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內容簡介: |
《中华戏曲剧本集萃:元杂剧卷之集合篇三》是对中国戏曲剧本一次集大成的作品总集中的元杂剧卷中的一本。
书稿收录了九部有名的元杂剧剧本。这九部作品都是社会意义、艺术价值、流传广度都十分上乘的作品。而且这九个剧本都十分经典,到今天还依然时有上演,到今天还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
關於作者: |
谢柏梁是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授、戏文系主任。他主持编写过很多重量的重大图书项目,这些图书有很多都获得了多项重要奖项。
|
目錄:
|
序言
作者 谢柏粱
临江驿潇湘夜雨
作者 杨显之
赵氏孤儿大报仇
作者 纪君祥
沙门岛张生煮海
作者 李好古
相国寺公孙合汗衫
作者 张国宾
梁山泊李逵负荆
作者 康进之
张平叔智勘魔合罗
作者 孟汉卿
包待制智勘灰栏记
作者 李潜夫
地藏王证东窗事犯
作者 孔文卿
迷青琐倩女离魂
作者 郑光祖
附录
|
內容試閱:
|
公元1917年是中国戏曲进入大学校园课程的元年。自从吴梅先生于该年在北京大学教授词曲课程以来,中国戏曲课程进入大学课堂,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
1985年,吴梅先生之嫡传弟子王起先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戏曲选》(上中下)三册,供高等院校中文系的师生们学习中国戏曲史课程选用。但因为篇幅所限,这套教材大多数是戏曲作品中某些精彩部分的节选。
历史的车轮不停前行。正值戏曲课程进高校100周年后,由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师与学生们编纂的《中华戏曲剧本集萃》(12卷本),又将要以全剧展现、以西洋与现代剧本的格式,面貌一新地呈现在戏文系师生和社会上其他对戏曲感兴趣的读者面前。我作为王起先生的博士之一,也为戏曲教程的薪火传承尽了一份心力。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自从1980年成立伊始,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作为全国乃至全球从事戏曲创作、评论和研究的系科,本系在基本教材建设方面,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序列。
在戏曲编剧概论与技法方面,本系不仅先后出版了谢柏梁、颜全毅、郝荫柏、胡叠、韩萌、陈云升等人的戏曲剧本集,还先后出版了周传家等编撰的《戏曲编剧概论》(中国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贯涌等编撰的《戏曲剧作教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郝荫柏《戏曲编剧教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在戏曲史论方面,本系教师出版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颁教材《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明代戏曲部分由谢柏梁撰写)、《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谢柏梁),还集合了戏曲史论教研室的教师们,一起编写了《中国古代戏曲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此外,本系还出版了颜全毅的《清代京剧文学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吴新苗的《文本、舞台与戏曲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有感于戏曲文学系同学阅读戏曲剧本的实际需要,配合戏曲史教学和戏曲写作类课程,我们又集合了戏曲史教研室和部分2016级同学们的较大阵营,共同编撰了《中华戏曲剧本集萃》(四卷12本)。
本丛书拟将从宋元以来到20世纪末叶为止,大家一致公认较好的经典或者优秀的戏曲剧本收录进来,能够体现出中国戏曲文学走向的整体成果,也从一个方面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路径予以了归纳与支撑。
《中华戏曲剧本集萃》丛书,拟分为四卷12册:
卷:宋元南戏卷(1册,刘小梅、蔺文锐、徐龙飞、高潇倩编选)
第二卷:元杂剧卷(5册,陈建平、刘志梅编选)
第三卷:明清传奇卷(5册,谢柏梁与研究生编选)
第四卷:近当代京剧卷(1册,颜全毅、谢柏梁编选)
之所以把京剧作为一个特殊版块,在近现代戏曲的百花园中专门分出来予以选编,是因为中国戏曲学院是京剧教育与研究的大本营,而京剧又借鉴了昆曲、汉剧和徽剧等各地剧种的长处,研究京剧经典,学好京剧写作,对于把握中国戏曲文学的发展,有其特殊重要的作用。
