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編輯推薦: |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是国家价值观取向和社会发展结构的主要构成,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科技进步,学生的发展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高校学生不文明行为现象也呈上升趋势。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学术界关于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情况,深入研究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形成基础、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提出习近平青年修德观是指导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科学理论的新观点。通过全国30余所高校上万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现状,肯定大学生文明修身的主流,同时通过交叉分析指出大学生文明修身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寻习近平青年修德观融入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路径,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解决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够强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
內容簡介: |
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本质是引领大学生崇德修身、向上向善。本书阐明了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发展现状,指明了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目标导向,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重要内容,规划了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实践路径,对于高校开展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和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具有理论参考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關於作者: |
方年根,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男,1973年4月出生,浙江淳安人,中共党员,历史学硕士,思想政治教育教授,曾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现任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各类报刊与网络评论员文章4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4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近10项,获奖多项。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001
一、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问题的提出001
二、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述评002
三、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内容003
四、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思路004
五、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方法005
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重要意义006
一、促进学生自身发展006
二、实现高校德育目标007
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008
四、助力实现伟大梦想009
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发展现状011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问卷调查的概况011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主流积极向上013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030
四、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主要原因037
五、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对策建议038
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目标导向042
一、引领大学生修好水滴石穿的柔韧之德042
二、引领大学生修好奔流不息的进取之德043
三、引领大学生修好源头活水的创新之德043
四、引领大学生修好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德044
五、引领大学生修好甘心处下的谦虚之德044
六、引领大学生修好因地制宜的自律之德045
七、引领大学生修好泽被万物的奉献之德045
八、引领大学生修好流水不腐的清廉之德046
第五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重点内容047
一、理想教育:做一个志存高远的人047
二、卓越教育: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050
三、创新教育:做一个推陈出新的人057
四、包容教育:做一个友善宽容的人059
五、职业教育:做一个敬业奉献的人063
六、法纪教育:做一个心存敬畏的人068
七、爱国教育:做一个精忠报国的人071
八、廉洁教育:做一个严于律己的人075
九、责任教育: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078
十、奋斗教育:做一个奋发有为的人083
第六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实践路径088
一、抓住课堂主渠道089
二、优化育人主环境094
三、突出寝室主载体100
四、发挥文化主作用103
五、坚持实践主途径107
六、利用网络主媒体111
七、尊重学生主体性114
八、落实教育主制度119
附录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状况问卷调查数据125
一、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数据125
二、问卷调查分类交叉分析数据136
参考文献182
后记1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