作因此具有了史述的实质性涵义。因而在1999年的研讨会上,钱理群先生如此评价道:这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当代文学终于有史了 钱理群:《读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后》,《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这部文学史事实上也成为当代文学界在国内、国际影响最大的史著之一,分别有英文版(2007)、中文繁体版(2008)、日文版(2013)、俄文版(2016)等印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之前完成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说》,香港青文书屋,1997年;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可以视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术版,对文学现象和体制形成的分析和概括也更为凝练。1998年完成的《1956:百花时代》是一部断代史著作,对50年代中期当代文学规范的内部错动和变化做了深入剖析。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之后完成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2002年),则是对当代文学史研究和他写作过程中蕴涵的问题,以及可以进一步展开研究的学术议题,做了理论化的反思和探讨。
洪先生2002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退休之后,他的学术研究并未停顿,相反进入了另一个学术创作的黄金时期。从2002年前后开始,他有较长一段时间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的研究、教学、学术组织和选本的编选工作,出版了多方面的成果,包括《中国当代新诗史》的修订再版以及与之相关的《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的前前后后》,著有《学习对诗说话》(2010),主编《在北大课堂读诗》(2010),并有《朦胧诗新编》(与程光炜合作)、《第三代诗新编》(与程光炜合作)、《中国新诗总系60年代卷》(与谢冕合作)、《时间与旗(百年新诗选)(与奚密等合编)》等多个诗歌选本出版,同时也主持《新诗评论》(与谢冕、孙玉石联合主编)、新诗研究丛书和汉园新批评文丛等。这与他参与北大中文系于2004年成立的中国新诗研究所的组织工作密切相关,也是他本人在学术领域和研究兴趣上转移到诗歌的具体表现。
但最能代表洪先生这个时期学术成果的,是2011年出版的《我的阅读史》(2017年第二版)、2016年出版的《材料与注释》、2017年出版的《读作品记》。这三本新著从不同方面拓展了当代文学研究新的领域,并提出了值得重视和进一步展开的研究方向。这既是他前几个阶段当代文学史研究的综合与提升,也是他不断地探索如何把握当代史的多层面向而构建的新的研究路径。《我的阅读史》以侧重个人的方式、角度来重新进入当代史(及当代文学史),《材料与注释》尽可能让材料本身说话,《读作品记》围绕具体文学作品,侧重延伸、拓展到对当代一些思想、文学问题的讨论,这三部新作探讨的对象还是5070年代的当代文学,但方法、思路和研究议题上有全新开拓。
本书编选的内容主要侧重在洪先生第三、第四阶段的学术成果。这是洪先生最为成熟并在学界最有影响的成果,也因为这部分最能代表他的学术风格和研究个性,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上有进一步推进和拓展的可能性。在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选择上,本书将问题讨论的主要焦点聚集于5070年代的当代文学。在这个意义上,这本《洪子诚学术作品精选》更准确的书名应该是洪子诚5070年代当代文学研究学术作品精选(当然也包括部分溢出这个时间段的篇目)。这不仅关乎一个特定时期文学史的研究,也关乎洪先生对当代文学这个核心范畴的基本理解方式。
二
本书第一辑选入的10篇文章,总题为文学史:问题与方法。文学史在这里包含着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的理解,而研究对象则是当代文学这一有着特定时段和内涵界定的历史范畴。在洪先生的研究中,当代文学主要指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他认为这是一个需要独立出来加以研究的文学时段,无论在时期特点、组织方式还是文学形态上都形成了独特的规范性内涵。本辑编选的10篇文章,力图呈现他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当代文学加以界定、描述、探讨的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研究思路。
