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24.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1.8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HK$
12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編輯推薦: |
经过几十年来的学术耕耘,法律史研究早已跳出传统法制史的范围,延伸至法律制度、司法审判程序、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基层社会治理、民众的诉讼策略和法律观念、百姓日常生活等更为广泛的领域。
与之相应的,法律史研究的文献来源也大幅拓展,诸如地方档案、契约文书、石刻、族谱等大量新史料"被发现"并日益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本书收录的论文主要来自于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举行的"多元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中国社会"学术会议,其宗旨与法律史在研究旨趣与方法上的上述变化相呼应。
论文的作者不仅包括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资深学者,也有一批在法律社会史研究领域积极探索的青年学者。
应该说,本书的主题和各篇论文体现了近年来法律史研究的新发展和趋势,也为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多元视域"的对话空间。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第三届近代法律与社会专题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主题为:多元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中国社会,将收录与会学者撰写的相关学术论文。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专题文章:多元时空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社会;族群史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社会;近世中国的灾害与法律;中西文化视域下的近世中国与法律;社会文化史视域下的法律文献及其解读。
|
關於作者: |
邓庆平
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教授,《历史人类学学刊》编辑委员,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哈佛大学交流或访学。研究领域为明清史、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在《历史研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中国史研究》《清史研究》《民俗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夜深千帐灯明代两性关系史》《蔚县碑铭辑录》等著作多部。
|
目錄:
|
导 言 001
文献方法路径
文献的变身与法史是什么 赵世瑜 003
法制史与区域社会史 张小也 009
法律国家族群
札付、官府、清真寺:从札付看明朝政府对清真寺的管理 丁慧倩 019
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以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为例 龙 圣 036
再论清初光棍例的成形 李典蓉 063
清末新政与京师司法官员的满汉比例(19011912)基于《缙绅录》的分析 胡祥雨 082
法律地域社会
金代公共资源问题的一个侧面以中都大兴府仰山栖隐寺与三家村的山林之争为例 杜洪涛 107
边军与边镇:从《赵全谳牍》看明中叶北部边塞的社会秩序 邓庆平 120
土地、继承与家族:八旗制度影响下的华北地方社会 邱源媛 139
水权的生成以归化城土默特大青山沟水为例 田 宓 165
清代移民社会商业纠纷及其调处机制以重庆为例 梁 勇 187
法律思想文化
海瑞定理形成原因的再考察 姜金顺 207
古今之间的清律盗毁神物神明崇拜、伦常秩序与宗教自由 谢 晶 218
清末立宪派的近代国家想象:以日俄战争时期的《东方杂志》为核心研究对象(19041905) 赖骏楠 236
孙中山法治近代化思想中的创新 刘丹忱 259
抗战时期的战区检察官以国民党特务人员从事司法工作为中心 李在全 277
论董康和程树德两位法史专家的不同选择 郑云艳 299
附 录
多元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崔李酉子 313
|
內容試閱:
|
近十几年来,处于法学学科建制中的中国法律史研究,已逐渐成为历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即法律史研究的法学化还是史学化问题,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为了推进史学界和法学界在法律史研究领域的对话和交流,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从2013年开始举办法律与社会系列学术研讨会,截止到2018年已陆续举办三届。三届会议的主题分别为:中国近代法律与社会转型(2013年)、交涉中的西法东渐(2016年)、多元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中国社会(2018年)。第三届会议于2018年11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著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30多名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分别围绕法律史研究的文献与方法、族群史与法律史、地方档案与法史研究、区域社会史与法律史、基层社会的法律实践、中西历史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法史研究、近现代法律改革等主题展开研讨。这册小书就是此次会议的部分参会学者的论文结集。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多元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中国社会,其主旨在于倡导从法律史、社会史、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等多元研究视角出发,综合考察近世中国的国家治理、法律制度、司法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这一主旨的提出,是与近几十年来法律史在研究旨趣与方法上的变化相呼应的。
