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44.2
|
編輯推薦: |
《信用价值论》是一部理论逻辑严密、体系内容完整的宏观经济学系统创新理论,也是政治经济学系统全新的理论。本书有两大理论发现:当代信用价值生产方式与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相对应的集聚生产新社会生产力,并且在这两大理论基础上创立了十二个方面的分系统理论,将会引发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重新思考。
|
內容簡介: |
本著通过全面考察当代社会价值生产过程,发现了资本生产有着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与信用价值生产主导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的两个不同的阶段,详细而全方位揭示了资本生产在信用价值生产阶段的四大信用价值生产方式的生产过程与运行规律;揭示了与劳动分工生产力相对应的集聚生产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产力的价值生产过程与运行规律。对货币理论、国债理论、汇率理论、虚拟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理论等,依据现实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创新与重构,并且创立了双轮经济构架理论、印钱消费理论、四次分配理论、社会资本生产理论、非资本价值生产理论、宏观经济三层构架理论、集聚生产新生产力理论等七大新理论。应用这些理论原理不仅能全面地解释当代世界经济的各种现象,也能对各国的经济困境与经济危机提出解决方案。
|
關於作者: |
蔡定创:北京创源智博经济研究院院长,原南京高级陆军学校毕业,曾从军职、省信息中心等机关任职,历任过IT公司、外汇投资公司总经理。著有《货币迷局》《印钱消费》《双轮经济》,是新浪网推荐博主,草根网《草根智库》受欢迎的博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理论研究,在《改革内参》《南风窗》《瞭望》《光明观察》等刊物、互联网上发表过600多篇关于财经、金融、投资、改革方面的文章。蔡秉哲;北京创源智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学士、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硕士,现美国高通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任职。合著有《印钱消费》。
|
目錄:
|
上卷目录
第二版序言 经济学的曙光1
再版说明 13
网络版序言 15
第一版序言 23
绪 论 1
第一编 方法论与实体价值生产理论
第一章 经济学方法比较与批判 19
1.1 西方经济学问题 19
1.2 概念思维与抽象 24
1.3 抽象范围问题 26
1.4 实证方法问题 29
1.5 经济学理论源问题 31
1.6 两大经济学体系理论方法比较 33
1.7 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失效的原因 40
1.8 表面现象经济学的特点与危害 41
1.9 民族思维特质对宏观经济学体系构建的影响 43
1.10 经济学应用呼唤与方法论 47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历史论争与信用价值产生 52
2.1 斯密、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漏洞 52
2.2 劳动价值论被攻击与篡改 55
2.3 马克思最终解决劳动价值论理论中的矛盾 58
2.4 西方经济学放弃劳动价值论的恶果 62
2.5 对反劳动价值论者的批判 63
2.6 关于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与价格 68
2.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的哲学思考 69
2.8 土地与资源的特别价值获得形式 72
2.9 信用价值本质与信用消费 73
2.10 国家信用 76
第三章 实体经济价值生产理论 80
3.1 理论方法论 81
3.2 商品分析 81
3.3 劳动的两重性 83
3.4 价值形态与货币 84
3.5 价值规律 85
3.6 资本与剩余价值 86
3.7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88
3.8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88
3.9 工资 89
3.10 资本有机构成 90
3.11 资本积累与集中 91
3.12 资本的循环 91
3.13 流通时间与费用 92
3.14 资本周转 93
3.15 社会再生产 94
3.16 简单再生产 96
3.17 扩大再生产 97
3.18 利润与平均利润 101
3.19 商业资本 103
3.20 借贷资本 104
3.21 地租理论 105
3.2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危机 108
第二编 货币与信用价值生产
第四章 信用货币的产生与历史 113
4.1 马克思商品货币论 113
4.2 西方经济学媒介货币论 115
4.3 金本位制货币与两次功能分化 116
4.4 黄金信用不够导致金本位制货币最终体解 120
4.5 货币的价值属性分离与信用货币的产生 124
4.6 货币重新定义与信用货币价值锚 126
第五章 国家信用与货币发行 129
5.1 信用货币为何会创造价值? 130
5.2 怎样发行货币才会创造价值? 133