最早的一篇是1996年发表的《关于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这篇文章主要讨论这个时段的文学规范如何生成、规范建构者的分歧和冲突以及这一规范确立过程的历史变化,是一种宏观性的历史勾勒与分析。可以说,这是洪先生第一次就19501970年代文学提出他富于学术创见的文学史描述。1998年发表的《当代文学的概念》,则对当代文学这一概念如何构造出来,其内容在当时如何描述和界定,做了一种谱系学式的概念清理。这也是洪先生首次明确以当代文学这个范畴取代一般性的19501970年代中国文学,强调要采取概念清理的方法,即通过对概念的生成、演变过程的清理而呈现文学史实践的内在历史逻辑。将5070年代中国文学视为一个独立的文学史时段,并非洪子诚先生首创。1987年出版、由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就提出了这样的看法。洪先生沿用这个概念,既是为当代文学这个学科确立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将这个文学时段从一般性的现代文学新文学与内涵宽泛的当代的文学中独立出来。这种当代文学不是一般性的当前的文学,也不是新文学(或现代文学)的延伸,而形成了与此前的左翼文学新文学既延续又断裂的复杂关系。因此,本辑选入的第三篇《文学史的断裂与承续》(节选自《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的一章),主要探讨这种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发生的断裂在哪里,它如何构建、生成自身,在这个确立自身合法性的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寻求的参照系。这事实上也是将当代文学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世界、古典文学的参照系中,考察一种新形态的文学如何确立自己的主体性。
接下来的《当代文学的一体化》一文,则主要以一体化这个基本范畴,而对当代文学的总体特征加以描述。一体化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上编的5070年代文学,及其向下编的8090年代文学转型的一个纲领性概念。本篇文章对其具体内涵做了更明确的界定,强调一体化包含三个层面的理解,即首先指文学的演化过程,或一种文学时期特征的生成方式,而非一种静态特征的归纳;其次指这一时期的文学生产、组织方式所形成的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文学世界,涵盖了文学机构、媒介、写作、出版、传播、阅读、评价等各个环节;其三,指的是这一时期的文学形态,即文学作品的题材、主体、风格与艺术方法上的趋同化。一体化这个范畴在凸显5070年代文学的重要特征的同时,也需要在文学史叙述与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和对所研究的文学史对象所做的价值判断之间做一些区分。就研究方法而言,侧重文学规范的生成过程及其内在演化,无疑构造出了一种动态展开的全新文学史图景,并通过纳入文学体制的考察,将有关文学对象(作家、作品、现象等)的研究真正转向对文学实践的整体性过程的研究。这种文学的谱系学社会学考察极大地拓展了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视野和边界。但从对研究对象的价值判断层面而言,一体化这一范畴无疑更多地被洪先生用来描述5070年代文学,同时也潜在地将80年代的文学视为一种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学时期,具体表现是文学体制的探讨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下编中稍有减弱。基于这样的考虑,洪先生2007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修订版中对下编,特别是7080年代的文学转型过程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
不过总体而言,关于一体化作为研究方法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区分,洪先生特别强调的是,这个概念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的评价,而是文学史实践呈现出来的整体趋向,同时也不意味着掩盖或否定当代文学时期存在着多种冲突性文学力量及复杂的演化关系。相反应该说,探讨并反思这种一体化为何、如何生成的内在思想诉求,特别是其纯粹化(过度追求纯洁性简化)的思维取向,构成了洪先生的一个基本问题意识。同时,在这个一体化的趋向和格局中,存在着哪些互相冲突的文学力量与因素,那些对这一趋向和格局构成悲剧性挑战的文学实践,文学规范在构建自身时借助的思想资源、经典序列以及主导性规范的内在变异过程等,成为洪先生相关研究的重点。第一辑后六篇文章的选择,也力图呈现他这方面思考的具体思路。《左翼文学与现代派》是对5070年代文学规范建构过程中遭受到激烈排斥的现代派思想资源的考察,《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侧重对文学经典的筛选、制作和构建的探讨,《革命样板戏:内部的困境》探讨文革时期文艺激进派在构造更纯粹的当代文学实践时面临的文本内外的矛盾,《相关性问题:当代文学与俄苏文学》则以俄苏文学为参照,返观当代文学在如何理解世界现实和纯洁性问题上的异与同,《组织部里的当代文学问题》从对一部重要作品的讨论提出普遍性的当代文学问题,《文学史中的柳青和赵树理(19491970)》则从两个重要作家在当代的遭遇和文学史位置的变动,讨论当代文学规范的不同内涵。这六篇文章分别拓展出了多种新视角和新思路,从不同的侧面和方向推进并深化了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