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阎德民学术文集

書城自編碼: 358682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阎德民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107574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153.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1300—1700年)
《 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1300—1700年) 》

售價:HK$ 124.2
高功率激光推进
《 高功率激光推进 》

售價:HK$ 110.4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售價:HK$ 112.7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与应用
《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与应用 》

售價:HK$ 89.7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下
《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下 》

售價:HK$ 147.2
甲骨文丛书·繁荣与衰退:中国市场经济(1000~1500年)
《 甲骨文丛书·繁荣与衰退:中国市场经济(1000~1500年) 》

售價:HK$ 147.2
越南汉词整理与研究
《 越南汉词整理与研究 》

售價:HK$ 112.7
数学思维1: 逻辑与数(原书第7版)
《 数学思维1: 逻辑与数(原书第7版) 》

售價:HK$ 113.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2.2
《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实务手册(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
+

HK$ 82.4
《基层党组织工作实务全书 2018》
+

HK$ 46.1
《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务(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修订)》
+

HK$ 13.8
《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32开)》
+

HK$ 62.5
《强者通心: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

HK$ 79.7
《听毛泽东谈哲学》
編輯推薦:
该文集收入了作者在其学术生涯中发表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建研究领域的论文40余篇,分为马列科社篇党的建设篇反腐倡廉建设篇期权腐败及其治理篇权力制约监督篇五组,系作者30多年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成果结晶。文章质量极高,曾在学界产生过一定影响,特别是 期权腐败及其治理篇权力制约监督篇。作品因研究对象与社会联系紧密,难免有一些时代烙印,但依然是可以飨读者的佳作。
內容簡介:
文集收录了阎德民老师学术生涯中发表过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建研究领域的论文40余篇,写作和发表时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2015年,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党内民主集中制、从严治党、权力制约、反腐倡廉等党建理论均有精彩阐释和解读。作品因研究对象与社会联系紧密,难免有一些时代烙印,但依然是可以飨读者的佳作。
關於作者:
作者阎德民,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建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兼任河南省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执政党建设研究。
目錄
目  录
马列科社篇
002  傅立叶人口思想评介
014  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
023  积极应对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029  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
036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
042  当代中国农民工阶层特征分析
051  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基本维度
067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起点的几个史实问题
080  十八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再出发
089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00  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指引
10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习近平时代观
党的建设篇
118  为维护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而斗争
126  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有效方法
133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002         赵保佑学术文集
140  党的先进性:含义、价值与实践
147  二十年来河南以党建促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57  终生与官僚主义不懈斗争的伟大战士
168  论全面从严治党对邓小平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83  承留镇坚持质量建党兴党的调查与思考
191  谁都不能拿政治原则当儿戏做交易
反腐倡廉建设篇
202  坚持党的先进性与反腐败
209  当前腐败演变的新趋势新特点
213  论利益冲突及其预防制度构建
224  关于完善离职国家工作人员从业行为法律规范的若干建议
229  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县域政治生态优化
237  河南法治反腐运行态势分析与前瞻
期权腐败及其治理篇
248  期权腐败及其治理对策
257  再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对策
266  浅议期权腐败的概念和内涵
270  关于期权受贿罪构成要件的若干思考
281  关于认定期权受贿犯罪的几个问题
286  关于惩治期权受贿犯罪的立法建议
298  关于期权受贿立法入罪的若干思考
权力制约监督篇
312  论权力运行的原则、程序及其控制
322  权力制约范式分析
內容試閱
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
面对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和建设任务艰巨繁重、客观实际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局势,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研究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适合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新的理论认识,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境界,孕育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主要理论贡献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我们党近十几年来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进一步回答了面向新的世纪,如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如何巩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把邓小平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其理论贡献突出地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在党的理论旗帜问题上,正确地回答了邓小平逝世后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样路的问题。 强调旗帜问题至关紧要,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科学地揭示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做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的历史性决策。 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在党的立论基础问题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强调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完整地提出并科学地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在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上,科学地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当实行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怎样坚持和完善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的认识,科学地阐释公有制的含义,强调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做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判断,提出在现阶段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在取得这些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方针政策层次提升到基本经济制度层次。
4.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问题上,正确地回答了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怎样建立这样的经济体制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进一步深化对计划与市场相互关系的认识,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系统地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在新的改革实践中,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结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制定了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确保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5.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指导问题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地回答了在攻坚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强调深化改革是解决深层经济矛盾的根本出路,制定了“从解决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  题入手,重点突破,配套协调,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策略方针;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重在制度创新的重要思想,实现了经济改革从放权让利向制度创新的历史性转折;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的要求;制定了加快推进各项配套改革的方针、措施。
6.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问题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实现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如何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指出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后,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并客观分析世纪之交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放眼世界规划新世纪中国的发展,确定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战略指导思想。
7.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正确地回答了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依靠什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怎样依靠它来推动这一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强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依靠改革开放,而且还要依靠科技进步,必须在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强大的科技推动力量。
8.在治理国家的方略问题上,科学地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国家治理方式和怎样实行这样的国家治理方式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法治和德治,作为治理国家的不同方略,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必须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
9.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目标要求问题上,进一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怎样建设这样的文化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强调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这样的文化,必须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围绕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联系起来,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和发扬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
10.在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 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就是全党同志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稳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进一步回答了在跨世纪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应以什么作为政治保证和怎样发挥其政治保证作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11.在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问题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军队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国的跨世纪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总要求,以及“打得赢、不变色”的历史性课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治军的特点和规律、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和规律、国防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时调整军事战略方针,继续推进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强调必须围绕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全面推进军队质量建设,坚持科技强军,依法从严治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2.在对外关系问题上,进一步回答了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怎样贯彻这样的外交政策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强调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都在加快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国际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位;把中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放在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上,致力于推动南南对话和南南合作;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
13.在终完成祖国统一问题上,进一步回答了在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我们应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后完成祖国统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指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解决台湾问题、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神圣使命,更加突出地摆在包括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面前;强调“台独”势力是一股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构成严重威胁、背叛中华民族利益的政治逆流,并且针对某些外国反华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重申中国政府努力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但是决不承诺放弃武力;客观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和解决台湾问题所面临的形势,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
14.在党的建设问题上,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定了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提出了实现这一总目标所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制定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培养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性工程,反对腐败是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等一系列重要论断;以整风的精神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妥善解决党内问题、提高干部素质的新路子;强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向新世纪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中国跨世纪发展问题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处的历史时期,是跨越世纪的重要时期。 这一历史时期,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出现了过去从未出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党遇到了过去从未遇到过的新挑战、新考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中国的改革和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这一课题摆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 新的改革和建设实践,呼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才能推进新的改革和建设实践,并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任务,必然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 这种在跨世纪时期解决中国改革和建设实际问题而把马克思主义继续推向前进的理论形式,历史地表现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实践中的和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的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首先,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是实践中的邓小平理论。 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实践,用来指导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实践,并且使之在这种新的实践中接受新的检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所有重大决策都是依据邓小平理论做出的,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观点都是在把邓小平理论付诸新的实践的过程中取得的。 其次,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是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的邓小平理论。 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把邓小平理论运用于研究解决中国跨世纪发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致力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把邓小平理论推向前进。 再次,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把邓小平理论运用于新的实践的过程中,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态势做出了新的判断,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进一步开拓了邓小平理论的新境界,在新的实践中把邓小平理论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作为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和新阶段,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原载《中州学刊》2001 年第4 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