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7.3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土木工程(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2〕859号)的教研成果。本书以JGJ 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等标准为重要依据,系统介绍了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与计算方法、构造措施等,并通过例题进行了组合结构设计计算示范。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绪论、混凝土叠合结构设计、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设计、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预弯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为了便于教学,本书各章除给出了相应的例题外,还在各章后列出了反映相应重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教材。
|
目錄:
|
前言
第1章绪论1
本章导读1
1.1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1
1.2本课程的任务与特点4
思考题4
第2章混凝土叠合结构设计5
本章导读5
2.1混凝土叠合结构的特点5
2.2钢筋混凝土叠合梁设计6
2.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设计18
2.4混凝土叠合结构节点设计29
思考题39
习题39
第3章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设计40
本章导读40
3.1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常见类型40
3.2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设计43
3.3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62
3.4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设计示例101
思考题121
习题122
第4章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123
本章导读123
4.1一般规定123
4.2型钢混凝土框架梁设计128
4.3型钢混凝土框架柱设计140
4.4型钢混凝土剪力墙设计152
4.5型钢混凝土连接构造159
思考题162
习题162
第5章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164
本章导读164
5.1材料要求164
5.2钢管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分析165
5.3圆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171
5.4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181
5.5钢管混凝土桁架188
5.6钢管混凝土节点191
思考题195
习题196
第6章预弯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
设计197
本章导读197
6.1基本原理197
6.2截面应力计算分析198
6.3预弯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206
6.4设计示例211
思考题217
习题218
参考文献219
|
內容試閱:
|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地震区建筑、大跨空间结构、桥梁等土木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延性和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具有理论复杂、公式繁琐、综合性强、实践性强、须重视构造要求等特点,旨在使学生在学习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基础上,掌握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共同工作原理以及组合构件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从而合理地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设计,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施工及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为适应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需要,本书以GB 50068—201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JGJ 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等标准为重要依据,结合近年来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系统地介绍了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与计算方法、构造措施等,通过例题进行了计算运用示范。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教材。
本书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土木工程(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2〕859号)的教研成果,由河南省土木工程结构类课程教学团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授课教师团队共同编写,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绪论、混凝土叠合结构设计、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设计、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预弯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为了便于教学,本书各章除给出相应的例题外,还在各章后列出了反映相应重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思考题和习题。
编写分工如下:第2章、第6章由曲福来教授、程远兵教授编写,第3章、第4章由王慧副教授、赵顺波教授编写,第1章、第5章由何双华讲师编写。本书由课程负责人程远兵教授担任主编,团队负责人赵顺波教授审核定稿。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同行的著作、教材和论文资料,在此谨致谢忱。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