早在中国近代法律史学科的创建之初,法学传统与史学传统就不乏交流与合作,对于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法律史研究,也早在20世纪40年代瞿同祖先生出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部法律社会史的开山之作时,就已经得到充分的体认和践行。瞿氏一直强调研究法律必须放到社会中去,倡导用社会学的方法和观点去研究中国传统社会,因此《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既是一部法制史,也是一部社会史的书。
瞿同祖开创的法律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取向,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在中国学界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与新时期法律史、社会史在学术话语体系和方法论层面的变化有关,特别是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及法律社会学理论的传播。由于研究路径的变化,学者们以法律史取代传统的中国法制史。将法的涵义扩大,不仅研究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也研究中国人法律经验各不相同的观照与解释,在国家社会框架下讨论国家法律制度与构成社会秩序的习俗、惯例、礼及官民行动的关系,为法律文化史与法律社会史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
20世纪末,集中了滋贺秀三、寺田浩明、岸本美绪、夫马进四位日本学者法律史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在中国出版,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滋贺秀三对于清代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以及情、理、法关系的揭示,寺田浩明对明清权利观念与诉讼模式的分析,都对中国传统法理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差不多同时期,以黄宗智教授为核心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中国法律史研究群,也在广泛利用诉讼档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清代民事审判中的表达与实践、介于官府审判与民间调解之间的第三领域等极具启发性和讨论意义的概念和理论问题,体现了新法律史的特征。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学术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进入21世纪以后,法律史研究早已跳出传统法制史的范围,延伸至国家法律制度、司法审判程序、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基层社会治理、民众的诉讼策略和法律观念等更广泛的领域。与之相应的,法律史研究的文献来源也大幅拓展,传统的法律史文献,如成文法典、中央司法档案、判牍、官箴书,等等,仍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同时,地方档案、契约文书、石刻、族谱等大量新史料被发现并日益进入法律史研究者的视线。比如近年来随着四川南部县档案、冕宁档案,浙江省龙泉档案的发现、整理和精细化研究,使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以来的司法实践、地方资源竞争与基层社会治理。建基于这样的研究实践,已经有学者意识到围绕地方诉讼档案,研究者不仅可以在具体的案例和司法实践中梳理法律、诉讼制度的变化,还能从中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细节,以及民众的社会、法律观念的演变。看似剧烈冲突的诉讼纠纷,其实折射的是无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区域社会的历史进程,当我们深入到这些诉讼两造的生活世界中去,就会发现,与诉讼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生活面向要比案件所简单体现出来的复杂多样和丰富多彩得多。因此,法律史的涵义可以进一步拓展,正如本书作者之一的赵世瑜教授在会议主题发言中所说,法史不仅仅是法制史和诉讼史,还应该是生活史、人际关系史、秩序破坏与重建的历史,更是国家制度、乡里制度与人的生活实践的互动史。
本书主旨多元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中国社会,就是对上述法律史研究取向和发展趋势的一种呼应。从研究视角和主题来看,收入本书的各篇论文大致可以分为四组:
第一组收入了此次会议的两场主题演讲,内容皆围绕法律史研究的文献与方法展开,探讨法律史研究的多元路径。
第二组为族群史视域下的法律史研究,将明清以降的诸多法律问题置于族群关系的框架中进行探究,讨论满、回、彝等不同族群在国家治理、司法体制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历史。
第三组为区域社会史视域下的法律史研究,运用地方档案、契约文书、碑刻、族谱等民间文献,围绕基层社会的各类纠纷展开法律史与社会史的研究,揭示特定区域的社会秩序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第四组为思想文化史视域下的法律史研究,集中讨论明清至近代法律思想与观念的变化,强调与近代西方历史文化及法制传统的比较分析,同时揭示不同时代法律人的司法实践和知识体系。
这些论文无论是研究时段与主题,还是运用的史料与研究方法,都极为丰富和多元。对于一些传统的法律史问题和文献,研究者多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解读方法或研究角度;而在如何运用、解读地方档案、碑铭、契约文书、族谱等民间文献方面,与会学者从宏观的理论、方法及微观的研究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讨论。应该说,本书展示了与会学者在多元视域及法律与社会研究旨趣上的学术努力,同时也体现出这样的研究实践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还将继续举办这样的学术会议,为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的学者提供对话交流的平台,也恳请各位学界师友向我们提供可贵的批评和建议。
最后,需要补充说明一下,由于论文发表周期、与本书专题契合等多方面原因,参会学者在会议上提交的主题报告与本书收录的论文并不完全一致。为了如实保存会议研讨情况,我们也将会议综述附录于本书末尾,以飨读者。
编者谨识
2019年11月25日
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