5.3 不同发行窗口的价值意义 136
5.4 如何实现人民币信用价值发行? 139
5.5 欧美国家货币发行制度变迁 142
5.6 中国货币历史 150
5.7 各国和地区货币发行制度比较 154
5.8 货币重新分层 157
第六章 银行信用与货币派生 161
6.1 金融危机时货币去哪? 161
6.2 派生货币与发行货币 163
6.3 银行派生货币的信用条件 166
6.4 货币乘数与流通速度 170
6.5 金融危机时的货币乘数 172
6.6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176
6.7 商业银行信用与金融危机 178
6.8 利率与派生货币量的关系 183
6.9 西方货币流通速度理论出错的原因 185
第七章 股市价值的创生与湮灭 189
7.1 惊人的 2008 年190
7.2 股市创生价值原理 191
7.3 需求与股票价值决定 196
7.4 股市对货币的收缩放大作用 198
7.5 股市的起源与历史验证 200
7.6 股市两个发展阶段 206
7.7 创生价值计量与股市效益计算 209
7.8 计算股市的各种公式与应用 212
第八章 货币需求 216
8.1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简介 217
8.2 货币分类: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 222
8.3 由费雪货币公式所引起的错误 223
8.4 资本生产对货币的需求 226
8.5 货币需求量与资本周转时间关系 228
8.6 股市对货币的需求 230
8.7 货币需求新公式 235
8.8 对 IS-LM 模型批判239
8.9 资本货币需求实证分析 245
第九章 货币外供给与内供给 252
9.1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供给理论 253
9.2 货币外供给公式 253
9.3 被忽视的货币内生供给 259
9.4 货币内生赋值 260
9.5 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的供给考察 268
9.6 货币内供给公式 270
第三编 社会再生产与信用价值生产
第十章 实体价值生产均衡过程 276
10.1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总供需平衡 277
10.2 投资与消费均衡模型演进 283
10.3 投资与消费均衡线 287
10.4 再生产均衡方程式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290
10.5 用宏观经济模型演进均衡与增长的关系 294
10.6 投资均衡与就业 302
第十一章 信用价值生产发生过程 306
11.1 凯恩斯对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贡献 307
11.2 凯恩斯滞胀的难解之谜 314
11.3 投资货币过剩 322
11.4 印钱消费规律 324
11.5 货币放大规律 328
11.6 消费需求决定发展速度 331
第四编 宏观经济总构架
第十二章 虚拟经济理论辩证 338
12.1 存在问题的虚拟经济理论 338
12.2 为何要重新定义虚拟经济 345
12.3 虚拟经济的本质与重新定义 347
12.4 虚拟经济价值属性 352
12.5 对虚拟经济特性的辨析 356
下卷目录
第十三章 股市信用价值生产365
13.1 股市价值基础与交易价格 366
13.2 公司信用与政府信用 371
13.3 股市信心指数度量与管理 374
13.4 股市价格与价值关系 378
13.5 股市的本质与所引起的生产方式变化 380
13.6 创生价值计量研究 385
第十四章 双轮经济构架 387
14.1 由信用货币理论所引出的新概念 388
14.2 股市信用价值生产的抽象过程 389
14.3双轮经济构架原理394
14.4双轮经济中的货币运行规律400
14.5 投资导向与货币政策转型 402
14.6双轮经济自激405
14.7 自激发生的条件 409
14.8 股市促进经济发展的例证 412
第十五章 商业银行与垄断金融419
15.1 派生货币与投资的量价关系 419
15.2 负债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23
15.3 商业银行中的基本矛盾 428
15.4 银行业混业经营是争论的焦点 431
15.5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借鉴意义 432
15.6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434
15.7 国际垄断金融 438
15.8 垄断金融争战 439
第五编 印钱消费过程
第十六章 过剩与印钱消费 452
16.1 需求与供给学派 452
16.2 印钱消费的通俗解释 454
16.3 印钱消费的适用与现实条件 456
16.4印钱消费规律的能动性问题458
16.5 印钱消费的理论基础 458
16.6印钱消费量与过剩资本459
16.7 过剩资本出路 465
第十七章 印钱消费与美国国债 468
第十八章 中国紧缩货币与美国印钱消费 475
第六编 经济总过程
第十九章 社会资本生产 487
第二十章 四次分配 508
第二十一章 国债货币 529
第二十二章 汇率新理论 559
第二十三章 非资本价值生产605
第二十四章 四大价值生产与三层级宏观调控645
第七编 集聚生产社会生产力基础上新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十五章 历史进程中的社会主义670
第二十六章 由集聚生产所引发的变革695
第二十七章 新世纪曙光 721
后 记 733
注 释 7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