至于近现代戏曲中的地方戏卷,本系将另外申报项目,再行编写出版。因为近现代地方戏的剧本,在本院相对比较好找,所以这套剧本丛书主要的特点是厚古薄今,所选剧本的特色是具备经典意义和传播价值。随着《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第三版的出版,配套的地方戏教材也将会提上议事日程。
《中华戏曲剧本集萃》是一部集中华戏曲剧本之精粹的丛书。该套丛书的出版,不仅弥补了中国戏曲教育史上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囊括全部中华戏曲剧本之精粹全本的剧本选集的空白,而且还为戏文系师生提供了便于教学的系列教材,为社会上爱好戏曲文学的人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戏曲文学发展序列,更为将中国戏曲优秀剧本翻译介绍到全世界,拉出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为了便于现代读者的剧本阅读,也为了向全世界翻译和介绍中国戏曲剧本的需要,本套丛书首次在古典剧本的出版历史上,采用了现代剧本体例的新式排印方法。传统剧本基本上是以角色行当为重,曲白科介都融为一个整体,根据曲牌、唱腔划分不同的段落。本套丛书将曲白分开,每位人物的说白与唱段都与人物姓名对位起来。
这一新的排版编印尝试,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据老辈学者说,20世纪上半叶,有的学者曾经尝试过将古典戏曲剧本曲白不分,以及以行当代替人物的体例,参照西方剧本和现代话剧的办法,重新排印,当成大学的教材。但是这一工作虽有创意,却没有实施下去,流传下来。
作为中国的戏曲高等学府和戏曲文学系,我们集整个戏曲史教研室十数人之力,再指导戏文系2016级的64位同学、17位研究生,大家群策群力,历时四年之久,对古典剧本做了大量的认知、分解、重排和对位工作。当然,由于剧本太多,参与人数也太多,尽管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在努力,还是难免会有错讹之处,拜请各位方家及时指出,以便我们及时改正。
戏曲剧本,既是表演艺术赖以成立的一剧之本,又是中国文学和文学研究不可或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整个中国戏剧发展和中国文学艺术的进程背景下,去学习、研究和整体把握,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戏曲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财富之一,作为整个中华文明的的精彩华章之一,作为世界戏剧史和人类文化史不可或缺的戏曲宝藏之一,值得人们倍加珍视和持续审美。
对于同学乃至读者诸君而言,手捧这样一部《中华戏曲剧本集萃》,仿佛就是面对面地倾听古今才人们的心声。在有些时候,这些诉诸笔端的在有些时候,这些诉诸笔端的个人化审美体验,也许比在观众席上面对面地观看,更加细致、更加深刻、也更加完整一些,这种从容不迫的阅读体验,也许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激荡人生的情感,直达人们的心底,从而产生对中国戏曲、中国文化乃至华夏文明的满怀敬意和无边的眷恋。
每一部戏曲剧本,其实就是每一位作家或是每一群才子们的情感抒发和精神诉求。因此,中华戏曲的剧本集萃,实际上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们的集体审美的传达,美好情感的书写、爱国情怀的演绎和精神诉求的高扬。通过这样一部剧本集成,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中国一千多年来戏曲艺术的流变发展和中国人精神情感世界的次第展开,更可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肩负责任、勇毅前行的群体形象和广大民间艺术家们追求真、善、美的质朴、执着与持之以恒的美好愿望。哪怕理想与现实还有那么大的距离,也还要在戏曲文本和舞台呈现上,给人们以安慰、激励和持续不断的鼓舞。
我想,在中华民族再度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过程中,在民族自信、文化自觉、艺术自豪的过程中,这样一部戏曲剧本集萃的出版,使得中国戏曲文化的弦歌之声,始终伴随着文化崛起、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其高等院校教科书的性质、社会上戏曲艺术读本的功能,文化传播上作为译介出版之底本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2017年本书编成,到2020年本书终于能够在专业的中国戏剧出版社付梓印行,也经历了许多的艰难历程。在北京市高精尖项目的支持下,本套丛书得以与师生和社会各界爱好戏曲的人士所分享,这正是莲花十二朵、碧叶相映红。天水茫茫处,感恩云雾中。
善哉,因缘际会、慧根巧果,但有善念,每多福音,本套新编戏曲剧本丛书,成为众手相扶的又一道文化景观,不亦说乎。
是为序。
|
|